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联合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李亮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复方丹参注射液, 大承气汤加味
摘要:目的 探索复方丹参和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抑酸、抗炎、抑制胰腺外分泌、营养支持等),治疗组38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达90.66%,对照组有效率为72.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病死率降低,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 复方丹参联合大承气汤治疗可以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圆锥角膜治疗研究进展

    组成眼睛的每个部分都很重要,但聚焦功能主要依靠角膜实现,角膜在视觉信息的获得中发挥重要作用.圆锥角膜是一种因结构或组成成分异常造成角膜比较薄弱的疾病.眼内压将薄弱的角膜顶起变形,由正常的类似弧形成为圆锥形,造成光学相差,出现视物变形症状.本文拟将近年来关于圆锥角膜的治疗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赵海涛;李景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肺炎中的意义.方法 296例感染性肺炎患者分成2组,细菌性肺炎156例,病毒性肺炎140例,采用全自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浓度,并分析比较.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CRP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细菌感染组在治疗前后CRP阳性率显著降低(P<0.01),而病毒性肺炎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血清中CRP浓度随病情的加重而明显升高,随病情的恢复而显著下降,利于临床早期诊断.

    作者:黄春晓;王爱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住院患者输血前血清学4项检查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输血前检测4项指标在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中的临床意义,以便做好自我防护及预防交叉感染,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本院2007~2010年3 237 例住院输血前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学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Ⅱ型)抗体(抗-HIV1/2)、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检测分析.结果 检测样本总阳性数531例,总阳性率16.40%.其中检出HBsAg阳性362例、抗-HIV阳性13例、抗-HCV阳性50例、抗-TP阳性116例,经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确证106例.不同性别的检测情况来看,男性抗-TP阳性率(4.16%)明显高于女性(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血清学4项检测,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可避免或减少因输血产生的有关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医疗纠纷,为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法律依据,同时有利于医患双方的自我保护.

    作者:高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焉耆地区2300例体检成人血脂水平的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本地区体检人群空腹血脂水平的调查,了解焉耆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及高血脂的患病率,为临床血脂研究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体检人群的空腹血脂[包括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结果 焉耆地区成人血脂水平整体明显升高,尤以40~60岁组升高为,男、女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G、TC、LDL-C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焉耆地区成人血脂水平已显著上升,应加强血脂相关方面的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将血脂水平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王萍;杨志伟;贾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护理教学手册中的应用

    本院是一所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医院,每年接收80~100名护理实习生,每个教学科室按护理部要求,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并以纸质方式填写教学手册,但教学手册书写的格式和内容欠规范,不利用教学资料的填写和保管.2009年本院开通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后,利用局域网的优势,护理部将教学手册上传到OA系统上,科室可随时下载填写,并再次上传到OA系统,这样既方便了护理部对教学手册的监督,也缩短了科室填写教学手册的时间.现将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张怡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前置胎盘患者自体贮血式输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患者术前自体贮血式输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住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前置胎盘患者26例(A组)进行术前自体贮血式输血观察,并选择同期行剖宫产分娩非自体贮血的前置胎盘患者21例(B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A组平均贮血640 mL,贮血全部回输.除1例因贮血不足分别加输异体血200 mL外,其余均未用异体血.血液采集过程中仅 1例母体有心悸主诉,1例胎动频繁,予吸氧、补液后好转,其余均未发生任何异常.回输过程中亦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B组异体输血平均520 mL,输血过程中除1例发生轻微发热反应外,其余均无异常.两组患者采血前、采血后及行剖宫产分娩术前、术后各项血液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及新生儿各项生理指标和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对符合条件的前置胎盘患者进行术前贮血式自体输血,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且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满意,同时又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一种简便、经济、适用、可行的输血方法.

    作者:钟吉康;刘开;张绍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肿瘤标记物联合影像结果对肝癌诊断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及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00例原发性肝癌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经影像、肿瘤标记物及各项实验室指标检查确诊,部分患者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癌.患者均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相关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及CT扫描.结果 肿瘤标记物血清AFP、CA199、CA125、CEA灵敏度及特异度随结节增大而升高,提高明显为4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将4项肿瘤标记物与CT扫描结果联合,灵敏度、特异度可提高到96.4%、90.0%.结论 CT扫描和肿瘤标记物合理的综合利用,可提高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作者:陈婷;艾力·吐尔逊;忙尼沙·阿不都拉;艾斯卡尔;杨颖;包永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10年门诊随访现状

    目的 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10年的随访现状,探讨HIFU无创治疗技术的术后随访新医学模式.方法 对1999~2009年HIFU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术后定期随访,通过术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观察HIFU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2周经磁共振复查提示病灶已凝固坏死,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下降率为83.12%(192/231),1年生存率为78.16%,2年生存率为59.54%,3年生存率为38.95%,随访率84.30%,失访率15.70%.结论 持续开展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对于观察HIFU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及时、定期了解肝癌病情的发展变化,从而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作者:张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两种仪器法与显微镜检测尿白细胞及红细胞的结果对比

