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哮喘患者激素治疗后长期效果分级中的应用

昂朝海;费广鹤

关键词: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哮喘, 预后分级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BPT )在哮喘患者激素治疗长期预后临床分级中的作用和对远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并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120例 ,治疗均采用吸入式糖皮质激素控制患者哮喘症状 ,丙酸倍氯米松和丁地去炎松 ,每次200~400 μg ,每日3次 ,持续3个月.按照吸入乙酰胆碱的不同浓度 ,分为49、98、195、390、781、1 563、3 125、6 250、12 500、25 000μg/mL 10组 ,对患者进行 BPT 试验.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3、6、12、24个月复查 BPT ,比较气道高反应性(AHR)阳性率.结果 治疗前AHR阳性的患者有85例 ,阳性率为70 .8% ,经过药物治疗后阳性率下降 ;治疗后3、6、12、24个月 ,患者的A H R阳性率与乙酰胆碱浓度有关 ,随着乙酰胆碱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根据不同乙酰胆碱浓度对患者AHR阳性率影响 ,出现2个阶段的分层 ,即49~3 125 μg/mL和6 250~25 000 μg/mL.经Kaplan-Meier法分析 ,处于49~3 125 μg/m L的平均阳性例数(22 .00例)大于6 250~25 000 μg/m L的5 .25例 ,乙酰胆碱浓度在49~3 125 μg/m L阶段患者治疗后3、6、12、24个月的阳性率均高于6 250~25 000 μg/m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经Cox回归分析 ,49~3 125 μg/mL阶段风险比为0 .89 ,大于6 250~25 000 μg/mL阶段风险比(0 .73) ,提示49~3 125 μg/mL阶段预后效果较6 250~25 000 μg/mL阶段差.结论 BPT 在经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后 ,可以对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级 ,吸入乙酰胆碱浓度在49~3125 μg/m L 是高度复发阶段 ,在6 250~25 000μg/mL是低度复发阶段.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研究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 )水平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集8 607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清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 (PGⅠ )、血清胃蛋白酶原Ⅱ (PGⅡ )的水平测定并计算PGⅠ /PGⅡ比值(PGR) ,比较其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40岁 ,40~60岁 ,>60岁)人群中的差异.结果 体检人群中的血清PGⅠ 、PGⅡ 、PGR中位数分别为146 .0 ng/mL、12 .0 ng/mL和12 .3.男性组PGⅠ 、PGⅡ和PGR水平分别为154 .0 ng/mL、12 .0 ng/mL、12 .5 ,女性组分别为133 .0 ng/mL、11 .0 ng/mL、11 .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比较不同年龄组间血清 PG的水平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 .01).随着年龄的增高 ,血清PGⅠ 、PGⅡ水平升高 ,PGR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PGⅠ 、PGⅡ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 .133、0 .115 ,P<0 .01);PGR与年龄呈负相关(r= -0 .290 ,P<0 .01).结论 上海地区体检人群的血清 PGⅠ 、PGⅡ 、PGR水平呈明显的偏态分布 ,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作者:王兵;李鼎;张光明;陆云;高光琦;刘兴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应用新一代半导体靶向测序技术检测枫糖尿症致病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 应用Ion Torrent半导体靶向测序技术检测1例枫糖尿症(MSUD)患儿的致病基因突变 ,明确其致病突变 ,并探讨该技术用于复杂单基因病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患儿外周血 ,提取基因组DNA ,经多重PCR扩增富集目的基因片段 ,构建平均片段大小为300 bp左右的文库 ,经乳液PCR及磁珠颗粒富集 ,后采用318半导体测序芯片进行高通量测序 ,应用Ion Torrent Suite v3 .0软件进行数据提取、序列比对及SNPs和Indels提取 ,再用dbSNP 137数据库过滤得到SNPs和Indels ,可疑突变经Sanger法测序验证.结果 检出患儿1个新发错义点突变并通过Sanger测序验证 ,突变是BCKDHB基因第6外显子的 NM183050:c .586C> T (p .His196Tyr).结论 Ion Torrent半导体靶向测序技术可对复杂单基因遗传病进行快速、准确地基因诊断.

