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祁星海;张伊平;马建强;辛磊
医源性胆管损伤主要由于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胃大部切除术和胰头部手术等造成,此外还可见于十二指肠憩室切除和肝叶切除术.其中,约90%继发于胆囊切除术,5%继发于胆总管探查术,3%继发于胃大部切除术,其余手术约占2%[1].近10年来,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加上国内胆道手术的逐渐普及,胆囊切除术病例大量增加,很难精确统计国内的胆管损伤率.所以胆管损伤的发生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作者:高文彪;胡学军;颜熙君;夏红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鉴定并分析3例疑难ABO血型红细胞抗原及血清抗体的特异性.方法:运用PCR-SSP方法对3例患者ABO血型抗原进行基因分型;运用血型血清学技术对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ABO血型基因分型分别为A/O、O/O、O/O.结合血型血清学技术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血液制品.结论: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弥补了血型血清学方法的一些不足,运用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可以解决血清学方法难以鉴定的血型抗原.
作者:左宏莉;徐群丽;郭伟鹏;廖声凯;吐尔洪·克维尔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大隐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之一,1998年Navarro等[1]采用静脉腔内激光(endo 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取得满意效果.我科自2004年10月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实施血管腔内激光闭合术成功治疗2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江;祁星海;张伊平;马建强;辛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肝包虫病的MRI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包虫病12例,其中肝细粒棘球蚴8例,肝泡状棘球蚴4例.5例做MRI水成像,4例做血管MRI成像,全部做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结果:肝细粒棘球蚴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锐利的影像,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壁厚度均匀一致.在T2WI上低信号和多房性子囊为其特征性表现.泡状棘球蚴呈不规则实性肿块,T1WI、T2WI均以低信号为主,尤其是在T2WI上的低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MRCP水成像和MRA血管成像技术的运用,能够清楚显示肝包虫病灶的细微结构、病灶与胆道及病灶与血管的关系.结论:MRI可以检出肝包虫寄生的部位、种类、形态、大小、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对不同病理变化的相应的分型和肝脏非寄生虫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建;郑田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脑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 30例连续动脉瘤的病人,在术后10 d行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所有病例均经DSA证实.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减影造影检查,重建技术用容积再现(VR)及大密度投影(MIP),评价动脉瘤夹的位置和动脉瘤夹闭的情况.结果: 30例动脉瘤夹闭术后通过减影CTA检查,其中动脉瘤夹27例可以显示,减影后3例瘤夹完全减掉,并通过非减影的CTA重建图像观察瘤夹的情况.28例动脉瘤完全夹闭,其中漏诊1例动脉瘤颈夹闭不完全的,2例动脉瘤术后仍显示部分瘤体;28例载瘤动脉通畅,1例有血管闭塞,1例有血管狭窄.对动脉瘤颈残留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67%/100%,对载瘤动脉通畅的敏感性/特异性100%/100%,评价者对动脉瘤颈残留的一致性为0.78,对载瘤动脉通畅的一致性为1.00.结论: 减影CTA可显示动脉瘤夹闭术后的血管改变,显示动脉瘤夹的准确位置,可作为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主要方法.
作者:党军;刘文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3月收治的132例老年人肺炎的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老年肺炎冬春季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交叉而复杂,呼吸系统症状不典型,可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和主要表现,特异性体征较少,胸部X线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结论:老年肺炎诊治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和及时准确的治疗.
作者:陈欲晓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皮内注射组,n=21)和Ⅱ组﹙神经阻滞组,n=19).两组均采用0.16%布比卡因镇痛液(0.5%布比卡因5 ml,弥可保500 μg,0.9%生理盐水10 ml).Ⅰ组沿皮损或色素沉着区周围行皮内注射.Ⅱ组根据疼痛部位和色素残留区的神经分布选择神经阻滞方法.两组均隔日1次,治疗3次后根据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每周治疗1~3次.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与治疗前比较,Ⅰ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优良率明显高于Ⅱ组.结论: 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是一种镇痛迅速、简便易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宏;孙艺丹;郑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恶性淋巴瘤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45个受累浅表肿大淋巴结声像图,并选择40例患者43个良性反应性增生肿大淋巴结做对比.比较两组淋巴结长径与短径比(L/S)、淋巴门髓质部形态(淋巴门髓质部存在时,还需比较淋巴门髓质部宽径与淋巴结宽径比)、结内血流分布,并比较两组患者浅表肿大淋巴结分布部位数.结果: 恶性淋巴瘤淋巴结多数呈类圆形(L/S<2)、淋巴门髓质消失、非淋巴门型血流,且常多处肿大.同时本组资料中约1/3的恶性淋巴瘤声像图类似良性反应性增生,但这类淋巴瘤淋巴门髓质形态特异,可资鉴别.结论: 超声对恶性淋巴瘤引起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声像图类似良性反应性增生的一类淋巴瘤.
