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小英;刘婷芝;王陆荣
目的 探讨正常孕32周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为子痫前期患者的高凝状态和严重程度提供敏感性指标.方法 采用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和配套试剂,来检测孕32周的孕妇血浆中FIB和D-D含量,共1 481例.用minitab软件将所得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用SPSS统计软件将1 407例健康妊娠组和47例子痫前期组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FIB的参考范围为(4.42±1.25)g/L,D-D的参考范围为(1.09±0.66) μg/mL.健康妊娠组和子痫前期组孕妇的FIB和D-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得到的参考范围大幅度降低因孕妇生理性增高而导致的异常判断.提示健康孕妇已处相对高凝状态;子痫前期组患者FIB含量显著下降而D-D明显高于健康孕妇,有血栓形成倾向,提示FIB和D-D可作为监测子痫前期患者血液纤溶和凝血状态的重要指标,对预防产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锡清;张静;侯雅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D-D)的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将80例脑出血患者按首次出血量分为:Ⅰ组为大量出血组,出血量大于30 mL,26例;Ⅱ组为中量出血组,出血量20~30 mL,30例;Ⅲ组为小出血量组,出血量小于10 mL,24例.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各组病例血浆D-D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病例血浆中D-D在急性期升高,各组测得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D-D含量增高,出血量越大和继续出血者升高越明显.
作者:刘志凡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在临床输血技术中,快速、准确地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可为临床紧急、大量输血提供安全保障.手工凝聚胺检测技术(MPT)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目前作为输血前试验正在国内许多医院血库常规应用.MPT的商品化试剂盒也越来越多.因此血库工作人员只有详细了解MPT的优点和不足才能恰当地应用这一方法,使输血更加安全.作者对MPT在国内外的临床应用研究作以下综述.
作者:李亚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本院儿童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43例住院疑似患儿进行HCMV-DNA定量检测.结果 HCMV总阳性率为16.05%;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17.83%和12.79%;1个月至1岁年龄组(婴儿期)患者高为17.41%.临床诊断主要以肝损害、腹泻和黄疸为主.结论 加强儿童患者HCMV的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贾伟;师志云;赵志军;赵颖;魏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医学模拟教学在头颈肿瘤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6~2007级临床医学肿瘤专业本科生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名.实验组利用低仿真机械性无生命气道模型,通过鼻咽喉镜模拟训练系统,提高实习医师操作程序的熟练性和精确性,减少对鼻腔、鼻咽、喉腔壁的损伤.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 教学.以成绩测试和调查问卷形式评价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测试成绩和问卷结果 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临床肿瘤专业学生头颈肿瘤实习训练中,采用模式教学方式比传统教学方式可以取得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留芳;李晓江;马静;武要洪;李宝忠;张楠;孙传政;杨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人睾丸特异性基因(TSC21)蛋白在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 构建人pET32a-TSC21表达载体,转化到感受态BL21细菌,诱导表达并纯化TSC21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人的TSC21多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TSC21在健康者睾丸组织和生精阻滞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成功制备人TSC21的鼠源性多克隆抗体;TSC21蛋白在健康者睾丸组织中主要定位于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在生精阻滞的无精症患者中表达减弱.结论 TSC21蛋白对于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降低可能是男性不育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周永翠;刁瑞英;颜秋霞;桂耀庭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涂片镜检对痰液培养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338份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直接涂片镜检与培养并对其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理想合格标本96份,涂片与培养结果 符合率68.6%;可接受合格标本123份,涂片与培养结果 符合率58.9%;不合格标本119份,涂片与培养结果 符合率33.7%.结论 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对于痰培养结果 的可靠与否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金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比较其X线片照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依从性,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桡动脉组)100例,对照组(经股动脉组)95例.结果 X线片照射时间分别为(5.32 ±3.58)min和(4.64±3.25)min(P<0.05);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21.6±10.5)min和(15.1±10.2)min(P<0.01).成功率分别为98.1%和97.9%(P>0.05);血管并发症分别为13.1%和3.57%(P<0.01)(不包括疼痛和导尿等非血管并发症).两组间造影剂剂量、手术时间、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则经桡动脉组低于经股动脉组(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依从性经桡动脉组显著高于经股动脉组(98%∶60%,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不需卧床,患者损伤小,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节省费用,减少X线照射时间.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更安全、可行、便捷、经济的方法.
作者:张艳芳;王正中;李维琼;冉华;何艺;王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近年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方便、快捷、准确的优势迅速取代了半自动及手工分析,为确保全自动分析仪的准确性,分析仪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2009年s本院引进了ROCH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ISE900、D2400和P800模块,现将ISE900模块维护保养及常见报警处理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海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用刃天青显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并探讨该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来自河南省3家结核病医院的共240株结核分枝杆菌分别用刃天青显色法检测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硫酸链霉素(SM)的耐药性,并与比例法作比较.结果 刃天青显色法检测平均时间为8 d,与比例法相比结果 一致性好,INH、RFP、EMB、SM 4种药物的折点浓度分别为0.25、2.0、4.0、2.0 μg/mL.结论 刃天青显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具有成本低、快捷、操作简便、准确等优点,为结核耐药检测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敏;付光宇;罗江卫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两种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 一致性评价方法 的优劣.方法 应用配对t检验、简单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法对两种血液细胞分析仪结果 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 随机误差较大时,配对t检验仍显示较好的一致性;系统误差较大时,简单相关分析也呈现较好一致性.Bland-Altman分析不仅兼顾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对一致性结果 的影响,同时可结合临床意义进行判断.结论 配对t检验和简单相关分析评价两种血液细胞分析仪结果 具有明显的片面性,Bland-Altman法可作为一致性评价的优选方法.
