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激励机制的有关问题

陈艳;王戈;王娟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 管理制度, 激励理论, 达到双赢, 主动性, 创造性, 员工, 极性
摘要: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如何利用激励理论,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达到双赢的目的.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激励机制的有关问题

    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如何利用激励理论,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达到双赢的目的.

    作者:陈艳;王戈;王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调查及分析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由Spielberger等人编制,首版(STAL-FormX) 于1970年问世,该问卷作者于1979年对STAL-FormX进行修订,1980年修订版(STAL-FormX)开始应用,1988年译成中文.该问卷旨在为临床学、行为学和内科学工作者提供一种工具以区别评定短暂的焦虑情绪状态和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笔者查阅了国内有关资料,目前国内肿瘤专科住院护士尚无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的调查报道.为探讨肿瘤医院护士STAL变化特点,笔者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

    作者:高尚兰;雷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放射人员职业紧张水平和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各级医院和企业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和工作满意度,探索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348名放射人员,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 1998) 和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职业紧张水平和对工作满意程度的测评.结果: 企业和男性的放射人员承受的职业紧张压力更大,对工作的满意度更低;具有大专学历、年龄在40~50岁之间、从事放射工作≥25年的放射人员承受职业紧张压力小,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强,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不同婚姻状态和民族的放射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及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是相同的.结论: 放射工作是一个紧张的职业.针对放射人员的紧张反应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放射人员的职业紧张程度,提高工作满意度,保护和促进放射人员的工作能力.

    作者:孙小娜;刘继文;杨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乌鲁木齐地区干眼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干眼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统一的调查表及调查方式对134例干眼及268例对照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下因素是与干眼相关的危险因素:翼状胬肉 (P<0.001,OR3.982,CI1.982~2.532),糖尿病(P<0.001,OR 3.144,CI 1.788~5.529),滴眼液(P<0.001,OR 1.890,CI 1.338~2.668),使用视频终端(P<0.05,OR 1.737,CI 1.192~2.532 1.192~2.532),而服用阿斯匹林、多种维生素,甲状腺疾病、高血压、过敏性疾病、青光眼、眼部手术、吸烟史及屈光不正病史等与干眼无相关性. 结论: 糖尿病、翼状胬肉、长期使用滴眼液和视频终端这些因素可能是新疆与干眼相关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宏;陈雪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7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76例,每日晨起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采用逐渐增量的方法,大剂量5 mg/d,疗程为6周.对比用药前后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各项指标的变化,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老年高血压病人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后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无明显变化,治疗6周后,血压由(172.0±19.2)/ (106.0±9.6) mmHg下降至(141.3±12.7) / (85.6±6.1)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61.84%,总有效率90.7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李健;顾安吉;沈永杰;郭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女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

    目的:研究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X线平片、CT影像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2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双侧骶髂关节(SIJ)摄X线平片,同时作CT扫描.总结其影像表现及病变分级,作平行对照研究,并进行分析.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主诉以髋部疼痛、腰痛、弯腰受限、颈椎受限出现的百分率依次为40.91%、36.36%、18.18%、4.55%.X线骶髂关节影像表现正常、关节变毛糙、模糊、硬化、关节融合分别为13.64%、59.10%、22.73%、4.55%;CT分别为0%、50.0%、45.55%、4.55%.X线与CT诊断的符合率从0级~Ⅳ级分别为0%、66.6 %、85.71%、100%.结论: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受女性自身解剖结构复杂等因素影响,X线平片的早期诊断困难,对临床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早期病变,CT检查有较高价值.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的患者CT对其分级更为准确,可提高1~2个级别.

    作者:巴哈提·哈立亚;哈巴西·卡肯;波拉提·哈依若拉;李白艳;刘文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肛提肌训练对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影响的研究

    目的:评价术前术后肛提肌训练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 方法: 对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康复训练组(实验组),实验组给予严格的肛提肌训练,观察病程、年龄、手术方式、训练时间与术后尿失禁的关系.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拔管后尿失禁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10、20、30、90 d时实验组的尿失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低于70岁的年龄段中实验组在术后20、30、90 d尿失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70岁的年龄段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实验组的尿失禁持续时间为(20.0±7.6) d,低于对照组的(68.8±46.1) d (P<0.05).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肛提肌的早期、长期训练对预防和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尤其对小于70岁的患者作用更明显.

