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Dickkopf相关蛋白1水平与肺癌及其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林文涛

关键词:dickkopf相关蛋白1, 肺癌, 病理类型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水平与肺癌及其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1例经纤支镜活检或病理切片确诊的肺癌患者和102例健康体检者.101例肺癌患者中鳞癌55例,腺癌16例,小细胞性肺癌30例.所有对象均测定血清DKK1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肺癌各组DKK1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各病理分组中DKK1水平为小细胞性肺癌组高,鳞癌次之,腺癌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DKK1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肺癌的发生相关,但与其病理类型无关.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测定口服华法令患者纤维蛋白原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两种测定纤维蛋白原(Fib)方法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ACL Advanc全自动血凝仪、同时用PT衍生法(PT-der)和Clauss法测定口服华法令患者血浆Fib含量.并应用统计学方法 对两种测定方法 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Fib在2~4 g/L时,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Fib<2 g/L或Fib>4 g/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ACL Advance 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口服华法令患者的Fib时,当PT-der法测定出的Fib结果 不在2~4 g/L时,需要用Clauss法进行测定.

    作者:杨震;马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角膜感染棘阿米巴原虫的实验室培养

    目的 为棘阿米巴感染的病原诊断、形态学观察及进一步的研究建立棘阿米巴的实验室培养方法 .方法 选取本院2005年7月至2010年8月22例经共焦显微镜或刮片检查阳性,将拟诊为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材料或角膜刮取物置于平铺了一层活的大肠埃希菌的培养基上,35 ℃进行恒温培养.结果 5例(23%)培养阴性,17例(77%)培养阳性,其中10例从第3天起可在培养基上观察到包囊,6例在5 d后可观察到包囊,1例在20 d后观察到包囊.包囊具有双层囊壁,外壁皱缩,内壁呈多边形或波浪状.结论 该方法 取材容易,培养皿保存方便,能够为临床随时应用,便于在各实验室进行推广.

    作者:鹿秀海;魏芳;姜丽红;张怡琳;孟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白细胞分类的比较

    目的 采用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法对白细胞分类进行比较,探讨其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100例门诊患者白细胞分类,同时进行手工血液涂片染色与显微镜镜检白细胞分类进行比较.结果 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分类的重复性良好,与显微镜镜检白细胞分类结果 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在单核细胞计数上,这两种方法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进行全血白细胞分类不可以完全替代显微镜分类法.对于单核细胞大于10%时必须结合显微镜检查,以提高其准确性.

    作者:宗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广州地区3 413例妇女TORCH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育龄妇女和妊娠妇女TORCH感染状况,探讨不良妊娠与TORCH感染的关系以及不同季节TORCH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的600例育龄妇女和2 813例妊娠妇女(包括2 677例健康妊娠和136例不良妊娠)进行TORCH-IgM抗体检测.结果 妊娠妇女巨细胞病毒(CMV)-IgM的阳性率为5.76%,远远高于其他病原体的Ig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妇女的TORCH-IgM总阳性率(11.13%)高于育龄妇女的总阳性率(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妇女所有TORCH项目的 IgM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妊娠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季TORCH-IgM总阳性率和纯弓形体(TOX)、CMV、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及HSVⅡ的IgM阳性率明显高于秋、冬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风疹病毒(RUV)-IgM阳性率冬、春季显著高于夏、秋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地区妊娠妇女CMV阳性率高于妊娠妇女其他病原体阳性率,也高于育龄妇女CMV阳性率;妊娠妇女TORCH总阳性率高于育龄妇女;TORCH系列病原体与不良妊娠及季节密切相关.

    作者:胡小佳;王前;周芳;李强;杨春莉;苏桂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005~2009年临沧市献血者2项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临沧市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及血液学检测指标不合格率在献血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用速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临沧市2005~2009年40 345(人)份献血者进行ALT和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两种试剂检测结果 均为阴性时,判定为阴性;两种试剂检测结果 均为阳性时,判定为阳性;一种试剂检测结果 阴性,另一种试剂检测结果 为阳性时,用检测结果 阳性的同种试剂复检,复检结果 为阴性时,判定为阴性;复检结果 为阳性时,判定为阳性.抗-HIV初、复检阳性时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确认试验.结果 2005~2009年在临沧市40 345名献血人群中,实验室检出ALT不合格率为5.73%(2 313/40 345),HBsAg阳性率为0.62%(251/40 345),抗-HCV阳性率为0.76%(310/40 345),抗-TP阳性率为0.54%(216/40 345),抗-HIV确认阳性率为0.28%(113/40 345).结论 临沧市不合格献血者ALT占首位,抗-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已成为HIV感染重灾区.

