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林巴斯AU5400和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可比性分析

赵陆伍

关键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偏差, 比对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检测相同生化项目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的EP9-A文件,以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组成的检测系统作为比较,以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组成的检测系统作为实验对象,对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精密度日内CV值在0.40%~2.62%,日间CV值在0.54%~3.33%.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目检测结果相关性均较好,相关系数在0.995~0.999.结论 两种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能满足临床需求.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总蛋白与清蛋白试剂互相错误引起误差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总蛋白(TP)与清蛋白(ALB)试剂互相错误引起检测结果误差的原因.方法 在AU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把TP与ALB试剂互换,各自的设置参数不变,进行定标通过后检测标本,所得结果与日立H718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5份标本(浓度分布在各项目医学决定水平)比对结果显示,只有1份标本比对通过,其余4份标本均未通过,综合分析此次比对失败,由此说明TP与ALB 2个项目在AU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结果存在严重偏差.结论 TP与ALB 2个项目试剂位置互相交换错误本身是造成错误的根本原因,这从5份标本综合比对结果可以证实,但5份标本中有1份标本通过比对,由此说明TP与ALB 2个项目在错误的检测系统下也可以得出部分正确的结果,就是这个正确的结果容易造成实验室出现严重的错误.

    作者:肖传宇;侯文华;谢强;王力;顾欣;李雪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烧伤瘢痕疙瘩根治性治疗的探讨

    烧伤瘢痕疙瘩手术治疗复发率甚高[1].本科室1999~2009年采用瘢痕疙瘩切除及植皮、切口缘皮内注射确炎舒松A的方法治疗3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荣昌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食管癌组织和外周血miRNA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八大肿瘤之一[1],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2],其中70%发生在我国.食管癌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此时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5年存活率仅为20%~30%[3].如何提高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尽早治疗对提高食管癌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检验科试剂与仪器的管理

    临床检验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其诊断试剂和检验仪器也在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其发展速度是过去几十年所无法相比的[1].尤其是各医院都引进了国外的先进仪器和设备,试剂也比过去先进了,大部分以成套的试剂盒代替了过去的试剂[2].

    作者:吕云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检测在心肌炎诊断中的优化应用方案

    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检测在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与检测条件,从而确定CK-MB质量检测在心肌炎诊断中的优化应用方案.方法 对160例在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就诊的具有心肌炎临床症状的成人和儿童患者检测其血清中CK-MB活性和CK-MB质量等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成人和儿童心肌炎组CK-MB质量均明显高于心肌炎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人和儿童心肌炎组CK-MB活性与心肌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MB质量检测结果可作为心肌炎特异和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冯广满;张保红;冼土生;曾桂胜;张艳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鲍曼不动杆菌AmpC酶和AmpC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目的 检测临床分离的4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AmpC酶和AmpC耐药基因,并探讨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超声破碎法提取45株细菌的β-内酰胺酶粗提物,进行三维试验,提取45株细菌的总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mpC结构基因和ACT-1、CMY-G1、CMY-G2、DHA、FOX耐药基因,低抑菌浓度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菌株的耐药性.结果 4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三维试验和PCR检测AmpC基因同时阳性的有11株,确认产AmpC酶菌株为11株.三维试验方法和PCR基因检测方法比较对AmpC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00,P>0.05).ACT-1的检出率为4.4%,未检出FOX 、DHA、CMY-G1、CMY-G2.产AmpC酶菌株的药物敏感度高是丁胺卡那霉素(90.9%),其次是亚胺培南(54.5%),产AmpC酶菌株耐药率高,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呋喃妥因、头孢他啶达到100.0%,产AmpC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不产AmpC酶菌株.结论 三维试验方法和PCR基因检测方法对AmpC酶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别,但仍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产AmpC酶菌株耐药情况严重,提示临床应慎重用药.

    作者:张丽梅;苏丹虹;徐韫健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1067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健康体检血脂结果分析

    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心病的直接因素,尤其是三酰甘油,根据近年来的专家研究考察,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仅次于癌症,尤其是老年人受危害更大.本文对红河县农村合作参保人员1 067例进行血脂4项测定,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颅内高压、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显示了更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迅速缓解病情,明显减少了并发症,改善预后,效果明显.

    作者:刘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医院体外诊断试剂选择方法探讨

    目的 为选择性价比高的β-羟丁酸测定试剂,针对3家不同试剂生产厂家的试剂进行了主要性能评估和对比分析.方法 分别对2个厂家的试剂进行主要性能评价,并与国际优质的英国朗道试剂进行对比.结果 国内厂家的β-羟丁酸试剂在稳定性、线性范围、临床比对、精密度、抗脂浊干扰、灵敏度方面都符合要求,与进口的英国朗道试剂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新成生物的β-羟丁酸测定试剂盒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宿炳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信息化在输血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变得举足轻重[1].随着输血科学的发展,输血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医院输血科是连接医院、患者和血站的纽带和桥梁,日常管理工作繁重.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套系统、完善、规范和准确的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将为临床输血管理提供安全、可靠的保证[2].本院于2010年起与南方惠桥软件公司共同设计开发了一套医院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运用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和血站信息系统相结合,使本科室的工作更加有效,为安全输血、用血提供更加稳定的保障.

    作者:郑志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阴道分泌物的细菌检查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妇产科阴道分泌物细菌检查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为阴道炎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对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15 810例18~50岁已婚妇女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生化快速酶法和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法.结果在15 810例妇女中细菌性阴道炎生化快速酶法占总例数的31.0%;其中唾液酸苷酶法占8.8%;β-葡萄糖醛酸苷酶法占11.0%;凝固酶法占 11.2%.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测法阳性占总例数的31.9%.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法分别与上述3种酶法检测对比的阳性率分别为9.0%、11.6%和11.3%.革兰染色镜检法分别与唾液酸苷酶法、β-葡萄糖醛酸苷酶法、凝固酶法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泌物细菌检查采用生化快速酶法与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法可以同时检测相互补充,以提高阴道分泌物细菌检查的准确率和阳性率.

