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珊;曾群力;程昌良;贺晓晔
目的:了解和田地区小学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为和田地区防控小儿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别在和田市、墨玉县、喀尔塞乡及昆其村随机抽取4所小学,7~14岁儿童共3 540名,在学生中开展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TB-PPD)测试.结果:3 540名儿童中,阳性者249人,阳性率为7.03%;不同性别组、年龄组、民族组及区域组的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及其构成比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卡痕组之间试验结果及其构成比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卡痕者的试验阳性率高于有卡痕者.结论:PPD实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筛检结核感染及肺结核的方法,根据试验结果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古丽鲜·艾斯卡尔;张卫平;韩文;董菊;多力坤·木扎帕尔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PAD)的关系.方法:将门诊和住院的212例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为研究对象,测量踝臂指数(ABI),ABI<0.9诊断为PAD.将研究对象分为PAD组48例,非PAD组164例,测定其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尿酸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AD组血尿酸水平平均为(350.12±105.84)μmol/L,明显高于非PAD组(332.27±100.4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外周动脉疾病有关.
作者:刘继文;董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实验教学是高等中医药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主要环节,是科学创造与发明的摇篮,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促进个性发展的主阵地[1];中医药实验教学一直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制约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目标,需要切实做好实验室各项服务和管理工作,不断探索中医药实验室的开放运行机制是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教学、科研功能的主要途径.
作者:兰卫;郭玉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单药化疗和联合化疗的疗效、生存期及对化疗的耐受性,探讨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6月我院内科收治的年龄≥70岁的晚期NSCLC(Ⅱb-Ⅳ期)患者82例,单药化疗组有23例,联合化疗组有59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生存情况及对化疗的耐受性.结果:联合化疗组与单约化疗组相比有效率明显提高,分别为35.6%和13.0%(P=0.044);但两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4.6%和73.9%(P=0.951);中位生存时间(MST)分别为11.60个月和9.43月(P=0.104);1年生存率分别为47.0%和34.0%(P=0.129).3~4度化疗副反应联合组高于单药组(P<0.05).全组患者均未观察到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对于体能较好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可推荐单药化疗.含铂双药方案与单药方案相比,虽然有效率明显提高,但在生存期方面并无优势,且联合方案毒性大于单药.
作者:曲颜丽;周宁;王海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和胃苓汤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内服龙胆泻肝汤和胃苓汤加减配合外用雄黄、冰片等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西药阿昔洛韦片,并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及维生素B1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9例(90.6%),好转3例(9.4%),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22例(68.8%),好转6例(18.7%),未愈4例(12.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龙胆泻肝汤和胃苓汤加减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郑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通过不同包装材料对宣肺清热颗粒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为该颗粒剂贮存条件及包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颗粒剂处方中药材麻黄、甘草、射干、陈皮、浙贝母为定性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有效成分麻黄碱、橙皮苷、甘草酸含量为定量指标进行:(1)影响因素试验:定性及定量检查高湿(90±5)%、强光(4 500±500)Lx、高温(60)℃条件下放置10 d药用复合膜包装和普通塑料袋包装供试品对光、温度、湿度的稳定性.(2)湿度稳定性试验:相对湿度(RH)30%、40%、50%、60%、70%、80%、90%条件下放置供试品7 d,定时取样、称重,确定临界相对湿度(CRH).结果:(1)定性指标结果:在以上稳定性试验中,不同时间各定性鉴别指标TLC结果与0 d TLC结果无差别.(2)定量指标结果:①影响因素试验:该颗粒剂对湿度,光线、温度都具一定稳定性,药用复合膜包装能提高该制剂吸湿稳定性.②湿度稳定性试验:确定该颗粒剂CRH为68.1%.结论:心用多指标评价稳定性是较好的解决以方中单味药的某中成分作为复方指控指标而与实际情况偏离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不同稳定性实验结果可以认为该颗粒剂稳定性符合要求,药用复合膜包装可以提高该制剂吸湿稳定性.
