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在细菌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

赵丽;杨振华

关键词: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尿路感染, 筛检
摘要:目的 探讨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简称UF-1000i)用于筛检细菌性尿路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134例中段尿标本在作病原菌分离培养后立即用UF-1000i检测细菌(BACT)、酵母菌(YLC)2项参数.以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以评价这两项参数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 UF-1000i的BACT和YLC的佳临床判断值为3 876.9/μL、38.6/μL,灵敏度为82.3%、72.9%,特异度为79.3%、88.9%,假阳性率16.4%、1.8%,假阴性率为2.8%.结论 UF-1000i用于筛检细菌性尿路感染和真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不能完全代替病原体的培养鉴定.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328株肠球菌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苏州市中医医院2009~2010年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肠球菌β-内酰胺酶的产酶率与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MicroScan Autoscan-4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测定,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做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 328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153株,屎肠球菌159株,其他为16株.有6株为β-内酰胺酶阳性.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呋喃妥因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显示高水平耐药.同时发现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1例,屎肠球菌2例.结论 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敏已出现高水平耐药,并出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临床应根据耐药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控制和延缓多重耐药的产生.

    作者:张芸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胶体金法测粪便隐血的假阴性分析

    目的 探讨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隐血时出现的假阴性原因.方法 用胶体金和转铁蛋白法测已知浓度的人血红蛋白(Hb)稀释液及用胶体金法测稀释后的粪便标本.结果 对用胶体金法检测45例柏油样粪便显示阴性的12例标本,用转铁蛋白法测阴性数为1例,稀释后用胶体金测阴性数为1例.结论 胶体金法测粪便隐血出现假阴性标本时应稀释后再次检测或者用其他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张朝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产后出血防治方法探讨

    产后出血轻者增加产妇痛苦,重者危及产妇生命.现就产后出血的防治方法作以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1991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分娩8 423例,其中178例发生产后出血.年龄16~44岁.平均住院6.5 d.1.2 方法专人翻阅17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分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

    作者:邱淑英;陶鸿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汕头市城镇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核酸分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汕头市城镇健康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和核酸分型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FH)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对3 399例健康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高危型HPV感染阳性人群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结果 3399例妇女HPV阳性315例,总阳性检出率为9.27%(315/3 399),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8.15%(277/3 399)、低危型HPV感染率为2.62%(89/3 399),本地区健康妇女HPV亚型感染常见依次分别为HPV52、HPV58、HPV16,该人群未检出HPV43.在315例HPV阳性中,以单一HPV亚型感染为主,占86.3%(272/315),并以高危型HPV为主,排在前3位依次为HPV52(21.6%,68/315),HPV16(11.1%,35/315),HPV58(11.1%,35/315).各年龄段HPV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感染高危型HPV人群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为5.4%.结论 健康妇女中有相当比例的女性感染HPV,并以单一高危型为主,HPV亚型感染具有独特的地方特征;结合TCT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及癌变发生、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陈绩才;杨晓珊;许少武;陈韧;王惠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对腹部全麻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性优质护理服务用于普外科全麻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效果评价.方法 功能制护理组:随机选取2010年1~5月入住本院的普外科行腹部手术全麻患者200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2岁.优质护理组:随机选取2011年1~5月入住本院的普外科行腹部手术全麻患者200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3岁.(两组造血功能异常、外伤、腹腔镜除外).结果 优质护理组下肢深静脉栓塞(DVT) 发生率明显低于功能制护理组.结论 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性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全麻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效果明显.

    作者:杨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无偿献血者检出RhD抗原变异体1例

    目的 确认1例初筛为Rh阴性的无偿献血者.方法 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等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Rh阴性确认.结果 该献血者Rh血型不同于正常Rh阴性或Rh阳性结果,经检测是一例RhD抗原变异体.结论 Rh阴性确认试验使用的试剂尽可能多选择几个不同厂家、不同细胞株试剂,包括人源血清、单克隆IgG和单克隆IgM/IgG混合性质血清,避免RhD抗原变异体误定为Rh阴性.

    作者:舒群峰;刘冬;崔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罕见模式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流行的疾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及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我国是慢性HBV感染的重灾区,据文献报道[2]:我国现有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9 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是检测乙型肝炎感染和机体免疫状态的常见指标,通常检测标志物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即所谓乙型肝炎五项检测.

    作者:吕迎霞;张学东;于林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肌红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肌红蛋白(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高度疑似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就诊后,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测,同时采静脉血检测Mb水平;结合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心肌梗死诊断.记录检测时间,综合评价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40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26例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14例患者的心电图出现特异波形,6例患者的心电图未出现特异波形.AMI组患者的Mb的阳性率为92.30%,非AMI组患者阳性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检测是AMI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的优点,适合于院前急救诊断.

    作者:焦文学;王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目的 调查医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6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使用WHONET5.4 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62.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结论 加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监控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红升;韩晶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四川地区成人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参考区间的建立

    目的 建立四川地区成人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择四川地区80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游离钴比色法测定IMA的含量,利用百分位数法(非参数法)评估参考区间,以97.5%百分位数作为单侧参考区间上限.结果 (1)男、女两组IMA水平分别为小于78.1 U/mL和小于77.5 U/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Ⅰ组血清IMA水平为小于77.3 U/mL,Ⅱ组血清IMA水平为小于77.6 U/mL,Ⅲ组血清IMA水平为小于78.4 U/mL.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川地区成人血清IMA的参考区间是小于77.8 U/mL,与性别、年龄无关.