    作者:王彦云;孙云;杨冰;蒋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长链非编码 RN A M EG3 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3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 收集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肿瘤组织42例(肿瘤组)及与其配对的肿瘤旁正常食管组织42例(对照组) ,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 EG3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采用聚乙烯亚胺(PEI)和脂质体分别进行 M EG3 过表达或干扰消除实验 ;采用噻唑蓝(M T T )、T ransw ell 小室来对各组的KYSE30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RT-PCR的结果显示 ,与正常组织相比 ,lncRNA M EG3在食管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过表达M EG3抑制食管癌细胞系KYSE30细胞增殖 ,敲除M EG3之后 ,能够增加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作用.结论 lncRNA M EG3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 ,在食管癌中作为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发挥着关键作用.

    作者:冯晓倩;向代军;王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多重耐药菌耐药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脉管炎科及糖尿病科送检的糖尿病足湿性坏疽患者分泌物1 845份 ,分离多重耐药菌 ,分析其分布情况及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真菌的多重耐药特点.结果 分离出465株多重耐药菌株中 ,革兰阴性杆菌274株(58 .92% ) ,革兰阳性球菌191株(41 .08% ).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株中以大肠埃希菌株为主占37 .60% ,革兰阳性多重耐药菌株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51 .30% ;多重耐药阴性杆菌中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现高耐药性 ,耐药率达到50 .00% 以上 ;多重耐药阳性球菌中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耐甲氧西林阳性菌株 ,这些菌株表现高耐药性 ,耐药率达85 .00% 以上.结论 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多重耐药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高耐药性 ,临床应结合耐药鉴定分析选择用药.

    作者:范洪;严占林;纪洪猛;刘刚;闫中华;赵青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厦门部分地区儿童血清 7 种元素检测结果及分析

    目的 探讨厦门部分地区健康儿童血清中钙、镁、铁、锌、铜、铅、镉7种元素检测结果.方法 选择至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 000例为研究对象 ,按年龄分为0~1岁组、>1~3岁组、>3~6岁组、>6~15岁组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儿童血清钙、镁、铁、锌、铜、铅、镉7种元素水平 ,比较其在各组中的差异.结果 铁异常率高 ,为9 .13% ;其余依次为锌、钙、镁、铅、铜、镉 ,异常率分别为7 .08% 、5 .85% 、3 .45% 、2 .93% 、1 .43% 、0 .20% .铁元素的异常既表现为高于正常参考值也可低于参考值 ,钙元素、镁元素的异常主要表现为低于参考值.0~1岁组铁的异常率与其他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镉、镁、铜异常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铁异常率女性儿童总体高于男性儿童 ,锌异常率男性儿童高于女性儿童 ,血铅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该地区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铁、锌、钙元素的缺乏 ,建议多进行儿童营养健康宣教 ,根据需要调整儿童膳食结构 ,避免必需元素的缺乏或过高给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者:王厚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海南省三甲医院科研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对目前海南省三甲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科研能力进行调查 ,了解影响海南省三甲医院科研能力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海南省10家三甲医院在职的卫生技术人员包括科研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各100例 ,采用现场调查法与自制问卷调查表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观察三甲医院科研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结果 科研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年龄偏大、高学历者较少、高级职称数量较少是影响科研开展的原因之一 ;科研人员对科研的投入时间、文献阅读时间、论文发表情况等对医院科研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医院对科研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对科研投入的不足、对经费利用不够合理等.结论 合理针对性的制订方案 ,规划科研制度及经费投入 ,培养年轻科研人员等是目前提高医院科研能力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作者:高芳;莫少伟;王为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4 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脑型(GPB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b)单独和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2例AMI患者为AMI组 ,57例胸痛且排除 AMI患者为对照组 ,检测胸痛发作0~3、> 3~8、> 8~15 h时血浆 H-FABP、GPBB、cTnT、Mb.结果 胸痛发作后各时间段内H-FABP、GPBB、cTnT及Mb在AMI组表达的阳性率较对照组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AMI组中 ,胸痛发作后0~3、>3~8 h H-FABP、GPBB敏感度和准确度比较高 ,>8~15 h cTnT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为高 ,与其余标志物相比 ,Mb在AMI组中各时间段内诊断效率均一般.H-FABP、GPBB、cTnT 3项指标联合检测时 ,AMI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提高 ,敏感度为78 .57%(0~3 h )和90 .48% (>3~8 h ) ,准确度为81 .82% (0~3 h )和85 .86% (>3~8 h );特异度虽有所降低 ,但仍分别高达84 .21% (0~3 h)和82 .46% (>3~8 h).而将H-FABP、GPBB、cTnT 、Mb 4项指标联合检测较3项联合检测各诊断效率指标并无明显提高 ,敏感度为72 .56% (0~3 h )和79 .47% (> 3~8 h ) ,准确度为77 .28% (0~3 h )和82 .31% (>3~8 h).结论 将H-FABP、GPBB、cTnT 3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胸痛发作后早期(0~8 h)AMI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 ,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而H-FABP、GPBB、cTnT、Mb 4项指标联合检测与3项联合检测相比 ,并无更高的应用优势.

