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晓;王爱玲
目的 探讨用气压治疗仪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2例,予传统常规护理;治疗组53例,除传统常规护理外加用气压治疗仪.观察对两组患者下肢神经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 治疗组53例中仅2例(3.77%)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52例中有10例(19.23%)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气压治疗仪治疗能够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映会;邓强;吴万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被动凝集法、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寻求合理的检测方法以提高病原体的检出率,综合各种检测方法的优势,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选择本院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17例,荧光PCR检测咽拭子及深部痰液,被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CRP.结果 荧光PCR阳性率15.1%(48/317),单份血清被动凝集法30.6%(97/317),双份血清被动凝集法35.6%(113/317),荧光PCR联合被动凝集法41.6%(132/317).荧光PCR与被动凝集法的结果一致性比较差,荧光PCR阳性患者检测平均病程8.2 d,被动凝集法阳性患者检测平均病程12.6 d,t=11.67,P<0.001,两者检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荧光PCR更适用于早期诊断.联合血浆CRP检测,以CRP>6 mg/L为阳性,各种方法检测阳性患儿中CRP阳性率为荧光PCR阳性率的52.1%(25/48);被动凝集法阳性滴度(1∶40)组71.6%(53/74);被动凝集法阳性滴度大于(1∶40)组79.5%(31/39);荧光PCR与CRP的阳性符合率低于被动凝集法.在不同年龄段3种方法的检测,0~3岁组6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单份及双份血清被动凝集法阳性率分别为3.2%(2/62)和4.8%(3/62),与荧光PCR阳性率14.5%(9/62)比较,χ2=6.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荧光PCR更适用于婴幼儿的MP感染检测.结论 荧光PCR更适用于早期诊断及婴幼儿的MP感染检测.被动凝集法与CRP对荧光PCR的检测结果,尤其对带菌人群的临床假阳性结果可提供辅助诊断,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刘俊峰;苏丹;冯素花;黄相翠;邱耿娴;廖志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近年来,中国性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梅毒是其中一种.这在全国各地均有报道,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已成为当前首要问题.对3 667例孕产妇、婴幼儿、婚检对象及部分已婚成年人用金标法进行常规梅毒血清学抗体的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刘道伟;王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化学疗法(简称化疗)对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乙二胺四乙酸三钾抗凝静脉血用Sysmex K-21 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白细胞各参数、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细胞测定对判断化疗患者骨髓功能状态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何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法检查.同时进行脑脊液梅毒抗体及滴度检测.结果 20例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反应均为异常,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活性细胞反应16例,占80%;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细胞学反应4例,占20%.结论 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变化均为异常.因此它对临床确诊以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林珊;陈梅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检测人血清附睾蛋白4(HE4)和癌抗原125(CA125)的浓度,从而辅助临床医师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妇女血清HE4和CA125的水平.3组分别为体检健康对照组(n=60)、卵巢良性病变组(n=48)和卵巢恶性病变组(n=36),以体检健康妇女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1)HE4和CA125的浓度在恶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和良性病变组的比较均有显著的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E4和CA125在恶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均有显著增高,其检出率为72.5%和60.0%,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血清HE4和CA125的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
作者:陈溶微;邵遵焘;江裕;谢文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国人2型糖尿病血清中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对国内2000~2010年关于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的前瞻性及横断面研究进行检索.数据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危险度分析采用比值比作为效应量表示结果,连续性变量采用加权均数差值分析.两者均以95%可信区间(CI)表示.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结果 (1) 在血清脂联素水平中,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组(P<0.01)有明显差异,呈负相关性.(2)胰岛素抵抗性中,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组(P<0.01)有明显差异,呈正相关性.结论 中国人2型糖尿病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具有明显关联性.
作者:韦传东;李艳;孙开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属于正黏病毒科,根据病毒内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根据病毒表面结构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不同,又将A型流感分为不同的血清亚型,已发现有15种HA亚型(H1~H15)和9种NA亚型(N1~N9)
作者:李勃;孙菲;李文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安康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实验的切值.方法 以安康地区出生的新生儿为筛查对象,于出生后 48~72 h,充分哺乳6次后采取足跟血,应用PerkinElmer Wallac 1420 Victor2多标记免疫测定仪检测标本中苯丙氨酸含量.结果 根据安康地区2010年6月至 2011年 1月10 390例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的数据,确定安康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切值为 121.39 μmol/L.结论 安康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切值略低于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规定的参考切值122.00 μmol/L和试剂盒初始的切值128.10 μmol/L.为降低假阴性率,筛查实验切值修改为121.39 μmol/L.
