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ORCH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

徐真;季晓庆

关键词:TORCH检测, 质量控制, 即刻法, 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 临界质控物
摘要:目的 在TORCH(T指弓形体、R指风疹病毒、C指巨细胞病毒、H指单纯疱疹病毒)日常检测中建立适用于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运用自配的外部质控物随标本一同检测,运用即刻法和Levey-Jennings(L-J)质控图法对质控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将即刻法和L-J质控图法联合运用,实现对TORCH检测的质量控制.结论 运用自制的临界质控物可以将实验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即刻法与L-J质控图法两种质控方法 联合运用,能更好地进行TORCH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该方法 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钙对喀什地区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hs-CRP高于正常值的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140例作为治疗组,每天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对照组为同期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于服药后2个月抽血检查hs-CRP水平.实验室检查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 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个月后hs-CRP较前明显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可降低炎症因子hs-CRP,这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振华;胡玉英;韦新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福建中医药大学七年制中医专业的初次应用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要求受试者在指定时间内通过一系列预先设计的考站,测试考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医学生必须经历多个站点的考试,应用标准化患者(SP) 或医学模拟人进行实际操作.由测试者记录下每站的活动,并根据事先制定的标准进行评分.本校对2010届的96名七年制中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OSCE,并在考试后对考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对OSCE考试成绩及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希望对中医院校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教学改革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齐建强;刘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直肠肿瘤及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 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及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方法 对8例早期瘤体较小的直肠肿瘤患者经肛门内镜实施局部切除术.结果 8例手术均完整切除肿瘤,手术用时55~240 min,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量5~100 mL,平均45 mL.患者苏醒良好,无一例因护理操作引起的机体损伤.病理诊断:直肠绒毛腺瘤(恶变1例)或绒毛管状腺瘤.结论 TEM是治疗早期直肠肿瘤的有效微创手术方式,手术室护士应做到器械准备充分,给予患者精心护理,同时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作者:付莉;姚健;余利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酶谱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心肌酶谱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患儿经大便RV抗原检测,阳性编入RV肠炎组,阴性编入对照组,对患儿均空腹抽血,采用连续检测方法 对心肌酶谱5项指标进行分析,分别对两组患儿心肌酶谱、脱水程度与心肌酶谱关系、伴心肌损害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V肠炎组患儿的心肌酶谱5项图谱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脱水、轻度脱水、中度脱水患儿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是逐次递增的;伴心肌损害患儿治疗后心肌酶谱中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所有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RV肠炎患儿采取早期的心肌酶谱检测能够有效判断患儿病情、脱水情况及心肌损害情况,有助于辅助临床施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武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学检验专业卫生理化检验的教学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污染、职业中毒、食物中毒、农药残留等问题严重性的认识逐渐加深,特别是经历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卫生检验在控制和解决方面的重要作用[1],卫生检验的高等教育亦受到极大关注[2-3].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就业率,培养真正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在本校原有卫生检验专业的办学经验和办学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初在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增设了卫生理化检验课程.卫生理化检验是集理论、法律标准和实验于一体的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学科,经过近20年的探索,现总结报道如下,与大家共勉.

    作者:王苏华;邢光伟;陆荣柱;周丽萍;马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伤寒检测方法探讨及结果分析

    目的 建立适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体系,提高伤寒早期诊断率,为临床提供合理的分析治疗方案.方法 对50例临床上疑似伤寒的患者分别用肥达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伤寒抗原抗体、血培养等3种方法 进行敏感度、特异性、诊断效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治愈率的检测.结果 3种方法 的阳性率:肥达试验44%,ELISA检测伤寒抗原抗体69.6%,血培养45.2%.结论 ELISA检测伤寒抗原抗体阳性率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好,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早期诊断,同时结合血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以多种方法 联合应用检测可提高结果 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检测率.

