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钦
目的 探讨超声放散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 A T )中的应用 ,为临床、科研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 采用佳参数超声波解离DA T阳性红细胞上的抗体做放散试验.结果 该试验获得的佳条件为采用试管外超声(针式超声),超声功率600W,超声脉冲时长1s,超声脉冲间隔1s,5个超声脉冲 ,0 ℃ .结论 超声放散在DA T中操作简便 ,仅微量溶血 ,结果易于判断.
作者:张晓娥;段海霞;温小平;陈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仪更换新色谱柱后活化的平衡时间 ,以及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新色谱柱安装并活化后校标使用 ,每3 h测1次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HbA1c室间质评标本 ,连续比较相邻两时间点间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差异后再次校标测试 ,比较校标前后准确性的变化 ;以室间质评通过标准(靶值±8% ×靶值)为水平 ,绘制各时间点偏倚散点图及其绝对平均值的趋势线 ,根据范围大小及线性变化判断活化平衡时间 ;为排除进样对活化时间的干扰 ,用另一根同批号的新色谱柱做验证实验 ,即经活化静置该段平衡时间后校标测试 ,观察其变异系数(CV )及与靶值的偏差 ,以检测指南中的质量目标来判断其测定准确性.结果 0、3、6h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与9h比较及 9h校标后与12h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倚从-11.3% ~28.9% 逐渐下降为-5.7% ~11.6% 后趋于平稳 ,6h处为拐点 ,校标后继续维持在-1 .1% ~4 .3% .校标前后两段时间偏倚绝对值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验证实验批内和日间 CV分别为1 .58% ~1 .87% 和1 .72% ~2 .64% ,偏差在± 5% 以内 ,符合质量目标的要求.结论 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仪色谱柱活化6 h已达到平衡 ,未充分活化即开始校标测定 ,可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作者:张伟;胡江红;汤学彪;汪永强;袁平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为提高肺结核诊断的准确度 ,对两种结核分枝杆菌免疫学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选择2015年3月1~31日在该院肺科住院治疗的疑似肺结核患者83例 ,进行结核感染 T细胞斑点试验(T-S PO T . TB)和血清学结核抗体(TB-Ab)检测 ,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 ,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进行对比.结果 T-SPOT .TB检出阳性为48例 ,检出率为57 .83% ,TB-Ab检出阳性为36例 ,检出率为43 .37% ,T-SPOT .TB的阳性检出率高于 TB-A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T-SPOT .TB的综合评价指标要优于TB-Ab检测 ;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诊断肺结核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结论 T-SPOT .TB的各项综合评价指标均优于TB-Ab检测 ,选择免疫学方法诊断肺结核 ,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优先选择T-SPOT .TB.
作者:邓俊;吴佳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宣教对突发性聋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突发性聋初诊患者115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 ,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50例) ,要求两组患者就诊前均未行任何治疗 ,病程在1周以内 ,本次治疗药物均包含口服糖皮质激素.干预组在初诊结束后由门诊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重要性及不良反应的护理宣教 ;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宣教干预.治疗1周后门诊复查 ,对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依从性明显提高 ,干预组的遵医嘱率(89 .2% )明显高于对照组(58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服用糖皮质激素依从性的性别差异分析显示 ,对照组中男性的遵医嘱率(44 .0% )明显高于女性(14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干预组中男性的遵医嘱率(53 .8% )略高于与女性遵医嘱率(35 .4%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未进行护理宣教的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依从性整体不高 ,其中女性患者依从性更差 ,通过护理人员对糖皮质激素知识的合理宣教可明显改善突发性聋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应用的依从性.
作者:杜晶艳;刘惠;王瑞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 )-35 对乙型肝炎病毒(HBV )复制的影响.方法 将 HBV感染性克隆pHBV1 .3及其启动子pHBV-Luc分别转染HepG2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重组人IL-35蛋白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闭合环状 DNA (cccDNA )的水平 ;采用 Luminometer 荧光检测仪分析 HBV 启动子活性的变化.结果 IL-35能够抑制细胞上清液中 HBsAg和HBeAg的水平及细胞内 HBV cccDNA的拷贝数 ,并下调 HBV启动子的活性.结论 IL-35能够在 HepG2细胞中抑制 HBV的复制.
作者:祝成亮;李艳;袁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运用微信平台进行健康宣教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带管患者维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47例PICC带管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和微信组(85例) ,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教育 ,微信组在出院时常规教育基础上 ,通过微信进行健康宣教 ,1个月后对两组维护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 微信组维护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运用微信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了PICC带管患者的维护依从性.
