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其合并肾病(DN)尿脂质运载蛋白-2(LCN2)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115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40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29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尿LCN2.结果 SDM、EDN、CDN组尿LCN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较NC组升高(P<0.05),随病情加重,升高更为明显.尿LCN2与hs-CRP高度相关(r=0.86,P<0.01).T2DM患者尿LCN2水平随着尿清蛋白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T2DM患者尿LCN2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DN早期的敏感的诊断指标.
作者:张国明;胡礼仪;马小波;刘玲玲;张高明;杨莉;徐庆雷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本地区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ECO)检出率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Βio-Merieux公司的ATΒ半自动鉴定仪鉴定细菌,K-Β单向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鉴定809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ESBLs)347株,占42.9%,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均较高,对第1~3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单酰胺类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产ESBLs菌株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珠.结论 尿路感染ECO呈多重耐药,加强对ESΒLs菌株监测,有效地预防控制耐药菌株蔓延扩散.
作者:姚毅;张岚;严仔敦;侯道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6~12月期间,本院各科住院患者采集血液作生化、免疫、血液细胞学检查的630 份血液标本作为统计分析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采集.所有检验标本均由护理人员采集、送检.采取严格监管措施,判断标本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标本进行详细登记,注明不合格标本的原因,针对原因探讨解决方法.结果 共收集血液标本630份,其中血清430份,血浆149份,全血51份.其中不合格标本41份,占总标本的6.51%(41/630).依据不合格标本的不同原因分为5类:即溶血、凝固、错用抗凝、量不准及其他,各自的所占的比例为29.27%、14.63%、12.20%、31.71%以及12.20%.结论 医护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标本采集规范,注意标本采集、送检、处理等事项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陈锦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多重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各地均有爆发和散发报道[1].患代谢性疾病、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以及术后或某些治疗后的患者易感染本菌.该菌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可形成5种不同的菌落:(1)典型型;(2)大肠菌样型;(3)粗糙型;(4)黏液型;(5)侏儒型[2].侏儒型铜绿假单胞菌因生长缓慢,菌落形态不典型,无生姜味,给临床鉴定带来了一定难度和困惑.
作者:周林涛;朱柏珍;刘晓云;雷艳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鹤壁市孕前及妊娠妇女TORCH感染状况.方法 应用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鹤壁市1 789例孕前及妊娠妇女血清中TORCH-IgM和TORC-HIgG.结果 在1 789例孕妇中,弓形虫IgM抗体(TOX-IgM)阳性5例,阳性率为0.28%;弓形虫IgM抗体(TOX-IgG)阳性5例,阳性率为0.28%;风疹病毒IgG抗体(RUV-IgM)阳性8例,阳性率为0.45%,风疹病毒IgG抗体(RUV-IgG)阴性6例,阳性率为0.33%;巨细胞病毒IgM抗体(CMV-IgM)阳性6例,阳性率为0.33%;巨细胞病毒IgG抗体(CMV-IgG)阳性5例,阳性率为0.28%;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HSV-IgM)阳性10例,阳性率为0.56%,单纯疱疹病毒IgG抗体(HSV-IgG)阳性12例,阳性率为0.67%.结论 鹤壁市孕前和妊娠妇女中有一定数量的TORCH感染者,开展TORCH检测可提高人口出生素质.
作者:苑瑞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结核病作为重点防控的恶性传染病之一,其防控类别也由二类上升至一类.由于结核病疫情呈现全球性回升趋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当前我国的结核病疫情已相当严重,结核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1-2].从事结核病诊断的检验科医务人员每天要面对很多的结核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患者就诊时通过咳嗽、咳痰严重污染了就诊室、病房及实验室,医务人员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3].因此,必须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工作[4].
作者:董洁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UF-1000i尿有形成份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及尿沉渣显微镜检测尿液成分的体检价值.方法 收集到本院体检的新鲜尿标本1 000例,分别用UF-1000i、干化学及镜检分别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UF-1000i与干化学检测结果检测红细胞、白细胞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中有19例干化学法检测阳性,UF-1000i检测为阴性;另有6例UF-1000i检测为阳性标本,干化学法检测为阴性;UF-1000i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以镜检为标准的2种成份假阳性率分别为18.6%、15.7%,假阴性率分别为1.2%、1.5%.干化学联合检测与镜检比较,UF-1000i与干化学联合检测红细胞阳性86例,镜检阳性82例,符合率为95.3%,白细胞阳性135例,镜检阳性125例,符合率为92.6%;4例UF-1000i红细胞阳性,镜检为非晶型盐类2例,真菌2例,UF-1000i与干化学联合检测红细胞阴性的889例标本中,有4例白细胞镜检阳性(2~4/HP).结论 干化学和UF-1000i联合过筛尿液常规检查,对阳性标本通过镜检进行确认,既可以降低镜检率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适合体检工作中标本量较大的模式.