    作者:杨溢;蒲建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中度哮喘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静脉注射氨茶碱配合吸入复方异丙托溴胺和布地奈德,治疗组静脉注射多索茶碱配合吸入复方异丙托溴胺和布地奈德,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疗效.结果 注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3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9%,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为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疗效优于氨茶碱,不良反应少于氨茶碱.

    作者:张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创伤性脾破裂保留脾脏治疗57例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方法和疗效.方法 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采取保脾治疗57例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6 例,单纯缝合修补7例,用结缔组织片缝合修补13例,脾部分切除3例,脾脏切除合并自体脾脏片大网膜移植28例.结果 治愈56例,1例死于合并腹膜后血肿及慢性肝病,其中4例并发脾切除热,平均住院时间11.7 d.结论 根据脾损伤的程度和患者全身情况,选择适宜的保留脾脏治疗方法既保留脾脏功能,又能安全有效地抢救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元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北京某社区医院2007~2011年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2007~2011年北京某社区医院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率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PI20NE鉴定出153株PAE分别来自住院患者各类标本,采用纸片扩散法按照CLSI各年度标准判断PAE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5年共分离出153株PAE,其中检出痰液标本129株占大构成比84.3%,2007~2010年PAE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度部分药物耐药率略有下降,而环丙沙星、氨曲南的耐药率仍然在继续上升.结论 社区医院PAE的耐药率低于同期综合医院的耐药率,但总体仍呈上升趋势,PAE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因此应加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依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才能有效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马萍;黄鹤;聂庆东;李洪利;张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日立7060与7600-020生化分析仪检测酶类项目的一致性分析

    目的 探讨日立7060与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和日立7600-020生化分析仪,校准品、朗道人基质常规质控血清组成检测系统,分别用这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0例患者的8项酶类生化指标,计算实验方法和比较方法之间的系统误差,判断两台生化仪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两台日立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相对偏差SE%<1/2 CLIA′88,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日立7060与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作者:潘国刚;许桂丹;黄艳新;黎作茶;李如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甲状腺抗体检测在甲状腺功能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在甲状腺功能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全自动微粒子发光法分析20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的TGAb、TPO-Ab水平.结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及桥本甲状腺炎组与单纯性甲状腺肿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TGAb和TPO-Ab定量检测值及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单纯性甲状腺肿组与健康对照组的TGAb和TPO-Ab定量检测值及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定量检测TGAb和TPO-Ab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作者:罗雪平;郭满盈;邱黎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探讨分析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6~12月期间,本院各科住院患者采集血液作生化、免疫、血液细胞学检查的630 份血液标本作为统计分析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采集.所有检验标本均由护理人员采集、送检.采取严格监管措施,判断标本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标本进行详细登记,注明不合格标本的原因,针对原因探讨解决方法.结果 共收集血液标本630份,其中血清430份,血浆149份,全血51份.其中不合格标本41份,占总标本的6.51%(41/630).依据不合格标本的不同原因分为5类:即溶血、凝固、错用抗凝、量不准及其他,各自的所占的比例为29.27%、14.63%、12.20%、31.71%以及12.20%.结论 医护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标本采集规范,注意标本采集、送检、处理等事项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陈锦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精神科护理潜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医院安全问题也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每年医院都会发生众多的意外事件.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家属的放心,对于医院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精神科这一特殊的患者群体,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多,在医院中,其发生意外事件的可能性也是大的.所以,医院亟需解决该问题,对于精神科护理工作也应该加大力度,对存在的不安全,采取预防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从而将其危险性降到低.

    作者:郑琼;肖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检验科结核病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结核病作为重点防控的恶性传染病之一,其防控类别也由二类上升至一类.由于结核病疫情呈现全球性回升趋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当前我国的结核病疫情已相当严重,结核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1-2].从事结核病诊断的检验科医务人员每天要面对很多的结核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患者就诊时通过咳嗽、咳痰严重污染了就诊室、病房及实验室,医务人员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3].因此,必须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工作[4].

    作者:董洁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用于直接鉴定临床病理样本中微生物的研究

    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鉴定患者样本的微生物长期主要基于检测假定的目标微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表型特征.革兰染色、菌落形态学、镜检、选择性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和各种生化试验是传统鉴定方法的主要手段.因为这些方法一般需依赖于相关微生物的活性代谢过程,因此,一般需要一个较长的培养过程.而临床微生物检测需要对感染患者的检测样本进行快速鉴定以及时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所以传统方法明显不能满足临床检测需要.分子诊断方法,主要是16S核糖体RNA测序或实时PCR基因检测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并已被普遍应用于微生物的鉴定,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鉴定方法.

    作者:刘新海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临床送检尿液培养标本分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遵照CLSI M100-S20,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离出85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578株,占67.3%;革兰阳性球菌156株,占18.2%;真菌分离125株,占14.5%.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有较高敏感性.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7.2%和4.7%,鲍曼不动杆菌呈较高水平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3.3%和40.0%.检出2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其次是氯霉素和呋喃妥因敏感率94.1%.结论 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开展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冬梅;齐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