作者:木巴拉克·伊明江;贺冰;迪力努尔·艾合买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69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双侧SIJ摄X线平片,同时作CT扫描.总结其影像表现及病变分级,作平行对照研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主诉以髋部疼痛、腰痛、弯腰受限、颈椎受限出现的百分率依次为:49.27%、36.23%、13.03%、1.44%.X-ray骶髂关节影像表现正常、关节变毛糙、模糊、硬化,关节融合的检出率分别为:13.04%、57.97%、27.53%、1.44%;CT分别为:0%、53.62%、44.92%、1.44%.X-ray与CT诊断的符合率从0级~Ⅳ级分别为:0%、15.38%、60.0%、76.92%、100%.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X线平片的早期不敏感,对临床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早期病变,CT检查有较高价值.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的患者CT对其分级更为准确,可提高1~2个级别.
作者:巴哈提·哈立亚;塔布斯;波拉提·哈依若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青少年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的CT诊断办法.方法:从1986年11月~2002年5月共收治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的患者31例.另选50例年龄在15~18岁之间的正常青少年女性作为对照.两组人群均经仔细询问病史、全面的临床查体、X线检查及屈膝20度的髌股关节CT扫描,并在CT扫描片上测量外侧髌股角、髁间沟角、和谐角;比较两组CT扫描结果.结果:(1)屈膝20度的髌股关节CT扫描上,两组股骨髁间沟角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P>0.05);两组外侧髌股角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8,P<0.05);两组和谐角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30.62,P<0.05);且3个指标相互独立无相互关联关系,说明这3个指标尤其是后二者是CT诊断青少年RSP的重要指标.结论:屈膝20度的髌股关节CT扫描是诊断青少年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吴彦生;加亨;白靖平;锡林·宝勒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调查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种慢性疾病的住院费用情况,比较医保和非医保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构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乌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型医院5年间住院出院的5种慢性疾病共计9 382例患者的病案首页,运用统计描述和t检验方法分析医保和非医保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及构成.结果:2003~2007年医保与非医保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医保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高于非医保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09%和6.36%,药品费、检查费和其他费与医保患者住院总费用关系密切,是构成住院总费用的主要成分.结论:合理控制药品费、检查费和其他费是控制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和个人支付费用的关键,也是减轻慢性病患者疾病负担的重点.建议继续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保障力度,解决异地医保报销.
作者:方娴;姚萱;买买提·牙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 mg,1次/d,同时口服复方甘草甜素75 mg,3次/d.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 mg,1次/d.服用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痊愈+显效)达86.8%,而对照组有效率为52.8%,两者有统计学差异(χ2=14.50,P<0.01).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甜素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作者:古力达丽哈·波帝;卢娟;陈赵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新疆紫草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防治作用的影响.方法: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0.5 ml)、模型组、新疆紫草高剂量组(16%的新疆紫草水提取物0.5 ml)、中剂量组(8%的新疆紫草水提取物0.5 ml)、低剂量组(4%的新疆紫草水提取物0.5 ml),每组连续灌胃10 d,第11天处死各组小鼠,观察小鼠外周白细胞计数、免疫器官重量、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MTT法)及体外抗体形成细胞(溶血空斑实验).结果:同模型组比较,新疆紫草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均可明显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外周白细胞计数,鼠免疫器官重量,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加溶血空斑数.结论:新疆紫草埘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有预防作用,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功能部有上调作用.
作者:梅拉·哈万;单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2006~2008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群分布及对抗生素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用ATB系统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结果:3年间共检出病原菌534株,依次是大肠埃希菌(45.7%)、肺炎克雷伯菌(29.2%)、铜绿假单胞菌(25.1%).ES-BLs的检出率由2006年的23.8%上升到2008年的37.9%.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高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100%),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高的抗生素是多粘菌素E(92.4%)和阿米卡星(78.6%).结论: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关注致病菌分离及耐约性变化情况,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马君玲;马玲;马唯一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依法行医是珍重病人生命、维护病人权益的保障,也是医院与医务人员维护自身权益、确保医疗安全的需要.医疗质量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医院将继续加强全院医务人员对法律、法规教育,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医院和医务人员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的防治、医疗技术准入、处方管理、放射防护、消毒隔离、合理用药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使依法行医成为我院每位医务人员自觉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支撑点,也是医院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作者:宋晓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人眼结膜羊狂蝇幼虫病是羊狂蝇幼虫侵染眼结膜引起的疾患.羊狂蝇属有缝群有瓣类狂蝇总科狂蝇科狂蝇属.羊狂蝇幼虫是羊鼻孔、眼的常见寄生虫,可侵入鼻腔,在鼻腔中生长,羊为正常宿主,偶尔感染人.
