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

刘敏

关键词:尿液分析, 质量控制, 对策,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与探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为准确,更为有效地服务于临床.方法 本文分别选择了门诊、住院以及健康体检者中尿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80例,并分析造成该结果的原因.结果 80例不合格标本中,门诊患者41例(51.25%),住院患者20例(25.00%),健康体检者19例(23.75%).结论 尿液分析是临床常应用的检验项目,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与临床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可避免发生检验科与临床、临床与患者的矛盾与纠纷.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3项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s)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组20例、重型肝炎早期组17例、重型肝炎中晚期组9例患者及健康对照组18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s 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TNF-α、IL-10水平.结果 TLRs mRNA慢性乙型肝炎组、重型肝炎早期组、重型肝炎中晚期组TLRs mRNA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肝炎中晚期组低于早期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IL-10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与重型肝炎早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持续上升可能导致单核细胞免疫缺陷,与不良预后有关.

    作者:卢林;曾令伟;秦波;兰淑青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几种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存在状况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法检测94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3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肝肾微粒抗体Ⅰ型(LKM-1)、肝细胞胞溶质抗原Ⅰ型(LC-1)、可溶性肝抗原(SLA)等自身抗体.结果 94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LKM-1 0.9%(9/941)、LC-1 0.2%(2/941)、SLA 0.0%(0/941),其中153例丙型肝炎患者中,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LKM-1 4.5%(7/153)、LC-1 1.3%(2/153)、SLA 0%(0/153);552例乙型肝炎患者中,仅检测出2例(0.4%)LKM-1阳性,在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和丁型肝炎中未检测出抗肝抗原自身抗体.在3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抗肝抗原抗体LKM-1、LC-1和SLA的检出率分别为9.4%、3.1%和9.4%,其中在1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中,LKM-1、LC-1和SLA阳性率分别为27.3%、9.1%和18.2%.病毒性肝炎患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出率低,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比较,LKM-1和SL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少数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抗肝抗原自身抗体,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包括抗肝抗原在内的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病毒性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

    作者:叶国强;刘香萍;曾东良;黄呈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及临床应用

    无精子症因子(AZF)是由Tiepolo等在1976年首先提出,他们认为AZF是存在于Y染色体长臂控制精子生成的基因位点.以后又有大量研究证实在染色体Yq11.23上存在着精子生成控制的基因,Y染色体长臂第5、6间隔区内至少存在4个互不重叠的区域与精子生成有关,即AZFa、AZFb、AZFc和AZFd等[1],每个区域内又包含若干AZF候选基因,如DF-FRY/USP9Y、DBY(AZFa)、RBMY1(AZFb)、DAZ(AZFc)等.以上基因的缺失或异常可能导致精子生成异常.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我国在Y染色体微缺失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辅助生育技术也在逐渐开展,本文就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丑广程;李铁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自控镇痛泵预防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自控镇痛泵预防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以期用简洁、实用的方法预防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方法 68例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后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使用自控镇痛泵.38例患者安放自控镇痛泵,30例未安放,分为两组观察术后膀胱痉挛及其疗效.结果 保留镇痛泵的患者术后反应轻,11例术后第3天出现膀胱痉挛,自控镇痛泵给药后膀胱痉挛症状明显缓解.19例未使用镇痛泵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膀胱痉挛,给予坦索罗辛片及双氯芬酸钠塞肛后症状有所缓解,2例膀胱痉挛导致术后出血严重,再次手术止血.结论 自控镇痛泵费用可以接受,使用简单,术后预防膀胱痉挛有效率高.

    作者:胡道荣;徐世田;李杰;刘永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奥林巴斯AU5400和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可比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检测相同生化项目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的EP9-A文件,以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组成的检测系统作为比较,以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组成的检测系统作为实验对象,对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精密度日内CV值在0.40%~2.62%,日间CV值在0.54%~3.33%.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目检测结果相关性均较好,相关系数在0.995~0.999.结论 两种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能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赵陆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检验科试剂与仪器的管理

    临床检验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其诊断试剂和检验仪器也在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其发展速度是过去几十年所无法相比的[1].尤其是各医院都引进了国外的先进仪器和设备,试剂也比过去先进了,大部分以成套的试剂盒代替了过去的试剂[2].

