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王冉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 支抗, 成年人, 口腔正畸,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口腔正畸的成年患者共78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照组采用非种植体强支抗。对比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并对患者治疗后上中切牙唇倾角差、磨牙位移以及上中切牙凸距差进行对比,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量表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成功率为94.9%,对照组患者成功率为82.1%,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唇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磨牙位移,观察组与对照组磨牙位移分别为(3.20±0.33)mm与(5.65±0.43)mm ,上中切牙唇倾角差分别为(14.05±3.82)°与(27.64±4.14)°,上中切牙凸距差分别为(2.38±0.55) mm与(4.15±1.01)mm。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型种植体对成人口腔正畸患者进行支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操作简便、加力迅速、稳定性好等优点,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改善,因此本文认为,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阅读疗法对癌症患者化疗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癌症患者化疗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124例恶性肿瘤采取化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2例,所有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阅读疗法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50.26±1.7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38±2.01)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观察组为(41.63±2.6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85±2.74)分;SDS及SAS评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相对于干预前均明显增高,而观察组在阅读干预后则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阅读疗法对癌症患者而言,能够有效地改善化疗期间所产生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作者:许厚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刊误更正

    本刊2013年2月14日出版的第10卷3期289页,由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石书凡、杨长顺撰写的论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文,由于排印错误,误将作者顺序印刷为:杨长顺、石书凡,更正为:石书凡、杨长顺。

    作者:《检验医学与临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肱骨近端骨折80例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术两种术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临床经验与体会。方法2012年1~12月间肱骨近端骨折病例80例随机分组,研究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40例采用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术。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0%,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肩内翻、肱骨头坏死和内固定松动是主要的并发症类型,两组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均随访6~18个月,研究组骨折愈合平均时间(9.2±1.3)个月,对照组(9.5±1.1)个月,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在肱骨近端骨折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应注意术中操作的细致性和全面性,对明显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同时实施髂骨植骨术。

    作者:贺敬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 Cox 多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状况,探讨影响其生存的主要因素。方法查阅和随访372例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生存状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将各个变量纳入Cox模型,用向前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判断影响NSCLC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372 NSCLC患者中有效病例350例,失访22例,失访率为5.91%,其中Ⅰ期62例(17.71%),Ⅱ期125例(35.71%),Ⅲ A 期82例(23.43%),ⅢB期40例(11.43%),Ⅳ期41例(11.71%)。各期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 T NM 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1个独立高危因素,而手术方式、是否含铂类药物和Karnofsky评分值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的3个主要因素。结论 TNM分期、手术方式、化疗方案和Karnofsky评分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

    作者:曾维英;魏漫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住院输血前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检测意义

