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专检验实习生带教体会

廖冰洁

关键词:临床实习,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学生
摘要:作为一家三级甲等中医院,来本院检验科实习的学生学历不同,有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生、大专生和少量的中专生,针对不同学历人员本科室有不同的实习带教方案,对于年龄较小、学历偏低的中专人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其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莫西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以莫西沙星、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选择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每次400 mg,1次/天)、阿莫西林(每次1 000 mg,2次/天)、埃索美拉唑(每次20 mg,2次/天),治疗7 d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每次20 mg,1次/天,连用4周.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每次500 mg,2次/天)、阿莫西林(每次1 000 mg,2次/天)、埃索美拉唑(每次20 mg,2次/天),治疗7 d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每次20 mg,1次/天,连用4周.疗程结束后行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对比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评价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1.2%,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明显优于克拉霉素三联疗法.

    作者:成迎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住院儿童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浏阳地区住院儿童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浏阳市某医院住院患儿送检的血培养阳性标本,采用VITEK32 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病原学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6 050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652株,阳性率为10.8%,其中革兰阳性菌413株,占63.3%,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217株,占33.3 %,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结论住院儿童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临床上应重视住院儿童血培养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新德;王钦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胃癌组69例、胃良性病变组42例及健康对照组36例进行血清肿瘤相关糖类抗原CA72-4、CA19-9、癌胚抗原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水平,并计算上述4种指标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约登指数(YI).结果 胃癌组4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YI以CA72-4高,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YI高.结论 4项指标分别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有限,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作者:陈兵;孙业富;冯晓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粉碎性颅盖骨折4种自体碎骨回植一期整复方法及体会

    闭合性或开放性颅脑损伤所致的粉碎性颅骨骨折,除创口局部有明显的感染外,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都可行一期清创术并颅骨成形术,自体颅骨应作为首选的颅骨材料[1].本院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对24例粉碎性颅盖骨折患者采取4种颅盖骨Ⅰ期整复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占先;荔志云;张静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受体mRNA表达与肝癌临床分期的关系

    目的 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AMF)、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AMFR) mRNA表达与肝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对96例肝癌患者进行分期,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患者肝癌组织中AMF、AMFR mRNA表达.结果 Ⅱ、Ⅲ期肝癌患者AMF、AMFR mRNA水平显著高于Ⅰ期,Ⅲ期肝癌患者AMF/AMFR mRNA水平显著高于Ⅱ期.肝癌转移组中AMF、AMFR mRNA表达明显高于未转移组.结论 AMF、AMFR mRNA水平与肝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对临床判断肝癌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蒲癸宏;郭丽华;张国元;樊瞿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氟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关系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 (ApoE)基因多态性与氟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关系.方法 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技术,对93例采用氟伐他汀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ApoE基因进行分型,分析基因型与血脂水平及氟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关系.结果 不同ApoE基因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ε4/3>ε3/3>ε3/2,P<0.05);氟伐他汀治疗12周后(20 mg/d),ε3/2基因型个体较ε3/3基因型个体TC、L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氟伐他汀降低TC、LDL-C的疗效相关.

    作者:李卫宁;夏勇;徐安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经内镜检查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联用组)、莫沙必利组、泮托拉唑组各35例,各组分别治疗4周,评价其症状缓解情况及胃镜下表现.结果 治疗4周后联用组、莫沙必利组、泮托拉唑组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1.4%、80.0%和6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胃镜下病变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7%、74%、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迅速,病变治愈率高,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泮托拉唑、莫沙必利.

    作者:舒祖功;李景传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104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合并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预防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合并真菌感染的因素及其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 年1月104例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化疗后合并真菌感染的部位、感染率、相关危险因素、病原学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有41例并发真菌感染(39.4%);感染部位主要为口腔感染(51.2%),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常见(53.7%).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真菌感染发生率高,应加强抗真菌感染的预防性治疗.

    作者:谢华波;黎启利;汪平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39例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80岁以上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TURP围手术期的病情记录及相关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出血少,均未输血,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排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对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护理、全面适时地健康宣教是TURP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永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P)是世界上感染率高的细菌之一,由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他的同事Marshall于1982年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活体组织中培养出来,两人因此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HP感染呈全球分布,几乎感染了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人口.

    作者:李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肺癌的治疗效果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肺癌标志物的应用,提高了肺癌早期诊断水平,也对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疗效观察等起到很大的帮助.

