陈娇阳;段燕芳;董星芳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研究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 ,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周 ,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管超声对颈内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 D )、心电图检查结果、内皮素-1(ET-1)及 NO 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反应性内径值为(8 .52 ± 0 .96 )mm、FMD 为(121 .88 ± 13 .94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E 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检测值均明显降低、NO值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的ET-1、vWF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NO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变异性心绞痛主要有改善微循环的功效和改善内皮功能及抗氧化、抗炎作用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曹云和;董晓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应用在儿科心理护理临床实践中的效果.方法 从2014年1~10月住院患儿中随机选取60例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试验组采取循证护理的方式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 ,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 试验组护理差错率、纠纷率均明显低对照组 ,试验组患儿的家属满意率、积极行为参与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儿科采取循证的护理方式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 ,可以使患儿有更好的心理状态.
作者:陈立蓉;陈启容;刘扬;金佩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 EG )对指导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进行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的预示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10月该院血液科收治的血小板减少(PL T<50 × 109/L )的血液肿瘤患者30例 ,根据是否有出血症状分为出血组12例 ,未出血组18例.空腹抽取患者血液 ,分别进行PLT、TEG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凝四项检测.结果 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的PLT与TEG的MA值分别为(8 .1 ± 4 .2)× 109/L、(25 .3 ± 10 .6)× 109/L与(24 .8 ± 5 .2)、(42 .1 ± 6 .3) 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并且PLT与MA值呈正相关(r=0 .811 7 ,P<0 .05).凝血四项在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以 PLT ≤20 × 109/L ,MA ≤40 mm 为临界值 ,两者预示血小板减少出血的敏感性均为100 .0% ,而特异性则分别为55 .6% 、94 .4% .结论 血小板的凝血功能与其数量和功能有关 ,T EG可综合测定血小板的凝血活性 ,其预测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特异性要比PL T高 ,所以T EG可以成为预测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并作为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的指标.
作者:陈姗;欧阳春;徐倩;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在e抗体(HBeAb)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检测HBeAb阳性的121例慢性HBV携带者 ,HBeAb阳性的129例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及1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液IL-12、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慢性HBV携带者血液IL-12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 .319 , P<0 .05 )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水平略高于健康对照组 ,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 .367、0 .481 ,P>0 .05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液 IL-12、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 .259、-2 .454、-2 .956 ,P<0 .05).慢性 HBV携带者血液IL-12、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水平高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其中IL-12、单核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399、2 .477 ,P<0 .05) ,而淋巴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633 ,P>0 .05).结论 IL-12与HBeAb阳性HBV携带者人群机体免疫力有关 ,IL-12水平高低与机体免疫能力启动强弱呈正比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免疫能力低于慢性HBV携带者.
作者:张艳;孙继红;剌梅;陈咪;范凯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导致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综合征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预后不良.机械通气作为ARDS 治疗的重要手段,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的作用已经得到共识.尽管近年来对ARDS病理生理认识不断深入,诊断标准不断更新[1] ,治疗策略不断改进,然而重度ARDS 患者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救治面临巨大挑战[2 ] .对这些患者,保护性机械通气效果欠佳时,俯卧位通气成为一种治疗选择.本文就俯卧位通气的现状与展望作一综述.
作者:陈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6例乳腺癌组织中 H ER3的表达 ,分析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情况、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乳腺癌组织中HER3的阳性表达率为30 .2% . HER3阳性表达在乳腺癌绝经患者中占43 .3% ,高于未绝经者的18 .2%(P<0 .05);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HER3阳性表达率为40 .0% ,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21 .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HER3阳性表达率为42 .5% ,高于 HER2阴性者的24 .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HER3阳性患者的五年无病生存率更低(P<0 .05).(3)HER3与 HER2均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P<0 .05 ).结论 H ER3的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并影响其预后 ,H E R3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及临床治疗的靶点.
作者:房慧颖;张丽杰;曾晓华;辇伟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运用微信平台进行健康宣教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带管患者维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47例PICC带管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和微信组(85例) ,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教育 ,微信组在出院时常规教育基础上 ,通过微信进行健康宣教 ,1个月后对两组维护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 微信组维护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运用微信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了PICC带管患者的维护依从性.
作者:叶晖蓉;王琳;吴桂兰;李晓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卵泡抑素样蛋白-1 (FS T L-1 )水平与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关联.方法 选择48例川崎病患者为川崎病组 ,根据有无并发冠状动脉损害 ,分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组(4例)和无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组(44例).选择同期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的 FS T L-1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川崎病患者血清FSTL-1水平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患者其FSTL-1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FSTL-1水平与川崎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有用于川崎病相关冠状动脉损害诊断的可能.