    目的:了解和掌握输血前者血源性感染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 )法对254854例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并对四种标志物阳性患者不同性别、年龄作统计分析,浅析其流行趋势状况。结果患者中 HB-sAg、抗-HCV、抗-T P、抗-HIV的阳性率分别为11.20%、0.53%、2.34%、0.17%;对28540例 HBsAg、5955例抗-TP 、1355例抗-HCV阳性、436例HIV初筛阳性患者按性别进行分组比较,HBsAg和抗-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HCV和抗-HIV按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BsAg、抗-HCV、抗-TP阳性患者数与年龄有显著相关性,不同年龄阶段对相关疾病的认识有很大差别。(2)人群对H IV普遍易感,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患者人数呈快速上升态势。(3)对上述多种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有利于医患双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周政;毛和香;骆建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EB 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 H )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2例EBV-HL H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EBV-HL H的发病年龄为3个月至14岁,高峰在1~3岁,所有患儿均有发热,铁蛋白升高,至少有外周血两系减低。伴有肝肿大19例(86.3%),脾肿大16例(72.7%),淋巴结肿大14例(63.6%)。血生化检查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异常;骨髓中找到嗜血细胞13例(59.1%),所有病例血清中EBV-DNA检测阳性,病毒载量copy在1.60×103 copy/mL~3.29×107 copy/mL之间;22例中死亡9例,好转或治愈9例,失访4例。铁蛋白(SF)大于2000 ng/mL ,乳酸脱氢酶(LDH)大于2000 U/L与EBV-HLH的预后呈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HLH在儿童中病死率高、预后差。SF、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任伟;李小琳;刘玉玲;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专科护理和心理健康辅导干预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临床分析专科护理和心理健康辅导干预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专科护理与心理健康辅导干预,选择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出入院时的心理变化,评定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依从性情况,分析并发症治疗状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出院时的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症治疗,针对并发症治疗,研究组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实施外科手术后,采用专科护理模式,给予心理健康辅导干预,可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红;杜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针灸加运动疗法治疗偏瘫患者58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加运动治疗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提高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中医方法学的参考。方法本研究纳入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治疗的中风后偏瘫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给予降低颅内压、神经营养、改善血流循环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加运动治疗。疗效评价结果包括基本恢复、显著进步、进步、稍进步、无变化、恶化(含死亡)。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8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18例,稍进步5例,无变化6例,恶化3例,治疗组的疗效等级显著较高。治疗后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FM A )上肢为(41.5±7.2)分,FM A下肢为(28.9±7.9)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为(72.9±10.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11.7)分。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以及运动治疗,有助于减轻偏瘫患者脑细胞的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娟;陈辉;钟才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FISH检测两种基因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人类染色体末端酶基因(hTERC)和c-MYC基因扩增在宫颈癌筛查以及疾病转归中的预警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妇科门诊患者宫颈标本1000例,行液基细胞学(TCT)和hTERC、c-MYC基因检测,任一项阳性者在阴道镜下取活检。病理异常者分别在第3、6、12个月重复行细胞学和基因检测及阴道镜随访。结果hTERC和c-MYC阳性率分别为7.3%、4.6%。无论是细胞学或者病理学分类,两种基因的异常扩增率均随着病变级别加重而升高(P<0.05)。两基因表达也呈正相关性(P<0.01)。随访发现5例患者存在恢复缓慢或疾病进展甚至术后复发,其中4例为hTERC和c-MYC共同表达的患者。hTERC基因的灵敏度和约登指数高于c-MYC,但是特异度较低。结论hTERC基因和c-MYC基因的异常扩增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宫颈细胞异常程度增加而增加。两者可以与细胞学互为补充,用于宫颈病变初筛和高度病变风险的评估。

    作者:朱园园;冯定庆;沈国栋;程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联合检测三项血清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3者联合检测在AMI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入住该院且经心内科诊断为AMI的患者84例,其中,男43例、女41例,平均年龄(64.15±4.52)岁,作为AMI组;选择同期到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1例,其中,男42例、女39例,平均年龄(62.53±5.24)岁,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IMA,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TnⅠ、Mb。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IMA、Mb和cTnⅠ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MA在2~6h达高峰,24~48h恢复基础水平;Mb在AMI后1~2h就出现异常,6~12h达高峰,幅度可达数十倍;cTnⅠ在AMI发生后2~6h开始升高。联合检测IMA、Mb和cTnⅠ水平3者的敏感性(95.29%)、特异性(87.06%)、阳性预测值(82.35%)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IMA、Mb组相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敏感性也明显高于单独检测cTn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A可以作为诊断AMI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血清IMA、Mb和cTnⅠ水平对AMI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作者:车大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网织红细胞各参数的检测在贫血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RET )相关参数检测在贫血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的 RET 百分比(RET%)、RET 绝对值(RET #)、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 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M FR%)、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L FR%)以及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溶血性贫血患者LFR%降低,RET%、RET #、HFR%、M FR%以及IRF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RET%、RET #、HFR%、MFR%、LFR%以及 IR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铁性贫血患者 RET%、RET #、H FR%、M FR%、L FR%以及IRF比对照组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可以更准确反映网织红细胞的成熟状态,从而判断骨髓的造血功能,对不同类型的贫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蒋叙川;钟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两种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孕囊穿刺、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后疤痕处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为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132例CSP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孕囊穿刺组及动脉栓塞组,各有66例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甲氨喋呤(M TX)及孕囊穿刺治疗;M TX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转经时间、治疗前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水平。结果动脉栓塞组的出血量少于孕囊穿刺组,平均住院时间及转经时间短于孕囊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孕囊穿刺组β-HCG水平高于治疗前,动脉栓塞组β-HCG水平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2周均低于治疗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栓塞组β-HCG水平治疗1周及治疗2周时均低于孕囊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患者采用动脉栓塞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周期短,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孙华盛;张影;张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375例疑似宫颈癌患者液基细胞学检测和阴道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阴道镜对低级别病变(CINⅠ)和高级别病变(CINⅡ、CINⅢ、癌变)符合率分别为64.41%和67.44%;液基细胞学检查对低级别病变和高级别病变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37%和81.25%;阴道镜对低级别病变诊断符合率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查;对高级别病变的诊断,液基细胞学检查符合率高于阴道镜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检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各有利弊,两者联合可以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作者:刘丽燕;刘丽丽;赵正云;廖李玲;梁进;何焕群;王琼;林仲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休克早期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有创血压监测在休克早期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该院救治的早期休克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选择同侧上肢动脉分别进行有创血压(IBP )监测和无创血压(NBP)监测,比较两种方法在早期休克患者救治中的效果。结果 IBP监测在0 h、6 h和12 h所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NBP监测所得的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P作为一种持续的血压监测方法,准确度非常高,监测过程中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且可以随时获取血压,还可以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对于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非常有帮助,能极大地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休克患者的血压监测中应作为首选的方法。

