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痛风康合剂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云峰;戴芳芳;葛亮;顾万建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痛风, 清热泄浊
摘要:目的 观察痛风康合剂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痛风康合剂,对照组20例,口服秋水仙碱片、苯溴马隆片,疗程3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痛风康合剂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有确切治疗效果,使用安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焉耆地区2300例体检成人血脂水平的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本地区体检人群空腹血脂水平的调查,了解焉耆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及高血脂的患病率,为临床血脂研究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体检人群的空腹血脂[包括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结果 焉耆地区成人血脂水平整体明显升高,尤以40~60岁组升高为,男、女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G、TC、LDL-C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焉耆地区成人血脂水平已显著上升,应加强血脂相关方面的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将血脂水平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王萍;杨志伟;贾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深圳市龙岗区孕妇TORCH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已婚育龄妇女TORCH感染情况.方法 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在本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1 658例抽取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TORCH-IgM抗体进行测定.结果 弓型体、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9%、1.15%、1.26%、4.04%.结论 提倡对TORCH感染以预防为主,并建议已婚育龄妇女孕前加强筛查工作,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宋世军;张旋;谢世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Roche cobas e411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性能评价

    目的 对Roche cobas e 411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性能验证.方法 对分析系统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试验及携带污染率等指标测试.结果 批内精密度CV<4%,批间精密度CV<5%,携带污染率0.13%,线性回归系数0.99.结论 Roche cobas e 411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具有良好的线性、准确性和重复性,是临床实验室较理想的免疫分析仪器.

    作者:黄湘宁;郑春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Z-分数图在唐氏综合征三联筛查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寻找更加直观的监控唐氏筛查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方法 参考Z-分数质量控制图的特点,每天做3个水平的质量控制品,算出不同水平的质量控制物的Z-分数,作Z-分数质量控制图.结果 该质量控制图绘制方便,对多个水平的质量控制物观察直接明了,在监测唐氏筛查的质量控制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Z-分数质量控制图能将高、中、低不同浓度的质量控制血清测定值在同一张质量控制图上表示出来,直观性强且减轻工作量,适宜在多种检测项目中应用.

    作者:李翠;周迎春;梁淑慧;何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人文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浅谈人文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20例偏瘫患者,在实施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个体化的护理服务与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对患者不同阶段的康复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对肢体康复有更全面、更进一步的认识,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增加对康复的信心,从而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期间,进行人文护理,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调动患者的主动运动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降低致残率.

    作者:郁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的临床应用

    血清载脂蛋白B(apoB)是组成蛋白的关键成分,它不仅是组织间输送的脂类工具,而且参与脂类代谢.测定部分健康人及部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apoB含量,差异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米合来·木合甫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在改良电抽搐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对改良电抽搐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 、注意事项、禁忌证与适应证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由专业护士对实验组进行系统心理护理,对照组仅做一般解释,于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在对治疗配合程度上,对治疗的恐惧程度、治疗信心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对改良电抽搐治疗患者有积极有效的作用,是改良电抽搐治疗术患者的重要护理环节.

    作者:全夏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肿瘤标记物联合影像结果对肝癌诊断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及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00例原发性肝癌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经影像、肿瘤标记物及各项实验室指标检查确诊,部分患者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癌.患者均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相关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及CT扫描.结果 肿瘤标记物血清AFP、CA199、CA125、CEA灵敏度及特异度随结节增大而升高,提高明显为4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将4项肿瘤标记物与CT扫描结果联合,灵敏度、特异度可提高到96.4%、90.0%.结论 CT扫描和肿瘤标记物合理的综合利用,可提高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作者:陈婷;艾力·吐尔逊;忙尼沙·阿不都拉;艾斯卡尔;杨颖;包永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MPT-NAG测定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应用价值

    目的 应用新型底物6-甲基-2-硫代吡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PT-NAG)建立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紫外动力学新方法,用于尿液中NAG活性测定.方法 基于NAG催化水解对硝基苯-N-乙酶-β-D-氨基葡萄糖苷生成有色的对硝基酚这一反应,对缓冲液离子强度、pH值、底物浓度等佳反应条件及各种实验参数进行研究.用该法测定了多种病尿样中NAG活活性.结果 该法低检出限为1.5 U/L,线性范围可达250 U/L(r=0.998 9),批内CV为<3%,批间CV<5%,回收率为101.3%.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线性、精密度好,结果准确,且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操作.

