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生;浦春;曹明刚;张鹏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研究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 ,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周 ,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管超声对颈内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 D )、心电图检查结果、内皮素-1(ET-1)及 NO 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反应性内径值为(8 .52 ± 0 .96 )mm、FMD 为(121 .88 ± 13 .94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E 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检测值均明显降低、NO值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的ET-1、vWF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NO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变异性心绞痛主要有改善微循环的功效和改善内皮功能及抗氧化、抗炎作用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曹云和;董晓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24例食管癌患者 ,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干预组除了常规护理外还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中完全依从为88例(78 .57% ) ,部分依从为18例(16 .07% ) ,不依从为6例(5 .36% );总体生存质量评分为(59 .80 ± 6 .47 )分 ;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14 .29% .对照组中完全依从为68例(60 .71% ) ,部分依从为20例(17 .86% ) ,不依从为24例(21 .43% );总体生存质量评分为(50 .69 ± 5 .13 )分 ;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30 .36%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依从性好 ,生存质量高 ,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在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对提高食管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海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在慢性肾衰患者治疗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70例慢性肾衰患者作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血液透析治疗 ,对两组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CysC、Hcy及PTH的水平进行检测 ,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患者的CysC、Hcy及PTH的水平 ,并对Scr、BUN与CysC、Hcy、PT 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各指标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 .05) ,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各指标的水平随着CKD分期的增加而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患者的Scr和BUN与CysC、Hcy及PTH的水平均呈正相关(r=0 .61、0 .58、0 .83 ,P<0 .05 ;r=0 .65、0 .78、0 .82 ,P<0 .05).结论 在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CysC、Hcy及PT H能够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同时能够为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吴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筛查的中老年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总蛋白(TP)、清蛋白(ALB)及A/G比值的相关性.方法 对该院进行脑卒中筛查的860例55~65岁患者的血清 Hcy、TP和ALB水平进行检测 ,计算A/G比值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脑卒中筛查的患者中 ,男性的 H cy水平高于女性 ,而 T P水平低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血清 Hcy水平与 TP和ALB呈负相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 -0 .085、-0 .114 ,P<0 .05 ).结论 55~65岁的脑卒中筛查患者中 ,男性患脑卒中的风险高于女性 ;血清蛋白水平降低 ,血清 H cy水平增高 ,从而脑卒中的发生率增加.
作者:刘俊晓;王孟丽;胡志清;张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127例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不一致病例.方法 选择127例SAA增高而CRP正常及CRP增高而 SAA 正常的患者 ,分别对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 )、CRP和SAA四个指标进行检测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SAA增高而CRP正常的118例患者中 ,WBC>9 .5×109/L(A组)的SAA与CRP呈明显正相关(r=0 .482 ,P<0 .01);WBC在(3 .5~9 .5)×109/L(B组)的SAA与CRP呈明显正相关(r= 0 .267 ,P< 0 .05) ,SAA 与 NEU% 呈明显正相关(r= 0 .334 ,P< 0 .01);WBC< 3 .5 × 109/L(C组)的WBC、CRP和SAA三项之间均无相关性 ,但WBC与NEU% 呈明显正相关(r=0 .503 ,P<0 .05);CRP增高而SAA正常的9例患者中 ,SAA与CRP呈正相关(r=0 .842 ,P<0 .01).结论 临床上进行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时 ,四个指标中任何一项均应认真结合临床做出判断 ,以免漏诊或误诊.
作者:刘艳红;查燕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放散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 A T )中的应用 ,为临床、科研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 采用佳参数超声波解离DA T阳性红细胞上的抗体做放散试验.结果 该试验获得的佳条件为采用试管外超声(针式超声),超声功率600W,超声脉冲时长1s,超声脉冲间隔1s,5个超声脉冲 ,0 ℃ .结论 超声放散在DA T中操作简便 ,仅微量溶血 ,结果易于判断.
作者:张晓娥;段海霞;温小平;陈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苦参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化疗组和苦参治疗组 ,每组各30例.常规化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实施治疗 ,苦参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苦参治疗.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体检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常规化疗组及苦参治疗组 ,治疗后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有下降 ,苦参治疗组sICAM-1、sV-CAM-1的水平下降程度较常规化疗组更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苦参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0 .00% ,高于常规化疗组的67 .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苦参可明显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 ,改善常规化疗药物疗效 ,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玲娣;唐跃华;董艳芬;朱志超;蒋丽佳;何晓清;刘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采用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愈合率与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溃疡患者76例 ,按用药不同分为甲组与乙组各38例 ,甲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 ,乙组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愈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乙组患者治疗后 H p根除率为94 .7% ,溃疡愈合率为94 .7% ,疼痛症状消失时间为(1 .9 ± 0 .3 )d ,1年复发率为13 .2% ,其中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0%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 .8% ,均明显优于甲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针对消化道溃疡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可显著提高 Hp根除率与溃疡愈合率 ,对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均有良好改善作用 ,且用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罗哲;崔立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该院患儿 TORCH 感染情况和疾病分布 ,了解该地区婴幼儿早期感染T O RC H情况 ,为临床优生优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可疑感染的患儿2 332例 ,分离其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TORCH 4项病原体的抗体IgM ,收集抗体1项或以上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TORCH阳性标本82例 ,其中弓形虫(TOX)抗体阳性1例(1 .22% ) ,风疹病毒(RV)抗体阳性15例(18 .29% ) ,巨细胞病毒(CMV)抗体阳性65例(79 .27% ) ,单纯疱疹病毒(HSV)抗体阳性1例(1 .22% );患儿并发症以肺炎 ,高胆红素血症 ,肝炎综合征和贫血为主 ;男性患儿感染C M V的概率为2 .06% ,高于女性患儿的0 .7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广州地区婴幼儿TORCH感染以CMV为主 ,性别对CMV易感性有明显差异 ,TORCH感染并发症主要是肺炎、高胆红素血症 ,肝炎综合征和贫血.