作者:林国跃;虞彬;张和平;郭继华;甘强;白冰;杜晓璐;王秋慧;王萍;罗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不同程度病变的肱动脉内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在我科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20例,所有病例均已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并根据造影结果分为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共78例,依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情况将本组病人分为3组:(1)单支病变组;(2)双支病变组;(3)3支以上病变组.单纯高血压组有高血压但是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或狭窄<50%,共42例.通过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内径加压后30、60 s的内径值.结果:加压后30、60s的内径值与冠心病的危险分层相关.加压后30 s冠心病的危险分层中的单支、双支、多支病变均有相关性(P<0.05).冠心病组组内比较:肱动脉三种状态下的平均血流速度与吸烟三级、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肱动脉三种状态下的平均血流速度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增加,动脉内皮功能损害的危险性亦增加;冠心病的病变程度越重其吸烟级别、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值越大,高密度脂蛋白越低;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检测方法能在高血压、冠心病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方面有所帮助.
作者:谢伟;徐新娟;刘俊明;黄文军;窦清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全身麻醉前预防性用药在围麻醉期的安会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行全身麻醉,分为两组,Ⅰ组27例,术前用沙丁胺醇或氨茶碱,Ⅱ组24例,术前无预防性用药.观察两组麻醉前(T0)、支气管插管即刻(T1)、麻醉后30 min(T2),60 rain(T3)、清醒拔管前(T4)等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压(Paw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数据的变化.结果:Ⅰ组患者均无支气管哮喘发作,Ⅱ组患者有18例支气管发作,两组麻醉前后各时点Pawp、PaO2、PaCO2、SpO2、PETCO2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哮喘发作时用氯胺酮、地塞米松、麻黄碱等可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结论:术前用硫酸沙丁胺醇和氨茶碱可有效预防哮喘患者麻醉中哮喘发作.氯胺酮治疗急性哮喘发作时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丽帕·艾比布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中重要的阶段,既是医学生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学习过程,也是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培养一名合格的医师的重要环节.实习课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是由学生到医生角色转变的第一步[1].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纠纷管珲条例等政策的出台,以及面临择业困境,医学教育尤其临床实习阶段遇到前所末有的阻力.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临床实习对妇产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近年来,临床实习面临着诸多困难,临床技能训练机会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在妇产科学表现的尤为突出,进行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提高妇产科临床实习质量成为必须.
作者:古丽娜·阿巴拜克力;万晓慧;丁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腹腔镜手术做为微创性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手术开腹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妇科疾病领域的治疗和检查,改变着传统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格局,腹腔镜手术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创伤及其带米躯体和精神上的影响.其需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后形成气腹再行手术及检查.在关注其围手术期的护理的同时,尤应注意其麻醉后的护理问题,常见的全麻术后并发症就是咽部不适、咳嗽,而加强全麻术后病人呼吸道的护理对干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妇科在2006年3月~2007年5月期间应用腹腔镜手术实施全麻治疗妇科疾患病人的护理干预介绍如下.
作者:彭俊英;付丽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一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后引起心血管意外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心功能在2级以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术后疼痛处理效果不好、冠心病患者合并肥胖对发生心血管意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功能在2级以上是行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心血管意外的主要因素.结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心功能在2级以上,术后出现心血管意外风险增加,在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并行针对性治疗,以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吴宇红;郭念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初始视力对青少年远期视力变化及真性近视发生的影响.方法:采集1987年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地区第1、2、5、6、11小学三年级共1 149名学生的初始视力,排除先天弱视、斜视及遗传因素造成的视力不良原因.共有1 142名学生视力检查结果列入观察目标(其中269名视力不良,873名视力正常).2007年对观察目标学生进行视力追踪.结果:总追踪率55.96%,其中视力不良追踪率87.7%,视力正常追踪率46.6%.初始视力不良组,20年后追踪不仅视力不良率明显高于初始视力止常组,而且视力不良组发生真性近视的概率是视力正常组的5.12倍(视力不良率组69.1%,视力正常组13.5%,P<0.01).结论:初始视力不良的学生,远期发生真性近视率显著增加,初始视力不良是青少年发生真性近视的易患因素.
作者:李玥莹;李群宝;张平;师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