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果甘草异黄酮类成分光甘草定的制备工艺

马淑燕;木合布力·阿布力孜;巴哈尔古丽·卡哈尔;何倩

关键词:光果甘草, 光甘草定, 提取分离方法
摘要:目的:研究提取和分离新疆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异黄酮类活性成分光甘草定(Glabridin,GB)的工艺.方法:用丙酮粗提光果甘草提取物,用氧化铝和硅胶柱层析法分离不同极性的组分,用制备型薄层层析法和重结晶法进行纯化,再用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和紫外光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光果甘草的干燥根中分离获得GB纯品,原制备工艺得到优化.结论:本方法在少量快速制备GB纯品中具有重要作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组织芯片和普通切片检测乳腺癌ER、PR、nm23的比较

    目的:探讨组织芯片技术在乳腺癌相关基因产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两步法和组织芯片技术,检测1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PR、nm23的表达,并与普通切片免疫组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R、PR、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31.94%、26.57%、73.61%.普通切片免疫组化染色EP、 PR、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36.81%、29.37%、75.00%.2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芯片技术有良好的科研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作者:梁莉萍;赵峰;郭云泉;房新志;柴敏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如何搞好骨科临床实习教学

    临床实习是医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逻辑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作者:谢增如;田征;乌米提·艾拜都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浅谈口腔颌面外科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也在逐渐深入,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正在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作者:阿地力·莫明;贺多敏;王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SPECT/CT在99mTc-MDP骨显像脊柱单发病灶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SPECT/CT在99mTc-MDP显像脊柱单发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6例99mTc-MDP骨显像脊柱单发病灶病人,于99mTc-MDP骨显像后进行单发病灶的同机SPECT/CT融合显像,所有病例中22例进行其他影像学(CT和MRI)符合、7例随访1年证实、5例病理证实及2例18F-FDG PET/CT证实,并进行相应的脊柱单发病灶的骨转移效能分析.结果:SPECT/CT99mTc-MDP显像的脊柱单发病灶诊断骨转移性肿瘤的灵敏度为70%,特异性为96.15% ,符合率为88.89% ,阳性似然比为18.18,阴性似然比为0.312 ,阳性预测值为0.875,阴性预测值为0.893.结论:SPECT/CT细节应用了诊断级螺旋CT诊断脊柱单发病灶中极有价值信息,同时利用了99mTc-MDP骨显像的亲肿瘤特性,提高了脊柱单发病灶的骨转移性肿瘤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作者:秦永德;孙晓琰;王塞岗;谢彬;巴雅;吕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方法与适应证.方法:于2004年5月~2007年2月对肾结石合并重度肾积水39例、肾结核15例、肾癌7例、肾盂癌4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5~3.0 h,平均2 h;出血10~200 ml,平均78 ml.11例肾恶性肿瘤随访3~9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损伤小,住院时间短,病人康复快,适用于多种肾良、恶性疾病.

    作者:汪清;张宇;杨建昆;马力克·伊斯哈科夫;王胜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法探讨

    桡动脉位于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腱之间,因其位置表浅易触及搏动,故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于动脉采血.但因桡动脉血管解剖部位及其周围组织的特点,增加了穿刺成功的难度和穿刺时病人的痛苦.为此,我们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提高了桡动脉采集血标本的穿刺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芬;单丽萍;张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光果甘草异黄酮类成分光甘草定的制备工艺

    目的:研究提取和分离新疆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异黄酮类活性成分光甘草定(Glabridin,GB)的工艺.方法:用丙酮粗提光果甘草提取物,用氧化铝和硅胶柱层析法分离不同极性的组分,用制备型薄层层析法和重结晶法进行纯化,再用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和紫外光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光果甘草的干燥根中分离获得GB纯品,原制备工艺得到优化.结论:本方法在少量快速制备GB纯品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淑燕;木合布力·阿布力孜;巴哈尔古丽·卡哈尔;何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膝关节镜术后注射玻璃酸钠疗效观察

    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创伤及各种类型滑膜炎多累及关节软骨、滑膜及关节周围支持结构.关节软骨退变、滑膜增生及慢性炎症、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是引起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法正;杨青坡;蔡佳;李前凯;张晶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70岁以上脑出血3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3~2006年在我科及急救中心收治的70岁以上第一次发病的39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岁以上脑出血中非高血压性病因者11例(28.20%),安静状态下发病者10例(25.64%),头痛、呕吐8例(20.51%),意识障碍11例(28.20%),平均出血量44.2 ml,破入脑室14例(35.90%),死亡21例(53.84%).死亡原因以多脏器功能衰竭为常见,占76.20%(16例).结论:70岁以上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应尽早行相关检查确诊,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以期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吐尔逊·沙比尔;杨新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连枷胸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的护理

    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发生率为46%~82%[1],其可导致肺毛细血管破裂、肺间质水肿、炎性介质释放、气道分泌物增多.

    作者:陈静玲;范玉华;祝君艳;关新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瘘25例分析

    冠状动脉瘘指左、右冠状动脉与心脏或大血管存在先天性异常交通,多为先天畸形,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冠状动脉异常.本文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1998~2006年11月收治的25例冠状动脉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努尔巴哈提·黑沙;柏丽莉;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胃镜下凝血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临床常见病,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尽管静脉给药疗效十分肯定,但胃镜下治疗仍是未来发展的主要途径.

