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脊柱畸形矫形术两种麻醉方法的研究

徐桂萍;马岩

关键词:脊柱畸形矫形术, 麻醉, 丙泊酚, 内皮素, 唤醒试验, 应激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畸形矫形术的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能. 方法:选择18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畸形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连续监测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唤醒试验前10 min、唤醒试验前5 min、唤醒时、唤醒试验后加深麻醉时、手术结束时各个时段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观察比较两组的唤醒时间、唤醒躁动例数、术中知晓例数及术后拔管时间.在上述各个时点采周围静脉血2 ml,测定外周血皮质醇、生长激素、内皮素浓度. 结果:A组在唤醒前5 min及唤醒时HR明显低于B组,B组唤醒时点MAP变化明显高于A组(P<0.05),A组唤醒时间及术中知晓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5).B组血浆皮质醇浓度在唤醒前5 min 、唤醒时较诱导前增高(P<0.05).A组血浆生长激素浓度在唤醒时较诱导前增高(P<0.05).B组血浆生长激素浓度在唤醒前5 min较诱导前增高(P<0.05).A组血浆内皮素浓度在唤醒前10 min 、唤醒前5 min 、唤醒时明显低于B组(P<0.05).在唤醒前10 min 、加深麻醉后时点两组血浆内皮素浓度较诱导前减少(P<0.05). 结论:(1)脊柱畸形矫形术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麻醉调控性良好,病人清醒更快更完全,可有效预防术中知晓,且临床使用简单方便.(2)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明显减轻脊柱畸形矫形术行唤醒试验时较强的应激反应,能使病人更平稳渡过手术期,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办教育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办学规模迅猛发展,由于学生人数增多,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下降就显现出来.特别是为了解决护士不足,在缺乏科学依据情况下,大量扩招护理专业学生,为数年后护理毕业生就业留下隐患.办教育不但要尊重经济规律,还应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社会的需求规划学校的办学方向,把握发展节奏,处理好规模、质量、效益三者的关系,推动教育稳步健康发展.

    作者:贺伟;戴月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类风湿关节炎指关节病变的高频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HFU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指关节病变的超声特点.方法:对临床诊断为RA的32例患者双手指关节共640个关节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RA患者指关节声像图表现.结果:超声图像可清晰显示RA指关节积液26例共136个关节,关节周围炎性渗出15例共44个关节,关节骨质侵蚀28例共154个关节,滑膜增生28例共109个关节,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RA指关节滑膜血管过度形成(血管翳)10例共33个关节.结论:高频超声能显示RA患者手指关节病变的各种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李翠芳;吕永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儿童哮喘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总IgE及ECP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及血清总IgE、ECP的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用粉尘螨、艾蒿花粉、狗毛、香烟、牛奶5种过敏原,对61例哮喘患儿及66例对照组儿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其中对50例哮喘患儿和56例对照组儿童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总IgE的检测,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ECP检测.结果:(1) 61例哮喘患儿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总阳性例数为40例(66.67%).(2) 哮喘组5种过敏原皮肤点刺阳性率:粉尘螨31.15%、狗毛24.59%、艾蒿花粉39.34%、牛奶21.31%、香烟29.51%.(3) 哮喘组血清总IgE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血清EC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血清总IgE与血清ECP之间无相关性(r=0.284 6, P>0.05).结论:皮肤点刺试验痛苦小,简便易行,特别适用于儿童.联合检测血清总IgE和ECP可作为临床诊治哮喘的依据.

    作者:茹凉;张卫平;吐尔逊娜依·玉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加强护生临床实习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我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是自治区唯一一所教学性综合医院.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行为要求,加强护生管理、提高带教中的安全行为,一直以来是我院护理管理者所重视的问题.提高护生安全防范意识,重在如何培养和加强护生的法律意识,减少护理失误的问题.本文从带教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防范护理差错,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柯爱红;魏林娜;林素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先天性脊柱畸形矫形术两种麻醉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畸形矫形术的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能. 方法:选择18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畸形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连续监测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唤醒试验前10 min、唤醒试验前5 min、唤醒时、唤醒试验后加深麻醉时、手术结束时各个时段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观察比较两组的唤醒时间、唤醒躁动例数、术中知晓例数及术后拔管时间.在上述各个时点采周围静脉血2 ml,测定外周血皮质醇、生长激素、内皮素浓度. 结果:A组在唤醒前5 min及唤醒时HR明显低于B组,B组唤醒时点MAP变化明显高于A组(P<0.05),A组唤醒时间及术中知晓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5).B组血浆皮质醇浓度在唤醒前5 min 、唤醒时较诱导前增高(P<0.05).A组血浆生长激素浓度在唤醒时较诱导前增高(P<0.05).B组血浆生长激素浓度在唤醒前5 min较诱导前增高(P<0.05).A组血浆内皮素浓度在唤醒前10 min 、唤醒前5 min 、唤醒时明显低于B组(P<0.05).在唤醒前10 min 、加深麻醉后时点两组血浆内皮素浓度较诱导前减少(P<0.05). 结论:(1)脊柱畸形矫形术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麻醉调控性良好,病人清醒更快更完全,可有效预防术中知晓,且临床使用简单方便.(2)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明显减轻脊柱畸形矫形术行唤醒试验时较强的应激反应,能使病人更平稳渡过手术期,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徐桂萍;马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各种记忆方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相互作用规律(构效关系、代谢等)的综合性学科,既是一门专业课,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知识面广,内容很多,既涉及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等化学基础学科,又涉及到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基础生命科学的内容,也涉及到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等专业知识.难度较大,尤其是要掌握大量的临床常用药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应用等.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发现,记忆大量的药物的化学结构一直是大部分学生的弱点,记不清、记混的情况比较多见,而学好药物化学的关键就是记清楚药物的化学结构,在此基础上才能清楚药物相应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体内代谢,再到鉴别、含量测定、药物制剂等.为此,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归纳了以下一些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化学结构式的记忆.

