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创
目的 探讨血尿实验室检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1 596份标本利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检验,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进行离心沉渣镜检.结果 仪器与镜检符合率为80.7%(1 288/1 596),仪器与干化学仪符合率为71.2%(1 136/1 596),显微镜与干化学仪符合率为75.5%(1 205/1 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较敏感准确、客观可靠,是一种有价值的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过筛试验;干化学仪快捷,但假阳性和假阴性率高;显微镜检查法是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金标准.3种方法有机结合、交叉互补是血尿检验理想的选择.
作者:马新英;王颖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骨髓形态学检查在贫血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临床症状、骨髓形态学检查和铁染色等不同角度对500例贫血患者进行病因学统计和分析.结果 500例贫血患者通过细胞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能够确诊者占88.4%(442/500),其中,由非造血系统引起的贫血占46.0%(230/500),由造血系统引起的贫血占42.4%(212/500).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贫血患者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临床常见的贫血患者主要由非造血系统引起,然而由造血系统引起的贫血也占很大比例,也值得临床注意.
作者:张立营;陈朴;彭宇生;王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取20例AS患者(分AS病情稳定组及活动组各10例)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用或不用非特异性刺激剂(anti-CD3、anti-CD28),然后加佛被酯/离子霉素,经固定/透膜处理进行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及IL-6水平.结果 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纯度达90%以上.AS病情活动组IL-17表达水平较病情稳定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anti-CD3、anti-CD28刺激后,CD4+T细胞IL-17胞内表达水平较无刺激有一定的增加.AS患者CD4+T细胞IFN-γ胞内表达水平呈现与IL-17表达相似的特点.结论 A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胞内IL-17和IFN-γ呈高表达,提示分泌IL-17的Th17细胞和分泌IFN-γ的Th1细胞共同参与了AS发病过程.
作者:邵慧;吕坤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评估心内科病房搬迁过程中患者、设备、药品搬迁及查对、患者物品保管等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方法 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健全护理安全管理机制、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医患和护患沟通、严格操作规程等方法.结果 安全有效地将50例患者(包括10例危重患者)、15余台贵重抢救仪器、检查设备及各类药品和物资等安全搬迁至新病房,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及设备损坏,确保了病房搬迁中的护理安全.结论 在充分评估安全隐患的基础上,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保证了搬迁安全,规避了医疗风险.
作者:杨中银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眩晕患者发病原因及诊断体会.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院内急救眩晕患者128例明确诊断后进行分类及比较.结果 神经源性眩晕71例,占总数的55.5%;耳源性眩晕25例,占总数的19.5%;全身性疾病性眩晕32例,占总数的25%.结论 急诊院内急救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应引起医生高度重视,应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和全身疾病的判断,尤其要重视急性脑卒中的诊断,不要因眩晕症状而忽视其他疾病,特别对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应严格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应的伴随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及明确诊断,以免造成误诊和误治.
作者:曾敏;陈清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临床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关系.方法 将101例原发性PD患者分为PD组、男性PD和女性PD组,检测血尿酸水平,同时应用统一PD评分量表Ⅲ、PD非运动症状30问卷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估,并与血尿酸水平比较.同时收集与P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PD组的尿酸水平为(315.4±71.83)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332.06±83.3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和性别相关,男性(336.01±74.72)μmol/L,高于女性[(293.25±108.8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PD患者血尿酸和临床分型相关(r=0.342,P<0.05);PD组(r=-0.255,P<0.05)和女性PD患者(r=-0.32,P<0.05)血尿酸和非运动症状亚组中的心境/认知相关.结论 PD患者血尿酸水平降低很可能为PD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尿酸水平和一些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詹晓燕;王瑶;刘卫国;李晓荣;林玉蓓;王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家庭和社会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已成为我国城镇居民的第一致死原因[1].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恶性肿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细胞学在诊断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临床应如何合理选取标本类型送检,提高恶性肿瘤细胞的检出率.本文就日常工作中所送检的标本类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钟国梁;马顺高;杨国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及实用性.方法 将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急性单纯性乙醇中毒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补液利尿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清醒时间.结果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清醒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亚军;丁剑泼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的死因规律及变动趋势,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运用SPSS和Excel等软件对射洪县人民医院2006~2010年的住院患者死亡的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病死率高于女性.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住院病死率居各类疾病系统死亡之首,其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平均死亡年龄为63.71岁.结论 加强死因位居前5位疾病的防治工作,可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高主要死因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水平,更加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降低疾病病死率,使医疗卫生工作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作者:杨云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儿童肾脏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肾脏疾病患儿(观察组)血、尿β2-MG含量,同时检测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并与35例健康小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尿β2-M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脏严重病变与轻度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疾病患儿血β2-MG增高异常率为80%,明显高于血Cr的12 %及BUN的18%.结论 血清β2-MG水平可作为肾损害的一项重要指标,比BUN、Cr的测定能较早地反映肾功能状态,联合测定血和尿β2-MG及常规生化肾功能指标对肾功能损伤的准确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毕冬明;马韬;王艳;孙云芝;杨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本科室自 2010初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夯实基础护理,提升护理服务内涵,重视服务细节等方法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朱佳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与无抗凝管做比对,观察分离胶促凝管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等10项生化检测项目的 影响,判断两种管在10项生化检测项目上是否实质等同.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的EP9-A2文件要求,以无抗凝管为参比方法(X),以分离胶促凝管为待比方法(Y),用随机抽取的血清样本对上述10项生化项目分别进行检测,计算相关系数及直线回归方程,以CLIA′88 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偏差临床是否可以接受性.结果 在所检测的项目中,两种管子检测结果的偏差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在ALT等10项生化检测项目上,分离胶促凝管和无抗凝管可以实质等同.
