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改良电抽搐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全夏菲

关键词:心理护理, 改良电抽搐治疗, 应用
摘要:目的 对改良电抽搐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 、注意事项、禁忌证与适应证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由专业护士对实验组进行系统心理护理,对照组仅做一般解释,于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在对治疗配合程度上,对治疗的恐惧程度、治疗信心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对改良电抽搐治疗患者有积极有效的作用,是改良电抽搐治疗术患者的重要护理环节.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照性分析.结果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测冠心病组阳性率为79.5%(116/146),非冠心病组阳性率为22.2%(12/54).阳性预测值为90.6%(116/128),假阳性为9.4%(12/128),阴性预测值为58.3%(42/72),假阴性为41.7%(30/72),预测准确性为79.0%(158/200).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对疑诊冠心病的筛查有重要意义,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结合更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唐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陕西省安康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实验切值的研究

    目的 探索安康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实验的切值.方法 以安康地区出生的新生儿为筛查对象,于出生后 48~72 h,充分哺乳6次后采取足跟血,应用PerkinElmer Wallac 1420 Victor2多标记免疫测定仪检测标本中苯丙氨酸含量.结果 根据安康地区2010年6月至 2011年 1月10 390例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的数据,确定安康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切值为 121.39 μmol/L.结论 安康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切值略低于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规定的参考切值122.00 μmol/L和试剂盒初始的切值128.10 μmol/L.为降低假阴性率,筛查实验切值修改为121.39 μmol/L.

    作者:张玲;姜家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痛风康合剂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痛风康合剂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痛风康合剂,对照组20例,口服秋水仙碱片、苯溴马隆片,疗程3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痛风康合剂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有确切治疗效果,使用安全.

    作者:陈云峰;戴芳芳;葛亮;顾万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圆锥角膜治疗研究进展

    组成眼睛的每个部分都很重要,但聚焦功能主要依靠角膜实现,角膜在视觉信息的获得中发挥重要作用.圆锥角膜是一种因结构或组成成分异常造成角膜比较薄弱的疾病.眼内压将薄弱的角膜顶起变形,由正常的类似弧形成为圆锥形,造成光学相差,出现视物变形症状.本文拟将近年来关于圆锥角膜的治疗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赵海涛;李景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61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失调菌群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抗生素的使用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失调菌群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粪便细菌培养进行分析,同时对相应患者通过查病历了解其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 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共发现相关患者61例,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婴幼儿以及重症患者.61例相关腹泻患者大便培养,培养出念珠菌24例,肠球菌22例,奇异变形杆菌8例,葡萄球菌5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其中白色念珠菌对各种抗真菌药保持较好的敏感性,而非白色念珠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白色念珠菌.粪肠球菌和类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耐药性较低,通过比较可知粪肠球菌和类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利福平、青霉素G、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对链霉素2000、莫昔沙星、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特殊患者进行粪便培养检查是实验室诊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较好的方法,可以给临床提供实验依据,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崔国辉;梁陶;林湛;袁汉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梅毒抗体检测中胶体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对比分析

    近年来,中国性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梅毒是其中一种.这在全国各地均有报道,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已成为当前首要问题.对3 667例孕产妇、婴幼儿、婚检对象及部分已婚成年人用金标法进行常规梅毒血清学抗体的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刘道伟;王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检验实习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检验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检验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1-2].桂林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接收省内各级医学院校检验专业的实习生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对于新形势下检验实习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者也经常在思考,以下是思考的结果.

    作者:张雪琳;黄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亦称隐源性纤维化肺泡炎或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等[1-2].本病病因不明,好发于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是遍及世界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IPF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多为隐匿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有刺激性干咳,偶有痰血、体力衰弱、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消瘦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终因呼吸衰竭而死,其预后不良.IPF患者对传统治疗药物反应欠佳.随着对本病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在治疗上有了新的进展,现对IPF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永红;夏春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P选择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目的 研究P选择素、超敏C-反应蛋白(CRP)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将93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和糖尿病肾病(DN)组,并选择健康人30名作为健康对照(NC)组,测定其空腹血糖(FPG)、血清超敏CRP、P-选择素.结果 DN组、DM组中血清FPG、超敏CRP、P-选择素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DN组中血清超敏CRP、P-选择素又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表明超敏CRP、P-选择素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对DM病程、病情分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秀兰;王清泰;陈素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护理教学手册中的应用