    作者:卢燕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试剂盒性能验证评价

    目的:评价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在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的性能验证。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评价方案对北京九强公司生产的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髓过氧化物酶测定试剂盒进行了回收试验、干扰试验、临床可报告范围及精密度验证。结果北京九强生产的MPO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的两个浓度水平质控品的实验室精密度CV为8.9%;回收率95.7%~108.3%。线性评价的相关系数r=0.997,线性回归方程为Y=1.033X-25.092;干扰试验中不同程度的标本溶血均对测定MPO造成严重干扰。抗坏血酸6.3~100mg/L,三酰甘油小于7.8mmol/L内无明显干扰,相对偏差小于10%,三酰甘油浓度大于7.8mmol/L对试验有明显干扰,相对偏差为11.5%~11.9%。结论九强公司在国内首次推出的髓过氧化物酶(MPO)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在抗干扰、线性、正确度及精密度等方面的性能达到临床需求,值得在临床心脑血管危险因子检测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小文;孙安平;陈建华;乔永峰;孔花娟;李玲贤;陈皎;郑荣;李雄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支架辅助技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技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作为病例组,并选择进行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术后的完全栓塞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颈残留率、不完全栓塞率以及栓塞失败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的两组患者,病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技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动脉瘤的方法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恢复较快、并发症少。

    作者:谭民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不同孕周正常胎儿动脉血流的价值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胎儿肾动脉(RA)、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参数的变化情况,确定正常胎儿RA、UA、MCA血流参考值,并分析RA、UA、MCA血流参数与孕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该院行产前检查的185例孕周为4~41周的正常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 RA、UA、MCA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及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结果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RA、UA、MCA中PS值显著增加,而RA、UA中RI、PI、S/D值显著减少。经相关性分析可知,RA、UA、MCA中RI、PI、S/D与孕周呈负相关性(P<0.05),而RA、UA、MCA中PS与孕周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测量不同孕周胎儿RA、UA、MCA血流动力学参数能有效了解胎儿颅脑循环、胎盘循环及全身血流循环状态。通过建立正常胎儿血流参数参考范围可为超声预测胎儿宫内生长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郑东平;雷琳;杨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舒适模式的应用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干预作用

    目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应用舒适模式干预其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其疗效进行总计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在该院就诊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0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脑卒中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同时评定入选患者的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通过抑郁状态问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问卷的方式测量对照组和治疗组,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独立样本 t检验和χ2分析,判定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方面,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抑郁状态标准分评定方面,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不管是不是心理状态还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卒中患者都有明显改善。住院期间舒适度需要进一步的改善,舒适护理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丽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对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药物治疗预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药物治疗预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都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地人性化护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前左心室射血(LVEF)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LVEF值均有上升(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不良反应症状与状态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评分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预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华慧;林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分析和评价强生 Vitros 5.1 FS 生化仪的精密度和正确度

    目的:分析和评价Vitros 5.1 FS生化分析仪的测量精密度和正确度。方法根据CLSI EP15-A2及其他相关文献,对强生Vitros 5.1 FS生化分析仪17个常用生化指标精密度和正确度分析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公认的质量目标进行比较。结果精密度结果显示,Swithin(Stotal)均小于σwithin(σtotal),符合精密度性能要求。参考物质提供的定值均在测量结果的验证区间内。结论强生Vitros 5.1 FS生化分析仪17个常用生化指标测量的精密度和正确度符合质量目标要求。

    作者:林海标;范雪莲;王建兵;林莉;郑松柏;柯培锋;何敏;万泽民;徐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