    作者:杨松;杨昆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救治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医学科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重症监护条件下,经气管导管插入纤支镜,穿刺套管针刺入气管内,纤支镜确认引导钢丝进入气管后,拔出套管针,用Ciaglia Blue Rhino(蓝犀牛)扩张器沿导丝充分扩开,气管导管置入气管内,拔出导丝及气管套管内芯,手术成功.结果 28例均操作顺利,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无切口渗血、皮下血肿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 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切口小、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祝茂盛;马伟;王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性能评价

    目的 对已使用5年的西门子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再次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制订的评价标准,通过一系列实验设计,对ADVIA2400全自动生化仪的常用项目的 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等方面进行性能评价.结果 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批内精密度(CV)为0.34%~3.58%,均能满足小于1/4CLIA′88能力验证分析质量要求,批间CV为1.12%~6.58%,均能满足小于1/3CLIA′88能力验证分析质量要求;实验室检测结果平均偏倚均小于1/2CLIA′88能力验证分析质量要求;常用检测项目线性范围内斜率为0.97~1.03,高低值标本之间携带污染率小于1%.结论 西门子ADIV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经过5年的使用,在按时按需保养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精密度高,正确度好,并且具有良好线性及低携带污染率等特点.

    作者:陈彬;邓小军;许永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ICU患者血浆内毒素定量检测在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血浆中内毒素定量检测在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医院疑似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112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静脉血标本,同时进行血浆内毒素定量检测和血培养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 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患者组血浆内毒素含量为(109.6±112.1)pg/mL,明显高于非败血症组的(6.5±5.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20 pg/mL为临界值时,血浆内毒素含量检测阳性49例(43.7%),阴性63例(56.3%);血培养阳性24例(21.4%),阴性88例(78.6%).血浆内毒素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度(85.7%)和特异度(90.3%),阳性预测值(87.6%)和阴性预测值(92.3%)均较高;血培养的敏感度较低(46.2%),但特异度较高(92.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5%和80.7%.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后敏感度提高至95.2%,特异度为88.9%.结论 血浆内毒素定量测定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对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文君;周丽珍;赵琪;耿先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日立7180与迈瑞BS-3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比对试验和偏倚评估

    目的 对日立7180和BS-380两种不同检测系统的多个项目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同一医院不同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以参加室间质评的日立7180检测系统为比对方法(X),实验室内部急诊使用的BS-380检测系统为实验方法(Y),每天测定8个样本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尿素氮、葡萄糖、肌酐(Cr)的值,连续测定5 d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Cr在其医学决定水平上的95%可信区间预期未达到1/4CLIA′88的标准,不可接受,其余4个项目的 预期偏倚可以接受.结论 不同检测系统应定期对相同测定指标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余少雄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不同检验方法对慢性肝病的检验结果分析

    目前,慢性肝病是世界上一种为常见、为广泛、危害也为严重的病毒性肝炎[1-2],所以,准确而快速地进行诊断,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以及预后非常重要,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

    作者:赵月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几种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存在状况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法检测94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3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肝肾微粒抗体Ⅰ型(LKM-1)、肝细胞胞溶质抗原Ⅰ型(LC-1)、可溶性肝抗原(SLA)等自身抗体.结果 94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LKM-1 0.9%(9/941)、LC-1 0.2%(2/941)、SLA 0.0%(0/941),其中153例丙型肝炎患者中,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LKM-1 4.5%(7/153)、LC-1 1.3%(2/153)、SLA 0%(0/153);552例乙型肝炎患者中,仅检测出2例(0.4%)LKM-1阳性,在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和丁型肝炎中未检测出抗肝抗原自身抗体.在3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抗肝抗原抗体LKM-1、LC-1和SLA的检出率分别为9.4%、3.1%和9.4%,其中在1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中,LKM-1、LC-1和SLA阳性率分别为27.3%、9.1%和18.2%.病毒性肝炎患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出率低,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比较,LKM-1和SL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少数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抗肝抗原自身抗体,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包括抗肝抗原在内的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病毒性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

    作者:叶国强;刘香萍;曾东良;黄呈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4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铁蛋白(SF)的检测,探讨4种肿瘤标志物在对伴胸腔积液的肺部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对54例肺癌患者和36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进行CEA、CA125、CA199、SF测定.结果 4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胸腔积液中CEA、CA125、CA199、SF对鉴别良恶性肺部疾病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辅助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吕德敏;代先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Mindray BC-52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性能评价

    目的 对巩留县人民医院的Mindray BC-52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的有关规定和仪器说明书要求对Mindray BC-52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总重复性等指标进行检测,同时与Sysmex XE-2100和瑞士奥菲Mytic 2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可比性试验.白细胞分类计数与显微镜目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各主要指标的精密度和总重复性满足1/4美国临床检验修正法规(CLIA′88)要求.(2)携带污染率皆符合ICSH小于1.00%的要求,且线性良好(r≥0.98).(3)与Sysmex XE-2100和瑞士奥菲Mytic 2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对比分析,各主要指标相关性良好.白细胞分类计数与手工镜检存在差异.结论 Mindray BC-5200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CLIA′88相应标准范围要求,测定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总数可信度较高,能满足临床需要,白细胞分类计数不能完全代替手工镜检.

    作者:张瑞强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脑肿胀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手术中应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脑肿胀.方法 对2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均采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生存11例,其中恢复良好4例,中残5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2例.结论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脑肿胀,减压充分有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郑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