    作者:张雪松;翟海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贵州省黔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调查

    为了防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经输血传播,提高血液质量,对献血者进行HIV抗体(抗-HIV)检测是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作者将本站近5年来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作一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以便从血源招募、血液检测和血液信息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飞峰;杨莹;吕尉;黄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广东顺德地区人群EB病毒VCA-IgA抗体感染现状调查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人群的EB病毒VCA-IgA抗体(EBV-VCA-IgA)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顺德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0年4月EBV-VCA-IgA抗体检测标本共计71 706例,分别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进行分组,性别按男女性分为两组,年龄按小于30岁、30~59岁、≥60岁分为三组,季节分春、夏、秋、冬四组,分别统计各组EBV-VCA-IgA(EBV-VCA-IgA)阳性率,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EBV-VCA-IgA,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71 706例受检人员中,共检出EBV-VCA-IgA抗体阳性359例,总阳性率为0.50%,其中男性组与女性组阳性率分别为0.53%和0.4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90,P>0.05);<30、30~59、≥60岁三组阳性率分别为0.47%、0.49%和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1,P>0.05);春、夏、秋、冬四组阳性率分别为0.43%、0.95%、0.45%和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787,P<0.05).结论顺德地区人群EBV-VCA-IgA抗体阳性水平较低,EBV-VCA-IgA抗体阳性率与性别和年龄无关,而与季节有关.研究该地区EBV-VCA-IgA抗体的性别、年龄、季节的流行病学资料,可为建立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奠定基础.

    作者:梁瑞珍;周远青;梁瑞莲;谢健敏;梁玉全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护理工作对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规范护士采血工作,保证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方法 通过对近年检验科标本接收工作的临床观察,收集和总结了各种临床不合格标本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提高了血液标本采集的合格率.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注意采血规范和要求十分必要,是提高检验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作者:陆海波;胡玲玲;张益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B型利钠肽的检测限值和功能灵敏度研究

    目的 探讨西门子ADVIA Centaur 240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B型利钠肽(BNP)的检测限值和功能灵敏度.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7A文件和有关文献,选择BNP通用稀释液作为空白标本,批内重复测定10次,计算光量子值的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CV),用以确定检测低限(LLD);同时,空白标本每天上、下午各检测1批,每批重复检测3次,连续检测5 d,共获得30个空白结果,用非参数方法确定空白限(LoB).制备接近1~4倍LoB浓度的系列实验标本,各浓度每天上、下午各检测1次,连续检测5 d,计算每个浓度水平光量子值的均数、标准差和CV,用以确定生物检测限(BLD)和CV值为10%条件下的功能灵敏度(FS);同时对所有80个测定结果,按EP-17A文件采用非参数方法确定检出限(LoD).结果 ADVIA Centaur 240检测系统BNP的LLD为1.47 pg/mL,LoB为0.86 pg/mL,均低于厂家声明的灵敏度;BLD为3.27~3.71 pg/mL,LoD为3.54 pg/mL,10%CV条件下的FS为4.64 pg/mL.结论厂商声明的LLD和BLD得到验证,同时建立了实验室BNP检测的LoB、LoD和FS,为临床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建议临床实验室使用EP-17A文件确定LoB和LoD,并确定在一定精密度条件下的FS.

    作者:李飞;王伟佳;温冬梅;索明环;欧阳能良;严海忠;阚丽娟;张秀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

    重症监护病房(ICU)因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原因,使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1].

    作者:张怡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启东市1082名社区居民血糖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启东地区社区居民血糖现状.方法 对社区居民进行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启东地区社区居民糖尿病的发病率为7.86%(85/1082),糖调节受损的发病率14.70%(159/1082).结论应该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知识教育,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汤卫菊;卢卫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同时阳性与肝癌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与肝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收集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检测结果,分析其模式.结果 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患者中肝癌患者所占比例较高(33.33%).结论肝癌患者中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所占比例较高,这是由多种原因引起.

    作者:雷鸣;杨丽;蒋玉娥;陶芃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参麦注射液减轻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减轻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4年11月至2009年4月住院恶性肿瘤患者180例,均接受化疗药物静脉滴注,其中90例使用参麦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90例未使用参麦注射液,化疗21~28 d为1个周期.结果 参麦组患者外周血细胞、体力下降,消化道反应,心电图及肝功能改变程度均明显减轻.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增强化疗效果,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玉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B超检查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输卵管通水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2例临床诊断为不孕症的妇女,在超声监测下进行输卵管通水术.结果 55例双侧通畅,20例双侧欠通畅,12例双侧不通畅,5例单侧通畅,7例单侧欠通畅,3 例单侧不通畅.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输卵管通水术,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双侧输卵管是否通畅,而且还可对欠通畅及不通畅的输卵管进行治疗,是一种简便、实用并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杨兴丽;赵苏;余林蔓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