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3例临床观察

郭建琳;陆红;王利平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天静点1次,连用6周,同时给予NP方案化疗(盖诺 25 mg/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20 mg/m2,静脉点滴,第1~4天), 对照组单用NP方案化疗 . 两组疗程均为2周期.观察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疼痛缓解、KPS评分改善、细胞免疫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KPS评分改善、疼痛缓解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为62.5%,对照组为48.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近似,但治疗组不良反应症状普遍较轻;细胞免疫:治疗组T淋巴细胞中T4 及T4 /T8 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明显缓解疼痛,提高KPS评分,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少见病变的X线、超声诊断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输尿管疾病以输尿管结石多见,病人多以肾绞痛或下腹部绞痛为主诉入院诊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少见输尿管病例,现将我们多年收集的少见输尿管病例并复习文献予以报道.

    作者:刘峰;张建;张培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宫颈妊娠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对宫颈妊娠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对7例临床拟诊为宫颈妊娠的患者进行经腹经阴超声做多切面扫查,注意观察子宫、卵巢及宫旁组织,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FI)观测其血流,将其超声检测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7例临床拟诊为宫颈妊娠中,术前超声检出的宫颈妊娠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5例,误诊2例. 结论:超声在宫颈妊娠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经腹经阴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刘晶;向红;姚兰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75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心电图变化

    近年来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化疗占有重要的位置.不同的化疗药物和方案在产生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不少毒副作用.本文采用不同化疗方案对75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旨在探讨联合化疗方案对病人心电图的影响.

    作者:杨旭丽;侯月梅;张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激励机制的有关问题

    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如何利用激励理论,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达到双赢的目的.

    作者:陈艳;王戈;王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女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

    目的:研究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X线平片、CT影像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2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双侧骶髂关节(SIJ)摄X线平片,同时作CT扫描.总结其影像表现及病变分级,作平行对照研究,并进行分析.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主诉以髋部疼痛、腰痛、弯腰受限、颈椎受限出现的百分率依次为40.91%、36.36%、18.18%、4.55%.X线骶髂关节影像表现正常、关节变毛糙、模糊、硬化、关节融合分别为13.64%、59.10%、22.73%、4.55%;CT分别为0%、50.0%、45.55%、4.55%.X线与CT诊断的符合率从0级~Ⅳ级分别为0%、66.6 %、85.71%、100%.结论: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受女性自身解剖结构复杂等因素影响,X线平片的早期诊断困难,对临床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早期病变,CT检查有较高价值.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的患者CT对其分级更为准确,可提高1~2个级别.

    作者:巴哈提·哈立亚;哈巴西·卡肯;波拉提·哈依若拉;李白艳;刘文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50例泡状棘球蚴感染大鼠肝移植模型的体会

    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是进行供肝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受体免疫系统变化研究的必要手段.早在70年代大鼠肝移植模型即已获得成功,早期采用三套管法(即门静脉、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均用套管),成功率较低[1].80年代初,改用二套管法(即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用套管),缩短了肝移植的手术时间,成功率显著提高[2,3].本实验采用二套管法,结合一些国内的相关报道[4],作了相应的改进,成功建立了大鼠肝移植模型.

    作者:李涛;赵晋明;温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监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顺应性下降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病死率为 40%~70%.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它能够缓解呼吸窘迫、改善肺压力-容量关系,改善顽固性低氧血症,为ARDS患者的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但只有在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的保证下,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机械通气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徐建萍;许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乌鲁木齐地区干眼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干眼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统一的调查表及调查方式对134例干眼及268例对照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下因素是与干眼相关的危险因素:翼状胬肉 (P<0.001,OR3.982,CI1.982~2.532),糖尿病(P<0.001,OR 3.144,CI 1.788~5.529),滴眼液(P<0.001,OR 1.890,CI 1.338~2.668),使用视频终端(P<0.05,OR 1.737,CI 1.192~2.532 1.192~2.532),而服用阿斯匹林、多种维生素,甲状腺疾病、高血压、过敏性疾病、青光眼、眼部手术、吸烟史及屈光不正病史等与干眼无相关性. 结论: 糖尿病、翼状胬肉、长期使用滴眼液和视频终端这些因素可能是新疆与干眼相关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宏;陈雪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研究

    目的: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控制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分别皮下注射诺和锐30胰岛素和诺和灵30R胰岛素,监测两组患者餐后血糖控制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值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无差异,餐后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控制早餐后血糖的作用优于诺和灵30R.

    作者:郭念昆;彭颜辉;纪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BRCA1、Bad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BRCA1、Bad在乳腺导管普通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 BRCA1、Bad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0例乳腺导管上皮普通性增生、28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5例乳腺癌中BRCA1、Bad表达情况.结果: (1)BRCA1在乳腺导管普通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20)、39.3%(11/28)、76.0%(19/25),三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2)Bad在三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为分别15%(3/20)、35.7%(10/28)、72.0%(18/25), Bad蛋白在普通性增生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普通性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BRCA1、Bad在乳腺病变中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结论:提示BRCA1、Bad表达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乳腺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作者:付娟娟;刘存;马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

    医学影像学是借助现代影像成像技术来揭示疾病病理改变,并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一门新兴的、充满前景的临床医学学科.包括普通X线诊断、CT、MRI、超声、介入放射学等.近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成为临床医学中运用高科技手段多、发展快、作用重大的学科之一[1].而医学影像学的兴旺和发展依赖于大量优秀的医学影像学人才,教学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提高影像学教学质量,是医学影像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体会,供大家参考.