作者:潘永康;宋海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特点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急性脑血管意外216例并发肺部感染者57例患者的年龄、脑卒中类型、吞咽障碍、基础疾病存在等情况.结果 年龄越大,肺部感染发生率越高;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意识障碍者并发肺部感染率远远高于无意识障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吞咽障碍并发肺部感染者高于无吞咽障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卧床时间越长肺部感染率越高.结论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欧结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结核分枝杆菌(NTM)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人型、牛型、非洲、田鼠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其中部分是条件致病菌[1].肺结核患者同时感染NTM,其临床表现、X线片特征与肺部感染极其相似,因此,分枝杆菌及非分枝杆菌的培养、鉴定对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有效化疗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下是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1例结核病同时感染NTM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文焰;郑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浓度变化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技术,比较分析烧伤严重程度不同及其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和死亡患者各组血清H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临床常规肝肾功能指标.结果 烧伤后2周内血清HA浓度一直维持高水平,并随烧伤严重程度增加和SIRS、MODS的产生其数值逐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MODS向MOF发展直至死亡前后,血清HA值又由高限急剧降低.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A浓度变化与烧伤严重程度和SIRS等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血清TNF-α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与血浆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呈负相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A浓度中、重度升高可能与TNF-α等持续损伤肝内皮细胞功能有关,可将其作为临床大面积烧伤患者肝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敏感指标.
作者:周兵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对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9-A2文件要求进行精密度、线性关系、回收试验、干扰试验以及与颗粒增强的免疫散射比浊法比较等系列试验.结果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在0.64~8.05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方程为Y=1.024 8X-0.094 3;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为94.7%;5.0 g/L和10.0 g/L血红蛋白、3.5 mmol/L和8.0 mmol/L三酰甘油、79.3 μmol/L胆红素干扰物对测定干扰均小于3%;与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比较,回归方程为Y=1.00 7X-0.016 4,r=0.993 7,两种方法具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法干扰因素少、重复性好、线形范围较宽并与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有很好的相关性,操作简单,完全符合实验室常规检测的需要.
作者:胡修全;戴晓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低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价值.方法 采用低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经腹腔完成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低压辅助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微创,对机体干扰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敖建平;罗黔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98名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精神科护理人员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缓工作压力,保证护理质量,提高生活满意度.
作者:李天萍;杨蕉;庞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医院门诊部是面向社会和患者,直接为社会人群进行医疗和保健服务的主要场所,是树立医院形象、展现医院良好风采的重要窗口.门诊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反映门诊护理管理水平,还会影响整个医院的声誉[1].因此,对门诊护士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人性化管理这一理念应用于护理管理者对于护士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达到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共同目标.通过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注重人性化护理管理,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更好地满足护理服务对象的需求,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作者:张婷;童静媛;潘文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新生儿ABO溶血是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临床上主要发生在O型血母亲,新生儿为A型或B型.新生儿在出生72 h内出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可达342 μmol/L,均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母亲为A型或B型时,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率极低.本文通过检测600例各型血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其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旨在探讨HDN及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其母亲血清抗体效价的关系,为围生期监护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蔡银吉;魏继梅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