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志欣;陈晶;冯平锋;王前;裘宇容;芮勇宇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的条件,确定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B27样品的有效保存时间.方法 采集健康人外周血,将标记荧光抗体的样品用2%甲醛固定并保存于4 ℃冰箱,于不同时间进行检测.结果 固定样品保存至第9天,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抑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CD4+CD8+细胞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LA-B27细胞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定样本4 ℃的在8 d内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12 d内检测HLA-B27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对于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作者:陈源清;邱晓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全程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牵引护理、康复护理及出院护理,并定期随访.结果 40例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婷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的处理.方法 用胶体金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孔法对HBsAg弱阳性标本复查.结果 63份初筛ELISA弱阳性标本中,立即采用胶体金层析法复查,查出47份阳性,第2天用ELISA双孔法对63份标本再次复查,查出51份阳性,其中有2份继续为弱阳性,假阳性12份.结论 基层医院对HBsAg弱阳性标本首先用胶体金层析法复查,复查阴性者可采用ELISA双孔法再次复查.
作者:朱德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检测EB病毒Rta-IgG、病毒壳抗原(VCA-IgA)、Zta-IgA、核抗原(NA1-IgA)抗体在鼻咽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应用于体检中的适指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健康体检者和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Rta-IgG、VCA-IgA、ZTA-IgA、NA1-IgA抗体水平,比较4项指标在鼻咽癌患者中的阳性预测值和健康体检者中的表达水平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20例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检测结果 数据可见,VCA-IgA阳性预测值为70%,NA1-IgA、Rta-IgG阳性预测值为85%,Zta-IgA阳性预测值为90%;对1 000例健康体检者4种标记蛋白抗体检测结果 数据分析可见,Zta-IgA阴性预测值为83.3%,VCA-IgA阴性预测值为89.5%,Rta-IgG阴性预测值为91.9%,NA1-IgA阴性预测值为91.5%.结论 在ELISA检测EB病毒4种标记蛋白抗体中,如果单独采用一种,则以Rta-IgG 或NA1-IgA为佳,比较适合于健康体检人群的鼻咽癌体检筛查工作.如采用NA1-IgA、Zta-IgA、VCA-IgA或Zta-IgA、VCA-IgA、Rta-IgG 3项联合检测,则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作者:汪欣;赵素萍;吴旋;郑登滋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造影在胆道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999年1月至2009年 1月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插管行胆管造影的2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造影成功 200例,成功率为98.5%,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38例,胆管变异4例,胆总管损伤1例.结论 LC中胆管造影可防止术后胆管残石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胆管探查,明确胆管解剖及变异,预防并及时发现胆管损伤,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谭定勇;陈方章;毛晓明;陈德意;舒德昌;谭小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20世纪80年代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将心肌酶谱活性作为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之一,特别是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作为AMI诊断的重要指标.80年代末,科研人员发现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K-MB,因此90年代后,检测cTnI和CK-MB是判断心肌细胞损伤的较佳的指标[1].本文利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对AMI患者中cTnI定量测定并与CK-MB活性进行比较,探讨其对AMI诊断价值.
作者:吴晓榕;陈如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探讨这些指标在R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RF检测采用胶乳凝集法,抗CCP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 128例RA患者中,RF阳性率75%,抗CCP抗体阳性率72.7%,ANA阳性率达79.7%.联合检测RF、抗CCP抗体、ANA 3项指标可将RA诊断的敏感性提高到95.3%.抗CCP抗体检测结果 与RF检测结果 呈正相关.RA患者中ANA≥1∶320阳性时的荧光模式主要是核均质型.结论 对RA患者进行RF、抗CCP抗体、ANA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 RA诊断的灵敏度,并且能提示患者血清中存在的自身抗体,从而为RA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作者:石青峰;马韵;杨峻;何永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治疗效果,总结防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在常州市新桥镇卫生院就诊的32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29例有效,其中基本治愈17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有效率90.62%;3例无效.结论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在常规治疗脑梗死的同时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是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基础.