    目的 通过UF-1000i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结果的对比,对其产生的假阳性、假阴性结果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门诊患者新鲜随机尿液600例,分别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中WBC、RBC.结果 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作为检测尿WBC、RBC的金标准.干化学分析仪、UF-1000i沉渣分析仪WBC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4.21%、97.74%,假阴性率分别为15.79%、2.26%,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5.51%、86.53%,假阳性率分别为4.49%、13.47%;RBC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3.60%、94.77%,假阴性率分别为6.40%、5.23%,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6.21%、87.15%,假阳性率分别为13.79%、12.85%.结论 UF-1000i沉渣分析仪与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中WBC、RBC快速简便,但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较高.只能做为过筛试验,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检查,必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即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检验质量,避免误诊和漏诊,从而给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马玲;叶扬;吕蕙伶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2年7月16日,忻城县思练镇发生一起因进食米粉引起的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证实,确定为蜡样芽胞杆菌所致,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蓝凌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革新管理

    病理标本是患者疾病判断的标准之一,外科医生将根据病理标本的检测结果,来给患者制订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因此,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是手术室管理工作中为重要而又容易忽视的环节之一.为此,本院对标本管理及送检流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注重细节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萍乡地区真菌性毛霉菌感染1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已变得越来越常见,尤其是隐球菌、念珠菌、曲霉菌、肺孢子菌、毛霉菌等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在不断提高

    作者:耿娜;程利;欧阳富贵;冯春平;王长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127例大肠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内镜诊断、病理特征及误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大肠癌的临床表现,镜下特点及病理资料.结果 127例大肠癌患者中,男71例,女56例,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癌肿位于回盲部3例、升结肠6例、肝曲2例、横结肠11例、脾曲4例、降结肠13例、乙状结肠22例、直肠66例,合并息肉68例;其中腺癌103例、黏液腺癌14例、印戒细胞癌4例、息肉恶变6例.首诊误诊17例.结论 大肠癌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好发于直肠,病理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易误诊,对原因不明的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高危人群应及时行肠镜检查,以提高肿瘤的检出率,对结肠息肉须尽早切除并随诊.

    作者:杨健;贾安平;梁秀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磁共振成像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 对26例乳腺癌在HIFU治疗后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检查,观察其影像学信号改变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HIFU治疗乳腺癌术后MRI表现为等中心T1WI信号和等(短)混杂T2WI信号.光镜检查见HIFU区细胞呈凝固性坏死,电镜观察见细胞呈不可逆坏死.结论 MRI是HIFU治疗乳腺癌术后长期随访的可靠手段和重要方法.

    作者:张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尿中百草枯稳定性的观察

    目的 观察尿中百草枯的稳定性.方法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尿标本放置一定时间后,用比色法测定各时间点百草枯的浓度.结果 各时间点百草枯的浓度差别不大.结论 尿中百草枯比较稳定.

    作者:姜家瑚;柳玉华;褚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化学疗法对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化学疗法(简称化疗)对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乙二胺四乙酸三钾抗凝静脉血用Sysmex K-21 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白细胞各参数、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细胞测定对判断化疗患者骨髓功能状态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何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妊娠期特发性黄疸9例分析

    妊娠期特发性黄疸,又称妊娠肝内胆汁郁积,近年来由于对本病的诊断水平及母儿监测技术提高,认为本病对胎儿影响较大,为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对本病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陈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凝血常规试验在血凝分析仪上的比对分析

    目的 评价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两台血凝分析仪(法国Stago公司Stago CT型和Stago RE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 对两台血凝分析仪用配套校准物进行校准;用配套质控物常规室内质控评价凝血常规的稳定性;使用比对试验评价两台仪器检测凝血常规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 PT、INR、APTT、Fib 4项试验比对结果的变异百分率(CV)符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凝血室间质量评价标准.两台血凝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除Fib相关系数r值为0.959 8,其余检测项目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 0.结论 通过不同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Fib的比对试验,有效提高了本科室不同血凝分析仪器间的可比性,有效地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提高了检验的质量.

    作者:张朝明;舒洪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孕妇与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探讨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及孕妇体内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孕妇及儿童及时合理补充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或降低有害元素含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700例孕妇及儿童全血或末稍血进行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检测,以100名育龄期未孕健康妇女作对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孕妇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13.57%、0.71%、1.07%、3.21%和26.4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钙、铁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钙、镁、铜、锌、铁5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21.43%、3.81%、0.95%、15.24%和16.90%.结论 本地区孕妇以铁缺乏为普遍,钙次之.儿童以缺钙为主,铁、锌次之;因此应加强孕妇及儿童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并定期进行微量元素的监测,以保证母体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

    作者:徐肖丁;张义文;周锦霞;江木英;郑久云;周彩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达到明确病因,及时对症治疗的目的.方法 日本富士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被动凝集试验.结果 2 25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出阳性833例,检出率为36.89%.该病全年均有发病,以春季发病较多,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结论 SERODIA-MYCOⅡ被动凝集试验检测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可作为早期诊断支原体肺炎的客观指标.

    作者:费倩倩;范建英;陈小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