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梅;张丽华;张振红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意识障碍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北京房山区第一医院近3 a收治的52例诊断为COPD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结果:COPD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和意识障碍,由单一原因引起者43例,占76.92%,两种以上原因引起者11例,占23.08%;其中常见的原因是肺性脑病(肺脑),其次是低钠低氯血症,另有消化道出血、感染中毒性休克、心脑血管病、低血糖、肾功能衰竭、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肺脑是COPD患者意识障碍常见的原因,但部分患者有多种原因,需要仔细分析和鉴别.
作者:郝凤霞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先天性会厌囊肿是一种较少见的引起新生儿或婴儿上气道梗阻的喉发育异常疾病,临床少见,现将我院误诊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7月龄.因生后出现喉喘鸣,加重2个月,门诊以喉喘鸣原因待查收入院.喉喘鸣活动后明显,近2个月加重伴单声咳嗽,不伴声嘶、发绀及其他不适,反复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支气管炎,予以口服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无明显好转,遂来我院.访.
作者:韩静;夏万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我科2007-06-2009-06共收治进展性脑梗死86例,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判断预后.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2例,女34例,年龄34~83(平均63.97)岁.全部做了头部TCD、颈部血管超声、头CT、MRI+DWI,有43例做了MRA,25例做了DSA.所有患者均测血压、血糖、血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均是发病后1 h 20 min至21 h入院的.
作者:李金英;吴优;陈丽辉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对腹式(TAH)、阴式(TV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的临床特点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182例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项指标差异.结果:手术时间、住院费用LAVH组明显高于TVH组和TAH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率、住院时间TAH组明显高于TVH组和LAVH组(P<0.05).术中出血量三组比较无差异.结论:三种术式各有优点和不足,选择术式应个体化.
作者:杨慧丽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应用B-lynch缝合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2008-01-2009-06期间的16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采用B-lynch缝合术. 结果: 16例患者应用B-lynch缝合后均能够快速减少出血,保留了子宫及生育功能.结论: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治疗中有效、简便、实用.
作者:刘艳伶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评价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疾病的疗法.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剂、脑细胞保护剂、溶栓、自由基清除剂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与银杏液提取物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灯盏细辛与通心络胶囊治疗,连用2周.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0%).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明显,安全有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作者:许枫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对我院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伴门脉高压症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4岁.因反复恶心、呕吐1个月,呕血2 d为主诉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未确诊,经过对症治疗病情时好时坏.
作者:关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两种尿液干化学分仪(以下简称尿分仪)尿糖检测结果的符合程度并评价其性能.方法:用两种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尿分仪及全自动生化仪已糖激酶(HK)法对171例尿液标本平行检测尿糖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尿分仪尿糖阳性检出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各自检测结果与HK法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尿分仪基本能满足临床尿糖测定需求,但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不同仪器之间的量级差异,以免误诊.
作者:张岳春;程国伟;周志敏;常言超;欧萌萌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移植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设计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移植,治疗难以覆盖的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交腿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是治疗小腿远端及踝关节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
作者:侯金玲;刘会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随着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的发病例数逐年增加,它成为了住院期间患者非预期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因此其早期诊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诊断及其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张淑文;王丽娟;王树满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超声仪对77例DVT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观察血管壁、内径、管腔及周围结构,记录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栓塞程度,血栓回声特征及管腔血流情况.结果:血栓形成后静脉内径显增宽,管腔不能压瘪,急性血栓表现为均质低回声,慢性血栓为不均质较高回声,血栓部位血流信号消失或充盈缺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诊断DVT及观察疗效首选方法.
作者:王宗太 刊期: 2010年第13期
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是医生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诊断、治疗和预防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1].
作者:王玉辉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分析后阶段又称为检验后过程,是指分析后检测结果的发出直至临床应用这一过程,包括检验结果的正确发出、检验样品的保存及处理以及咨询服务,即检测结果的合理解释及其为临床医师应用的过程[1].
作者:潘凤莲;鹿新红;梁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免疫性肝纤维化肝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用猪血清大鼠腹腔内注射复制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免疫攻击16周后处死动物,行肝组织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肝内CTGF、TGF-β1表达.结果:16周后模型组大鼠形成典型的肝纤维化,肝内CTGF与TGF-β1表达均显著增强,同时二者阳性分布部位相近,表达程度呈正相关性;且CTGF表达与组织病理上肝纤维化变化呈正相关性.结论: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CTGF与TGF-β1促进肝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尚军洁;李孝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组以反复发作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为临床表现,伴有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A)阳性的一种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又称为抗磷脂-血栓形成综合征.APS分为原发性APS(primary APS,PAPS)、继发性APS(secondary APS,SAPS)和较少见的恶性抗磷脂综合征(catastrophic APS,CAPS),后者表现为短期内进行性广泛血栓形成,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
作者:张瑗;刘永华;钱晓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病理特征.方法:对4例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CT表现、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并对病例进行随访.结果:3例误诊为上颌窦癌,1例误诊为上颌窦霉菌感染.结论: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中间性肿瘤,应与上颌窦癌、上颌窦炎、霉菌感染、纤维瘤等疾病鉴别.
作者:徐双喜;刘坤锋;曹廷志 刊期: 2010年第13期
自1982年Khodadoust 首次报告2例原因不明的角膜内皮炎以来[1],国内外均有个案报告[2-4].随着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增加趋势,逐渐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本文将我院2006-07-2009-10以来收治的角膜内皮炎患者进行汇总和分析,将诊治的临床经验和误诊的心得体会进行归纳和总结.
作者:王怡 刊期: 2010年第13期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儿科产科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儿科产科合作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病死率及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各级医院儿科产科合作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合作现状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将三门峡地区从2004-11-2009-11儿科产科合作现状进行讨论分析,以期对儿科产科合作提供经验.
作者:杨素娥;秦俊晓;王晓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颈部先天性囊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颈部先天性囊性肿块的超声表现及发病部位,总结不同病理类型囊性肿块的声像图特征.结果:甲状舌管囊肿29例,颈淋巴管瘤24例,腮裂囊肿5例,各有其好发部位及特异性声像图表现.结论:小儿颈部各类先天性囊性肿块的发病部位及超声表现不同,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华;李颖;唐少珊;高树熹;刘守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本院2006-01-2009-10共收治行动迟缓查因278例,其中首诊被误诊为帕金森病35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8.3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8例,颈椎病3例,既往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史2例,颈内动脉狭窄行支架植入术患者的1例.
作者:李萍;黄远桃;李远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