    作者:曹军华;马彬;孟庆华;古力扎尔·伊里;张朝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克拉玛依地区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心脑血管病诸多危险因素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可以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下降.克拉玛依市为工业化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但存在明显不良的生活方式,还没有大样本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资料,为了更有效地防治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克拉玛依地区2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了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旨在探索克拉玛依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收入等人群高血压的分布,并找出高血压的易患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苟志平;宋镇;周黎黎;柳立红;白建军;杨晓燕;宋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宫颈妊娠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对宫颈妊娠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对7例临床拟诊为宫颈妊娠的患者进行经腹经阴超声做多切面扫查,注意观察子宫、卵巢及宫旁组织,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FI)观测其血流,将其超声检测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7例临床拟诊为宫颈妊娠中,术前超声检出的宫颈妊娠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5例,误诊2例. 结论:超声在宫颈妊娠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经腹经阴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刘晶;向红;姚兰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三叉神经痛的特征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是神经性疼痛中常见的疾患,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病人.在40岁以上患病者达70%~80%,女性略多于男性.随着显微外科和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研究,微血管减压术成为治疗该病安全、有效的手段.自1999年9月~2006年5月我院对156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区位于桥小脑旁,手术视野小且深,术中容易损伤神经及周围血管[1],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防范处理至关重要,现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辛丽萍;姜淑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院5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全部符合WHO诊断标准,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龄37~72岁,平均(55.3±7.6)岁.入院后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如应用硝酸甘油、肠溶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美托洛尔、开博通及普拉固等,不包括溶栓及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均无甲状腺功能障碍、肝肾疾病等病史,无心功能衰竭史,治疗前后未服用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发病48 h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心功能Ⅰ级32例(A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3.1±7.0)岁;心功能Ⅱ级以上者26例(B组),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0.1±9.9)岁.治疗后心功能Ⅰ级40例(C组),心功能Ⅱ级以上18例(D组),其中Ⅱ级10例,Ⅲ级3例,Ⅳ级5例.健康对照组52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2.3±8.6)岁,心功能正常,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

    作者:晏文红;刘秉弘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评价3种梅毒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其具有传染性并危害性大,因此梅毒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已成为当前重要问题.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产生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和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实验室检测梅毒抗体阳性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用于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较多,主要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不同的检测方法都有其特殊的临床诊断价值,实验室如何更合理地选用检测方法,避免误诊、漏诊而产生医患纠纷等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就如何更合理地利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3种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辅助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薛黎;曹文艳;曹玲;陈兆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输尿管少见病变的X线、超声诊断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输尿管疾病以输尿管结石多见,病人多以肾绞痛或下腹部绞痛为主诉入院诊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少见输尿管病例,现将我们多年收集的少见输尿管病例并复习文献予以报道.

    作者:刘峰;张建;张培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提高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方法的探讨

    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习生由学生转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通过临床实习,不仅仅是对理论学习的印证和检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医疗实践,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在学习和临床服务中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从事医疗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做好临床带教,解决好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将来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材,是临床带教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1].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知识结构的发展、口腔实习生数量的增加、实习生心理状态及工作需求等诸多的变化,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遇到了不少新的问题亟待解决.对此, 本人结合自已的带教工作,分析了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浅谈一些个人体会.

    作者:阿地力·莫明;王玲;比力克孜·玉素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磁共振尿路成像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上尿路梗阻36例,36例患者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结果:36例行MRU检查的患者中,上尿路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3例可显示结石上下方的尿路情况(42.86%).结论:MRU对某些传统方法难以确定的上尿路梗阻可进行诊断,并可部分替代逆行造影,比临床上常用的 B 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适用于静脉尿路造影有禁忌证和肾功能丧失的患者.

    作者:阿里木·太来提;艾克拜尔·阿布拉;艾山江·乌买尔;阿力木·热合曼;杜恒;木拉提·马合木提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

    医学影像学是借助现代影像成像技术来揭示疾病病理改变,并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一门新兴的、充满前景的临床医学学科.包括普通X线诊断、CT、MRI、超声、介入放射学等.近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成为临床医学中运用高科技手段多、发展快、作用重大的学科之一[1].而医学影像学的兴旺和发展依赖于大量优秀的医学影像学人才,教学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提高影像学教学质量,是医学影像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体会,供大家参考.

    作者:曾红春;向红;王颖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静脉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

    目的:比较静脉和口服铁剂分别联合应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长素(EPO)治疗伴有功能性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探讨对功能性缺铁的补铁途径和方法.方法:将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存在功能性缺铁和贫血的患者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静脉组使用蔗糖铁注射液,口服组患者使用力蜚能.2组患者均联合EPO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病人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维生素B12、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静脉组与口服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接受治疗前维持透析时间及贫血程度、血清铁蛋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静脉组Hb、RBC、SF均高于口服组 (P<0.05).2组平均EPO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静脉组与口服组患者肝、肾功能、血清CRP、维生素B12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若存在缺铁需静脉补铁.蔗糖铁注射液可更好地纠正患者的功能性缺铁,增加铁储备,改善EPO的疗效.

    作者:高继玲;刘黎明;刘晓红;张淑萍;王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及对患者血清IL-6、TNF-α的影响

    目的:研究激素、环磷酰胺、低分子量肝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经四联药物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的变化,并监测患者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的变化.结果: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四联药物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脂水平显著下降(P<0.05).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TNF-α、24 h尿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仍有差异(P<0.05),IL-6、血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TNF-α、IL-6的异常,四联疗法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降低24 h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血脂,缓解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情.

    作者:孙晓红;李保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的围手术期护理

    泌尿系结石应用第三代瑞士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系统(EMS)联合超声吸附碎石具有气压弹道碎石的高效、简单、经济的特点.尤其对于体外冲击波碎石定位困难或治疗失败及治疗不彻底的复杂肾结石较其他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2005年7月我院开展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以来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00余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晓丽;王丽萍;努尔曼·依地尔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白介素-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2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资料,并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水平.结果: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不同分级、分层,结果显示IL-6水平在单支、多支病变及Gensini积分不同分层者间有统计学差异.并且各病例组患者外周血中IL-6升高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程度的增加,IL-6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IL-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也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指标而提供了一条线索.

    作者:李杰;任澎;李南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新疆医科大学

主办:新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