    作者:张群林;任传路;丁磊;邵迎春;丁庆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网织红细胞参数参考区间在儿科实验室适用性验证

    目的 验证Sysmex-XN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网织红细胞参数参考区间是否适合于儿科实验室.方法 根据ISO 15189 :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和美国病理家协会对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要求和实验室认可的要求 ,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28-A3文件推荐方法 ,对引用厂家试剂说明书的7项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参考区间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超过90% 参考个体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检测值落在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以内 ,超过10% 参考个体的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和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值落在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以外.结论 厂家提供的网织红细胞参考区间不适合于儿科实验室 ,应自建儿童参考区间.

    作者:曹科;马东礼;罗小娟;周晨阳;郎家庆;谢辉辉;王丹;陈运生;杨斌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苏州市姑苏区 7 ~9 岁小学生第一恒磨牙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苏州市姑苏区7~9岁小学生第一恒磨牙健康状况 ,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窝沟封闭 ,以降低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调查苏州市姑苏区6所小学3 741例7~9岁学生第一恒磨牙萌出率、患龋人数、龋均、窝沟封闭人数、龋失补牙数 ,比较不同区域、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 3 741例学生中 ,第一颗恒磨牙萌出人数3 724例(99 .55% ) ,患龋646例(17 .27% ) ,龋均0 .32 ,窝沟封闭人数1 891例(50 .55% ).郊区学生的患龋率和龋均明显高于中心区 ,女生患龋率和龋均明显高于男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随着年龄的增加 ,患龋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464例患龋学生中 ,龋失补牙1 344颗 ,其中第一恒磨牙1 075颗(80 .03% ) ,缺失78颗(5 .79% ) ,充填191颗(14 .18% ).郊区学生患龋牙数明显多于中心区、城乡结合部 ,女生患龋牙数明显多于男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随着年龄的增加 ,患龋牙数明显增加(P<0 .05).结论 苏州市姑苏区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患龋牙数发生率较高 ,且与区域、性别、年龄呈相关性.

    作者:李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宣教对突发性聋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宣教对突发性聋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突发性聋初诊患者115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 ,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50例) ,要求两组患者就诊前均未行任何治疗 ,病程在1周以内 ,本次治疗药物均包含口服糖皮质激素.干预组在初诊结束后由门诊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重要性及不良反应的护理宣教 ;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宣教干预.治疗1周后门诊复查 ,对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依从性明显提高 ,干预组的遵医嘱率(89 .2% )明显高于对照组(58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服用糖皮质激素依从性的性别差异分析显示 ,对照组中男性的遵医嘱率(44 .0% )明显高于女性(14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干预组中男性的遵医嘱率(53 .8% )略高于与女性遵医嘱率(35 .4%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未进行护理宣教的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依从性整体不高 ,其中女性患者依从性更差 ,通过护理人员对糖皮质激素知识的合理宣教可明显改善突发性聋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应用的依从性.