    作者:曾红春;向红;王颖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肺损伤对大鼠脾脏SOD 、MDA、一氧化氮及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对大鼠脾脏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 SOD)、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及结构的影响.方法:16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油酸组(OA组),后者由尾静脉注射油酸法复制ALI模型2 h后,测定血气(pH、PaO2、MAP、PaCO2)、肺的湿/干重(W/D)及血浆和脾脏匀浆SOD、 MDA、 NO.脾脏组织做光、电镜检查.结果:与C组相比,OA组PaO2、MAP降低(P<0.01);血浆和脾脏的SOD活性降低(P<0.01),MDA和NO含量增高(P<0.01);光镜下OA组脾脏被膜增厚,鞘淋巴细胞增生,灶状中性白细胞浸润,生发中心异常和红髓吞噬含铁血红素细胞增多改变;电镜下细胞肿大, 核膜皱缩,核大畸形,线粒体水肿,空泡变和粗面内质网扩张改变,排列紊乱.结论:ALI可引起大鼠脾脏SOD 、MDA、 NO及结构的改变, 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ALI 时远隔器官受损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秀娟;张志强;克拉拉·阿巴斯;马琪;张建龙;王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肝包虫病的MRI表现

    目的:分析肝包虫病的MRI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包虫病12例,其中肝细粒棘球蚴8例,肝泡状棘球蚴4例.5例做MRI水成像,4例做血管MRI成像,全部做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结果:肝细粒棘球蚴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锐利的影像,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壁厚度均匀一致.在T2WI上低信号和多房性子囊为其特征性表现.泡状棘球蚴呈不规则实性肿块,T1WI、T2WI均以低信号为主,尤其是在T2WI上的低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MRCP水成像和MRA血管成像技术的运用,能够清楚显示肝包虫病灶的细微结构、病灶与胆道及病灶与血管的关系.结论:MRI可以检出肝包虫寄生的部位、种类、形态、大小、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对不同病理变化的相应的分型和肝脏非寄生虫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建;郑田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术的护理配合

    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患者中小儿及老年人大多数为误吞所致,青壮年多为故意吞服,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目前已成公认可靠的首选治疗方法.我科自2001年至今共为69例患者施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现将术中的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夏拥军;王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老年进展期消化道恶性肿瘤21例临床分析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及康复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对于确诊晚期和手术后出现转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联合化疗是主要的姑息性治疗手段.我院自2005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希罗达联合应用奥沙利铂(XELOX方案),对晚期老年(≥70岁)胃肠癌病例治疗进行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忙尼沙汗·阿不都;玛依努尔·艾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管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2例体会

    大隐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之一,1998年Navarro等[1]采用静脉腔内激光(endo 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取得满意效果.我科自2004年10月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实施血管腔内激光闭合术成功治疗2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江;祁星海;张伊平;马建强;辛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膝部隐匿性骨折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膝部隐匿性骨折的M 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膝部隐匿性骨折病例的MRI资料.对隐匿性骨折病例的部位、数目、类型进行统计.结果: 26例共41处膝部隐匿性骨折.隐匿性骨折以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多见.结论: MRI 能敏感显示膝部隐匿性骨折,对于疑为膝部隐匿性骨折的病例应列为首选检查,以防漏诊和误诊.

    作者:孔德伟;贾文霄;米日古丽·沙依提;王俭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红外成像技术在中医科研中导向性应用

    红外成像技术是近十年来世界物理学领域的重要突破,作为一项实用技术,已在军事、航天、遥感、探测、气象、地理、医药等多学科获得广泛的应用,而在中医药学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方兴未艾.

    作者:朱明;周铭心;林亭秀;王允忠;李宇航;吴英杰;王燕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及对患者血清IL-6、TNF-α的影响

    目的:研究激素、环磷酰胺、低分子量肝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经四联药物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的变化,并监测患者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的变化.结果: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四联药物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脂水平显著下降(P<0.05).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TNF-α、24 h尿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仍有差异(P<0.05),IL-6、血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TNF-α、IL-6的异常,四联疗法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降低24 h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血脂,缓解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情.

    作者:孙晓红;李保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磁共振尿路成像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上尿路梗阻36例,36例患者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结果:36例行MRU检查的患者中,上尿路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3例可显示结石上下方的尿路情况(42.86%).结论:MRU对某些传统方法难以确定的上尿路梗阻可进行诊断,并可部分替代逆行造影,比临床上常用的 B 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适用于静脉尿路造影有禁忌证和肾功能丧失的患者.

    作者:阿里木·太来提;艾克拜尔·阿布拉;艾山江·乌买尔;阿力木·热合曼;杜恒;木拉提·马合木提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新疆医科大学

主办:新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