作者:张玲;姜家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对Roche cobas e 411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性能验证.方法 对分析系统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试验及携带污染率等指标测试.结果 批内精密度CV<4%,批间精密度CV<5%,携带污染率0.13%,线性回归系数0.99.结论 Roche cobas e 411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具有良好的线性、准确性和重复性,是临床实验室较理想的免疫分析仪器.
作者:黄湘宁;郑春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宁夏某医院儿童患者EB病毒(EBV)感染现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626例住院患儿进行EBV DNA定量检测.结果 EBV总阳性率为7.99%,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7.37%和9.13%;8~11岁年龄组患者占13.43%;2009、2010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9%和9.46%,有上升趋势;临床诊断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 加强儿童患者EB病毒的检测,对其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伟;师志云;赵志军;赵颖;马俊;魏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3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8~2010年6 614份输血前筛查和性病门诊标本同时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测,对ELISA法和TPPA法阳性的标本再分别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其滴度.结果 ELISA法检测出247份阳性,TPPA法检测出244份阳性,TPPA法阳性标本ELISA法检测均为阳性,符合率为98.78%,两种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ELISA法阳性标本用TRUST法检测出136份阳性,符合率55.06%;TPPA法确证实验阳性的标本TRUST法检测出136份阳性,符合率55.74%;TRUST法与ELISA法和TPPA法检出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梅毒检测方法众多,且各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不尽相同,通过对3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在进行梅毒的诊断和治疗中,应联合使用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
作者:陈远平;黎金凤;黄鹂;许庆元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已变得越来越常见,尤其是隐球菌、念珠菌、曲霉菌、肺孢子菌、毛霉菌等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在不断提高
作者:耿娜;程利;欧阳富贵;冯春平;王长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本院是一所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医院,每年接收80~100名护理实习生,每个教学科室按护理部要求,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并以纸质方式填写教学手册,但教学手册书写的格式和内容欠规范,不利用教学资料的填写和保管.2009年本院开通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后,利用局域网的优势,护理部将教学手册上传到OA系统上,科室可随时下载填写,并再次上传到OA系统,这样既方便了护理部对教学手册的监督,也缩短了科室填写教学手册的时间.现将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张怡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枸杞子浸出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制备不同浓度枸杞子浸出液,采用稀释法测定浸出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不同浓度枸杞子浸出液对耐药菌均有一定程度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的抑菌作用强,对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相对较弱.结论 枸杞子不同浓度浸出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有明显的体外抑菌效果,为进一步全面开发枸杞子药物价值提供依据.
作者:师志云;李刚;赵志军;贾伟;魏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酚磺乙胺对苦味酸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的干扰情况.方法 参照临床化学检验的干扰评价(CLSI EP7-A2)规则,设计配对差异试验和剂量试验,判断酚磺乙胺对苦味酸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是否有干扰及干扰效应与酚磺乙胺浓度的关系.结果 酚磺乙胺对苦味酸法测定肌酐有正干扰,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有负干扰,其干扰效应与酚磺乙胺浓度的关系均为二次曲线关系,酚磺乙胺对苦味酸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的小干扰浓度分别为0.070 g/L和0.016 g/L.结论 酚磺乙胺对苦味酸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均有干扰,在临床上必须采取措施避免这种干扰的出现.
作者:程涌江;李丽;陈海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都柏林沙门菌是沙门菌属D群中的一个生物型,为肠道致病菌,主要引起人胃肠道疾病
作者:徐霞;童明华;蔡华;梁日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肾性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与输注新鲜全血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对63例肾性贫血患者分别输注红细胞悬液和新鲜全血前后的血清生物化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结果 各种肾性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和新鲜全血前、后,各项血清生物化学检测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性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可取代输注新鲜全血,从而有利于成份血的进一步推广.
作者:戴学庆;涂秀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通过对食管癌、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规止凝血功能指标检查,探讨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意义.方法 用贝克曼ACL9000全自动血凝仪,采用凝固法原理对98名健康对照,263例恶性肿瘤(食管癌69例,肺癌59例,乳腺癌44例,胃癌52例,肠癌39例)患者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进行检查.结果 恶性癌患者的D-二聚体、Fib水平和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且APTT、PT有不同程度的缩短(P<0.01或P<0.05);而大部分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活性降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倾向,而肺癌患者高凝状态更为明显.
作者:陈兴国;徐海伟;张临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本院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分离出的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是泌尿道感染主要的致病菌(46.8%),其次为葡萄球菌属(15.1%).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100%,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为敏感.结论 尿培养的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但多重耐药的细菌分布呈上升趋势.
作者:吴静;吴庆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