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BO血型与自然流产相关性分析

李晓荣

关键词:ABO血型, 丈夫血型, 自然流产, 免疫学
摘要:目的 研究ABO血型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过滤和离心技术,利用免疫化学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结果 ABO血型为A型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占35.5%、ABO血型为B型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占21.9%、ABO血型为O型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占29.6%,ABO血型为AB型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占13.0%.在ABO血型为A型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中,其丈夫为A型占31.7%、B型占28.3%、O型占38.3%、AB型占1.7%.结论 ABO血型为A型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占全部资料的35.5%,明显高于其他3种ABO血型,由此说明ABO血型为A型的患者容易发生反复自然流产.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强直性脊柱炎外周血Th17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取20例AS患者(分AS病情稳定组及活动组各10例)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用或不用非特异性刺激剂(anti-CD3、anti-CD28),然后加佛被酯/离子霉素,经固定/透膜处理进行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及IL-6水平.结果 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纯度达90%以上.AS病情活动组IL-17表达水平较病情稳定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anti-CD3、anti-CD28刺激后,CD4+T细胞IL-17胞内表达水平较无刺激有一定的增加.AS患者CD4+T细胞IFN-γ胞内表达水平呈现与IL-17表达相似的特点.结论 A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胞内IL-17和IFN-γ呈高表达,提示分泌IL-17的Th17细胞和分泌IFN-γ的Th1细胞共同参与了AS发病过程.

    作者:邵慧;吕坤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5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转归.结果 并发心肌炎者达7.14%,临床上除有发热、咽峡炎等外,尚出现精神萎靡、心慌、心累、面色苍白、心音低钝等临床表现;3种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及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异常等临床特点.结论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全身性疾病,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重症病例预后差.对于起病急,进展快,多系统损害者,应积极排除并发心肌炎的可能.

    作者:盛巧妮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438例胃疾病患者PGⅠ及PGⅠ/PGⅡ水平的探讨

    目的 探讨胃镜检查证实有胃疾病的438例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及PGⅠ/PGⅡ水平.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分别进行了PGⅠ、PGⅡ检测.结果 浅表性胃炎、胃溃疡组326例,PGⅠ符合324例,PGⅠ/PGⅡ符合325例.萎缩性胃炎、胃癌组112例,PGⅠ符合111例,PGⅠ/PGⅡ符合110例,χ2PGⅠ=0.096,P>0.05,χ2 PGⅠ/PGⅡ=2.68,P>0.05,PG结果在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 PG结果在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 PG结果在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结论 结果显示,PGⅠ及PGⅠ/PGⅡ可作为胃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指标.

    作者:黄大清;夏小梅;邱建华;熊勇;包晓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致胸腔积液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胸腔积液者的临床诊治.方法 对2000~2009年龙潭医院收治的18例出现胸腔积液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8例中14例(77.8%)首诊未能及时得到明确诊断,诊断性治疗无好转,后经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得以诊断,治疗后好转.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出现胸腔积液者不在少数,首诊时容易误诊、误治,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郑文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输血前血液4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输血前受血者血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4项检测的必要性.方法 输血前留取受血者血液标本,进行以上4项检测.结果 乙型肝炎阳性率为9.70%,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13%,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为5.4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08%.结论 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4项检测很有必要,可预防传播,减少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作者:沈志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两种抗双链DNA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 评价两种方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和免疫印迹法(IBT)同时检测100例健康体检者和7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IGFA和IBT检测所有健康体检者均为阴性,DIGFA和IBT的阳性率分别为82.28%和81.01%,二者符合率为96.2%.结论 DIGFA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与IBT具有一致性(P=0.56),但DIGFA比IBT操作简便,快速,且成本低廉,可作为临床抗ds-DNA抗体检测的常规方法.

    作者:李淑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珠海市2840例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珠海市2 840例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血清学资料,以了解Hp在珠海市感染情况及其与年龄、性别及消化道疾病等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免疫胶体金法对2010年6~12月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健康体检的2 840例体检者进行Hp抗体检测.结果 珠海市2 840例体检者Hp感染阳性率为47.0%.男性和女性的Hp感染率分别为48.0%和45.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在小于30岁组、30~40岁组、41~50岁组和大于50岁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3.4%、46.0%、47.1%和53.1%;<30岁组与大于5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9,P<0.05),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有消化道症状者Hp感染率为47.8 %,无任何症状者Hp感染率为46.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珠海市2 840例体检者Hp的感染率与年龄有关,与性别和有无消化道症状无关.

    作者:钱明;袁君君;林雅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癫痫大鼠海马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活性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检测

    目的 研究海人酸诱导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活性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变化.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癫痫对照组(NS组)和癫痫组(KA组).采用脑室注射海人酸制作大鼠癫痫模型.海人酸注射6 h取海马组织匀浆,应用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还原法对海马TrxR活性进行测定,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表达.结果 NS组、KA组TrxR活性分别为:(71±19)、(116±40)U/mg;KA组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较NS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大鼠海马组织TrxR活性明显增加,引起caspase-3裂解,导致神经元凋亡.

    作者:魏学文;张晓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应用百多邦软膏预防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感染的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百多邦软膏预防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98例留置股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例.对照组于常规消毒后采用3M无菌透明薄膜敷盖穿刺点;百多邦软膏组则采用消毒皮肤待干后,取少量百多邦软膏涂抹在插管针眼处,稍等片刻,后用3M无菌透明薄膜敷盖穿刺点.结果 百多邦软膏组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率及穿刺点局部皮肤阳性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置管保留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百多邦软膏可预防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感染,降低置管感染率.