作者:吴春燕;李泽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为提高肺结核诊断的准确度 ,对两种结核分枝杆菌免疫学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选择2015年3月1~31日在该院肺科住院治疗的疑似肺结核患者83例 ,进行结核感染 T细胞斑点试验(T-S PO T . TB)和血清学结核抗体(TB-Ab)检测 ,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 ,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进行对比.结果 T-SPOT .TB检出阳性为48例 ,检出率为57 .83% ,TB-Ab检出阳性为36例 ,检出率为43 .37% ,T-SPOT .TB的阳性检出率高于 TB-A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T-SPOT .TB的综合评价指标要优于TB-Ab检测 ;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诊断肺结核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结论 T-SPOT .TB的各项综合评价指标均优于TB-Ab检测 ,选择免疫学方法诊断肺结核 ,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优先选择T-SPOT .TB.
作者:邓俊;吴佳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体内抗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及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为试验组 ,选取同期至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研究对象的血清PG进行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抗 Hp IgG 抗体水平检测 ,分析两组的血清 PG水平变化情况及血清抗 Hp IgG 抗体水平.结果 试验组PGⅡ水平为(25 .32 ± 7 .42)ng/mL、PGⅠ水平为(179 .31 ± 53 .24)ng/mL、血清胃蛋白酶原比值(PGR)为7 .92 ± 2 .01 ,对照组的 PGⅡ水平为(12 .34 ± 3 .23)ng/mL、PGⅠ为(56 .37 ± 14 .35)ng/mL、PGR为(3 .89 ± 0 .97) ,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试验组抗 Hp IgG抗体阳性率为76 .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 .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抗 Hp IgG 抗体阳性患者的PGⅡ 、PGⅠ及PGR水平明显高于抗 Hp IgG抗体阴性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抗 Hp IgG抗体及血清PG水平变化有利于对消化性溃疡做出诊断 ,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江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验证Sysmex-XN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网织红细胞参数参考区间是否适合于儿科实验室.方法 根据ISO 15189 :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和美国病理家协会对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要求和实验室认可的要求 ,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28-A3文件推荐方法 ,对引用厂家试剂说明书的7项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参考区间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超过90% 参考个体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检测值落在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以内 ,超过10% 参考个体的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和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值落在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以外.结论 厂家提供的网织红细胞参考区间不适合于儿科实验室 ,应自建儿童参考区间.
作者:曹科;马东礼;罗小娟;周晨阳;郎家庆;谢辉辉;王丹;陈运生;杨斌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脑型(GPB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b)单独和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2例AMI患者为AMI组 ,57例胸痛且排除 AMI患者为对照组 ,检测胸痛发作0~3、> 3~8、> 8~15 h时血浆 H-FABP、GPBB、cTnT、Mb.结果 胸痛发作后各时间段内H-FABP、GPBB、cTnT及Mb在AMI组表达的阳性率较对照组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AMI组中 ,胸痛发作后0~3、>3~8 h H-FABP、GPBB敏感度和准确度比较高 ,>8~15 h cTnT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为高 ,与其余标志物相比 ,Mb在AMI组中各时间段内诊断效率均一般.H-FABP、GPBB、cTnT 3项指标联合检测时 ,AMI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提高 ,敏感度为78 .57%(0~3 h )和90 .48% (>3~8 h ) ,准确度为81 .82% (0~3 h )和85 .86% (>3~8 h );特异度虽有所降低 ,但仍分别高达84 .21% (0~3 h)和82 .46% (>3~8 h).而将H-FABP、GPBB、cTnT 、Mb 4项指标联合检测较3项联合检测各诊断效率指标并无明显提高 ,敏感度为72 .56% (0~3 h )和79 .47% (> 3~8 h ) ,准确度为77 .28% (0~3 h )和82 .31% (>3~8 h).结论 将H-FABP、GPBB、cTnT 3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胸痛发作后早期(0~8 h)AMI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 ,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而H-FABP、GPBB、cTnT、Mb 4项指标联合检测与3项联合检测相比 ,并无更高的应用优势.