    作者:杜晶艳;刘惠;王瑞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4 项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D-二聚体(D-D) ,纤维蛋白原(FIB) ,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272例冠心病患者为疾病组 ,根据检查结果分为3个亚组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9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92例 ;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对象的血浆D-D、FIB水平 ,血清Hcy及全血hs-CRP水平.结果 SAP组、UAP组、AMI组的D-D、FIB、Hcy及hs-CRP 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A M I组心功能K illip分级比较 ,随着 K illip分级的增加 ,A M I 患者D-D、FIB、Hcy及hs-CRP水平亦逐渐升高 ,其中D-D、FIB和Hcy水平在Ⅰ级和Ⅲ级、Ⅱ级和Ⅲ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但是hs-CRP在各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检测D-D、FIB、Hcy及hs-CRP 4项指标可提高冠心病早期诊断的阳性率.结论 D-D、FIB、Hcy及hs-CRP 4个实验室指标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联合检测该4项指标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

    作者:鲍金圭;熊彪;陈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哮喘患者激素治疗后长期效果分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BPT )在哮喘患者激素治疗长期预后临床分级中的作用和对远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并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120例 ,治疗均采用吸入式糖皮质激素控制患者哮喘症状 ,丙酸倍氯米松和丁地去炎松 ,每次200~400 μg ,每日3次 ,持续3个月.按照吸入乙酰胆碱的不同浓度 ,分为49、98、195、390、781、1 563、3 125、6 250、12 500、25 000μg/mL 10组 ,对患者进行 BPT 试验.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3、6、12、24个月复查 BPT ,比较气道高反应性(AHR)阳性率.结果 治疗前AHR阳性的患者有85例 ,阳性率为70 .8% ,经过药物治疗后阳性率下降 ;治疗后3、6、12、24个月 ,患者的A H R阳性率与乙酰胆碱浓度有关 ,随着乙酰胆碱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根据不同乙酰胆碱浓度对患者AHR阳性率影响 ,出现2个阶段的分层 ,即49~3 125 μg/mL和6 250~25 000 μg/mL.经Kaplan-Meier法分析 ,处于49~3 125 μg/m L的平均阳性例数(22 .00例)大于6 250~25 000 μg/m L的5 .25例 ,乙酰胆碱浓度在49~3 125 μg/m L阶段患者治疗后3、6、12、24个月的阳性率均高于6 250~25 000 μg/m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经Cox回归分析 ,49~3 125 μg/mL阶段风险比为0 .89 ,大于6 250~25 000 μg/mL阶段风险比(0 .73) ,提示49~3 125 μg/mL阶段预后效果较6 250~25 000 μg/mL阶段差.结论 BPT 在经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后 ,可以对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级 ,吸入乙酰胆碱浓度在49~3125 μg/m L 是高度复发阶段 ,在6 250~25 000μg/mL是低度复发阶段.

    作者:昂朝海;费广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9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 ,对照组采用氯氮平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周和12周时阴性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 .2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 .44%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SANS)治疗后均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研究组治疗6周及12周后注意障碍和情感淡漠评分均较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明显增高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较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氨磺必利和氯氮平在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均有较好治疗效果 ,但氨磺必利在注意障碍、情感淡漠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效果更佳 ,且有较好安全性.

    作者:陈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卵巢癌干细胞的分离 、鉴定及初步生物学功能研究

    目的 从人卵巢上皮细胞癌建系的SKOV3细胞中分离出CD133CD117表型卵巢癌干细胞 ,探讨其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选出CD133CD117癌细胞 ,继而进行平皿、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 ,无血清培养试验和致瘤试验探讨其初步功能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癌细胞Wnt-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表型CD133CD117癌细胞在平皿、软琼脂和无血清培养基中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强于CD133-CD117-癌细胞 ;同时表现出较强致瘤性 ;Wnt-2基因在不同表型癌细胞中存在差异表达.结论 卵巢癌细胞中存在干细胞样癌细胞 ,利用磁珠分选得到的CD133CD117癌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相关特性 ,为卵巢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春生;浦春;曹明刚;张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白细胞介素-12 家族在肉芽肿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肉芽肿可定义为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如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T 细胞及B 细胞)的聚集,伴随或不伴随其他炎症细胞的出现.新近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2 (IL-12 )家族与肉芽肿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IL-12 家族与肉芽肿相关疾病作一综述,为揭示和研究以IL-12 家族为靶点的肉芽肿性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奠定基础.

