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黎娅
目的 在TORCH(T指弓形体、R指风疹病毒、C指巨细胞病毒、H指单纯疱疹病毒)日常检测中建立适用于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运用自配的外部质控物随标本一同检测,运用即刻法和Levey-Jennings(L-J)质控图法对质控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将即刻法和L-J质控图法联合运用,实现对TORCH检测的质量控制.结论 运用自制的临界质控物可以将实验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即刻法与L-J质控图法两种质控方法 联合运用,能更好地进行TORCH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该方法 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徐真;季晓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用CHEMCLIN(R)600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仪(CLIA)法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并对两种方法 进行方法 学评价.方法 将150例门诊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使用CLIA法与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观察二者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 150例血清标本中,CLIA法检测阳性148 例,阳性率为98.67%;TPPA法检测阳性144 例,阳性率为96.00%.结论 CLI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操作简便,结果 易于保存,敏感度优于TPPA法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临床的认可和应用.
作者:孙俊;刘美华;闫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临床常见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赣榆县中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采取纸片扩散法,参照2007年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的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 共收集分离细菌8种407株,革兰阴性杆菌246株(60.4%),革兰阳性球菌161株(39.6%).引发感染的主要阳性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结论 进行细菌培养、加强药敏分析对启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HBV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HBV标志物各种模式中的表达,分析前S1抗原与其他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以评价同步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前S1抗原对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 400份人血清标本HBV前S1抗原和HBV 5项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以乙型肝炎5项标志物模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血清模式HBV感染者前S1抗原的阳性率.结果 前S1抗原在大三阳和HBsAg(+)、HBeAg(+)模式及HBsAg(+)、HBeAg(+)、抗-HBe(+)、抗-HBc(+)模式的阳性率显著增高,分别为87.42%、90.00%、83.33%.前S1抗原与HBeAg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二者相符率为87.43%,HBeAg阳性模式各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与HBeAg(-)各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结论 检测HBV前S1抗原可以完善和补充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比HBeAg能更好地反映HBV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与乙型肝炎两对半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及疗效考核中将互为补充,更加完善.
作者:曾若婉;曹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从某院感染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208株PAE,分离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08~2009年折点判读结果 .结果 PAE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高,达60.3%,PAE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8.8%和19.2%,并且已出现广泛耐药菌株,其分离率为3.8%.结论 医院PAE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作者:孔阳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血清游离DNA又名循环DNA,是血液循环中游离于细胞外的DNA.研究发现,游离DNA在健康人的血液中含量甚微,而当机体在一些特殊状态时(如患有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中风、心肌梗死及妊娠等),其含量明显上升[1-3].因此,通过检测血液中游离DNA来反映某些疾病的状态成为一种可能的手段.
作者:拜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临沧市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及血液学检测指标不合格率在献血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用速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临沧市2005~2009年40 345(人)份献血者进行ALT和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两种试剂检测结果 均为阴性时,判定为阴性;两种试剂检测结果 均为阳性时,判定为阳性;一种试剂检测结果 阴性,另一种试剂检测结果 为阳性时,用检测结果 阳性的同种试剂复检,复检结果 为阴性时,判定为阴性;复检结果 为阳性时,判定为阳性.抗-HIV初、复检阳性时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确认试验.结果 2005~2009年在临沧市40 345名献血人群中,实验室检出ALT不合格率为5.73%(2 313/40 345),HBsAg阳性率为0.62%(251/40 345),抗-HCV阳性率为0.76%(310/40 345),抗-TP阳性率为0.54%(216/40 345),抗-HIV确认阳性率为0.28%(113/40 345).结论 临沧市不合格献血者ALT占首位,抗-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已成为HIV感染重灾区.
