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症150例体会

单智慧;张正强;解美犁

关键词: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症, 阻塞性, 儿童, 扁桃体、腺样体摘除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8年至2013年150例确诊为OSAHS的临床病例,在全麻插管下行扁桃体挤切术,在0°、30°、70°鼻内镜直视下摘除腺样体.结果:所有患儿均随访半年以上,检查患儿的咽部、鼻腔,向家长了解患儿睡眠呼吸情况;患儿睡眠时打鼾、憋气、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其中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经相关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有效方法.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野外钻井工作人群高血压前期流行病学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野外钻井工作人群高血压前期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特点.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西部钻探新疆钻井公司在野外工作的从事钻井工作的人群进行调查.与所有调查对象面访,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血压测量和血样采集.结果: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47.6%,随年龄增长,高血压前期发病率逐渐增高;高血压前期者的吸烟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血脂异常、体质指数、血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明显多于血压正常者.高血压前期者较血压正常者的空腹血糖增高、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尿酸血症,及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相对危险度增加.结论:野外钻井工作人群高血压前期患病率较高,野外工作的人群已经并存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代谢异常,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在早期即应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采用改善生活方式与适当药物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柳立红;盛惠玲;窦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啶预防芬太尼引起呛咳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预输注右美托咪啶预防芬太尼引起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泵注右美托咪啶1μ g/kg(10分钟),B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泵注结束后两组均在3秒内快速静脉推注芬太尼4μ g/kg,观察芬太尼引起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和程度、诱导前、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A、B两组患者呛咳的发生率分别为23.3%、56.7%(P<0.01),A组呛咳强度明显减弱(中、重度呛咳A、B两组发生率分别为2/30和8/30、P<0.01).B组插管前血压低于A组,插管后1分钟时B组血压、心率高于A组.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够预防芬太尼引起呛咳反应,并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刘元平;端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在重症监护病房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镇静治疗中的效果、安全性及费用作一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1月~10月在ICU镇静治疗患者56例,随机分2组,咪达唑仑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9.2±27.6岁;丙泊酚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45±26.36岁.都采用微量注射泵输注,镇静效果评估采用Ramsay氏分级标准分级.结果:两组病人均能达到Ramsay评分2级以上,两者镇静效果相比,丙泊酚更易发生镇静不足,咪达唑仑停药后苏醒时间较丙泊酚明显延长,不适用于需要随时观察意识状况或短时间内可能撤机的患者,长期应用(>24h)有蓄积.咪达唑仑价格便宜,镇静费用明显低于丙泊酚,仅为丙泊酚的12.4%,平均每日节省795元/人.丙泊酚体内无蓄积,但价格昂贵,且对脂肪廓清率有较为严格要求.结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均可作为ICU镇静剂,从镇静效果和安全因素看,两者无明显差异,从药效药价比看,咪达唑仑更具优越性.

    作者:王新荣;徐成;吴智国;袁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IFN-α对HCV感染者CD8+记忆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IFN-α对HCV感染者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方法:于IFN-α抗病毒治疗的不同时间点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V感染者CD8+T细胞及记忆细胞亚群百分率,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CD8+T细胞及记忆细胞亚群频数与HCV-RNA滴度的相关性.结果:HCV组患者CD8+T细胞频数较EVR组、SVR组、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01),初始T细胞频数明显增加(P<0.01),TCM、TEM细胞频数降低(P<0.01).IFN-α治疗后,EVR组、SVR组CD8+T细胞百分率上升(P<0.05),初始T细胞数量下降(P<0.01),TCM、TEM细胞频数均升高(P<0.01).四组人群TEMRA细胞频数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CD8+T细胞、TCM、TEM百分率与HCV-RNA滴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02、-0.213、-0.326),初始T细胞百分率与HCV-RNA滴度成正相关(r=0.354),TEMRA百分率与HCV-RNA滴度无相关性.结论:HCV感染时CD8+记忆T细胞亚群频数分布异常,可能导致CD8+T细胞清除病毒能力下降.IFN-α可调节CD8+记忆T细胞亚群频数分布,促进HCV免疫清除.

