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77例分析

王宗太

关键词:腿/血液供给, 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超声仪对77例DVT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观察血管壁、内径、管腔及周围结构,记录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栓塞程度,血栓回声特征及管腔血流情况.结果:血栓形成后静脉内径显增宽,管腔不能压瘪,急性血栓表现为均质低回声,慢性血栓为不均质较高回声,血栓部位血流信号消失或充盈缺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诊断DVT及观察疗效首选方法.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实验室分析后阶段的质量保证探讨

    分析后阶段又称为检验后过程,是指分析后检测结果的发出直至临床应用这一过程,包括检验结果的正确发出、检验样品的保存及处理以及咨询服务,即检测结果的合理解释及其为临床医师应用的过程[1].

    作者:潘凤莲;鹿新红;梁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小儿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14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4例小儿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行头颅CT检查,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结果:生存12例,死亡2例.结论:对小儿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采取手术为主综合治疗措施,以尽快降低颅内压为首要目标,可达到减少病死率之目的.

    作者:罗博文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广谱、高效低毒的人工合成抗菌药.目前本类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性传播疾病等多种感染性疾病.但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细菌的耐药性产生及不合理用药等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等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樊新星;孙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胺碘酮预防食管癌及贲门癌开胸术后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方法:167例食管癌、贲门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83例术前口服胺碘酮,开始为200 mg,3次/d,连服5 d后,改为200 mg/d至手术前,术后静脉使用胺碘酮,能进食后改200 mg/d口服.对照组84例,不予胺碘酮预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情况,房颤发生率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预防组房颤发生率、房颤时心室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 vs 13.1%;(112±10.5)次/min vs (135±15.3)次/min,P均<0.05.结论:胺碘酮能安全有效降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减慢房颤发生时的心室率.

    作者:康兴斌;王恩燕;马凯峰;王春雨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蝶窦血管瘤误诊1例

    1 病历摘要男,48岁.反复发作头痛2 a,近6个月来双眼视力模糊、眼球运动轻度障碍,偶有回吸血涕等症状,多次到神经内科就诊,先后行脑电图、脑地形图、颈椎X线片、头颅CT、血液学等检查,予口服卡马西平等药物,效果不佳,后到我科就诊.

    作者:王国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确诊支气管哮喘患者38例,分为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20例;吸入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对照组18例.治疗后对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舒利迭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疗效和肺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利迭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明显,较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更好控制及改善的哮喘症状.

    作者:王雪格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海洛因中毒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分析

    对海洛因中毒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27岁.因意识不清18 h于2009-08-29就诊与我院急诊科,经给予纳洛酮促醒等治疗后收住我科住院治疗.患者入院后无尿,既往急慢性肾脏疾病及急慢性肝病史.入院查体:T 36.1 ℃,P 82次/min,R 20次/min,BP 120/70 mm Hg,血氧饱和度90%.

    作者:刘吉耀;吕云利;姚向荣;廖军;贾存玮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开放性胫骨骨折软组织缺损18例早期修复分析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骨骨折软组织缺损的早期修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 a 18例开放性胫骨骨折软组织缺损患者,早期采用腓肠肌肌皮瓣修补、腓肠神经逆行筋膜蒂皮瓣修补创面.结果:全部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失败2例,成功率约90%.结论:早期应用腓肠肌肌皮瓣、腓肠神经逆行筋膜蒂皮瓣修补开放性胫骨骨折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方便简便易行,疗效确切,适合基层开展.