作者:王学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法在Rh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用聚凝胺法、微柱凝胶法对31例Rh(D)阴性标本进行Rh血型D、C、c、E、e抗原鉴定.结果 31例Rh(D)阴性标本Rh血型D、C、c、E、e抗原的表达聚凝胺法和微柱凝胶法结果 完全相符.结论 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Rh血型D、C、c、E、e抗原的检测,其准确性和凝聚胺法相同,两种方法 可以替代使用.微柱凝胶法弥补了常规仅做Rh(D)的不足,微柱卡有效期长,易于保存,可一次完成Rh血型5种抗原的鉴定,宜在实验室推广应用.
作者:钟月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育龄妇女和妊娠妇女TORCH感染状况,探讨不良妊娠与TORCH感染的关系以及不同季节TORCH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的600例育龄妇女和2 813例妊娠妇女(包括2 677例健康妊娠和136例不良妊娠)进行TORCH-IgM抗体检测.结果 妊娠妇女巨细胞病毒(CMV)-IgM的阳性率为5.76%,远远高于其他病原体的Ig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妇女的TORCH-IgM总阳性率(11.13%)高于育龄妇女的总阳性率(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妇女所有TORCH项目的 IgM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妊娠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季TORCH-IgM总阳性率和纯弓形体(TOX)、CMV、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及HSVⅡ的IgM阳性率明显高于秋、冬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风疹病毒(RUV)-IgM阳性率冬、春季显著高于夏、秋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地区妊娠妇女CMV阳性率高于妊娠妇女其他病原体阳性率,也高于育龄妇女CMV阳性率;妊娠妇女TORCH总阳性率高于育龄妇女;TORCH系列病原体与不良妊娠及季节密切相关.
作者:胡小佳;王前;周芳;李强;杨春莉;苏桂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两种测定纤维蛋白原(Fib)方法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ACL Advanc全自动血凝仪、同时用PT衍生法(PT-der)和Clauss法测定口服华法令患者血浆Fib含量.并应用统计学方法 对两种测定方法 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Fib在2~4 g/L时,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Fib<2 g/L或Fib>4 g/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ACL Advance 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口服华法令患者的Fib时,当PT-der法测定出的Fib结果 不在2~4 g/L时,需要用Clauss法进行测定.
作者:杨震;马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医学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很强,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验、实习,尤其是临床教学和实习的环节来进行.毕业实习是在完成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之后的又一重要教学阶段.通过毕业实习要求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良好医德品质,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态度,要把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复习、巩固、综合与提高;通过实习,熟悉和了解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检验医学在临床疾病诊疗中重要性的认识;参与检验科日常工作,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熟悉先进的检验技术和自动化仪器设备;通过检验科、输血科和内科的轮转实习,学习与临床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技巧,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参加一定的科研工作,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初步科研能力.
作者:胡黎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室温条件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 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100份血液标本(广济医院门诊患者20例,每人同时采集静脉血5管),室温(22℃)下离心分离血清,随即测定血糖.依据离心时间设为0.5、1.5、2.5、3.5、4.5 h组,0.5 h组为对照组.结果 1.5 h组血糖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3.5、4.5 h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液标本采集后1 h内血糖浓度无明显下降,而2 h后血糖浓度显著降低,提示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在1 h内分离血清并完成检测,以确保血糖测定结果 准确.
作者:吴鑫;陈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周浦医院2006年2月至2010年4月就诊人群中梅毒患者的分布情况.方法 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为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检测515例门诊梅毒患者血清.结果 周浦医院2006年2月至2010年4月诊断出的515例梅毒患者中男性患者320例,女性患者195例,所占比例分别为62%、38%,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组患者151例,第2组患者256例,第3组患者108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9%、50%、21%.第2组比例明显高于第1组和第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组和第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周浦医院2006年2月至2010年4月就诊人群中梅毒患者以男性为主,高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
作者:杨德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分析前质量管理是指从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要求、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保存以及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其中涉及人员有临床医生、护士、标本运送人员及检验人员标本接收、预处理等[1].由此可见,分析前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复杂,质量缺陷隐蔽,责任难以确定,是难而且重要的管理阶段[2].分析前阶段约占整个检验过程全部时间的70%,在可分析出检验误差原因的病例中,出自于分析前阶段的占60%以上[3].因此想要获得准确、可靠及对临床有应用价值的检验结果,检验科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工作.