    本院是一所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医院,每年接收80~100名护理实习生,每个教学科室按护理部要求,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并以纸质方式填写教学手册,但教学手册书写的格式和内容欠规范,不利用教学资料的填写和保管.2009年本院开通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后,利用局域网的优势,护理部将教学手册上传到OA系统上,科室可随时下载填写,并再次上传到OA系统,这样既方便了护理部对教学手册的监督,也缩短了科室填写教学手册的时间.现将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张怡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尿中红细胞形态在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尿中红细胞形态在肾小球性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相差显微镜对血尿中红细胞进行计数及形态分型;应用CK-500尿液分析仪对尿中蛋白质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尿中红细胞在肾小球肾炎组与非肾小球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非肾小球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中红细胞形态在诊断肾小球肾炎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卢新兆;黄晓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与其他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的浓度水平变化及与其他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健康未受孕妇女30名为对照组.选择本院健康妊娠妇女120例,分为3组:早期妊娠组(1~12周)34例,中期妊娠组(13~27周)42例,晚期妊娠组(28周以后)44例.另选择本院住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1例,为妊娠高血压组,对5组调查对象均进行血清Cys C、尿素氮及尿液微量清蛋白、肌酐检测.结果 健康早、中、晚期妊娠组Cys C浓度比对照组平均分别升高49.4%、58.2%、51.9%,妊娠高血压组Cys C浓度相比健康晚期妊娠组平均升高6.7%.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Cys C 同健康妊娠各期相比显著升高,提示其肾脏存在损伤.

    作者:高桂华;满冬亮;蔡晶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B型脑钠肽的临床应用价值

    B型钠尿肽又名脑钠肽(BNP)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亦存在于脑组织,具有扩张血管、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等作用

    作者:庞莉;姚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Roche cobas e411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性能评价

    目的 对Roche cobas e 411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性能验证.方法 对分析系统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试验及携带污染率等指标测试.结果 批内精密度CV<4%,批间精密度CV<5%,携带污染率0.13%,线性回归系数0.99.结论 Roche cobas e 411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具有良好的线性、准确性和重复性,是临床实验室较理想的免疫分析仪器.

    作者:黄湘宁;郑春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相关性葡萄膜炎与性别及年龄的关系

    目的 通过检测115例葡萄膜炎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的表达,探讨葡萄膜炎患者HLA-B27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15例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进行HLA-B27抗原表达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HLA-B27阳性组和阴性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62例男性葡萄膜炎患者中,46例HLA-B27阳性,而在53例女性患者中,27例HLA-B27阳性.男性患者阳性率(74.2%)大于女性患者(50.9%).四格表χ2=6.66(P<0.05),男性组HLA-B27阳性的相对危险度为1.45,相对危险度的95%可信区间为0.98~1.92.男性葡萄膜患者和女性葡萄膜炎患者的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不同性别的HLA-B27相关性葡萄膜炎患者的年龄分布有差异(P<0.05),男性患者年龄较女性患者小.结论 男性是HLA-B27相关性葡萄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杨双双;张莉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气压治疗仪预防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目的 探讨用气压治疗仪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2例,予传统常规护理;治疗组53例,除传统常规护理外加用气压治疗仪.观察对两组患者下肢神经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 治疗组53例中仅2例(3.77%)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52例中有10例(19.23%)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气压治疗仪治疗能够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映会;邓强;吴万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两种仪器法与显微镜检测尿白细胞及红细胞的结果对比

    目的 通过UF-1000i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结果的对比,对其产生的假阳性、假阴性结果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门诊患者新鲜随机尿液600例,分别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中WBC、RBC.结果 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作为检测尿WBC、RBC的金标准.干化学分析仪、UF-1000i沉渣分析仪WBC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4.21%、97.74%,假阴性率分别为15.79%、2.26%,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5.51%、86.53%,假阳性率分别为4.49%、13.47%;RBC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3.60%、94.77%,假阴性率分别为6.40%、5.23%,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6.21%、87.15%,假阳性率分别为13.79%、12.85%.结论 UF-1000i沉渣分析仪与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中WBC、RBC快速简便,但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较高.只能做为过筛试验,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检查,必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即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检验质量,避免误诊和漏诊,从而给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马玲;叶扬;吕蕙伶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孕妇与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探讨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及孕妇体内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孕妇及儿童及时合理补充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或降低有害元素含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700例孕妇及儿童全血或末稍血进行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检测,以100名育龄期未孕健康妇女作对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孕妇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13.57%、0.71%、1.07%、3.21%和26.4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钙、铁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21.43%、3.81%、0.95%、15.24%和16.90%.结论 本地区孕妇以铁缺乏为普遍,钙次之.儿童以缺钙为主,铁、锌次之;因此应加强孕妇及儿童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并定期进行微量元素的监测,以保证母体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

    作者:徐肖丁;张义文;周锦霞;江木英;郑久云;周彩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复方丹参联合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复方丹参和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抑酸、抗炎、抑制胰腺外分泌、营养支持等),治疗组38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达90.66%,对照组有效率为72.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病死率降低,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 复方丹参联合大承气汤治疗可以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李亮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与分析

    目的 定量分析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感染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132例甲型H1N1流感感染者、21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及91名健康对照分别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4+/CD8+比值.结果 甲型H1N1流感感染组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H1N1流感感染组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健康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结论 甲型H1N1流感感染可导致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的改变,有关甲型H1N1流感感染对免疫细胞水平CD3+、CD4+、CD8+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马均益;宋国平;周洁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