    作者:钱小芬;张婷;潘文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不同标本在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家庭和社会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已成为我国城镇居民的第一致死原因[1].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恶性肿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细胞学在诊断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临床应如何合理选取标本类型送检,提高恶性肿瘤细胞的检出率.本文就日常工作中所送检的标本类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钟国梁;马顺高;杨国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4种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试剂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4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的经济效果.方法 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4种PreS1Ag检测试剂(威海威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阿尔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兴盛源公司、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的成本和总符合率.结果 4种PreS1Ag检测试剂的单纯单次试验的试剂成本分别为8.13、7.91、8.44、8.44元,总符合率分别为0.82、0.63、0.65、0.5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92、12.56、12.99、16.80.结论 威海威高公司的PreS1Ag检测试剂为佳成本-效果比检测试剂.

    作者:明德松;林振忠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门诊部是面向社会和患者,直接为社会人群进行医疗和保健服务的主要场所,是树立医院形象、展现医院良好风采的重要窗口.门诊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反映门诊护理管理水平,还会影响整个医院的声誉[1].因此,对门诊护士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人性化管理这一理念应用于护理管理者对于护士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达到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共同目标.通过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注重人性化护理管理,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更好地满足护理服务对象的需求,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作者:张婷;童静媛;潘文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产前糖皮质激素对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影响的Mata分析

    目的 通过Mata分析综合评价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BSCO和Cochrane图书馆从1980年1月至2010年1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影响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的有关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采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入选18项研究,9 9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预防早产儿脑室周围低密度灶(PVL)、脑室内出血(IVH)、严重脑室内出血(Severe IVH),不同糖皮质激素剂型、多疗程与单疗程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塞米松组减少IVH及Severe IVH发生优于未使用产前糖皮质激素组,而倍他米松组减少IVH发生优于未使用产前糖皮质激素组.结论 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减少早产儿IVH及Severe IVH的发生.不同糖皮质激素剂型、不同疗程产前糖皮质激素对早产儿PVL、IVH及Severe IVH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作者:龚元杰;董晓静;向安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阴道炎患者由门诊专科护士行阴道塞药治疗效果观察

    阴道炎症是妇科常见病,各年龄均可发病,一般分为非特异性、真菌性、阴道毛滴虫性及老年性4种.19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生殖道炎症在世界广泛进行,发患者数逐年增加.在美国每年有1 200万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1],近几年我国患病率也有上升趋势,约占妇科门诊患者的1/3左右[2].其治疗口服用药的同时辅以阴道用药,阴道局部用药非常重要,因此,规范阴道塞药,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3].

    作者:白先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外照射加252锎中子腔内后装治疗96例宫颈癌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宫颈癌252锎物腔内后装治疗加体外照射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96例宫颈癌患者252锎物腔内后装治疗加体外照射过程的护理工作分析与记录.结果 96例患者均能完成治疗计划,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实施252锎物腔内后装治疗加体外照射患者的护理,有利于避免和减少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顺利接受完整个周期的治疗.

    作者:刘红;杨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的作用

    目的 探讨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经太仓市浮桥镇港区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不同病原感染性患儿246例,采用特定蛋白分析仪进行hs-CRP的测定.结果 hs-CRP在病毒感染后有141例正常,7例轻度升高,仅2例显著升高,阳性率为6%.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hs-CRP 55例轻度升高,39例显著升高,hs-CRP阳性率为97.92%.结论 hs-CRP在细菌感染患儿中阳性率高,变化显著,及时检测对细菌感染患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价值.在基层医院可作为鉴别细菌及病毒感染的基本检测手段,可指导临床用药,从而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赵新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顶空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

    目的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 取加入正丙醇、叔丁醇内标液的待检测的全血样品0.50 mL 2份和加入乙醇、正丙醇、叔丁醇混合内标液的空白全血0.50 mL 2份,直接顶空进样.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血中的乙醇能与样品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干扰成分实现基线分离,空白全血中的乙醇、正丙醇、叔丁醇分别作为对照[5].结果 顶空气相色谱内标法采用醇类的易挥发性,以叔丁醇作为内标,用顶空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经与平行操作的醇类标准品比较,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来对醇类进行分析,用内标法以醇类对内标物的峰面积比进行定量.在0.1~400.0 mg/100 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1 mg/100 mL.结论 顶空气相色谱内标法直接顶空进样,不受进样误差干扰,结果稳定,操作方便,分析时间短、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全血中乙醇含量的测定.

    作者:邹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2006~2010年住院患者死因统计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的死因规律及变动趋势,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运用SPSS和Excel等软件对射洪县人民医院2006~2010年的住院患者死亡的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病死率高于女性.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住院病死率居各类疾病系统死亡之首,其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平均死亡年龄为63.71岁.结论 加强死因位居前5位疾病的防治工作,可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高主要死因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水平,更加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降低疾病病死率,使医疗卫生工作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作者:杨云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结肠癌患者放疗和化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放疗和化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8例结肠癌患者治疗前后以及30例健康人的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压积(PCT),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参数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放疗和化疗后3 d PLT、MPV、PCT、P-LCR、PDW明显低于放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放疗和化疗后10 d,MPV、PDW上升明显,与放疗和化疗后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PV、PCT、P-LCR虽有所升高,但与放化疗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测定可作为结肠癌患者放疗和化疗前后评价骨髓造血功能较好的指标,其中MPV、PDW为更灵敏的指标.

    作者:曹亚丽;陈琳;吴月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低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低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价值.方法 采用低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经腹腔完成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低压辅助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微创,对机体干扰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敖建平;罗黔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