作者:夏寿扬;钱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10年临床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疾病诊断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19 238例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共检出致病菌5 443例.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及药敏试验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本院分离细菌5 443株,革兰阴性菌3 486株,占64.05%;革兰阳性菌1 478株,占27.15% ;真菌479株,占8.8%.痰液中检出率高,占45.05%.在革兰阴性菌中耐药率低的为碳青霉烯类和头孢替坦.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大肠埃希菌52.8%,肺炎克雷伯菌61.5%.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率为68.1%,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为63.34%.结论 细菌培养结果 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加强细菌耐药监测,了解其耐药性变化,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冯雪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开展使得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艾滋病(AIDS)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但一些患者经过HAART后,在免疫功能重建的同时,却自相矛盾地在治疗的前几个月内病情反复、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是对于病毒载量下降明显而CD4+T淋巴细胞迅速上升的患者,人们将发生于免疫重建过程中的疾病称为免疫重建炎性反应综合征(IRIS)或免疫重建疾病[1].当前,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已经全面铺开,而广泛开展HAART面临的主要问题是IRIS.因此许多学者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对其发病情况、发病机制、表现及诊断、预防与治疗均有相关的研究,本文综述如下.
作者:蓝珂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血细胞分析是临床检验常用的检测项目之一.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与传统手工方法相比,具有精密度高,操作速度快的特点,并能为临床不同层次需求提供多个有效的血细胞分析参数,大大方便了患者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已成为外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常用的方法.但是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在日常检验工作中,部分检验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或者不懂审核方法,常常做出错误的检验报告.为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检验质量,现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审核方法作如下综述.
作者:梁兴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PCR-SSP) 基因定型在新生儿溶血病(CHDN)ABO血型定型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例来自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样本,对这些样本进行ABO血型鉴定等一系列血型血清学方法 进行检测,然后用PCR-SSP基因定型技术进行样本的基因分型.结果 与其血型的血清学分型结果 进行比较,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的定型是新生儿输血的必要保障,而PCR-SSP基因分型较血型血清学方法 更快捷、准确.结论 PCR-SSP基因正型技术将不再局限于疑难血型的鉴定中,并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HDN的鉴定中.
作者:廖扬勋;王洋洋;陈立强;梁结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产妇实施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接受导乐陪伴分娩服务的初产妇220例作为观察组,由有分娩经验的导乐师全程陪伴,持续给予心理和生理上的帮助.同期选择初产妇250例作为对照组,无导乐师陪伴,由责任医护人员观察,按常规产科处理.结果 在分娩方式、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的实施,能使产妇全方位的得到优质服务,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母婴安全健康.
作者:赵萍;容莉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通过本院近年收治的16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收治过程,病因及处置失误的分析,总结临床经验,减少临床上的误诊及处理不当,使临床医生增加该类疾病的认识,能正确、及时诊治,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危险.
作者:杨文;陈峰;姚跃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107例确诊的肺癌患者为观察组,87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癌胚抗原(CEA)、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水平,比较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及单独应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研究肺癌组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 CEA、CA153、CA125肺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灵敏度为86.0%;CA125在非小细胞升高比较明显,CEA在腺癌中升高比较明显.结论 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对提高肺癌的检出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检测对肺癌组织学类型的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成小英;刘婷芝;王陆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本院是武汉市治疗传染病的定点专科医院,主要收治肝炎和结核病,同时承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能,比如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因此本院检验科的标本有的要求快速出结果,有的生长周期很长要等2个月才能报结果(比如分枝杆菌培养),虽然检验科自动化仪器比较普遍,但漏单少项及漏费、少费、逃费现象频频发生;不能对患者的结果进行动态追踪;化验结果不能及时送达临床,耽误了患者治疗;工作量难以统计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本院实际,本院于去年引进了东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系统是专为医院检验科设计的一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能将实验仪器与电脑联机组成网络,使患者样品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目前,LIS在运行速度、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并能实现检验结果审核自动化、检验无纸化、双向通讯及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无缝联接,为实验室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质的检验流程管理[1].经过近一年的应用,除了能减少工作量和工作中因为人为原因而产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能建立快速准确、畅通的信息流通渠道,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
作者:李虹泽;项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血凝测定是临床血栓和止血分析中重要的筛选试验.目前,随着止血与血栓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日益深入和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其检测技术日益先进和自动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自动凝血仪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临床血栓与止血疾病的诊疗预后提供了多项实验指标,也使得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测定结果快速、准确.但是,如果对血凝分析仪的影响因素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相应对策,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使检测结果与真值出现偏差,本文就影响血凝分析的因素及对策作如下初步探讨.
作者:王敏;吴李培;周玉贵;丁正安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