    作者:李冰洁;左维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浆二胺氧化酶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胃肠功能障碍与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Ⅰ-FABP)的关系,以加强临床新生儿窒息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断,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60例窒息新生儿生后第1天、第5天血浆DAO、Ⅰ-FABP进行检测,其轻度窒息40例,重度窒息20例.选取同期3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抽取相应指标.结果:窒息新生儿血浆DAO、Ⅰ-FABP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窒息新生儿中,有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DAO、Ⅰ-FABP高于无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血浆DAO与Ⅰ-FABP水平与胃肠功能障碍呈正相关,水平越高,胃肠功能障碍越严重,窒息损伤程度越重,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来指导窒息患儿的临床分级,指导治疗.

    作者:王美燕;李芳君;陈波;谷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服用不同剂量西地那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动脉高压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人,对照组给予1.0mg/kg西地那非,试验组给予2.0mg/kg西地那非,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状况以及肺动脉压力、二氧化碳动脉血氧分压对比并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治疗后肺动脉压力(25.00±4.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肺动脉压力(28.10±4.2);试验组二氧化碳血氧分压(35.30±4.4)明显低于对照组二氧化碳血氧分压(48.10±5.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西地那非剂量有效增加,肺动脉压力降低效果更加明显,呼吸困难及发绀症状有效缓解,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并加以推广.

    作者:周秀英;王继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治疗过程护理总结,为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20例,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观察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并对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处理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结论: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效率,增加安全性.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孙静;宋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症150例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8年至2013年150例确诊为OSAHS的临床病例,在全麻插管下行扁桃体挤切术,在0°、30°、70°鼻内镜直视下摘除腺样体.结果:所有患儿均随访半年以上,检查患儿的咽部、鼻腔,向家长了解患儿睡眠呼吸情况;患儿睡眠时打鼾、憋气、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其中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经相关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有效方法.

    作者:单智慧;张正强;解美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产妇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3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影响经产妇腹腔镜下输卵管绝育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4年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绝育术的经产妇的临床资料,终纳入340例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7±2.4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7.6±3.4毫升.340例患者中0.59%的患者手术失败,1.76%的患者术后出现了切口疼痛,0.59%的患者术后出现了切口感染,2.65%的患者出现了术后盆腔痛,没有出现再孕的情况.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输卵管绝育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其他患者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0位接受绝育手术的患者中,有35位在手术过程中发现了其他疾病,并得到了及时的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切口小,创伤小,术后粘连少,患者恢复快,疤痕小,外观相对美观,对有手术史的患者仍然适用,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绝育方法,是实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龚燕;丰锦春;王晖;孙慧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股骨髓内钉适时动力化辅助体外冲击波治疗延迟愈合

    目的:观察适时髓内钉动力化辅助体外冲击波治疗股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带锁髓内钉治疗的股骨干骨折病例,于术后3~4月随访诊断延迟愈合后及时动力化固定并辅助体外冲击波治疗,随访记录愈合时间.结果: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72例股骨干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后延迟愈合,均于术后3~7月(平均4.5月)改动力化固定并辅助体外冲击波治疗,其中65例于治疗后2~4月(平均2.7月)愈合,未出现断钉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7例再次手术更换髓内钉并断端植骨后愈合.结论:适时动力化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钉术后延迟愈合创伤小、方法简单安全、疗效确切,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方钦正;董金波;陈磊;彭方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30例分析

    目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和再通术(FTR),并进行随访评判其疗效.方法:对30例输卵管梗阻导致的不孕症患者运用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技术进行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双侧输卵管阻塞12例(40%),单侧输卵管阻塞18例(60%).60条输卵管中,42条显示不同程度的阻塞,其中间质部阻塞12条(28.6%),峡部阻塞12条(28.6%),壶腹部阻塞10条(23.8%),伞端阻塞(部分合并积水)8条(19.0%).再通术成功38条,总再通成功率为90.5%,其中间质部再通成功11条,成功率为91.6%;峡部再通成功12条,成功率为100%;壶腹部再通成功10条,成功率为100%;伞端再通成功5条,成功率为62.5%.术后随访6-12月,妊娠11例,妊娠率为36.7%.结论: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和壶腹部阻塞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对输卵管伞端阻塞并积水,存在一定难度.