作者:陈艳玲;李小琳;张莉;彭建明;官燕飞;袁斌;黄绍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对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机械通气的507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儿体质量分为A组(<1 000 g )、B组(1 000~1 500 g )、C组(>1 500~2 500 g),D组(>2500g),比较4组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前后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感染的情况.结果 实施院内感染管理措施后 ,各组在机械通气天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但A、B、D组并发医院感染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较管理措施实施前明显降低(P<0 .01).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后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
作者:李霞;王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采用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愈合率与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溃疡患者76例 ,按用药不同分为甲组与乙组各38例 ,甲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 ,乙组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愈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乙组患者治疗后 H p根除率为94 .7% ,溃疡愈合率为94 .7% ,疼痛症状消失时间为(1 .9 ± 0 .3 )d ,1年复发率为13 .2% ,其中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0%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 .8% ,均明显优于甲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针对消化道溃疡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可显著提高 Hp根除率与溃疡愈合率 ,对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均有良好改善作用 ,且用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罗哲;崔立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 )-35 对乙型肝炎病毒(HBV )复制的影响.方法 将 HBV感染性克隆pHBV1 .3及其启动子pHBV-Luc分别转染HepG2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重组人IL-35蛋白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闭合环状 DNA (cccDNA )的水平 ;采用 Luminometer 荧光检测仪分析 HBV 启动子活性的变化.结果 IL-35能够抑制细胞上清液中 HBsAg和HBeAg的水平及细胞内 HBV cccDNA的拷贝数 ,并下调 HBV启动子的活性.结论 IL-35能够在 HepG2细胞中抑制 HBV的复制.
作者:祝成亮;李艳;袁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该院患儿 TORCH 感染情况和疾病分布 ,了解该地区婴幼儿早期感染T O RC H情况 ,为临床优生优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可疑感染的患儿2 332例 ,分离其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TORCH 4项病原体的抗体IgM ,收集抗体1项或以上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TORCH阳性标本82例 ,其中弓形虫(TOX)抗体阳性1例(1 .22% ) ,风疹病毒(RV)抗体阳性15例(18 .29% ) ,巨细胞病毒(CMV)抗体阳性65例(79 .27% ) ,单纯疱疹病毒(HSV)抗体阳性1例(1 .22% );患儿并发症以肺炎 ,高胆红素血症 ,肝炎综合征和贫血为主 ;男性患儿感染C M V的概率为2 .06% ,高于女性患儿的0 .7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广州地区婴幼儿TORCH感染以CMV为主 ,性别对CMV易感性有明显差异 ,TORCH感染并发症主要是肺炎、高胆红素血症 ,肝炎综合征和贫血.
作者:吴春燕;李泽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仪更换新色谱柱后活化的平衡时间 ,以及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新色谱柱安装并活化后校标使用 ,每3 h测1次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HbA1c室间质评标本 ,连续比较相邻两时间点间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差异后再次校标测试 ,比较校标前后准确性的变化 ;以室间质评通过标准(靶值±8% ×靶值)为水平 ,绘制各时间点偏倚散点图及其绝对平均值的趋势线 ,根据范围大小及线性变化判断活化平衡时间 ;为排除进样对活化时间的干扰 ,用另一根同批号的新色谱柱做验证实验 ,即经活化静置该段平衡时间后校标测试 ,观察其变异系数(CV )及与靶值的偏差 ,以检测指南中的质量目标来判断其测定准确性.结果 0、3、6h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与9h比较及 9h校标后与12h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倚从-11.3% ~28.9% 逐渐下降为-5.7% ~11.6% 后趋于平稳 ,6h处为拐点 ,校标后继续维持在-1 .1% ~4 .3% .校标前后两段时间偏倚绝对值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验证实验批内和日间 CV分别为1 .58% ~1 .87% 和1 .72% ~2 .64% ,偏差在± 5% 以内 ,符合质量目标的要求.结论 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仪色谱柱活化6 h已达到平衡 ,未充分活化即开始校标测定 ,可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作者:张伟;胡江红;汤学彪;汪永强;袁平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者:杨阳;唐国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验证Sysmex-XN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网织红细胞参数参考区间是否适合于儿科实验室.方法 根据ISO 15189 :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和美国病理家协会对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要求和实验室认可的要求 ,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28-A3文件推荐方法 ,对引用厂家试剂说明书的7项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参考区间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超过90% 参考个体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检测值落在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以内 ,超过10% 参考个体的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和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值落在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以外.结论 厂家提供的网织红细胞参考区间不适合于儿科实验室 ,应自建儿童参考区间.