作者:林南清;王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联合高三尖杉酯碱加阿糖胞苷(HA)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内江市二人民医院27例CML患者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21例CML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干扰素联合HA治疗;对照组给予α-干扰素及口服羟基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部分缓解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初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干扰素联合HA治疗CML是一种合理、经济且有效的方法 .
作者:廖晓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以制备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室内质控物,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以复检HBsAg阳性的报废全血作为原料,制备0.5、4、8 U/mL室内质控血清,使用上海科华和意大利DiaSorin公司HBsAg诊断试剂盒对其进行检测,并比较其结果 .结果 科华和DiaSorin HBsAg诊断试剂检测室内质控血清比较,t值分别为0.058、0.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两种不同的试剂连续检测不同浓度的质控物20次,检测的CV范围分别为6.75%~11.65%、4.82%~10.30%;使用两种不同的试剂检测不同浓度的质控物30 d,检测的CV范围分别为7.37%~12.50%、4.84%~13.92%.结论 ELISA法进行HBsAg检测的质控物制备简单,稳定性良好,质控图操作方便,适合临床实验室应用和推广.
作者:樊冬碧;唐小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简称维族)与汉族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和总PSA(FPSA)/游离PSA(TPSA)(F/T)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微粒子免疫荧光捕获法检测维族与汉族前列腺癌患者血清TPSA和FPSA水平及其比值.结果 结果 显示,维族与汉族前列腺癌患者分布构成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维族χ2=51.66,汉族χ2=28.71,P<0.01).就单检测血清PSA而言,分别有24%(18/75)和23%(22/96)维族和汉族患者PSA<4 ng/mL(χ2=0.02,P>0.05),分别有24%(18/75)和15%(14/96)维族和汉族患者PSA为4~10 ng/mL(χ2=2.45,P>0.05).在血清PSA为4~10 ng/mL和F/T≤0.15条件下,维族患者检出率(24%,18/75)明显高于汉族(6.25%,6/96)(χ2=10.99,P<0.01);在血清PSA>10 ng/mL和F/T≤0.15条件下,维族患者检出率(44%,33/75)与汉族患者检出率(58%,5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P>0.05).结论 血清PSA和F/T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漏诊和误诊.
作者:李建明;邵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定量与免疫血清标志物、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及血液学指标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 ,探讨这几个因素是否相关.方法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01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CV RN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CV,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及血糖,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小板数量.结果 第1组(抗-HCV阳性、HCV RNA>1 000 U/mL)有33例,ALT高于正常范围(5~40 U)的有12例,占36%,与第2组(抗-HCV阳性、HCV RNA<1 000 U/mL)ALT阳性率(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参考范围(3.58~6.1 mmol/L)的有7例,占21%,与第2组空腹血糖阳性率(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100~400×109/L)的有4例,占12%,高于正常范围的有0例,与第2组血小板低于正常范围的占33%;高于正常范围的占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定量值的高低与ALT值,以及糖尿病的发生近似正相关,与血小板计数值近似负相关关系.
作者:杨小蓉;丁彩屏;陈小明;秦建川;郭淑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研究性教学方法又称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1].研究性教学所强调的是一种自主学习方式,旨在发现问题、分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科研能力和学生终身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程志惠;赖星;刘作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IDA)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47例IDA患者治疗前后以及30例健康人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包括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高散射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数(HFR%)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DA患者治疗前3项参数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铁剂治疗后第3天IDA患者HLR%和IRF即开始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RET%、HFR%和IRF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3项参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可作为反映IDA患者骨髓造血功能较好的指标,其中HFR%和IRF为更早、更灵敏的指标,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对于IDA患者的治疗效果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乔永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