    作者:王学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学检验实践教学引出的思考

    医学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很强,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验、实习,尤其是临床教学和实习的环节来进行.毕业实习是在完成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之后的又一重要教学阶段.通过毕业实习要求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良好医德品质,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态度,要把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复习、巩固、综合与提高;通过实习,熟悉和了解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检验医学在临床疾病诊疗中重要性的认识;参与检验科日常工作,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熟悉先进的检验技术和自动化仪器设备;通过检验科、输血科和内科的轮转实习,学习与临床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技巧,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参加一定的科研工作,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初步科研能力.

    作者:胡黎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室温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糖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室温条件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 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100份血液标本(广济医院门诊患者20例,每人同时采集静脉血5管),室温(22℃)下离心分离血清,随即测定血糖.依据离心时间设为0.5、1.5、2.5、3.5、4.5 h组,0.5 h组为对照组.结果 1.5 h组血糖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3.5、4.5 h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液标本采集后1 h内血糖浓度无明显下降,而2 h后血糖浓度显著降低,提示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在1 h内分离血清并完成检测,以确保血糖测定结果 准确.

    作者:吴鑫;陈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481例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 进行分析,了解目前支原体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给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隆安县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及妇科病房送检的宫颈拭子和外一科门诊送检的尿道拭子做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然后作出统计分析.结果 481例支原体阳性标本中,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混合阳性190例,Uu阳性265例,Mh阳性26例.Uu和Mh混合阳性对加替沙星、美满霉素、强力霉素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52.1%、49.5%、41.1%;Uu阳性对交沙霉素、环酯红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较高,其敏感度达到80%以上;Mh阳性对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较敏感,敏感率均在65%以上.结论 支原体的药物敏感度检测用于掌握支原体的流行状况和敏感程度,为临床选择用药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覃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515例梅毒患者血清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周浦医院2006年2月至2010年4月就诊人群中梅毒患者的分布情况.方法 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为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检测515例门诊梅毒患者血清.结果 周浦医院2006年2月至2010年4月诊断出的515例梅毒患者中男性患者320例,女性患者195例,所占比例分别为62%、38%,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组患者151例,第2组患者256例,第3组患者108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9%、50%、21%.第2组比例明显高于第1组和第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组和第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周浦医院2006年2月至2010年4月就诊人群中梅毒患者以男性为主,高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

    作者:杨德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紫菜的微量元素检测和食用安全性分类

    目的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海产品紫菜中微量元素及有害金属元素的含量,然后用计算机数据分析方法 完成紫菜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分类.方法 从市场上采集浙江舟山、福建泉州、福建罗源和广东揭阳4个地区的紫菜,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紫菜中铅、铜、铁、锰、镁、钙、锌、钾几种元素的含量,测定数据用系统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用聚类分析方法 将采购收集到的我国沿海4个地区所产紫菜按品质和安全性分成三类.结论 应用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较好地完成了紫菜的品质检验和食用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钢琴;陈亮;张克青;蒋丹;曾宇梅;尹晓庆;李大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LH750血液分析仪使用探讨

    目的 了解贝克曼LH750血液分析仪检测出现异常值并与手工法比较.方法 采用2008年2月1日至3月31日福建省肿瘤医院355例住院和门诊患者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静脉血,贝克曼血液仪分析检测异常值,随后用手工法进行检测,两组数据采用配对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贝克曼LH750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出现升高或降低与手工法比较无差异,而LH750血液分析仪单核细胞升高与手工法比较有显著差异.LH750血液分析仪对单核细胞计数增多的需通过血液涂片获得准确结果 .结论 LH750血液分析仪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镜检,检验人员也不能完全依赖仪器,必要时应进行手工复片镜检分类,确保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 .

    作者:郑瑞卿;郑诗灵;黄起翡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如何加强检验科分析前质量管理

    分析前质量管理是指从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要求、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保存以及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其中涉及人员有临床医生、护士、标本运送人员及检验人员标本接收、预处理等[1].由此可见,分析前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复杂,质量缺陷隐蔽,责任难以确定,是难而且重要的管理阶段[2].分析前阶段约占整个检验过程全部时间的70%,在可分析出检验误差原因的病例中,出自于分析前阶段的占60%以上[3].因此想要获得准确、可靠及对临床有应用价值的检验结果,检验科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工作.

    作者:林南清;王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006~2009年医院病原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09年临床标本培养出的1 427株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1 427株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变形杆菌属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念珠菌.革兰阴性杆菌占60.69%,革兰阳性球菌占27.05%,念珠菌占12.26%.除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其余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细菌的耐药性增强,多重耐药菌增多.应深入开展医院病原菌流行特征分析和耐药性监测,为指导本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焱平;刘礼富;石德清;胡高强;刘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两种方法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的对比研究

    目的 了解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TR-FIA和CLIA对40例健康人、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和40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简称甲减))患者进行血清TSH测定,然后比较两种方法 的测量精度.结果 TR-FIA对甲亢和甲减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LIA,而且TR-FIA的精度和可重复性都明显优于CL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亢和甲减的临床诊断上TR-FIA明显比CLIA更具价值.