作者:叶晖蓉;王琳;吴桂兰;李晓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设计合成并筛选出高效的膜联蛋白A2(ANXA2)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干扰片段 ,以进行后续试验. 方法 根据 ANXA2 mRNA 序列 ,设计编码 siRNA 的 DNA 序列 ,克隆入表达载体(ANXA2-siRNA1~3) ,与过表达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 ,筛选有效干扰片段.结果 ANXA2-siRNA3可高效干扰外源性ANXA2的表达 ,具有较高的干扰效率.结论 成功筛选出ANXA2的高效干扰片段 ,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许耀辉;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端粒酶在宫颈癌前病变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宫颈不同病变 ,包括慢性宫颈炎55例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62例、CINⅡ112例、CINⅢ41例 ,同时进行TCT、HPV-DNA、端粒酶的检测 ,并对3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CT 单独检查CIN阳性率为64 .6% ,其中CINⅡ ~ Ⅲ诊断阳性率为77 .8% ;HPV-DNA诊断CINⅡ ~ Ⅲ的阳性率为96 .7% ,高于该组TCT的阳性率(77 .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IN 端粒酶阳性表达率高于慢性宫颈炎(P<0 .05 );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4 .0% ,特异度为100 .0% ,阴性预测值为80 .9% ,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其他2项联合检测.结论 TCT联合HPV-DNA及端粒酶检测相互可以提高检出率 ,对于宫颈癌前期病变的早期诊断、疾病评估、治疗及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琛;彭力;袁蔓丽;陈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测肝吸虫虫卵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粪便标本分别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进行肝吸虫虫卵检测 ,将所得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1份涂片、2份涂片、3份涂片)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4 .5% 、21 .0% 、25 .0% ,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2 .5% 、41 .0% 、45 .5%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01 ).结论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出率明显低于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 ;应增加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的检测次数或结合其他检测方法 ,来提高肝吸虫检出率.
作者:余一海;吴焜;李艳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两种方式留取血型标本对麦提斯自动血库系统血型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街头随机采集无偿献血者O型新鲜全血(400 m L )20例 ,以旁路留取血液标本6 m L为实验组 ;留样袋留取含保存液的血液标本6mL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测血型及抗体效价后加入血液保存液.两组标本分别在1、10、20、30d各取1.4mL,检测上清液抗-A、抗-B(IgM)抗体效价并检测溶血率 ,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抗-A(IgM)抗体效价在1、10 d时分别为4.90±1.92、4.35±1.59,均高于对照组(4.00±1.62、4.00±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15、t=2.66,P<0.05);实验组抗-B(IgM)抗体效价1d时为4.90±1.80,高于对照组的3.85±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 .972 ,P<0 .01 ).实验组标本储存期末溶血率在 20 d时为(0 .231 ± 0 .075 )% ,高于对照组的(0 .182 ± 0 .0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257 ,P<0 .05);30 d时实验组标本储存期末溶血率为(0 .397 ± 0 .115)% ,对照组为(0 .303 ± 0 .064)%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206 ,P<0 .01).结论 用于麦提斯自动血库系统做血型检测的血型标本不可含有血液保存液 ,建议从旁路留取血型标本.
作者:张红;罗岚;赖秋月;王世春;易中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庆市万州区儿童口腔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区6 799例学龄儿童家长进行儿童口腔健康问卷调查 ,对影响口腔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家长学历水平、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不同态度及知识水平 ,家庭收入水平在儿童每日刷牙次数、方法、口腔检查频率、就医行为等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家长对儿童的口腔健康态度、学历水平、经济收入水平对学龄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方式有重要影响.
作者:刘道华;赖璟妍;程丽君;聂樽丽;熊书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制的输液滴速换算表应用于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4年6~9月住院的静脉输液患者1 00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 ,试验组应用自制的静脉输液换算表进行输液速度调节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滴速遵医依从性、健康宣教效果 ,同时对两组护士调节输液速度需要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静脉输液滴速遵医依从性和健康宣教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在护士调节输液滴速需要时间比较 ,试验组也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应用静脉输液滴速换算表实施静脉输液患者 ,患者输液速度遵医依从性提高 ,节省护士操作时间 ,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效率提高.
作者:王坤素;官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功能失调性态度的现状 ,探索功能失调性态度对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收集111例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通过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 )调查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功能失调性现状 ,采用牛津幸福感问卷调查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幸福感状况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研究对象DAS总分为(128 .04 ± 25 .00)分 ,男生平均(134 .30 ± 24 .14)分 ,女生平均(124 .92 ± 25 .00)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认知失调总分与幸福感总分呈负相关(r= -0 .47 ,P<0 .01) ,认知失调的各因子与幸福感总分也均呈负相关( r分别为-0 .48~ -0 .26 ,P<0 .01 ) ,即各因子分数越高 ,幸福感越低.(3 )功能失调性中的完美化因子与幸福感的相关性大.结论 针对相应的功能失调性的态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张帆;邓莎;赵勇;王宏;陈佳旭;杨渊;蒋佳;谢明明;唐晓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苏州市姑苏区7~9岁小学生第一恒磨牙健康状况 ,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窝沟封闭 ,以降低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调查苏州市姑苏区6所小学3 741例7~9岁学生第一恒磨牙萌出率、患龋人数、龋均、窝沟封闭人数、龋失补牙数 ,比较不同区域、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 3 741例学生中 ,第一颗恒磨牙萌出人数3 724例(99 .55% ) ,患龋646例(17 .27% ) ,龋均0 .32 ,窝沟封闭人数1 891例(50 .55% ).郊区学生的患龋率和龋均明显高于中心区 ,女生患龋率和龋均明显高于男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随着年龄的增加 ,患龋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464例患龋学生中 ,龋失补牙1 344颗 ,其中第一恒磨牙1 075颗(80 .03% ) ,缺失78颗(5 .79% ) ,充填191颗(14 .18% ).郊区学生患龋牙数明显多于中心区、城乡结合部 ,女生患龋牙数明显多于男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随着年龄的增加 ,患龋牙数明显增加(P<0 .05).结论 苏州市姑苏区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患龋牙数发生率较高 ,且与区域、性别、年龄呈相关性.
