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0年某院临床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冯雪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10年临床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疾病诊断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19 238例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共检出致病菌5 443例.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及药敏试验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本院分离细菌5 443株,革兰阴性菌3 486株,占64.05%;革兰阳性菌1 478株,占27.15% ;真菌479株,占8.8%.痰液中检出率高,占45.05%.在革兰阴性菌中耐药率低的为碳青霉烯类和头孢替坦.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大肠埃希菌52.8%,肺炎克雷伯菌61.5%.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率为68.1%,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为63.34%.结论 细菌培养结果 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加强细菌耐药监测,了解其耐药性变化,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3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107例确诊的肺癌患者为观察组,87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癌胚抗原(CEA)、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水平,比较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及单独应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研究肺癌组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 CEA、CA153、CA125肺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灵敏度为86.0%;CA125在非小细胞升高比较明显,CEA在腺癌中升高比较明显.结论 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对提高肺癌的检出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检测对肺癌组织学类型的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成小英;刘婷芝;王陆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血清TPSA FPSA的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检测在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43例前列腺癌患者和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TPSA和FPSA含量,并以45名健康者作比较.结果 前列腺癌组TPSA和FPSA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a组FPSA/TPSA比值则明显低于BPH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SA、FPSA、FPSA/TPSA比值联检可作为PCa和BPH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世永;苏国生;劳炳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凝聚胺试验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在临床输血技术中,快速、准确地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可为临床紧急、大量输血提供安全保障.手工凝聚胺检测技术(MPT)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目前作为输血前试验正在国内许多医院血库常规应用.MPT的商品化试剂盒也越来越多.因此血库工作人员只有详细了解MPT的优点和不足才能恰当地应用这一方法,使输血更加安全.作者对MPT在国内外的临床应用研究作以下综述.

    作者:李亚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贵州黔南地区人群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Ⅱ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贵州省黔南地区人群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Ⅱ(HTLVⅠ/Ⅱ)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贵州省黔南地区一般人群7 280例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阳性结果 用蛋白印迹试验(WB)确认.结果 经检测有6份标本初检阳性,但经WB确认均为阴性.结论 本调查未发现HTLV(Ⅰ/Ⅱ)抗体阳性,要进一步了解感染及流行情况有必要加大调查范围和相关疾病的调查.

    作者:曹盛;唐斌;吴昌松;朱廷伦;卢征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湛江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为招募安全献血者提供依据及减少血液报废,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 对湛江市近5年来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为4.1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不合格率为0.53%,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4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08%,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65%;总检测不合格率为5.57%.结论 ALT阳性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因素,梅毒抗体的阳性率逐年增高,成为仅次于ALT阳性而造成血液报废的重要因素.

    作者:蔡澍;罗均;周平;钟土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监测利奈唑胺对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利奈唑胺的敏感性及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住院患者各类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定,按湖北地区监测网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依据CLSI2009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 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97株,其中MRSA 116株.分离出MRSA的标本以痰标本为主,其次为分泌物和血液.MRSA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林敏感率为100%;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敏感率大于80%;对青霉素、苯唑西林100%耐药;对其他药物敏感性较低.结论 MRSA对大部分抗菌药物仍维持较高的耐药率,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替考拉林一样是为数不多,仍然对MRSA表现较强抗菌活性的药物之一.

    作者:朱明;朱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痰液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

    目的 由于结核病检测技术目前存在灵敏度低,检测周期长的问题,给结核病防治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多种基因检测技术的出现为结核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利工具.本文通关过使用新型基因扩增法,LAMP法对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方法 采集54份肺结核疑似患者的临床痰标本,对每份样本使用LAMP法进行检测,并使用痰培养结果 作为金标准.结果 在直接检测痰标本的试验中LAMP的灵敏度为96%,特异性为100%.结论 通过这项研究发现,使用LAMP技术用于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可大大缩短检测周期,简化操作步骤,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有利于进行结合病的筛查和诊断.