    作者:吕云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不同年龄段糖尿病分布及受损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通州区连续5年来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中糖尿病分布及受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通州区部分在职及退休职工为研究对象,共1 916例,年龄21~85岁,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共分为6组,采用酶法测定该组人群的空腹血糖.结果 随着年龄增加,该组人群的血糖值异常者比例相应增高,其中以60~69岁组高;血糖在男性中的含量与女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糖尿病在20~29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连续5年来糖尿病受损患者比例也在逐年升高,2012年其比例达到9.5%.结论 体检测定血糖对于健康体检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受损情况,并提醒、指导患者采取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以避免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及代谢综合征等的发生.

    作者:王益武;吴广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毕业论文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医学院校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的评价[1-2].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的手段,通过参加毕业论文完整的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严肃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学生毕业后开展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各高等医学院校和实习基地对毕业论文给予了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加强毕业论文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本文就本院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便为今后的毕业论文带教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曹向红;徐敏;王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不同检验方法对慢性肝病的检验结果分析

    目前,慢性肝病是世界上一种为常见、为广泛、危害也为严重的病毒性肝炎[1-2],所以,准确而快速地进行诊断,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以及预后非常重要,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

    作者:赵月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干化学法测定钾钠氯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 评价V350干化学法测定钾(K+)、钠(Na+)、氯(Cl-)的可行性.方法 以临床新鲜血清标本为检测标本,对干化学法测定K+、Na+、Cl-进行线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干扰试验、回收试验,并与日立7600-020离子选择电极间接法进行方法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K+、Na+、Cl-的测定线性范围分别是1.38 ~13.60、84.80~222.60、62.10~159.40 mmol/L;批内变异系数分别是0.80%、0.29%、0.34%,天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28%、1.73%、1.39%;回收率分别是97.27%~98.38%、98.94%~98.51%、100.37%~100.34%;方法比对试验中,分析结果与日立7600-020比较,K+、Na+、Cl-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91 8,r2=0.954 2,r2=0.960 2),临床可接受性评价均未超过CLIA′88允许误差的一半.结论 V350干化学法测定K+、Na+、Cl-具有检测速度快,精密度好等特点,适合临床急诊生化使用.

    作者:林列坤;卢春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烧伤瘢痕疙瘩根治性治疗的探讨

    烧伤瘢痕疙瘩手术治疗复发率甚高[1].本科室1999~2009年采用瘢痕疙瘩切除及植皮、切口缘皮内注射确炎舒松A的方法治疗3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荣昌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Mindray BC-52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性能评价

    目的 对巩留县人民医院的Mindray BC-52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的有关规定和仪器说明书要求对Mindray BC-52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总重复性等指标进行检测,同时与Sysmex XE-2100和瑞士奥菲Mytic 2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可比性试验.白细胞分类计数与显微镜目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各主要指标的精密度和总重复性满足1/4美国临床检验修正法规(CLIA′88)要求.(2)携带污染率皆符合ICSH小于1.00%的要求,且线性良好(r≥0.98).(3)与Sysmex XE-2100和瑞士奥菲Mytic 2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对比分析,各主要指标相关性良好.白细胞分类计数与手工镜检存在差异.结论 Mindray BC-5200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CLIA′88相应标准范围要求,测定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总数可信度较高,能满足临床需要,白细胞分类计数不能完全代替手工镜检.

    作者:张瑞强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6种常见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