作者:张群林;任传路;丁磊;邵迎春;丁庆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3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 收集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肿瘤组织42例(肿瘤组)及与其配对的肿瘤旁正常食管组织42例(对照组) ,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 EG3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采用聚乙烯亚胺(PEI)和脂质体分别进行 M EG3 过表达或干扰消除实验 ;采用噻唑蓝(M T T )、T ransw ell 小室来对各组的KYSE30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RT-PCR的结果显示 ,与正常组织相比 ,lncRNA M EG3在食管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过表达M EG3抑制食管癌细胞系KYSE30细胞增殖 ,敲除M EG3之后 ,能够增加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作用.结论 lncRNA M EG3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 ,在食管癌中作为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发挥着关键作用.
作者:冯晓倩;向代军;王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 EG )对指导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进行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的预示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10月该院血液科收治的血小板减少(PL T<50 × 109/L )的血液肿瘤患者30例 ,根据是否有出血症状分为出血组12例 ,未出血组18例.空腹抽取患者血液 ,分别进行PLT、TEG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凝四项检测.结果 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的PLT与TEG的MA值分别为(8 .1 ± 4 .2)× 109/L、(25 .3 ± 10 .6)× 109/L与(24 .8 ± 5 .2)、(42 .1 ± 6 .3) 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并且PLT与MA值呈正相关(r=0 .811 7 ,P<0 .05).凝血四项在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以 PLT ≤20 × 109/L ,MA ≤40 mm 为临界值 ,两者预示血小板减少出血的敏感性均为100 .0% ,而特异性则分别为55 .6% 、94 .4% .结论 血小板的凝血功能与其数量和功能有关 ,T EG可综合测定血小板的凝血活性 ,其预测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特异性要比PL T高 ,所以T EG可以成为预测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并作为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的指标.
作者:陈姗;欧阳春;徐倩;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运用微信平台进行健康宣教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带管患者维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47例PICC带管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和微信组(85例) ,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教育 ,微信组在出院时常规教育基础上 ,通过微信进行健康宣教 ,1个月后对两组维护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 微信组维护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运用微信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了PICC带管患者的维护依从性.
作者:叶晖蓉;王琳;吴桂兰;李晓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于该院妇科门诊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孕三烯酮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愈后的生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 .05 ) ,而在其他三项指标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 .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 .0% (P<0 .05);在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糖类抗原125(CA125)三项指标的比较中 ,两组患者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而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 .05) ,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病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此外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排卵和月经的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同时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是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好的方法.
作者:孙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卵泡抑素样蛋白-1 (FS T L-1 )水平与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关联.方法 选择48例川崎病患者为川崎病组 ,根据有无并发冠状动脉损害 ,分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组(4例)和无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组(44例).选择同期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的 FS T L-1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川崎病患者血清FSTL-1水平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患者其FSTL-1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FSTL-1水平与川崎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有用于川崎病相关冠状动脉损害诊断的可能.
作者:陈艳玲;李小琳;张莉;彭建明;官燕飞;袁斌;黄绍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仪更换新色谱柱后活化的平衡时间 ,以及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新色谱柱安装并活化后校标使用 ,每3 h测1次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HbA1c室间质评标本 ,连续比较相邻两时间点间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差异后再次校标测试 ,比较校标前后准确性的变化 ;以室间质评通过标准(靶值±8% ×靶值)为水平 ,绘制各时间点偏倚散点图及其绝对平均值的趋势线 ,根据范围大小及线性变化判断活化平衡时间 ;为排除进样对活化时间的干扰 ,用另一根同批号的新色谱柱做验证实验 ,即经活化静置该段平衡时间后校标测试 ,观察其变异系数(CV )及与靶值的偏差 ,以检测指南中的质量目标来判断其测定准确性.结果 0、3、6h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与9h比较及 9h校标后与12h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倚从-11.3% ~28.9% 逐渐下降为-5.7% ~11.6% 后趋于平稳 ,6h处为拐点 ,校标后继续维持在-1 .1% ~4 .3% .校标前后两段时间偏倚绝对值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验证实验批内和日间 CV分别为1 .58% ~1 .87% 和1 .72% ~2 .64% ,偏差在± 5% 以内 ,符合质量目标的要求.结论 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仪色谱柱活化6 h已达到平衡 ,未充分活化即开始校标测定 ,可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作者:张伟;胡江红;汤学彪;汪永强;袁平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9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 ,对照组采用氯氮平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周和12周时阴性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 .2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 .44%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SANS)治疗后均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研究组治疗6周及12周后注意障碍和情感淡漠评分均较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明显增高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较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氨磺必利和氯氮平在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均有较好治疗效果 ,但氨磺必利在注意障碍、情感淡漠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效果更佳 ,且有较好安全性.
作者:陈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