    作者:滕小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从某院感染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208株PAE,分离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08~2009年折点判读结果 .结果 PAE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高,达60.3%,PAE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8.8%和19.2%,并且已出现广泛耐药菌株,其分离率为3.8%.结论 医院PAE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作者:孔阳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C)联合尿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肾病组50例及健康体检正常者(阴性对照组)50例.两组均取晨尿,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mALB;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SCy-C;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结果 各指标对肾功能早期病变的检出百分率总体为SCy-C+mALB > SCy-C> mALB>Scr> BUN.糖尿病肾病组患者mALB和SCy-C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ALB和SCy-C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检出率.

    作者:何凌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学检验实践教学引出的思考

    医学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很强,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验、实习,尤其是临床教学和实习的环节来进行.毕业实习是在完成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之后的又一重要教学阶段.通过毕业实习要求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良好医德品质,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态度,要把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复习、巩固、综合与提高;通过实习,熟悉和了解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检验医学在临床疾病诊疗中重要性的认识;参与检验科日常工作,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熟悉先进的检验技术和自动化仪器设备;通过检验科、输血科和内科的轮转实习,学习与临床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技巧,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参加一定的科研工作,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初步科研能力.

    作者:胡黎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5083例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为了了解台州市路桥区妇女阴道分泌物感染及混合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来台州医院就诊及进行健康体检的5 083例妇女阴道分泌物标本涂片进行常规检验和革兰阴性双球菌的检测.结果 线索细胞1 261例(24.80%),白色念珠菌935例(18.40%),阴道滴虫300例(5.91%),革兰阴性双球菌67例(1.31%),混合感染203例(3.99%).结论 细菌性阴道炎发病率比白色念珠菌性、滴虫性阴道炎要高,而且混合感染日益严重.

    作者:曹娟;阮金素;石庆新;叶黎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鲜冰冻血浆临床不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新鲜冰冻血浆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临床不合理应用的趋向.方法 将2009年1~12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的患者作使用合理与否分析.结果 使用新鲜冰冻血浆合理者占17%,不合理者占83%.结论 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新鲜冰冻血浆不合理应用的状况比我国内地同级医院要高出7%.

    作者:郑香花;罗金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与肿瘤治疗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重要信号转导通路之一,参与了细胞增殖、凋亡及分化等功能的调控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在许多肿瘤中发现PI3K/Akt通路活性异常,而其通路的活性紊乱不仅能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并与肿瘤细胞的迁移、黏附及肿瘤血管生成等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该通路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肿瘤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PI3K/Akt信号通路的组成、功能及其目前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的各类肿瘤治疗的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雨虹;史红飞;韩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探讨

    目的 对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交叉配血不合出现的原因,并对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三水区人民医院2006~2009年需输血治疗的5 000例病例,对每例病例采用生理盐水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统计试验中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 生理盐水法中出现交叉配血不合29例,凝聚胺法中出现交叉配血不合39例.结论 根据交叉配血不合现象出现的原因,加强临床交叉配血的检测工作,可有效避免错误的检测结果 ,保证患者输血过程的安全性,降低医院医疗风险.

    作者:郑志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BsAg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目的 以制备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室内质控物,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以复检HBsAg阳性的报废全血作为原料,制备0.5、4、8 U/mL室内质控血清,使用上海科华和意大利DiaSorin公司HBsAg诊断试剂盒对其进行检测,并比较其结果 .结果 科华和DiaSorin HBsAg诊断试剂检测室内质控血清比较,t值分别为0.058、0.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两种不同的试剂连续检测不同浓度的质控物20次,检测的CV范围分别为6.75%~11.65%、4.82%~10.30%;使用两种不同的试剂检测不同浓度的质控物30 d,检测的CV范围分别为7.37%~12.50%、4.84%~13.92%.结论 ELISA法进行HBsAg检测的质控物制备简单,稳定性良好,质控图操作方便,适合临床实验室应用和推广.