    作者:甘钊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在前列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F-PSA与T-PSA比值(F/T)对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用美国雅培公司的i2000 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AI)分别检测经临床确诊的31例PCa、127例BPH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T-PSA、F-PSA,并计算F/T.结果 PCa组和BPH组的T-PSA、F-PSA及F/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a组和BPH组分别有4例和32例T-PSA测定值在4.0~10.0 ng/mL范围内,且T-PSA、F-PSA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PSA、F-PSA及F/T等是诊断和鉴别诊断 PCa和BPH的很好指标,但当T-PSA在4.0~10.0 ng/mL范围内时,T-PSA、F-PSA不能作为PCa和BPH鉴别诊断的依据,必须结合F/T才能更好地鉴别诊断PCa和BPH.

    作者:李录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思考

    研究性教学方法又称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1].研究性教学所强调的是一种自主学习方式,旨在发现问题、分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科研能力和学生终身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程志惠;赖星;刘作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688例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688例妇科疾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的检查,分析引起妇科疾病的主要原因.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来璧山县中医院妇科进行就诊的患者688例,通过显微镜检等方法 ,考察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pH值、真菌、滴虫以及细菌性阴道疾病的比例.结果 阴道清洁度为Ⅰ度和Ⅱ度时,阴道处于健康状态,当阴道清洁度为Ⅲ度和Ⅳ度时,为病理状态,提示阴道有炎性反应.由表1可见,688例患者中,清洁度为Ⅰ度和Ⅱ度的病例分别为57例和246例,占总病例数的44%;Ⅲ度和Ⅳ度的患者占一半以上.由表2可见,阴道分泌物pH<4.5的患者为199例,占总病例数的28.92%;阴道pH≥4.5的患者占总病例数的71.08%.由表3可见,真菌、滴虫以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分别为314、324和376例,占总病例数的比例分别为45.64%、47.09%和57.65%.结论 各种微生物是引起引导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切断各种细菌的感染来源是杜绝各种妇科疾病的关键因素.

    作者:石丽琳;李志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 用CHEMCLIN(R)600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仪(CLIA)法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并对两种方法 进行方法 学评价.方法 将150例门诊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使用CLIA法与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观察二者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 150例血清标本中,CLIA法检测阳性148 例,阳性率为98.67%;TPPA法检测阳性144 例,阳性率为96.00%.结论 CLI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操作简便,结果 易于保存,敏感度优于TPPA法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临床的认可和应用.

    作者:孙俊;刘美华;闫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TORCH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

    目的 在TORCH(T指弓形体、R指风疹病毒、C指巨细胞病毒、H指单纯疱疹病毒)日常检测中建立适用于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运用自配的外部质控物随标本一同检测,运用即刻法和Levey-Jennings(L-J)质控图法对质控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将即刻法和L-J质控图法联合运用,实现对TORCH检测的质量控制.结论 运用自制的临界质控物可以将实验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即刻法与L-J质控图法两种质控方法 联合运用,能更好地进行TORCH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该方法 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徐真;季晓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阴道加特纳菌的致病性分析

    目的 了解阴道加特纳菌(GV)的致病性,加强人们的防治意识,减少妇科病的发病率.方法 对433例到江永县人民医院进行妇科检查的妇女采其阴道分泌物用美兰染色查找线索细胞,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3例标本中有200例GV感染者,占46%;233例非GV感染者,占54%.GV感染者轻度宫颈糜烂占13.5%,中度宫颈糜烂占6.0%,重度宫颈糜烂占3.5%,子宫肌瘤占3.0%,息肉占3.0%,纳囊占7.0%,宫颈肥大占27.5%,盆腔积液占4.0%,卵巢囊肿占1.0%,滴虫占4.5%,真菌占16.5%;脱落细胞检查:炎症细胞占17.0%,非典型性增生细胞占2.5%,低度病变细胞占1.5%.非GV感染者轻度宫颈糜烂占12%,中度宫颈糜烂占0.4%,重度宫颈糜烂占1.3%,子宫肌瘤占2.1%,息肉占2.1%,纳囊占6.4%,宫颈肥大占13.7%,盆腔积液占0.8%,卵巢囊肿占0.8%,滴虫占0.0%,真菌占6.4%;脱落细胞检查:炎症细胞占6.4%,非典型性增生细胞占0.0%,低度病变细胞占0.0%.结论 GV为细菌性阴道病的主要致病菌,除引起阴道炎外,还引起其他的妇科炎症、细胞病变及并发症,早期发现并彻底治疗对妇科病的防治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玉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