    作者:陈秀琼;黄裕春;周志梅;鲁曦;石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卫生信息交换标准在检验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卫生信息交换标准(HL7)在检验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HL7标准协议以及消息的结构并通过编写程序实现检验仪器在以与检验信息系统(LIS)之间的通信接口.结果 运行后实现结果 数据和测试项目申请信息双向通信,结合LIS的标本条码化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结论 数据交换的标准化是未来检验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使用HL7节约了LIS开发维护成本,节省了信息交换时间,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龙喜雄;梁栋伟;卢昭桦;黄平;黄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孕晚期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正常孕32周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为子痫前期患者的高凝状态和严重程度提供敏感性指标.方法 采用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和配套试剂,来检测孕32周的孕妇血浆中FIB和D-D含量,共1 481例.用minitab软件将所得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用SPSS统计软件将1 407例健康妊娠组和47例子痫前期组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FIB的参考范围为(4.42±1.25)g/L,D-D的参考范围为(1.09±0.66) μg/mL.健康妊娠组和子痫前期组孕妇的FIB和D-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得到的参考范围大幅度降低因孕妇生理性增高而导致的异常判断.提示健康孕妇已处相对高凝状态;子痫前期组患者FIB含量显著下降而D-D明显高于健康孕妇,有血栓形成倾向,提示FIB和D-D可作为监测子痫前期患者血液纤溶和凝血状态的重要指标,对预防产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锡清;张静;侯雅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对猪链球菌2型快速鉴定

    目的 对VITEK2 compact鉴定猪链球菌的方法 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展开分析,为及时诊断和治疗猪链球菌引发的各种类型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对疫情中采集的不明原因的病原菌进行细致的鉴定检测.结果 对系统所分离出的111株可疑病原菌所得鉴定结果 进行认真细致比对,其中有110株被准确鉴定为猪链球菌2型,还有1株被准确鉴定为猪链球菌1型,整体检测的平均用时短在4 h以内.结论 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和鉴定猪链球菌2型,结果 可靠,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马丽梅;谭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登士柏机用镍钛根管锉在磨牙弯曲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登士柏机用镍钛根管器械磨牙弯曲根管预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435颗磨牙1 566个根管随机分为3组,机用PT组镍钛根管锉预备根管,手用PT组镍钛根管锉预备根管,两组均使用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技术,K型组不锈钢K锉(ISO标准型)预备根管,使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技术.3组均采用侧压法充填根管.比较每组根管预备操作时间,及根管充填恰填率.结果 机用PT组每个根管预备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机用PT组与手用PT组在根管治疗中根管充填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用PT组根管预备操作时间明显少于不锈钢K型组(P<0.05),手用PT组根管适充率明显高于不锈钢K型组(P<0.05).结论 机用 ProTaper在磨牙弯曲根管预备中有明显的优越性,成行更快速高效,省时省力,能获得良好根管成行效果,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地青睐认可,提高了口腔根管治疗水平,值得临床普及推广,临床操作中须预防器械折断.

    作者:龙刚;龙军;张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大剂量安定及大量温盐水洗胃治愈毒鼠强中毒的体会

    毒鼠强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病,发病急,病程短,如不及时抢救治疗,会立刻导致患者死亡[1].本文通过两例实例说明大剂量安定及大量温盐水洗胃治愈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疗效.大剂量安定静脉推注及静脉滴注,同时大量温盐水洗胃[2].大剂量安定及大量温盐水洗胃治疗毒鼠强中毒症状缓解快,恢复快[3].大剂量安定及大量温盐水洗胃治愈毒鼠强中毒疗效可靠.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炯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结果的审核方法

    血细胞分析是临床检验常用的检测项目之一.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与传统手工方法相比,具有精密度高,操作速度快的特点,并能为临床不同层次需求提供多个有效的血细胞分析参数,大大方便了患者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已成为外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常用的方法.但是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在日常检验工作中,部分检验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或者不懂审核方法,常常做出错误的检验报告.为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检验质量,现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审核方法作如下综述.