    作者:樊冬碧;唐小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354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液药物浓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354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液药物浓度检测结果 的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偏振法测定血液卡马西平药物浓度,对354例患者的血药浓度结果 进行分析,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54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测定值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4~12 μg/mL)内的有290例,占81.92%;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范围(<4 μg/mL)的有63例,占17.80%;高于有效治疗浓度范围(>12 μg/mL)的1例,占0.28%.结论 临床医生在使用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过程中,应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等进行综合分析,实现个体化给药,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彭海;王立萍;刘兰;龙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患者HBV-M与HBV-DNA定量检测的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不同血清学组合的HBV-DNA阳性情况.方法 对694例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BV标志物(HBV-M)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结果 HBsAg(+)组HBV-DNA阳性率为55.68%(299/537),HBsAg(-)组HBV-DNA阳性率为3.82%(6/1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抗-HBc(+)血清HBV-DNA阳性率为100.0%(140/140),平均含量为4.67×107 copy/mL;HBsAg(+)、抗-HBe(+)血清HBV-DNA阳性率为91.43%(32/35),平均含量为2.46×107copy/mL;HBsAg(+)、抗-HBe(+)、抗-HBc(+)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4.66%(117/262),平均含量为2.58×104copy/mL;HBsAg(+)、抗-HBe(+)血清HBV-DNA阳性率为11.54%(6/53),平均含量为1.54×104copy/mL;HBsAg(+)、抗-HBc(+)血清HBV-DNA阳性率为8.51%(4/47),平均含量为2.15×104 copy/mL;抗-HBs(+)、抗-HBe(+)、抗-HBc(+)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07%(5/123),平均含量为1.32×103 copy/mL;抗-HBs(+)、抗-HBc(+)血清HBV-DNA阳性率为2.94%(1/34),平均含量为1.17×103 copy/mL.结论 临床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判定有必要同时结合HBV-M和HBV-DNA检测.

    作者:刘谋渊;刘岚;赵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将2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水平的高低分为高血压1级(H1)组、高血压2级(H2)组和高血压3级(H3)组,同时选择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清AP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BG),同时测定各组的血压、身高和体质量,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AP)和体质量指数.结果 H1、H2和H3组的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H3组的APN水平明显低于H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PN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TC、LDL-C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显示,SBP、MAP和TG是影响APN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r2=0.612).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APN水平明显降低,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胡荷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要点,以减少护理并发症.方法 通过对25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腔镜甲状腺切除的护理经验和教训.结果 1例患者出现轻度皮下气肿,未予处理.2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好.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成功与否不仅依靠高超的手术技术,同时,准确的围手术期护理也至关重要.

    作者:霍家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白细胞分类的比较

    目的 采用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法对白细胞分类进行比较,探讨其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100例门诊患者白细胞分类,同时进行手工血液涂片染色与显微镜镜检白细胞分类进行比较.结果 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分类的重复性良好,与显微镜镜检白细胞分类结果 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在单核细胞计数上,这两种方法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进行全血白细胞分类不可以完全替代显微镜分类法.对于单核细胞大于10%时必须结合显微镜检查,以提高其准确性.

    作者:宗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及药物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珠海黑马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支原体试剂盒对Uu和Mh进行检测及对12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57例患者标本检出支原体426例,占总人数的44.5%.Uu阳性360例,占支原体阳性的84.4%;Mh阳性8例,占支原体阳性的2.0%;Uu和Mh混合阳性58例,占支原体阳性的13.6%.Uu对四环素类敏感率均高于80.0%,对喹诺酮类敏感率均低于41.0%,对大环类脂类敏感率高低不一;Uu + Mh混合感染对四环素类敏感率均高于58.0%,对喹诺酮类敏感率均低于23.0%,对大环类脂类敏感率高低不一.结论 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Uu + Mh感染为次,药敏试验结果 以四环素类敏感性为高,以喹诺酮类敏感性为低.临床医生应加强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春峰;赵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