作者:顾玉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可靠性.方法 对12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16株大肠埃希菌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和革兰阴性杆菌药敏卡测定ESBLs,同时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扩散确证法进行对照.结果 仪器法、确证法检测ESBLs菌株阳性率分别为39.2%、38.4%.结论 选择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提高ESBLs菌株的阳性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小英;王莉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全髋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常用且有效的手段.明显缩短卧床时间,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和改善了生活质量.接受全髋置换术的皆是老年患者,具有各种脏器功能衰退,体质弱的特殊性.术后并发症常有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出血、便秘、直立性低血压、假体松动或脱落.因此,对患者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估,经过系统的并发症预防,满足患者基本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康复训练,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保障手术的实质性成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蒙秋悦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梅毒螺旋体(TP)属于密螺旋体属苍白螺旋体的苍白亚种,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TP的人工培养问题迄今仍未解决,直接涂片镜检简便,但敏感性低且标本要求高.实验室诊断以血清学检测方法为主.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免疫学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将TP检测技术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蒙在杨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赋予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一类酶.自1983年德国首次报道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以来,世界各国均出现了产ESBLs细菌感染的病例,目前产ESBLs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中的重要病原菌[1].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以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为常见,作者从一住院患者大便标本中分离出一株产ESBLs的福氏志贺菌,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德军;胡昭宇;武静;刘彬;曹雁;田维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对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与手工分类计数结果 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非正常细胞的能力和准确性.方法 对80例体检者标本和95例住院患者标本在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白细胞后用手工分类计数,对二者的结果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80例体检者标本的比较结果 显示,除嗜酸、嗜碱粒细胞外其余细胞的分类计数结果 与手工分类计数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95例住院患者检测结果 表明,除淋巴细胞外其余细胞的分类计数结果 与手工分类计数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相关性不好.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细胞的分类计数存在一定的漏检和错误分类.结论 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对正常细胞具有较好的分类计数能力与准确性,但对异常细胞只能提示为大而未染色细胞,存在一定的漏检和错误分类.对这类细胞仪器还不能替代手工分类,只能通过手工分类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特别是对儿童及血液病患者这类细胞过氧化物酶发育不成熟或活性明显变化的人群除进行仪器分类外还应进行手工分类,以免漏检和分类计数错误.
作者:吴金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对本地区的真菌感染作流行病学统计,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院2010年1~12月257例真菌感染阳性菌进行科室分布、菌种分布和药敏分析试验.结果 本院患者感染酵母样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以老年人居多;肿瘤科患者真菌感染比例之高不容忽视.结论 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对监测耐药真菌的出现和耐药性变化及帮助临床选择敏感的抗真菌药物起重要作用.临床应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张鸿;徐国鹏;罗晓琼;孙秀琴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民航飞行员人群中高尿酸发病率及其与血脂、血糖和血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1 100名民航飞行员的体检资料,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其高血尿酸患病率特点及其与及其与血脂、血糖和血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在各年龄组中,高尿酸血症的分布呈现先高后低的规律,其峰值出现在36~40岁组占39.05%,且高尿酸组的高血脂患病率为37.12%、高血糖患病率为25.00%及高血压患病率为29.92%,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尿酸组的13.24%、15.01%、1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民航飞行员年龄在36~40岁时,其血尿酸的水平高,且高血尿酸与高血脂、高血糖及高血压呈正相关.应该注意防护.
作者:徐琼峰;肖毅;邓明钊;揭晓姝;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对血糖的检测是指导临床治疗的关键.但一次血糖的测定只能反映采血瞬间的病情,不能说明较长一段时间内病情的过程,给糖尿病合理治疗带来了困难.
作者:杨兴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感染、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核酸杂交技术检测304例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EBV小RNA(EBER1)的表达,确证EBV相关胃癌(EBVaGC).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例EBVaGC、46例临床指标与之匹配的EBV阴性胃癌(EBVnGC)以及66例相应癌旁组织MMP-7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胃癌组织EBV阳性率为6.58%,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BVaGC和EBVnGC中MMP-7的阳性率分别为65.00% 和6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感染与部分胃癌的发生相关,但未观察到EBV感染对胃癌组织中MMP-7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美兰;柳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因为顾虑心内直视术后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存在过长时间滥用现象.体外循环(CPB)围术期抗菌生素的使用需要更好的感染监测指标作指导.本文对心内直视术围术期感染预测指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强调以降钙素原(PCT)作为感染监测指标指导CPB心内直视术后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不恰当应用.
作者:唐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对引起褥疮创面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 进行统计和分析,给临床提供抗生素使用依据.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防城港市防城区人民医院褥疮患者的褥疮分泌物分离所得的366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药敏试验结果 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呋辛的敏感性高,敏感率均达到90.00%以上,尤其是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达97.81%.敏感率低的是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结论 建议临床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褥疮感染时,应首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呋辛.
作者:余祖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糖尿病患者按肌酐清除率(Ccr)分成4组:60~80 mL/(min·1.73 m2)为A组(肾功能代偿期),40~59 mL/(min·1.73 m2)为B组(肾功能不全期),20~39 mL/(min·1.73 m2)为 C组(肾衰竭期),<20 mL/(min·1.73 m2) 为D组(尿毒症期).测定各组患者血清Cys C、尿素(Urea)、肌酐(SCr)浓度和阳性率,并将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组SCr、Urea值均在在正常范围内,Cys C异常率32.6%;B组Cys C异常率77.8 %,SCr异常率 36.1%,Urea异常率27.8%;C组Cys C异常率93.3 %,SCr异常率73.3%,Urea异常率66.7%;D组Cys C、SCr、Urea异常率均为100.0%.结论 Cys C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较Urea 、Scr更有价值.
作者:陈爱静;陈梅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