    作者:梁兴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输血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的构建

    临床输血安全管理涉及血液的保存和运输、血样的采集和管理、血液的交配和发放、血液的输注和不良反应的预防等.各个方面都有规范和标准,书面记录繁杂、费时、易出错,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让计算机网络全面进入科室管理,是现代输血科发展的方向,而开发一套集备血、输血、检验、计费、审核、查询、统计、质量管理等输血科工作为一体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对提高输血科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作者:孙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护理临床教学的几点思考

    如何适应护理学生(下称护生)的带教需求、实施在临床教学过程中的规范化、科学化的带教活动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建立带教教师审查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带教师资队伍,树立教学相长意识,以身作则,始终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团队精神,其次培养以实践为重点的临床教学方法,后注重医德医风培养,才能培养出一批政治思想合格、医德医风端正、专业技术过硬的护理人才,才能适应护理教学需求.

    作者:张永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宫颈鳞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细胞角蛋白CK19(CyFRA21-1)、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癌胚抗原(CEA)在宫颈鳞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SCC含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EA、CyFRA21-1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TPS含量,本研究共检测了65例患者(其中宫颈鳞癌52例,宫颈上皮内癌变13例)和30例健康者的SCC、CyFRA21-1、TPS、CEA的水平,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宫颈癌组SCC、CyFRA21-1、TPS、CEA水平和敏感性均高于宫颈上皮内癌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SCC联合CyFRA21-1、TPS、CEA检测可显著提高宫颈鳞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SCC联合CyFRA21-1、TPS、CEA检测有助于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敏华;陈燕;林莺莺;陈岩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南通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

    目的 了解南通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南通地区HBV感染者共125例,其中无症状携带者(ASC)3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4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HLC)2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25例.应用实时荧光PCR试剂盒进行血清HBV基因分型测定.结果 对HBV-DNA阳性的116例标本进行HBV基因分型,其中B基因型35例(30.17%),C基因型76例(65.52%),B+C混合基因型 5例(4.31%),未检出非B非C型.其中ASC组HBV-DNA定量阳性患者中以B型为主(86.36%);而其余3组感染者中以C型基因居多:CHB患者中C型为80.43%,HLC患者中C型为69.57%,HCC患者中C型为80%.结论 南通地区HBV基因型主要以C型为主,其次为B型.HBV基因C型与B型各有显著的临床特点,可为临床诊断及指导临床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曹亚丽;陈琳;吴月平;赵建华;吴玉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生化试剂盒线性范围高值的简单评价方法

    临床检验工作中经常碰到需要对新试剂盒进行考察的问题,而线性范围是生化试剂的一个重要指标[1].确定线性范围的实验需要由低到高一系列浓度的样本,其中高浓度的样本一般是通过临床搜集或者通过普通浓度的样本添加纯物质来获得,前者具有一定的难度,后者成本较高,而且获得起来也未必方便.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对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尤其是高值部分进行评价,以确定试剂盒的质量状况.作者通过对试剂的上机测定参数进行调整,以普通的高值样本实现了检验试剂盒测定特别高值样本的能力.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雷;张天甍;王蕴峰;王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脑出血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D-D)的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将80例脑出血患者按首次出血量分为:Ⅰ组为大量出血组,出血量大于30 mL,26例;Ⅱ组为中量出血组,出血量20~30 mL,30例;Ⅲ组为小出血量组,出血量小于10 mL,24例.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各组病例血浆D-D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病例血浆中D-D在急性期升高,各组测得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D-D含量增高,出血量越大和继续出血者升高越明显.

    作者:刘志凡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健康人群血清胆红素参考区间调查

    目的 建立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健康人群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参考区间.方法 采用Becman COULTER DXC-800生化分析仪对810名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总胆红素的测定,按性别年龄分别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本地区维吾尔族健康人群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 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健康人群总胆红素水平在性别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提供的参考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吾尔族健康人群TBIL在性别和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必要建立本地区维吾尔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的参考范围.

    作者:马颖;胡金伟;朱有森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