    作者:韩晓华;顾丽;韦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某基层医院2012-2013年膝骨关节病住院患者病例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住院膝骨关节病患者情况.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骨关节炎患者的有关资料分析,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住院科室、治疗及转归等情况.结果:住院759人次,共计688例患者.每年的第二季度住院人次多,占全年的35.18%;688例患者,男性202人(29.36%),女性486人(70.64%),男女比例为1:2.4,性别之间年龄比较t=1.937,P=0.053,无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382例(55.52%),汉族299例(43.46%),其他名族7例(1.02%);年龄段集中在46~ 75岁之间,共577例(83.87%);科室集中在中医科、骨科及疼痛科,中医科多(70.93%);保守治疗655例(95.20%);手术患者33例(4.80%);688例患者治愈154例(22.38%),好转533例(77.47%),无效1例(0.15%).结论:膝骨关节病住院患者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其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性别与年龄为本病主要发病因素.患者住院高峰集中在4~6月份,综合多种方法治疗疗效确切,中医药保守治疗为首选治疗手段.

    作者:杨敏;赵昌谋;何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5例诊治体会

    目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对15例DKA收治后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死亡,14例尿酮、血酮消失,水、电解质、酸中毒纠正.结论:对DKA患者早期诊断,去除病因,迅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正确使用胰岛素,可显著减低DKA的死亡率.

    作者:毛杰文;梁国栋;李贝;唐蓉;胡子为;肖彩虹;肖明;陈洋英;谭外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缩宫素注射液致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变色1例

    缩宫素注射液主要用于引产、催产、产后或流产后因宫缩无力或缩复不良而引起的子宫出血[1],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属于第3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是一种强力的抗厌氧菌和抗原虫感染药物[2].以上两种药物均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清液体,是妇产科的常用药物,两者的配伍禁忌在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资料中无详细介绍,我科近期发生1例缩宫素注射液致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变色的不良事件,现报道如下.

    作者:盛惠玲;薛芙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和传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在手术时间、有效性、安全性及操作难度的对比性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发生宫缩乏力性出血70例子宫背带式缝合及68例新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68例采用新改良式背带式缝合技术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手术时间缩短、有效性缝合提高、手术安全性增加,手术操作难度降低.结论:新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较既往传统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方法相对简单,易掌握,止血迅速,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尤其剖宫产),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萍;高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分析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中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进行对照研究,研究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比较高血压组780例和正常血压组822例生化指标.结果:高血压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47.74%,血尿酸浓度为(478.28±15.45)μmol/L;正常血压组高尿酸发生率18.48%,血尿酸浓度为(288.46±14.75) μmol/L,两组间发生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有密切相关性,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通过积极持久干预,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武玉琴;潘平江;关泉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

    手术室是院感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需要从手术室环境、手术室工作人员、手术物品和器械因素、手术室的自我感染监控和管理、医院的院感管理等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做起,大程度地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机率.

    作者:秦晓渝;李军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尺神经损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尺神经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尺神经损伤患肢与14名健康志愿者的肘部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患肢组尺神经超声图像变化,测量并比较两组尺神经的前后径(D1)、横径(D2)及横截面积(CSA).并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肢组尺神经的前后径、横径及横截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肢组尺神经的CSA与运动传导速度(MNCV)有负相关性.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够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尺神经损伤的诊断提供重要形态学参考价值,可作为手术定位首选方法.

    作者:王继超;张文川;杨敏;郑学胜;李世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阴道超声评价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意义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测不孕症患者内膜类型、厚度及容积在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测60例不孕症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围排卵期及黄体期子宫内膜类型、厚度及容积,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之间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内膜类型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子宫内膜容积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类型、厚度及容积对评估内膜容受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玲;安睿;李淑萍;王琛玭;魏薇;宋文君;王英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腕掌侧入路与腕背侧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临床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腕掌侧和腕背侧手术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新鲜不稳定性腕舟状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腕掌侧手术入路组21例和背侧手术入路17例,对其进行了术后一年的随访,以腕关节Cooney评分、骨折是否愈合、是否并发神经血管肌腱组织损伤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腕掌侧组中1例发生骨折不愈合,无神经血管肌腱组织损伤;腕背侧组中1例发生骨折不愈合,1例发生舟骨坏死,1例发生桡神经浅支损伤引起腕背侧感觉减退,1例发生桡动脉腕背支损伤.两组腕关节Coone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腕掌侧或背侧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作者:邱忠鹏;张庭;李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