作者:王晓荣;姚兰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上尿路梗阻36例,36例患者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结果:36例行MRU检查的患者中,上尿路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3例可显示结石上下方的尿路情况(42.86%).结论:MRU对某些传统方法难以确定的上尿路梗阻可进行诊断,并可部分替代逆行造影,比临床上常用的 B 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适用于静脉尿路造影有禁忌证和肾功能丧失的患者.
作者:阿里木·太来提;艾克拜尔·阿布拉;艾山江·乌买尔;阿力木·热合曼;杜恒;木拉提·马合木提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职业伤害又称工作伤害,简称工伤,主要包括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或由于火灾爆炸事故导致的伤亡及毒物中毒.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是所有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并一直受到各国政府和有关团体、组织的重视.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如何防范护理人员的意外受伤己引起卫生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护理人员职业伤害与防治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张翠萍;徐建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顺应性下降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病死率为 40%~70%.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它能够缓解呼吸窘迫、改善肺压力-容量关系,改善顽固性低氧血症,为ARDS患者的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但只有在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的保证下,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机械通气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徐建萍;许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随着生物医药学科的迅猛发展,相关知识和信息正呈几何级数增长.生物医药从业人员在第一时间掌握全球新知识和学科动态的能力将直接决定他们对社会作出贡献的能力以及其自身发展的潜力,医学教育亟待实现与国际接轨.因此,对高级医学人才实施中英文双语教学乃至全英文教学已势在必行[1].
作者:刘霖;王宇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近年来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化疗占有重要的位置.不同的化疗药物和方案在产生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不少毒副作用.本文采用不同化疗方案对75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旨在探讨联合化疗方案对病人心电图的影响.
作者:杨旭丽;侯月梅;张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人群心房利尿钠肽(ANP)基因T17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的方法检测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247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245名正常人群(对照组)T1766C基因多态性.结果:哈萨克族正常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T1766C基因多态CC、TT、TC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0.025、0.119、0.857和0.020、0.199、0.780, C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0.453、0.547和0.411、0.589,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组及对照组ANP基因T1766C的C及T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1.787,P=0.181),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χ2=5.932,P=0.052).结论:ANP基因T1766C多态性与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无关联.
作者:何玲玲;徐新娟;梁晓慧;胡广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自2000年1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经第5、6或7肋骨上缘骨膜下进胸不损伤肋间神经血管和背阔肌进路并采用肋骨下缘骨膜下缝合关胸方法的腋下横切口行开胸手术66例.
作者:张健;张康;阿布力米提·哈力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甲胎球蛋白(AFP)是一种胚胎专一性特殊蛋白,介于白蛋白与球蛋白之间,是目前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指标,同时也是原发性肝癌普查中的重要指标.但AFP在其他的肝脏疾病中有时也可呈阳性.我们在3 783例HBsHg阳性患者中发现182例AFP阳性者.下面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王晓岚;沙尼亚·尼亚子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习生由学生转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通过临床实习,不仅仅是对理论学习的印证和检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医疗实践,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在学习和临床服务中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从事医疗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做好临床带教,解决好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将来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材,是临床带教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1].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知识结构的发展、口腔实习生数量的增加、实习生心理状态及工作需求等诸多的变化,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遇到了不少新的问题亟待解决.对此, 本人结合自已的带教工作,分析了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浅谈一些个人体会.
作者:阿地力·莫明;王玲;比力克孜·玉素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天静点1次,连用6周,同时给予NP方案化疗(盖诺 25 mg/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20 mg/m2,静脉点滴,第1~4天), 对照组单用NP方案化疗 . 两组疗程均为2周期.观察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疼痛缓解、KPS评分改善、细胞免疫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KPS评分改善、疼痛缓解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为62.5%,对照组为48.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近似,但治疗组不良反应症状普遍较轻;细胞免疫:治疗组T淋巴细胞中T4 及T4 /T8 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明显缓解疼痛,提高KPS评分,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郭建琳;陆红;王利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无C 臂透视条件下,应用DHS 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无术中C臂透视条件下应用DHS 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经6个月~3 年的随访,骨折愈合好,无死亡病例;术后无感染,钉板位置适宜,无松动、断裂或折弯;无股骨头分离切割、缺血性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在无C 臂术中透视条件下熟悉局部解剖及DHS 装置结构,正确复位,也能达到操作简便、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病亡率并杜绝X线辐射的效果.
作者:陈刚;廖继稳;白靖平;艾克拜尔·尤努斯;艾合麦提江·玉素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其具有传染性并危害性大,因此梅毒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已成为当前重要问题.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产生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和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实验室检测梅毒抗体阳性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用于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较多,主要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不同的检测方法都有其特殊的临床诊断价值,实验室如何更合理地选用检测方法,避免误诊、漏诊而产生医患纠纷等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就如何更合理地利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3种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辅助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薛黎;曹文艳;曹玲;陈兆云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