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文;庞作良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HIV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88例HIV感染者进行单独面访,同时收集相关的实验室结果和诊疗记录,所获资料采用Excel录入,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例HIV感染者中有21例HIV感染者接受免费的抗病毒治疗,占23.9%.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人数为39人,未治疗23人,占59.0%.未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57.1%)和自认身体健康(23.8%).能90%~100%坚持服药的占71.4%,50%~90%间断服药的占23.8%,<50%间断服药的占4.8%,间断服药的主要原因为机会性感染和不良反应.结论:为符合接受免费治疗的HIV感染者提供医疗救助,提高依从性.
作者:张荣民;冯雪;王亚丽;瞿世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结肠水疗法是通过仪器控制一定的压力和温度,将经过过滤、消毒的温水注入肠道,对整个肠道进行分段清洗,帮助患者清除结肠粪便残渣,作用于整个结肠,达到结肠完全清洁的一种治疗和保健方法.在护理上怎样配合开展患者健康教育,以保证患者积极协作成为护上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应用健康教育干预,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对接受结肠水疗法的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宣教,使患者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取得满意的效果.我科从2005年4月开始采用JS-308D结肠透析机,临床观察患者15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阿丽艳·阿合麦提;张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69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双侧SIJ摄X线平片,同时作CT扫描.总结其影像表现及病变分级,作平行对照研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主诉以髋部疼痛、腰痛、弯腰受限、颈椎受限出现的百分率依次为:49.27%、36.23%、13.03%、1.44%.X-ray骶髂关节影像表现正常、关节变毛糙、模糊、硬化,关节融合的检出率分别为:13.04%、57.97%、27.53%、1.44%;CT分别为:0%、53.62%、44.92%、1.44%.X-ray与CT诊断的符合率从0级~Ⅳ级分别为:0%、15.38%、60.0%、76.92%、100%.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X线平片的早期不敏感,对临床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早期病变,CT检查有较高价值.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的患者CT对其分级更为准确,可提高1~2个级别.
作者:巴哈提·哈立亚;塔布斯;波拉提·哈依若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口服盐酸莫西沙星400 mg每日1次;对照组头孢曲松钠0.25 g肌注,每日1次,希舒美0.5 g口服,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口服治疗轻型急性盆腔炎临床治愈率高达92%,无临床失败病例,42 d回访无复发病例.对照组临床治愈率80%,1例临床失败病例,42 d回访3例复发.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副作用轻.结论:盐峻莫西沙星临床用药方便,疗效好,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炜;丁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新疆紫草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防治作用的影响.方法: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0.5 ml)、模型组、新疆紫草高剂量组(16%的新疆紫草水提取物0.5 ml)、中剂量组(8%的新疆紫草水提取物0.5 ml)、低剂量组(4%的新疆紫草水提取物0.5 ml),每组连续灌胃10 d,第11天处死各组小鼠,观察小鼠外周白细胞计数、免疫器官重量、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MTT法)及体外抗体形成细胞(溶血空斑实验).结果:同模型组比较,新疆紫草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均可明显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外周白细胞计数,鼠免疫器官重量,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加溶血空斑数.结论:新疆紫草埘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有预防作用,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功能部有上调作用.
作者:梅拉·哈万;单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腮腺肿瘤手术后并发涎腺瘘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我科2001年3月至2007年7月手术治疗腮腺肿瘤2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4例患者术后并发腮腺涎腺瘘66例(占25%),经过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腮腺肿瘤术后并发涎腺瘘是可以预防的,出现后通过积极处理可以治愈.
作者:耿中利;任光辉;马斌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具有反复急性加重的特点,易并发呼吸衰竭,临床上常规予持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呼吸兴奋剂等治疗,但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重症患者需行气管插管或气道切开.
作者:哈斯也提·司马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生存率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7~2002年间诊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88例临床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血型、原发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治疗方式、T分期(肠壁浸润深度),N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癌胚抗原(CEA)、转移灶大小、转移灶数目等临床因素,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SPSS 13.0统汁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式、原发灶大小,T分期、N分期等为预后影响因素(按α=0.1水平),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仅治疗方式、T分期为影响结直肠痛肝转移预后的重要因素.所有病例总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8.6%、12.9%、0%.单纯外科治疗组(31.8%)、综合治疗组(45.5%)及单纯辅助治疗组(9.1%)与未治组(13.6%)比较,1年、3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综合治疗方式为结盲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可延长患者生存期;T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T分期越大,预后越差.
