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爱
目的 为参加医学实验室认可和了解仪器性能,需评估一台寿命长达12年的Olympus 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方法 通过评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清蛋白、糖、尿素氮、肌酐、尿酸、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12个项目的 精密度、线性范围、灵敏度、正确度等,评估仪器的性能.结果 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精密度、线性范围以及正确度方面,均可达到ISO15189认可所要求的仪器性能指标或者仪器声明的指标等.而AST、ALT、ALP、ALB、α-HBDH等,检测限高于仪器声明检测限,可能与仪器老化有关.结论 尽管AU400型生化分析仪使用年限较高,但除仪器灵敏度受损外,性能依然良好,完全符合ISO15189分析质量要求.
作者:张景洪;王茂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本试验方法用小鼠断尾血代替了人血,大大降低了本科生操作的危险性,而且断尾的小鼠不至于死亡,还可应用于其他试验,大大降低了试验成本,节省了经费开支.几年来作者将以上方法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试验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且方法简单易行,学生乐意参与和动手操作.因此,作者认为此法可在医学院校中推荐应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梅梅;熊亚南;张淑杰;章广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本院是武汉市治疗传染病的定点专科医院,主要收治肝炎和结核病,同时承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能,比如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因此本院检验科的标本有的要求快速出结果,有的生长周期很长要等2个月才能报结果(比如分枝杆菌培养),虽然检验科自动化仪器比较普遍,但漏单少项及漏费、少费、逃费现象频频发生;不能对患者的结果进行动态追踪;化验结果不能及时送达临床,耽误了患者治疗;工作量难以统计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本院实际,本院于去年引进了东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系统是专为医院检验科设计的一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能将实验仪器与电脑联机组成网络,使患者样品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目前,LIS在运行速度、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并能实现检验结果审核自动化、检验无纸化、双向通讯及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无缝联接,为实验室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质的检验流程管理[1].经过近一年的应用,除了能减少工作量和工作中因为人为原因而产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能建立快速准确、畅通的信息流通渠道,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
作者:李虹泽;项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两种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 一致性评价方法 的优劣.方法 应用配对t检验、简单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法对两种血液细胞分析仪结果 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 随机误差较大时,配对t检验仍显示较好的一致性;系统误差较大时,简单相关分析也呈现较好一致性.Bland-Altman分析不仅兼顾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对一致性结果 的影响,同时可结合临床意义进行判断.结论 配对t检验和简单相关分析评价两种血液细胞分析仪结果 具有明显的片面性,Bland-Altman法可作为一致性评价的优选方法.
作者:夏寿扬;钱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不同观察时间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结果 对健康志愿者和结核病患者的诊断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佳观察时间.方法 随机选取506例健康志愿者和491例结核病患者,以上实验对象均皮内注射0.1 mL PPD试剂,注射结束后分别于24、48 h和72 h观察并记录局部皮肤反应.结果 在506例健康志愿者PPD皮试结果 中,24、48 h和72 h 的阴性人数分别为291例、258例和266例.在491例结核病患者PPD皮试结果 中,24、48 h和72 h 的阳性例数分别为380例、417例和424例.应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检验,其中24 h和48 h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 h的灵敏度显著大于24 h;24 h和72 h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 h时的灵敏度显著大于24 h;48 h和72 h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48 h和72 h不同观察时间的PPD皮试结果 在健康志愿者和结核病患者中具有相同的诊断效果,因此PPD皮肤试验的佳观察时间可以扩大为48~72 h.