    作者:吴文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于该院妇科门诊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孕三烯酮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愈后的生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 .05 ) ,而在其他三项指标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 .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 .0% (P<0 .05);在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糖类抗原125(CA125)三项指标的比较中 ,两组患者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而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 .05) ,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病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此外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排卵和月经的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同时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是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好的方法.

    作者:孙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4种固定破膜试剂盒检测人调节性 T 淋巴细胞的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4种固定破膜试剂盒检测人调节性 T淋巴细胞的效果.方法 选择CD4、CD25和叉状头转录因子3(Foxp3)3种抗体建立流式调节性T淋巴细胞检测方案.采集10例健康人的新鲜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 ,先标记膜表面抗体CD4与CD25 ,再分别用BD Pharmingen、eBioscience、Invitrogen及Beckman Coulter 4种的固定破膜试剂盒对细胞固定破膜 ,后标记Foxp3抗体上机检测.结果 与未固定破膜的相应样品比较 ,4种试剂盒均对细胞的形态有较明显的影响 ,但对膜表面抗体CD4和CD25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采用eBioscience固定破膜试剂检测调节性 T 淋巴细胞(CD4+ CD25+ Foxp3+ )的比例为(8 .22 ± 2 .75)% ;Beckman Coulter为(0 .54 ± 0 .48)% ;BD Pharmingen为(0 .69 ± 0 .33)% ;Invitrogen为(0 .41 ± 0 .24)% .结论 4种试剂盒的固定效果相近 , eBioscience固定破膜试剂盒对胞内Foxp3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更适合用于检测调节性T淋巴细胞.

    作者:王方芳;黄巧容;张传芬;朱国念;孟文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前后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医院感染的比较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对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机械通气的507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儿体质量分为A组(<1 000 g )、B组(1 000~1 500 g )、C组(>1 500~2 500 g),D组(>2500g),比较4组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前后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感染的情况.结果 实施院内感染管理措施后 ,各组在机械通气天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但A、B、D组并发医院感染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较管理措施实施前明显降低(P<0 .01).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后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

    作者:李霞;王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肾损伤中的自噬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以肾脏排泄功能迅速降低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肌酐、尿素等含氮废物的积累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1].AKI的发病因素很多 ,主要有肾缺血/再灌注、肾毒性药物、脓毒症等.引起AKI的病理因素很复杂 ,包括感染、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及细胞自噬等.肾小管细胞的损伤和死亡是AKI的关键病理特征.自噬是细胞内的溶酶体降解自身细胞器和其他大分子的过程.相对于主要降解短半衰期蛋白质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细胞自噬是大多数长半衰期蛋白质和细胞器通过溶酶体降解和再循环的一种方式 ,对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和细胞生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在营养缺乏或发生应激反应时可诱发自噬现象[2 ] ,已经有实验证明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肾毒性药物及脓毒症引发的AKI中 ,肾小管细胞发生自噬[3] ,但机制尚不明确 ,自噬在AKI中的作用也仍在讨论中 ,本文就这一领域近期研究成果做一综述.

    作者:张吟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 例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行结肠造瘘术的临床护理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是指病灶浸润腹膜下深度大于或等于5 mm的内膜异位症 ,常发生于骶韧带、子宫直肠窝和直肠阴道隔 ,可侵犯直结肠壁及阴道穹窿[1-2 ] .当病灶侵犯直肠阴道隔时 ,多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加剧的痛经和性交痛 ,以及周期性大便带血等症状[3 ]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在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切除内膜异位症病灶.预防性横结肠造瘘口多在术后3~6个月回纳 ,有利于直肠吻合处的愈合 ,预防肠瘘的发生[4 ] .由于手术难度大 ,范围广 ,存在一定的并发症 ,术后密切观察、加强护理、积极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 ,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因此 ,作者对本院妇科1例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行横结肠预防性造瘘术的患者进行全面准确的护理 ,患者恢复良好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利婷;邱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