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吴庆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照性分析.结果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测冠心病组阳性率为79.5%(116/146),非冠心病组阳性率为22.2%(12/54).阳性预测值为90.6%(116/128),假阳性为9.4%(12/128),阴性预测值为58.3%(42/72),假阴性为41.7%(30/72),预测准确性为79.0%(158/200).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对疑诊冠心病的筛查有重要意义,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结合更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唐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两台血凝分析仪(法国Stago公司Stago CT型和Stago RE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 对两台血凝分析仪用配套校准物进行校准;用配套质控物常规室内质控评价凝血常规的稳定性;使用比对试验评价两台仪器检测凝血常规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 PT、INR、APTT、Fib 4项试验比对结果的变异百分率(CV)符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凝血室间质量评价标准.两台血凝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除Fib相关系数r值为0.959 8,其余检测项目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 0.结论 通过不同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Fib的比对试验,有效提高了本科室不同血凝分析仪器间的可比性,有效地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提高了检验的质量.
作者:张朝明;舒洪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检验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检验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1-2].桂林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接收省内各级医学院校检验专业的实习生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对于新形势下检验实习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者也经常在思考,以下是思考的结果.
作者:张雪琳;黄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都柏林沙门菌是沙门菌属D群中的一个生物型,为肠道致病菌,主要引起人胃肠道疾病
作者:徐霞;童明华;蔡华;梁日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厦门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的嗜血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儿童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90株嗜血杆菌.细菌的鉴定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及配套的鉴定卡,药物敏感试验使用ATB Haemo试条.β-内酰胺酶检测使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数据录入WHONET 5.4软件分析.结果 在患儿下呼吸道病原中,嗜血杆菌占第3位,主要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8.9%和26.7%,对头孢克洛、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20.0%、20.0%、13.3%、13.3%和10.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在95.0%以上.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24.4%.结论 嗜血杆菌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原菌之一,临床上应加强对其分离培养,其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已不宜再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徐和平;马晓波;郑燕青;黄江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寻找更加直观的监控唐氏筛查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方法 参考Z-分数质量控制图的特点,每天做3个水平的质量控制品,算出不同水平的质量控制物的Z-分数,作Z-分数质量控制图.结果 该质量控制图绘制方便,对多个水平的质量控制物观察直接明了,在监测唐氏筛查的质量控制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Z-分数质量控制图能将高、中、低不同浓度的质量控制血清测定值在同一张质量控制图上表示出来,直观性强且减轻工作量,适宜在多种检测项目中应用.
作者:李翠;周迎春;梁淑慧;何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组成眼睛的每个部分都很重要,但聚焦功能主要依靠角膜实现,角膜在视觉信息的获得中发挥重要作用.圆锥角膜是一种因结构或组成成分异常造成角膜比较薄弱的疾病.眼内压将薄弱的角膜顶起变形,由正常的类似弧形成为圆锥形,造成光学相差,出现视物变形症状.本文拟将近年来关于圆锥角膜的治疗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赵海涛;李景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近年来,中国性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梅毒是其中一种.这在全国各地均有报道,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已成为当前首要问题.对3 667例孕产妇、婴幼儿、婚检对象及部分已婚成年人用金标法进行常规梅毒血清学抗体的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刘道伟;王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宁夏某医院儿童患者EB病毒(EBV)感染现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626例住院患儿进行EBV DNA定量检测.结果 EBV总阳性率为7.99%,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7.37%和9.13%;8~11岁年龄组患者占13.43%;2009、2010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9%和9.46%,有上升趋势;临床诊断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 加强儿童患者EB病毒的检测,对其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伟;师志云;赵志军;赵颖;马俊;魏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变化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CRP定量分析仪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中的CRP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CR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CRP测定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支持诊断、监测病情和指导治疗.
作者:王兰;张丽;江淑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应用新型底物6-甲基-2-硫代吡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PT-NAG)建立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紫外动力学新方法,用于尿液中NAG活性测定.方法 基于NAG催化水解对硝基苯-N-乙酶-β-D-氨基葡萄糖苷生成有色的对硝基酚这一反应,对缓冲液离子强度、pH值、底物浓度等佳反应条件及各种实验参数进行研究.用该法测定了多种病尿样中NAG活活性.结果 该法低检出限为1.5 U/L,线性范围可达250 U/L(r=0.998 9),批内CV为<3%,批间CV<5%,回收率为101.3%.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线性、精密度好,结果准确,且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操作.