作者:都伟欣;徐苗;卢锦标;杨蕾;苏城;沈小兵;王国治;陈保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奉节县和巫山县地区无偿献血者RhD血型分布规律,建立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型库,以满足临床需求,保障输血安全.方法 采用RhD初筛试验及确证试验对2004年3月15日至2011年6月30日,共103例无偿献血者血标本进行RhD血型初筛和确认鉴定,并建立了Rh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采用纸质记录,计算机管理系统记录,对资料库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与献血者常保持联系和沟通,一旦医院需要和血站预约后,便和献血者进行联系,请他们来献血,邀请的献血者采用先近后远的原则,采集的血液经初复检合格后再发往所需的医疗机构.结果 经RhD初筛试验及确证试验鉴定为RhD阴性献血者,7年间49 000人次,再次献血30%(49 000~14 700)初次献血者34 300人,共103例,占献血人次的3‰.其中O型43例(41.7%),A型28例(27.2%),B型24例(23.3%),AB型8例(7.70%);7年间向临床RhD阴性受血者供血9 400 mL,未发生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及产生同种抗体.结论 建立Rh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提供RhD血型抗原表型相配合献血者的血液,不仅可有效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而且可以避免产生同种抗体,并提高血液输注的疗效;还可以为采供血辖区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血液资源,确保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书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血液标本采集、运送、放置时间这些人为因素对凝血4项检测结果 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住院患者4 826例标本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检测;对其中56例即采血即送检的合格标本作立即测定,室温放置2、4 h后再测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 826例标本中有279例有误差,误差率为5.8%,其中采血比例不当占95.7%,标本与抗凝剂酶混匀不匀12例,占4.3%,标本放置2、4 h后测定结果 与即刻测定结果 比较,PT、TT、APTT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标本采集不当与送检时间是导致凝血四项检测结果 误差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楚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由于在测定全血T细胞亚群中CD3、CD4、CD8比例实验室可以使用BD与Beckman 2台流式细胞仪,为了保证两台仪器测定能提供一致的结果,于是对这两台仪器测定全血中CD3、CD4、CD8比例进行了比对.方法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提供了一套方案,来确保不同仪器测定能提供一致的结果.采用荧光免疫和流式细胞术相结合,新鲜肝素抗凝血,在两台仪器双份重复测定.首先检查方法 内两次重复测定的离群点,然后检查仪器间离群点,随后检查方法 的测定范围是否足够宽,后是将预期偏差与允许偏差相比较.结果 CD3、CD4、CD8均未超过可允许偏差.结论 实验室不用建立BD FACScan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作者:李睿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如何适应护理学生(下称护生)的带教需求、实施在临床教学过程中的规范化、科学化的带教活动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建立带教教师审查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带教师资队伍,树立教学相长意识,以身作则,始终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团队精神,其次培养以实践为重点的临床教学方法,后注重医德医风培养,才能培养出一批政治思想合格、医德医风端正、专业技术过硬的护理人才,才能适应护理教学需求.
作者:张永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PCR-SSP) 基因定型在新生儿溶血病(CHDN)ABO血型定型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例来自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样本,对这些样本进行ABO血型鉴定等一系列血型血清学方法 进行检测,然后用PCR-SSP基因定型技术进行样本的基因分型.结果 与其血型的血清学分型结果 进行比较,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的定型是新生儿输血的必要保障,而PCR-SSP基因分型较血型血清学方法 更快捷、准确.结论 PCR-SSP基因正型技术将不再局限于疑难血型的鉴定中,并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HDN的鉴定中.
作者:廖扬勋;王洋洋;陈立强;梁结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迪瑞H-8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的结果 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收集住院和门诊患者的晨尿标本700份,用迪瑞H-8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分别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然后将两者的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700份标本中迪瑞H-800尿沉渣分析仪阳性检出率为12.2%,显微镜镜检阳性检出率为11.0%.其中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白细胞假阳性9例.结论 迪瑞H-8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白细胞结果 存在假阳性仍需用显微镜复检,以提高报告结果 的准确性.
作者:虞薇;潘洪涛;刘伟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夹层杯法和直接涂片法(简称直涂法)在检测痰抗酸杆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11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晨痰,同时进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夹层杯法和直涂法检测痰抗酸杆菌,统计分析3种方法 的检出率.结果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夹层杯法和直涂法对114例晨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9%、28.9%、16.7%,3种方法 检出率两两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抗酸杆菌阳性率明显高于夹层杯法和直涂法,且所需设备简单,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检测方法.