    作者:李伯强;章德本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和氨茶碱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的改善、血气分析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71.4%)(P<0.01),治疗组血气分析主要指标改善更好(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1).结论:多索茶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

    作者:董哲;邵丽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非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既是医学生全面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又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使其顺利转变成为一名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过程[1].非麻醉专业本科生在我院麻醉科临床实习只有短短的1周时间,如何进行麻醉科专业的实习带教,多年来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庆;缪建中;沈永强;温来友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鼻咽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鼻咽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病理诊断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报告1例鼻咽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病临床无特异性,病理特征有肿瘤细胞体积较小,呈圆形或卵圆形,间质较少,有聚集成团倾向,肿瘤弥漫表达CD99,并不同程度地表达NSE、Syn、Vim、S-100等.结论:PNET是一种预后非常差的恶性小圆细胞肿瘤,认识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对于该恶性肿瘤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罗春华;肖方星;郑启忠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1例治疗分析

    老年前列腺增生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满意,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对此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中药内服以缓解症状、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取得理想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少庭;祝河霞;张友青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危重新生儿582例血糖监测分析

    目的:探讨对危重新生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10-2009-03住院危重新生儿582例进行血糖监测,血糖异常者监测至空腹血糖正常2次为止.结果:582例危重新生儿中发生糖代谢紊乱64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及轻度窒息患儿血糖紊乱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患儿血糖紊乱以高血糖为主.结论:危重新生儿血糖异常发生率高,积极监测血糖变化,及时纠正血糖紊乱,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和避免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玉红;刘松林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治疗血管瘤麻醉中婴儿呛奶窒息死亡1例分析

    现将治疗血管瘤麻醉中婴儿呛奶窒息死亡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11月龄.因头部血管瘤增长较快来医院就诊.查体发育良好,右上额部可见面积1.9 cm×2.6 cm草霉状血管瘤,适于皮肤微波治疗,对家长进行明确告知包括治疗中、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等,知情同意书上特别注明婴幼儿治疗前3~4 h禁食水,患儿父母审阅后同意并签字,完善相应各项检查后,医护及家长共同配合,局麻下顺利地完成了首次治疗,预约二次复诊时间.

    作者:马金丽;王凤荣;李绪玲;何文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伴癌综合征误诊为癫痫1例

    1 病历摘要女,16岁.因反复神志不清,四肢抽搐1周为主诉于2009-01-14入院.不伴发热,头痛.既往无类似发作,无遗传病史.查体:神情,消瘦,皮肤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正常,肝脾未扪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初诊:癫痫.

    作者:葛英;胡向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不典型肾结核45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对45例肾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不典型肾结核患者有26例(57.8%),主要有腰酸腰痛(56.4%)、尿频尿急(54.3%)、血尿(45.8%)等.影像学检查多提示患侧肾脏有大小、形态及功能变化,手术切除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是目前晚期肾结核主要治疗方法.结果:32例肾结核行患肾及同侧输尿管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佳.结论:详细了解病史,结合B超、IVU和CT等辅助检查,对不典型肾结核的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金毅斌;蒋睿;陈敏;蒋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主动脉窦瘤破裂18例分析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动脉窦瘤破裂临床表现各异,心脏彩超可以帮助诊断,早期手术或介入治疗效果好.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结合心脏彩超尽早选择合适的手术或介入治疗.

    作者:张凤云;杨如玺;商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与传统分娩法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与传统分娩法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初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拉玛泽分娩法,对照组按传统分娩法进行护理.结果:两组分娩时呼吸运用的依从率、顺产率、产程中疼痛分值、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能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疼痛,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陈燕;苏玉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及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

    目的:探讨更安全有效的无痛胃镜麻醉手段.方法:对门诊胃镜检查术患者 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芬太尼组(A组)和异丙酚+咪达唑仑+芬太尼组(B组),每组各20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B组流泪、呛咳、肢体活动、入镜有阻力及需要追加异丙酚的发生率均低于 A组.结论:异丙酚联合低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努尔兰;冯国良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医学生眼中的PBL教学调查

    目的:调查正接受PBL教学的医学生对其的看法.方法:应用不记名笔答以自制问卷对中国医科大学120名本科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PBL中的主体作用,认为教学案例与临床、理论和学生联系密切,也认识到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结论:对于PBL的优点,应继续加强,对于存在的问题,应逐步改善.通过PBL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互补长短,达到培养医学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作者:郑东明;宗实;尹萌;王艳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