    目的 监测多重耐药菌(MDRO)在院内的分布,分析其耐药性以控制其在医院内传播.方法 对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2011年1~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鉴定出的6种常见MDRO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出1 415株病原菌,其中目标性监测的MDRO 300株,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及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它们占所检出的相应种属病原菌的百分比分别是39.62%(126/318)、22.11%(44/199)、63.63%(56/88)、5.88%(5/85)、32.07%(17/53)、39.39%(52/132);MDRO主要来自痰液及中段尿标本,分别为45.00%、31.33%;由MDRO引起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占50.67%(152/300),医院获得性感染占23.33%(70/3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无论是否产ESBLs)对丁胺卡那、头孢西丁及碳青霉烯类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呋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1.32%、20.75%,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50.00%,对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全部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全部敏感.结论 加强MDRO尤其是社区MDRO监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其引起的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是院内感染的防控重点.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ICU患者血浆内毒素定量检测在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血浆中内毒素定量检测在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医院疑似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112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静脉血标本,同时进行血浆内毒素定量检测和血培养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 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患者组血浆内毒素含量为(109.6±112.1)pg/mL,明显高于非败血症组的(6.5±5.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20 pg/mL为临界值时,血浆内毒素含量检测阳性49例(43.7%),阴性63例(56.3%);血培养阳性24例(21.4%),阴性88例(78.6%).血浆内毒素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度(85.7%)和特异度(90.3%),阳性预测值(87.6%)和阴性预测值(92.3%)均较高;血培养的敏感度较低(46.2%),但特异度较高(92.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5%和80.7%.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后敏感度提高至95.2%,特异度为88.9%.结论 血浆内毒素定量测定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对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文君;周丽珍;赵琪;耿先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献血招募对提高血液供应能力的影响

    目的 评价无偿献血招募方式在血液供应能力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5~2010年潍坊市临床用血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以用血数量、用血结构和特殊用血作为血液供应能力评价指标,并在观察组中实行社会营销式献血招募.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人均用血量和冷沉淀、血小板供应数量增长明显,血浆用量趋于平缓,血型、库存血周转期结构更加合理,冰冻成分供应量明显减少,满足RhD阴性用血、外调用血和大量急诊用血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无偿献血社会营销式招募的开展,对巩固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的建立,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数量,调整用血结构、保障特殊用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崔英;张益荣;李宁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肠球菌与剖宫产术后感染的研究

    目的 研究肠球菌对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影响以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9~2011年中山市坦洲医院行剖宫产术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对肠球菌与非肠球菌感染情况进行对比以及菌株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其中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应对方法.结果 术后感染患者手术切口有87%检测出肠球菌,各类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调查表明肠球菌感染与体质量指数、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和产科干预等因素有关.结论 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谱有明显差异,以粪肠球菌感染为主,必须准确鉴定菌种以及做好药敏试验,对控制剖宫产术后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勇刚;刘丽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4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铁蛋白(SF)的检测,探讨4种肿瘤标志物在对伴胸腔积液的肺部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对54例肺癌患者和36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进行CEA、CA125、CA199、SF测定.结果 4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胸腔积液中CEA、CA125、CA199、SF对鉴别良恶性肺部疾病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辅助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吕德敏;代先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乳胶增强比浊法胱抑素C测定试剂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乳胶增强比浊法胱抑素C(CysC)测定试剂盒.方法通过试剂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回收率、干扰试验等进行系统评估.结果 低、高值样本日内精密度(CV)分别为1.98%和1.01%,日间CV分别为3.79%和2.03%.与散射比浊法相比,相关方程为Y=1.115 2X-0.759 3,r2=0.991,测定结果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三酰甘油浓度小于或等于10 mmol/L,血红蛋白浓度小于或等于5 g/L,维生素C浓度小于或等于2 540 μmol/L,胆红素浓度小于或等于342 μmol/L时对本法无明显干扰.结论 该试剂完全符合临床应用要求,能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作者:朱应红;陈敏;欧阳家乐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救治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医学科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重症监护条件下,经气管导管插入纤支镜,穿刺套管针刺入气管内,纤支镜确认引导钢丝进入气管后,拔出套管针,用Ciaglia Blue Rhino(蓝犀牛)扩张器沿导丝充分扩开,气管导管置入气管内,拔出导丝及气管套管内芯,手术成功.结果 28例均操作顺利,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无切口渗血、皮下血肿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 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切口小、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祝茂盛;马伟;王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与年龄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5项血清标志物(俗称两对半)检测结果模式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对半2 675例.结果检测结果出现17种模式,常见模式10种(出现率大于1%),少见模式7种(出现率小于1%),罕见模式0种.结论 感染HBV后,在20岁以下两对半检测结果多为模式1,20~39岁多为模式2,40岁以上(含40岁)多为模式2和3.

    作者:李溆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