作者:汪欣;魏雯;池飞燕;林幸清;黄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2007~2011年北京某社区医院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率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PI20NE鉴定出153株PAE分别来自住院患者各类标本,采用纸片扩散法按照CLSI各年度标准判断PAE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5年共分离出153株PAE,其中检出痰液标本129株占大构成比84.3%,2007~2010年PAE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度部分药物耐药率略有下降,而环丙沙星、氨曲南的耐药率仍然在继续上升.结论 社区医院PAE的耐药率低于同期综合医院的耐药率,但总体仍呈上升趋势,PAE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因此应加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依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才能有效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马萍;黄鹤;聂庆东;李洪利;张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比血小板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评估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出血症状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为标准,对比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结果 25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9例; 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交叉配型前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型后输注的 1 h和24 h CCI、PPR数值明显高于配型前输注的.结论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血小板配型输注可以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血小板,提高单采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避免滥用血小板.
作者:陈活强;蔡葵;容伯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原发性肝癌(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位[1].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外科手术切除[2],但因患者就诊时大多属于中晚期,又因肝癌的多中心起源、肿瘤临近大血管和胆管以及合并肝硬化导致肝脏储备功能差等因素,使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术后肿瘤复发率高[3].为解决这一难题各国学者一直在探寻新的治疗方法.射频消融(RFA)是目前治疗PHC的一种有效方法,合理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治疗途径,并辅以其他治疗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匡远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为了了解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分离出的15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送检标本中细菌检出高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液标本中分布高,为80.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耐药性分别是为11.5%、14.1%、17.9%、22.4%、23.7%,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噻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9.1%、40.4%、41.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为医院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加强动态监测,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预防和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故应加强其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茅庆云;赵波;李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科学合理的献血者满意度调查评价机制,使高满意度人群由当前客户变成高价值客户,低满意度人群由潜在客户成为当前客户.方法 对潍坊市2007~2010年4年间无偿献血满意度调查人群结构进行分类识别,分成两组并在观察组中实行差别化管理.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在组成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重要指标有明显改善,其中,献血主体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且高满意度比例明显上升;不满意的因素发生结构性变化;固定献血(献血2次以上)比例显著提高;机采献血队伍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结论 建立健全一套无偿献血满意度调查评价机制,对巩固和优化献血者队伍、探索和改进献血招募方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吕燕;王夕钢;刘晓云;崔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位于股骨干-颈的交界处,主要由松质骨构成,是承受剪切应力较大的部位,其机械强度受骨质疏松的影响较大,因此多见于老年人[1].早期倾向于保守治疗,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保守治疗并发症多,护理困难及功能恢复差,且病死率高于手术治疗[2],因此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成为目前首选治疗方式.下面就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外固定、和内固定进行分别阐述.
作者:胡杨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鉴定患者样本的微生物长期主要基于检测假定的目标微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表型特征.革兰染色、菌落形态学、镜检、选择性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和各种生化试验是传统鉴定方法的主要手段.因为这些方法一般需依赖于相关微生物的活性代谢过程,因此,一般需要一个较长的培养过程.而临床微生物检测需要对感染患者的检测样本进行快速鉴定以及时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所以传统方法明显不能满足临床检测需要.分子诊断方法,主要是16S核糖体RNA测序或实时PCR基因检测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并已被普遍应用于微生物的鉴定,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鉴定方法.
作者:刘新海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因素,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降低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病例资料.结果 发生院内感染35例,感染率21.88%.院内感染发生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和泌尿道.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机体抵抗力、住院时间、激素的使用、交叉感染密切相关.结论 健全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加强病房管理,合理营养,增强抵抗力,合理使用激素,缩短住院时间,提供情感支持,对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左红;曹咏梅;李白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急性乙醇中毒是急诊科常见急诊之一,尤其是中重度急性乙醇中毒引起的严重合并症较多,因为其表现不易于单纯急性乙醇中毒区分,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本院急诊科于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急性中重度乙醇中毒伴严重合并症患者23例,现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莉;王晓燕;张流忠;张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一种为需要进行疑难配血的患者自动化、快速、准确的血源筛查方法.方法 从医院送检的疑难配血标本中选取2个具有代表性的标本,一个标本同时含有IgG 类抗-C和抗-e,另一个标本含有IgG 类抗-D,使用U型板、凝聚胺溶液和自动加样器联合应用的方法在528个供血者全血标本中为上述两个标本筛查相合血源,同时使用手工试管法进行平行实验,记录并对比上述两种方法筛查总过程使用的时间,筛查出的供者标本数.结果 快速微板自动血源筛查法、试管法均能筛查出相合血源,微孔板筛查所需要的总时间较短,试剂用量也较少.结论 快速微板自动血源筛查法在疑难配血中筛查相合血源,具有快速、准确的效果.
作者:钟展华;严凤好;李雪群;万小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随着医疗设备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对医疗设备的依赖性逐渐突显,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对设备维护、保养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如何大限度地保障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是每个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难题.本文对如何保障三甲医院医疗设备高效正常运转作了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李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本院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临床送检尿液培养标本分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遵照CLSI M100-S20,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离出85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578株,占67.3%;革兰阳性球菌156株,占18.2%;真菌分离125株,占14.5%.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有较高敏感性.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7.2%和4.7%,鲍曼不动杆菌呈较高水平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3.3%和40.0%.检出2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其次是氯霉素和呋喃妥因敏感率94.1%.结论 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开展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冬梅;齐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在2型糖尿病早期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组66例及合并血管病变组37例)和58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有血管病变组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MPV、PDW、PLT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MPV、PDW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PLT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的监测对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有重要意义.
作者:黎素琴;谷忠茨;张忠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