作者:曹科;马东礼;罗小娟;周晨阳;郎家庆;谢辉辉;王丹;陈运生;杨斌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24例食管癌患者 ,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干预组除了常规护理外还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中完全依从为88例(78 .57% ) ,部分依从为18例(16 .07% ) ,不依从为6例(5 .36% );总体生存质量评分为(59 .80 ± 6 .47 )分 ;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14 .29% .对照组中完全依从为68例(60 .71% ) ,部分依从为20例(17 .86% ) ,不依从为24例(21 .43% );总体生存质量评分为(50 .69 ± 5 .13 )分 ;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30 .36%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依从性好 ,生存质量高 ,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在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对提高食管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海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BPT )在哮喘患者激素治疗长期预后临床分级中的作用和对远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并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120例 ,治疗均采用吸入式糖皮质激素控制患者哮喘症状 ,丙酸倍氯米松和丁地去炎松 ,每次200~400 μg ,每日3次 ,持续3个月.按照吸入乙酰胆碱的不同浓度 ,分为49、98、195、390、781、1 563、3 125、6 250、12 500、25 000μg/mL 10组 ,对患者进行 BPT 试验.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3、6、12、24个月复查 BPT ,比较气道高反应性(AHR)阳性率.结果 治疗前AHR阳性的患者有85例 ,阳性率为70 .8% ,经过药物治疗后阳性率下降 ;治疗后3、6、12、24个月 ,患者的A H R阳性率与乙酰胆碱浓度有关 ,随着乙酰胆碱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根据不同乙酰胆碱浓度对患者AHR阳性率影响 ,出现2个阶段的分层 ,即49~3 125 μg/mL和6 250~25 000 μg/mL.经Kaplan-Meier法分析 ,处于49~3 125 μg/m L的平均阳性例数(22 .00例)大于6 250~25 000 μg/m L的5 .25例 ,乙酰胆碱浓度在49~3 125 μg/m L阶段患者治疗后3、6、12、24个月的阳性率均高于6 250~25 000 μg/m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经Cox回归分析 ,49~3 125 μg/mL阶段风险比为0 .89 ,大于6 250~25 000 μg/mL阶段风险比(0 .73) ,提示49~3 125 μg/mL阶段预后效果较6 250~25 000 μg/mL阶段差.结论 BPT 在经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后 ,可以对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级 ,吸入乙酰胆碱浓度在49~3125 μg/m L 是高度复发阶段 ,在6 250~25 000μg/mL是低度复发阶段.
作者:昂朝海;费广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庆市万州区儿童口腔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区6 799例学龄儿童家长进行儿童口腔健康问卷调查 ,对影响口腔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家长学历水平、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不同态度及知识水平 ,家庭收入水平在儿童每日刷牙次数、方法、口腔检查频率、就医行为等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家长对儿童的口腔健康态度、学历水平、经济收入水平对学龄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方式有重要影响.
作者:刘道华;赖璟妍;程丽君;聂樽丽;熊书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功能失调性态度的现状 ,探索功能失调性态度对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收集111例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通过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 )调查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功能失调性现状 ,采用牛津幸福感问卷调查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幸福感状况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研究对象DAS总分为(128 .04 ± 25 .00)分 ,男生平均(134 .30 ± 24 .14)分 ,女生平均(124 .92 ± 25 .00)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认知失调总分与幸福感总分呈负相关(r= -0 .47 ,P<0 .01) ,认知失调的各因子与幸福感总分也均呈负相关( r分别为-0 .48~ -0 .26 ,P<0 .01 ) ,即各因子分数越高 ,幸福感越低.(3 )功能失调性中的完美化因子与幸福感的相关性大.结论 针对相应的功能失调性的态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张帆;邓莎;赵勇;王宏;陈佳旭;杨渊;蒋佳;谢明明;唐晓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脉管炎科及糖尿病科送检的糖尿病足湿性坏疽患者分泌物1 845份 ,分离多重耐药菌 ,分析其分布情况及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真菌的多重耐药特点.结果 分离出465株多重耐药菌株中 ,革兰阴性杆菌274株(58 .92% ) ,革兰阳性球菌191株(41 .08% ).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株中以大肠埃希菌株为主占37 .60% ,革兰阳性多重耐药菌株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51 .30% ;多重耐药阴性杆菌中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现高耐药性 ,耐药率达到50 .00% 以上 ;多重耐药阳性球菌中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耐甲氧西林阳性菌株 ,这些菌株表现高耐药性 ,耐药率达85 .00% 以上.结论 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多重耐药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高耐药性 ,临床应结合耐药鉴定分析选择用药.
作者:范洪;严占林;纪洪猛;刘刚;闫中华;赵青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