作者:艾克热木·玉苏甫;帕尔哈提·沙依木;王海江;拜里克孜·胡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13点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穿刺活检标本作HE染色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30例前列腺腺癌标本中可见腺体结构紊乱,细胞学异常,浸润等病理改变,P504S表达阳性,CK5、P63、CK34βE12表达阴性.结论:B超引导下多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可根据病理形态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特点做出准确诊断.
作者:张兴义;柴小兰;黄金星;谢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加介入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VEGF与EGF水平变化.方法:59例NSCLC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生脉注射液加介入化疗治疗,对照组为单纯介入化疗.结果: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28例)的近期客观疗效分别为67.2%和53.3%,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69.5%和41.8%,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55.9%和31.7%.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分别为(241.90±46.47)、(137.56±36.53).对照组治疗前后VEGF水平分别为(239.75±36.59)、(192.21±40.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前后在血清VEGF水平变化、临床症状及仔质量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接受介入化疗的NSCL患者,有助于临床症状的进一步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孙德波;韩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2006~2008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群分布及对抗生素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用ATB系统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结果:3年间共检出病原菌534株,依次是大肠埃希菌(45.7%)、肺炎克雷伯菌(29.2%)、铜绿假单胞菌(25.1%).ES-BLs的检出率由2006年的23.8%上升到2008年的37.9%.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高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100%),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高的抗生素是多粘菌素E(92.4%)和阿米卡星(78.6%).结论: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关注致病菌分离及耐约性变化情况,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马君玲;马玲;马唯一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通过不同包装材料对宣肺清热颗粒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为该颗粒剂贮存条件及包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颗粒剂处方中药材麻黄、甘草、射干、陈皮、浙贝母为定性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有效成分麻黄碱、橙皮苷、甘草酸含量为定量指标进行:(1)影响因素试验:定性及定量检查高湿(90±5)%、强光(4 500±500)Lx、高温(60)℃条件下放置10 d药用复合膜包装和普通塑料袋包装供试品对光、温度、湿度的稳定性.(2)湿度稳定性试验:相对湿度(RH)30%、40%、50%、60%、70%、80%、90%条件下放置供试品7 d,定时取样、称重,确定临界相对湿度(CRH).结果:(1)定性指标结果:在以上稳定性试验中,不同时间各定性鉴别指标TLC结果与0 d TLC结果无差别.(2)定量指标结果:①影响因素试验:该颗粒剂对湿度,光线、温度都具一定稳定性,药用复合膜包装能提高该制剂吸湿稳定性.②湿度稳定性试验:确定该颗粒剂CRH为68.1%.结论:心用多指标评价稳定性是较好的解决以方中单味药的某中成分作为复方指控指标而与实际情况偏离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不同稳定性实验结果可以认为该颗粒剂稳定性符合要求,药用复合膜包装可以提高该制剂吸湿稳定性.
作者:木巴拉克·伊明江;贺冰;迪力努尔·艾合买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历节病名虽然目前临床上较少使用,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且诸多医家的认识,非常类似于现代医学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特点、发病趋势、临床表现.对当今的辨证施治极具参考价值.现笔者根据近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体会.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法则,探讨如下.
作者:胡永东;周铭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实验教学是高等中医药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主要环节,是科学创造与发明的摇篮,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促进个性发展的主阵地[1];中医药实验教学一直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制约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目标,需要切实做好实验室各项服务和管理工作,不断探索中医药实验室的开放运行机制是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教学、科研功能的主要途径.