作者:刘海波;邵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充盈压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法和Swan-Ganz导管测定150例心功能Ⅱ-Ⅳ级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瓣尖水平的E峰和A峰大速度比值(E/A).结果 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增加,患者的血清UA水平和PCWP依次增加,而LVEF和E/A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UA水平与PCWP(r=0.416,P<0.01)呈显著正相关,而与LVEF(r=-0.508,P<0.01)和E/A(r=-0.205,P<0.01)呈显著负相关.出现肺部啰音、水肿和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的患者的血清UA水平明显高于未出现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血清UA水平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充盈压和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充盈压水平和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叶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受血者输血前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 687例受血者输血前4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抗体(抗-TP)的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687例受血者中,HBsAg的阳性率为12.18%,抗-HCV阳性率为0.90%,抗-HIV阳性率为0.05%,抗-TP阳性率为0.57%.结论 做好受血者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的检测工作,对掌握受血者的感染状况,判定医疗纠纷责任,预防和减少因输血治疗造成的医疗纠纷,以及对医务人员在医疗操作过程中的自身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熊异和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镁二甲苯胺蓝比色法测定试剂校准周期与稳定性的验证方法,以保证临床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方法 连续测定稳定质控品,观察其变化情况,以确定开瓶稳定时间.结果 pH在10.5~11.0的镁单试剂校准周期与开瓶稳定性均可达30 d.结论 临床实验室应该对校准周期与开瓶稳定性进行验证,目前本科室使用的新成生物的镁二甲苯胺蓝比色法测定试剂完全能够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吴彦军;胡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比较其X线片照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依从性,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桡动脉组)100例,对照组(经股动脉组)95例.结果 X线片照射时间分别为(5.32 ±3.58)min和(4.64±3.25)min(P<0.05);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21.6±10.5)min和(15.1±10.2)min(P<0.01).成功率分别为98.1%和97.9%(P>0.05);血管并发症分别为13.1%和3.57%(P<0.01)(不包括疼痛和导尿等非血管并发症).两组间造影剂剂量、手术时间、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则经桡动脉组低于经股动脉组(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依从性经桡动脉组显著高于经股动脉组(98%∶60%,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不需卧床,患者损伤小,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节省费用,减少X线照射时间.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更安全、可行、便捷、经济的方法.
作者:张艳芳;王正中;李维琼;冉华;何艺;王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中第3位.由于该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确诊时多为中晚期,且大于80%的病例同时伴有肝硬化,预后不良.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HCC的主要手段,但术后高复发转移率已成为制约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瓶颈,有报道称根治性切除后5年复发率约为60%~70%[1].现HCC术后复发转移机制、诊断及防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以下报道.
作者:范高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及尿中胱抑素C(Cys C)浓度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及尿中的Cys C;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24 h尿微量清蛋白(24 h UmAlb).并根据24 h UmAlb将糖尿病患者分为DM组(无肾病)、DN1组(早期DN)和DN2组(临床DN)共3组.结果 DM组血清及尿中的Cys C分别为(1.32±0.56)、(0.26±0.12)与健康对照组血及尿Cys C分别为(0.97±0.20)、(0.12±0.0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N1组血清及尿中的Cys C为(1.76±0.79)、(0.46±0.18)和DN2组血清及尿中的Cys C为(2.98±1.24)、(0.96±0.20)较对照组和DM组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清及尿中的Cys C的浓度均显著升高,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小管损伤的评价指标.
作者:李文锋;李秋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明矾溶液坐浴治疗痔疮是民间流传的单方、秘方,无痛苦、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可减少手术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不用住院,在家治疗即可.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48岁,教师.因大便时肛门滴鲜血伴肿物脱出3年,加重2月余,于2000年9月21日到重庆某医院检查,生命体征正常,血象正常,诊断为混合痔,湿热型,在门诊施行手术治疗,手术当天坐长途客车回家.术后出现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创面愈合缓慢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3个月后痊愈.术后第3年每年至少复发3次及以上,大便时滴鲜血,疼痛难忍,伴肿物脱出,卧床后也不能自行回纳肛内,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内服和外敷药物效果不佳.2004年10月21日,作者遇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明矾溶液坐浴可治疗反复发作性痔疮,便介绍给患者,患者坐浴2次后症状好转,第3天痊愈.追踪7年无复发.
作者:陈万秀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检测在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43例前列腺癌患者和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TPSA和FPSA含量,并以45名健康者作比较.结果 前列腺癌组TPSA和FPSA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a组FPSA/TPSA比值则明显低于BPH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SA、FPSA、FPSA/TPSA比值联检可作为PCa和BPH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世永;苏国生;劳炳焕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