    作者:余长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63例肾性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与新鲜全血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了解肾性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与输注新鲜全血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对63例肾性贫血患者分别输注红细胞悬液和新鲜全血前后的血清生物化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结果 各种肾性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和新鲜全血前、后,各项血清生物化学检测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性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可取代输注新鲜全血,从而有利于成份血的进一步推广.

    作者:戴学庆;涂秀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C-反应蛋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变化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CRP定量分析仪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中的CRP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CR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CRP测定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支持诊断、监测病情和指导治疗.

    作者:王兰;张丽;江淑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住院患者输血前血清学4项检查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输血前检测4项指标在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中的临床意义,以便做好自我防护及预防交叉感染,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本院2007~2010年3 237 例住院输血前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学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Ⅱ型)抗体(抗-HIV1/2)、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检测分析.结果 检测样本总阳性数531例,总阳性率16.40%.其中检出HBsAg阳性362例、抗-HIV阳性13例、抗-HCV阳性50例、抗-TP阳性116例,经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确证106例.不同性别的检测情况来看,男性抗-TP阳性率(4.16%)明显高于女性(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血清学4项检测,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可避免或减少因输血产生的有关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医疗纠纷,为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法律依据,同时有利于医患双方的自我保护.

    作者:高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尿中百草枯稳定性的观察

    目的 观察尿中百草枯的稳定性.方法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尿标本放置一定时间后,用比色法测定各时间点百草枯的浓度.结果 各时间点百草枯的浓度差别不大.结论 尿中百草枯比较稳定.

    作者:姜家瑚;柳玉华;褚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痛风康合剂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痛风康合剂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痛风康合剂,对照组20例,口服秋水仙碱片、苯溴马隆片,疗程3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痛风康合剂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有确切治疗效果,使用安全.

    作者:陈云峰;戴芳芳;葛亮;顾万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化学疗法对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化学疗法(简称化疗)对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乙二胺四乙酸三钾抗凝静脉血用Sysmex K-21 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白细胞各参数、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细胞测定对判断化疗患者骨髓功能状态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何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36例患者紫杉醇过敏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妇科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发生过敏反应原因,探讨其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36例紫杉醇过敏反应的临床资料.结果 紫杉醇溶解剂、输液器选择不当,患者精神紧张,医护人员相关知识缺乏是紫杉醇过敏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医护人员对紫杉醇过敏反应知识培训,制订紫杉醇用药规范,化学疗法(简称化疗)前充分评估患者,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选择专用化疗输液器具,做好监护及急救物品的准备,及时处理过敏反应,能预防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提高紫杉醇化疗安全性.

    作者:谭玉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复方丹参联合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复方丹参和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抑酸、抗炎、抑制胰腺外分泌、营养支持等),治疗组38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达90.66%,对照组有效率为72.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病死率降低,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 复方丹参联合大承气汤治疗可以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李亮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革新管理

    病理标本是患者疾病判断的标准之一,外科医生将根据病理标本的检测结果,来给患者制订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因此,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是手术室管理工作中为重要而又容易忽视的环节之一.为此,本院对标本管理及送检流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注重细节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检验实习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检验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检验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1-2].桂林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接收省内各级医学院校检验专业的实习生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对于新形势下检验实习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者也经常在思考,以下是思考的结果.

    作者:张雪琳;黄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陕西省安康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实验切值的研究

    目的 探索安康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实验的切值.方法 以安康地区出生的新生儿为筛查对象,于出生后 48~72 h,充分哺乳6次后采取足跟血,应用PerkinElmer Wallac 1420 Victor2多标记免疫测定仪检测标本中苯丙氨酸含量.结果 根据安康地区2010年6月至 2011年 1月10 390例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的数据,确定安康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切值为 121.39 μmol/L.结论 安康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切值略低于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规定的参考切值122.00 μmol/L和试剂盒初始的切值128.10 μmol/L.为降低假阴性率,筛查实验切值修改为121.39 μmol/L.

    作者:张玲;姜家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