作者:余长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对改良电抽搐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 、注意事项、禁忌证与适应证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由专业护士对实验组进行系统心理护理,对照组仅做一般解释,于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在对治疗配合程度上,对治疗的恐惧程度、治疗信心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对改良电抽搐治疗患者有积极有效的作用,是改良电抽搐治疗术患者的重要护理环节.
作者:全夏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国人2型糖尿病血清中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对国内2000~2010年关于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的前瞻性及横断面研究进行检索.数据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危险度分析采用比值比作为效应量表示结果,连续性变量采用加权均数差值分析.两者均以95%可信区间(CI)表示.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结果 (1) 在血清脂联素水平中,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组(P<0.01)有明显差异,呈负相关性.(2)胰岛素抵抗性中,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组(P<0.01)有明显差异,呈正相关性.结论 中国人2型糖尿病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具有明显关联性.
作者:韦传东;李艳;孙开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本地区体检人群空腹血脂水平的调查,了解焉耆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及高血脂的患病率,为临床血脂研究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体检人群的空腹血脂[包括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结果 焉耆地区成人血脂水平整体明显升高,尤以40~60岁组升高为,男、女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G、TC、LDL-C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焉耆地区成人血脂水平已显著上升,应加强血脂相关方面的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将血脂水平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王萍;杨志伟;贾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浆EB病毒DNA(EBV-DNA)含量在鼻咽癌(NPC)患者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和监测疗效、复发或转移和预后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102名健康成人及274例早期和中晚期NPC患者治疗前、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后随诊的缓解组、复发或转移组血浆EBV-DNA含量.比较健康成人和NPC早期患者血浆EBV-DNA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早期与中晚期NPC患者治疗前与放射疗后1周及放疗结束1个月后,持续缓解组与复发或转移组NPC患者血浆EBV-DNA差异,并比较EBV-DNA高浓度与低浓度的NPC患者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差异.结果 早期NPC患者血浆EBV-DNA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达到95.2%和97.6%,健康成人血浆EBV-DNA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2.9%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与中晚期NPC患者治疗前血浆EBV-DNA中位拷贝数分别位2 431和41 068 copy/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复发或转移组与持续缓解组NPC患者血浆EBV-DNA中位浓度水平分别为42 380和18 610 copy/mL,放疗后1周、放疗结束1个月后复发或转移组与持续缓解组NPC患者血浆EBV-DNA中位浓度水平分别为17 642、10 460、1 612和0 copy/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BV-DNA高浓度与低浓度的NPC患者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8%和100%、61%和9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EBV-DNA定量检测在NPC患者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和监测疗效、复发或转移和预后预测中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德佳;李燕妮;何新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病理标本是患者疾病判断的标准之一,外科医生将根据病理标本的检测结果,来给患者制订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因此,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是手术室管理工作中为重要而又容易忽视的环节之一.为此,本院对标本管理及送检流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注重细节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亦称隐源性纤维化肺泡炎或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等[1-2].本病病因不明,好发于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是遍及世界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IPF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多为隐匿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有刺激性干咳,偶有痰血、体力衰弱、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消瘦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终因呼吸衰竭而死,其预后不良.IPF患者对传统治疗药物反应欠佳.随着对本病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在治疗上有了新的进展,现对IPF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永红;夏春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定量分析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感染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132例甲型H1N1流感感染者、21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及91名健康对照分别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4+/CD8+比值.结果 甲型H1N1流感感染组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H1N1流感感染组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健康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结论 甲型H1N1流感感染可导致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的改变,有关甲型H1N1流感感染对免疫细胞水平CD3+、CD4+、CD8+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马均益;宋国平;周洁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肺炎中的意义.方法 296例感染性肺炎患者分成2组,细菌性肺炎156例,病毒性肺炎140例,采用全自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浓度,并分析比较.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CRP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细菌感染组在治疗前后CRP阳性率显著降低(P<0.01),而病毒性肺炎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血清中CRP浓度随病情的加重而明显升高,随病情的恢复而显著下降,利于临床早期诊断.
作者:黄春晓;王爱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及孕妇体内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孕妇及儿童及时合理补充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或降低有害元素含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700例孕妇及儿童全血或末稍血进行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检测,以100名育龄期未孕健康妇女作对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孕妇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13.57%、0.71%、1.07%、3.21%和26.4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钙、铁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21.43%、3.81%、0.95%、15.24%和16.90%.结论 本地区孕妇以铁缺乏为普遍,钙次之.儿童以缺钙为主,铁、锌次之;因此应加强孕妇及儿童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并定期进行微量元素的监测,以保证母体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
作者:徐肖丁;张义文;周锦霞;江木英;郑久云;周彩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