    作者:郭炬亮;赵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7例肺栓塞患者的护理体会

    肺栓塞在西方国家比较多见,在我国也并非少见,只是缺少检查手段和足够的警惕,致使误诊、漏诊较多,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2002~2005年我科共护理37例经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心脏彩超、螺旋肺动脉造影确诊的肺栓塞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娥;乔云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孕女性中衣原体感染与抗精子抗体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不孕女性中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与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y,AsAb)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2月~2006年2月在计划生育指导所生殖医学门诊就诊的不孕女性370例,其中原发不孕120例(原发不孕组),继发不孕250例(继发不孕组),同时选择健康已孕女性10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应用衣原体一步免疫层析法检测CT感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AsAb.结果:不孕组CT感染率、AsAb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不孕组CT感染率、AsAb阳性率与原发不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孕组中AsAb阳性患者CT感染率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感染及AsAb均可造成女性不孕, AsAb的产生与CT感染有关.

    作者:陈红香;玛依努尔·尼亚孜;白生宾;米丽拜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疆紫草提取物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新疆紫草提取物AEJ-Ⅰ、AEJ-Ⅱ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诱导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AEJ-Ⅰ、AEJ-Ⅱ对小鼠肝脏系数、脾脏系数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并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AEJ-Ⅰ高剂量组和AEJ-Ⅱ高、低剂量组均可降低肝脏系数,并使肝组织MDA含量降低(P<0.05或P<0.01);AEJ-Ⅰ高剂量组可降低脾脏系数,并使肝组织SOD活性升高(P<0.05);AEJ各剂量组均可使肝组织GSH-Px活性升高、NO含量降低(P<0.05或P<0.01);AEJ-Ⅰ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ALT、AST的活性(P<0.01或P<0.05); AEJ-Ⅱ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ALT的活性(P<0.05),AEJ-Ⅱ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AST的活性(P<0.05). AEJ-Ⅰ、AEJ-Ⅱ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性损伤.结论:AEJ-Ⅰ和AEJ-Ⅱ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燕;买尔旦·马合木提;尼加提·热合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MSCT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及T分期价值初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和使用水作对比剂在胃癌诊断和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56例经胃镜证实或怀疑为胃癌的病人均于术前1周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使用水作充盈剂可发现和正确定位所有进展期胃癌患者.MSCT对胃癌T分期的正确率为73%(41/56),判断浆膜侵犯的正确率、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89.0%、89.7%和82.0%.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显示率高.T分期对指导胃癌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汐;刘文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尼莫同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缺血性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预兆,约1/3的病例发展为脑梗死.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尼莫同治疗76例TIA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玲;李翠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年来我院血液科住院病人统计分析

    我院1985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确诊为血液病的住院病例41种7133例,为探讨其发病情况及死亡情况,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郝建萍;余芳华;艾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佳治疗方式.方法:对102例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2例患者分为两组.57例接受化疗(包括40例肺癌、4例恶性胸腺和1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5例患者接受放疗(包括32例肺癌、4例恶性胸腺瘤和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的化疗采用EP方案,非小细胞肺癌采用NP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恶性胸腺瘤采用PAC/EP方案;放疗采用大剂量冲击照射,3~4 d后改用常规剂量.结果:放疗组总缓解率(93.4%)高于化疗组(78.9%)(P<0.05).治疗第3天,放疗组的缓解率高于化疗组,第21天化疗组和放疗组缓解率相差不大.放疗组非小细胞肺癌缓解率为90.0%,小细胞肺癌为95.5%,恶性胸腺瘤为100%,非霍奇金淋巴瘤为88.9%;化疗组非小细胞肺癌缓解率为60%,小细胞肺癌缓解率为92.0%,恶性胸腺瘤为50.0%,非霍奇金淋巴瘤为84.6%.结论:放疗组获得缓解的时间短于化疗组,而对于小细胞肺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组与放疗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林萍;阿里木江·赛提瓦尔地;单利;刘春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诊断及分析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的MRI诊断价值及提高诊断准确率的方法.方法:对4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关节镜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ACL撕裂的MRI表现及诊断准确性.结果:MRI诊断ACL撕裂的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85.7% ,阳性预测值为88.5%,阴性预测值为94.7%.ACL撕裂组后交叉韧带(PCL)角为(100±5.9)°,明显小于正常组PCL角(120±8.9)° (P<0.05);ACL撕裂组PCL指数为2.64±0.27,明显小于正常组的3.12±0.31 (P<0.05). 结论:MR1是诊断ACL撕裂的理想检查方法,慢性损伤或ACL部分撕裂时,其诊断准确性降低.PCL角和PCL指数在诊断ACL撕裂时,其值越小,ACL损伤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孔德伟;贾文霄;张克远;米日古丽·沙依提;王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0岁以下乳腺癌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30岁以下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无瘤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12月~2000年12月收治的102例3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放射治疗后长期无瘤生存率,分析放射治疗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肿瘤直径≤3 cm和>3 cm的患者其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67%、87.04%(P<0.01﹚.腋窝淋巴结转移阴性者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11%、81.58%,1~3枚阳性者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24%、70.59%,≥4枚阳性者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4.00%、40.00%.放射治疗组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44%和90.28%,未行放射治疗组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67%和15.62%(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是否行放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3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需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正规的综合治疗,以提高无瘤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