作者:兰卫;郭玉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有糖尿病家族史儿童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状态.方法:随机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6所中小学10~15岁的在校学生,随机选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体重儿童37例(A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体重儿童39例(B组)、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超重肥胖儿童32例(C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超重肥胖儿童37例(D组),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化检测.采用HOMA-IR、HOMA-B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e index,ISI)评价.结果:在正常体重组:有糖尿病家族史儿童与无糖尿病家族史儿童比较存在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随着体重的增加渐出现血糖、血脂、血压方面代谢异常;在超乖肥胖组:有糖尿病家族史儿童β细胞功能指数(β-cell function index,HBCI)、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 index,IR)均异常;ISI、lR、HBCI除了与血糖(BG)、胰岛素(INS)密切相关,都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密切相关;ISI与BMI显著相关,IR、HBCI与BMI呈正相关,IR与WHR呈正相关,ISI、HBCI与WHR呈负相关.结论:有糖尿病家族史儿童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异常.
作者:郝拥玲;王卫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应用图像融合技术比较分析三维调强适形放疗计划几何中心与经CT模拟定位机校对后中心的误差,验证误差范围,提高放疗精度.方法:采用放疗专用Phlipis 16排大孔径CT定位机对15例需进行胸部放疗、已行体膜固定的病例进行定位扫描,将扫描后图像传输入Eclipse 7.0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并设计放射治疗计划,确定几何中心后在CT模拟机下校对中心并在体膜上进行标记,参照校对后中心进行图像扫描并传输图像进入Eclipse 7.0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然后应用图像融合技术对校对中心前后图像进行融合,比较两个图像中心点位置在三维方向上的误差并进行分析.结果:X方向准确度为1.64 mm,X方向精度为2.044 mm,平均误差(-0.113 3±2.046 1)mm,误差范围0.1~3.2 mm;Y方向准确度为2.25 mm,Y方向精度为2.798 mm,平均误差(-1.100 0±2.555 39)mm,误差范围0.1~6.0 mm;Z方向准确度为2.45 mm,Z方向精度为3.193 mm,平均误差(-0.766 7±3.138 62)mm,误差范围0.0~5.00 mm;总的准确度为4.338 mm,精度为1.429mm.3个方向平均误差无统计学意义(F=1.910,P=0.161).结论:应用图像融合技术比较分析三维调强适形放疗计划几何中心与经CT模拟定位机校对后中心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在三维方向上均小于5 mm);且应用图像融合技术进行定位误差分析是可行的.
作者:王义海;王海峰;陆艳荣;张瑾熔;张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率及其相关生化指标.方法:调查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者1 916例,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血生化检查以及肝脏实时超声检查.结果:1 916例体检者完成调查,共检出脂肪肝467例,其中非洲精性脂肪肝446例,患病率为23.26%.男件患病率为35.72%,女性患病率为9.9%.男性NAFLD患病率在50岁之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之后开始下降,女性在70岁之前NAFL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除60~70岁年龄组男女两性患病率无差异(P>0.05)外,其他各组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各年龄组NAFLD患病率民族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随年龄增加两民族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但两民族患病率的高峰有所不同,汉族以30~40组患病率高,达26.43%,维吾尔族以40~50组患病率高,达31.71%.NAFLD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崮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在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高,血脂异常及其相关的多元代谢紊乱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密切,性别、年龄和民族可能是NAFLD的间接因素,ALT、AST、GGT等肝脏酶学指标测定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测指标.
作者:薛黎;孟存仁;刘继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的手术方式.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有腹部无疤痕、伤口疼痛轻、体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2006年11月成功开展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玫廷;刘丽英;范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青少年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的CT诊断办法.方法:从1986年11月~2002年5月共收治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的患者31例.另选50例年龄在15~18岁之间的正常青少年女性作为对照.两组人群均经仔细询问病史、全面的临床查体、X线检查及屈膝20度的髌股关节CT扫描,并在CT扫描片上测量外侧髌股角、髁间沟角、和谐角;比较两组CT扫描结果.结果:(1)屈膝20度的髌股关节CT扫描上,两组股骨髁间沟角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P>0.05);两组外侧髌股角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8,P<0.05);两组和谐角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30.62,P<0.05);且3个指标相互独立无相互关联关系,说明这3个指标尤其是后二者是CT诊断青少年RSP的重要指标.结论:屈膝20度的髌股关节CT扫描是诊断青少年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吴彦生;加亨;白靖平;锡林·宝勒日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