    作者:刘婉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LMV)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临床疗效. 方法:141例慢乙肝患者HBsAg(+)、 HBeAg(+)、 HBV-DNA≥1×105 copies 、ALT≥80 IU,并除外甲丙丁戊肝炎、自身免疫肝炎、各种肝硬化及各种脂肪肝.均服用LMV 100 mg/d,口服,持续5~7年.11例服用LMV 6个月后加用α干扰素600万U,隔日1次肌注,持续1年.发生YMDD变异后,加复阿德福韦酯(ADV)10 mg/d,口服.上述指标每3个月检查1次.结果:42例HBeAg转换为抗HBe,HBV-DNA转阴,ALT复常,获完全并持续应答(29.8%),4例叠加α干扰素治疗后HBsAg消失,抗HBs转阳,获临床治愈(36.4%).6例发生YMDD变异而反跳者经过加服ADV再次获得完全应答.结论:LMV价格合理,安全性好,口服方便,是治疗慢乙肝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之一.

    作者:翟晓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提问法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妊娠期妇女被视为正常人生的特殊阶段[1] .因此,产科护理与其它专科护理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就是产科护理的特点[2].

    作者:平风娟;王彦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嗓音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喉部疾病7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嗓音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喉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3例喉部声带良性病变(声带小结、声带息肉、Reinke 水肿、声带囊肿等)和癌前病变及早期声带癌分别采用显微切除技术、外侧微瓣技术、内侧微瓣技术、粘膜下注射技术、粘膜剥脱及粘膜表皮剥脱术切除病变组织,观察了解手术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和对发音质量的影响.结果:56例声带息肉、淀粉样瘤、声带小结、声带囊肿和3例Reinke 水肿者中,53例术后1~2周后获得正常发音,2例声带息肉、1例Reinke 水肿患者留有轻微嘶哑.3例乳头状瘤及5例癌前病变者均在术后2~6周内恢复并接近正常发音,1例乳头状瘤行二次手术.1例Reinke 水肿、2例声带癌、1例声带卡波西肉瘤和1例重度非典型增生治疗后的发音效果均比肉眼切除手术好.结论:嗓音显微外科技术是一种能在去除喉部病变同时可以大限度保留声带发声功能的一种手术方法.

    作者:曲亚明;亚力坤·亚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某院2002~2005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统计分析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已成为我国人口第二位死因.因此恶性肿瘤的防治成为当前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阿克苏地区某综合医院2002~2005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的年龄、性别、死因顺位、构成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新疆阿克苏地区恶性肿瘤发病规律,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罗文伟;杜凤玲;卢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95例老年直肠癌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 年收治的95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治疗与预后.95例中80例采取手术治疗,Miles手术39例,Dixon手术25例,Hartmann手术6例,手术单纯造口10例.结果:95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血便、粘液血便、大便次数改变、肛门坠胀和疼痛、腹痛、腹胀及骶尾部疼痛.病理分期以高分化腺癌和中分化腺癌居多,行根治性切除、Hartmann 手术及单纯造口均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29例(36.25%).结论:重视老年直肠癌临床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阿不都外力·吾守尔;居来提·阿不都克力木;何铁汉;张亮;刘成;刘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一种提取肠道细菌总基因组DNA的方法

    目的:尝试提取人体肠道菌群总DNA,为研究肠道菌群结构提供依据.方法:以人体粪便为样本,使用PBS多次清洗,离心样品,沉淀粪便中的菌体.使用裂解液、溶菌酶和蛋白酶K等裂解菌体,用酚/氯仿方法抽提DNA,以提取到的肠道细菌总DNA为模板进行ERIC-PCR扩增.结果:电泳显示样品DNA条带明亮,少数样品DNA存在降解现象;ERIC-PCR扩增得到较清晰的指纹图谱.结论:经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单、实用、经济,适用于肠道菌群结构的研究.

    作者:张雪雁;李琳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附12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手术的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或子宫次全切除.经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行乙状结肠去带原位新膀胱术.结果:12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10 h,平均6.5 h;出血量200~1 000 ml,平均387 ml,代膀胱充盈良好,容量约300 ml,术后4~6周患者恢复控尿功能,无排尿困难及尿失禁.结论:腹腔镜下行膀胱全切除视野清晰,可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汪清;杨建昆;张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p27、β-catenin、p21-ras在乳腺导管上皮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 p27、β-catenin及p21-ras在乳腺导管上皮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Envision)法检测乳腺导管上皮一般性增生(15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8例)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5例)组织中p27、β-catenin、p21-ras的表达情况.结果:p27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0%(9/25),与乳腺导管上皮一般性增生的阳性表达率86.6%(13/15)、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阳性表达率82.1%(23/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0%(21/25),与乳腺导管上皮一般性增生的阳性表达率20.0%(3/15)、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阳性表达率28.4%(8/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1-ras在乳腺导管上皮一般性增生、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2/15)、32.1%(9/28)、68.0%(17/25),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导管上皮一般性增生、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27、β-catenin、p21-ras基因表达异常与乳腺导管上皮癌变有关,可能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作者:徐国华;刘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新疆医科大学

主办:新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