作者:李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在e抗体(HBeAb)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检测HBeAb阳性的121例慢性HBV携带者 ,HBeAb阳性的129例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及1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液IL-12、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慢性HBV携带者血液IL-12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 .319 , P<0 .05 )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水平略高于健康对照组 ,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 .367、0 .481 ,P>0 .05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液 IL-12、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 .259、-2 .454、-2 .956 ,P<0 .05).慢性 HBV携带者血液IL-12、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水平高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其中IL-12、单核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399、2 .477 ,P<0 .05) ,而淋巴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633 ,P>0 .05).结论 IL-12与HBeAb阳性HBV携带者人群机体免疫力有关 ,IL-12水平高低与机体免疫能力启动强弱呈正比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免疫能力低于慢性HBV携带者.
作者:张艳;孙继红;剌梅;陈咪;范凯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苦参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化疗组和苦参治疗组 ,每组各30例.常规化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实施治疗 ,苦参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苦参治疗.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体检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常规化疗组及苦参治疗组 ,治疗后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有下降 ,苦参治疗组sICAM-1、sV-CAM-1的水平下降程度较常规化疗组更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苦参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0 .00% ,高于常规化疗组的67 .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苦参可明显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 ,改善常规化疗药物疗效 ,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玲娣;唐跃华;董艳芬;朱志超;蒋丽佳;何晓清;刘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三种方法检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分泌物中解脲脲原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妇科298例门诊患者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液体培养法、液体培养联合免疫斑点试验(IDT )三种方法检测解脲脲原体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三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液体培养法简便、快速但有一定假阳性率 ,液体培养联合IDT检测与RT-PCR法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液体培养联合IDT 法简便实用 ,适合基层医院实验室推广使用.
作者:王长海;马红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在慢性肾衰患者治疗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70例慢性肾衰患者作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血液透析治疗 ,对两组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CysC、Hcy及PTH的水平进行检测 ,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患者的CysC、Hcy及PTH的水平 ,并对Scr、BUN与CysC、Hcy、PT 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各指标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 .05) ,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各指标的水平随着CKD分期的增加而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患者的Scr和BUN与CysC、Hcy及PTH的水平均呈正相关(r=0 .61、0 .58、0 .83 ,P<0 .05 ;r=0 .65、0 .78、0 .82 ,P<0 .05).结论 在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CysC、Hcy及PT H能够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同时能够为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吴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研究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 ,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周 ,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管超声对颈内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 D )、心电图检查结果、内皮素-1(ET-1)及 NO 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反应性内径值为(8 .52 ± 0 .96 )mm、FMD 为(121 .88 ± 13 .94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E 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检测值均明显降低、NO值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的ET-1、vWF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NO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变异性心绞痛主要有改善微循环的功效和改善内皮功能及抗氧化、抗炎作用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曹云和;董晓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脑型(GPB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b)单独和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2例AMI患者为AMI组 ,57例胸痛且排除 AMI患者为对照组 ,检测胸痛发作0~3、> 3~8、> 8~15 h时血浆 H-FABP、GPBB、cTnT、Mb.结果 胸痛发作后各时间段内H-FABP、GPBB、cTnT及Mb在AMI组表达的阳性率较对照组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AMI组中 ,胸痛发作后0~3、>3~8 h H-FABP、GPBB敏感度和准确度比较高 ,>8~15 h cTnT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为高 ,与其余标志物相比 ,Mb在AMI组中各时间段内诊断效率均一般.H-FABP、GPBB、cTnT 3项指标联合检测时 ,AMI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提高 ,敏感度为78 .57%(0~3 h )和90 .48% (>3~8 h ) ,准确度为81 .82% (0~3 h )和85 .86% (>3~8 h );特异度虽有所降低 ,但仍分别高达84 .21% (0~3 h)和82 .46% (>3~8 h).而将H-FABP、GPBB、cTnT 、Mb 4项指标联合检测较3项联合检测各诊断效率指标并无明显提高 ,敏感度为72 .56% (0~3 h )和79 .47% (> 3~8 h ) ,准确度为77 .28% (0~3 h )和82 .31% (>3~8 h).结论 将H-FABP、GPBB、cTnT 3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胸痛发作后早期(0~8 h)AMI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 ,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而H-FABP、GPBB、cTnT、Mb 4项指标联合检测与3项联合检测相比 ,并无更高的应用优势.
作者:张群林;任传路;丁磊;邵迎春;丁庆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