    作者:木妮热·木沙江;艾秀清;司马义力·买买提尼牙孜;成芳;贺春钰;陈惠;木克代斯·拜克提亚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电解质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D)对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ASAⅠ~Ⅱ级全麻下择期行耳鼻喉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稀释组(n=16)和对照组(n=16).全麻后施行急性超容血液稀释,使红细胞压积(Hct)下降至26.7%,以达到中等程度血液稀释状态.于AHHD前、AHHD后、手术结束时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电解质.结果:AHHD后Hct及Hb较AHHD前显著降低,Hct由(39.6±5.1)%下降至(26.7±3.2)%,Hb由(138.4±19.5)g/L下降至(90.7±10.8)g/L,分别下降了32.6%和34.5%.AHHD后血K+由AHHD前(3.9±0.3)mmol/L下降至(3.6±0.3)mmol/L,下降了7.7%;AHHD后血Ca2+(2.3±0.1)mmol/L较AHHD前(1.2±0.0)mmol/L明显降低,下降了47.8%.结论: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后钾离子及钙离子浓度明显降低,影响麻醉中使用的肌肉松弛剂的药效动力学,使肌肉松弛剂起效时间缩短,肌松作用增强.

    作者:宣斐;郑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树脂(HEMA)包埋制片技术对软组织的应用探讨

    树脂(HEMA)包埋制片技术早期只用于电镜观察[1],目前在国内仅用于骨髓活检[2]、肾穿组织[3].我们试应用改进的树脂包理方法对临床活检、尸检等处理后的组织标本进行包埋、制片、染色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此项技术在形态学研究及临床诊断中可替代传统的石蜡包埋技术,具有广泛的临床诊断及基础医学研究应用前景.本文就改进的树脂包埋制片技术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韦新荣;南瑛;李玲;李依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新疆医科大学办学水平

    全面提高新疆医科大学的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前提是我们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办学定位,并把这些顶层设计认真落实,体现在教育教学和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作者:李斌;马龙;王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体酮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黄体酮属于天然孕激素类药物,它是在黄体期由黄体产生的黄体酮,亦可以通过胎盘和肾上腺产生,它是21-碳甾体激素[1],于1934年首次合成出售,有促进子宫及乳腺发育,并有防止流产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月经不调、子宫功能性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与雌激素合用时可用于避孕.由于一些合成的孕激素在体内有过量雄激素样作用,因此临床上应用时首选生理性孕激素.特别适用于绝经前后妇女,因为生理性激素能持久为绝经后妇女作激素替代治疗.生理性黄体酮用于激素替代疗法(HRT),具有不抵消性激素使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和心血管病降低的优点[2].黄体酮除了在妇科外,也应用于非妇产科疾病中,如输卵管结石、肾绞痛、胆总管结石与胆绞痛、前列腺增生症、食管癌等疾病的辅助治疗[3,4].

    作者:古丽巴哈尔·卡吾力;高晓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调查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8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4例早产儿在生后3~7 d内常规行床边头颅B超检查.对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损伤程度与并发症的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150例早产儿存在脑损伤,平均胎龄为(33.27±1.99)周,平均出生体重(1 992.9±505.2)g.总的颅内出血(IVH)发生率35.2%(142/404),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3.5%(14/404),轻度脑损伤发生率23.5%(95/404),重度脑损伤发生率13.6%(55/404).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脑损伤发生率越高,但与颅内出血程度无关.并发症肺透明膜病(RDS)、呼吸暂停、呼吸衰竭、肺出血、低血糖、多器官功能损害及贫血与脑损伤程度有关.结论: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多因素有关,头颅B超可对早产儿脑损伤作出早期诊断,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王乐;李明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新疆医科大学

主办:新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