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对白血病的诊断意义

杨瑞宁;王红;王兰;牛雷;陈斌斌;张飞;张丽;江淑芳

关键词:白血病, 血常规, 综合分析
摘要:目的 通过对539例次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三系细胞变化分析,结合仪器分类异常报警与血涂片瑞吉染色分类情况,探讨对疾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三分群、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确诊的白血病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外周血三系细胞的变化,并对外周血标本涂片瑞吉染色,查找异常细胞,观察仪器报警与手工分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539例次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白血病287例次,慢性白血病252例次.急性、慢性白血病患者三系细胞变化,白细胞计数升高明显,分别占64.8%,97.6%;血红蛋白下降占多数,分别占96.5%,90.5%;急性白血病血小板降低占95.1%,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升高占66.7%.在有直方图的438例次白血病患者中,仪器警示有异常白细胞患者共401例次(占91.6%);而37例次仪器无警示者,其外周血涂片镜检均有异常细胞.结论 由于白血病标本影响因素较多,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在所难免.为避免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白血病患者漏诊,提高检验报告质量,应该对各种提示异常或警戒标记数据的血标本染色镜检,将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列入血常规工作中.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Sysmex仪器公司生产的XE-2100与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分析结果有无差别.方法 收集本院门诊患者新鲜全血30份(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为抗凝),分别在XE-2100与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在分析前和分析中均加做室内质控),对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进行精密度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精密度均在仪器设定的范围内,各参数中血红蛋白(Hb)相关系数r为0.795,其余各参数r均大于0.945.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经配对t检验,除红细胞相关参数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百分率、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红细胞、Hb、血小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均可满足临床检测的需要;其中Hct、MCV、MCH 和MCHC有所欠缺,但其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作者:王金铎;崔云卿;王福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48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不论是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还是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但对照组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在护理后焦虑、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癌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可大大提高喉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能以积极态度面对现实、配合治疗,并且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作者:吕家其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Rh异型输血出现自身抗体及同种抗体1例

    同型输注是输血的基本原则,本院1例患者鉴定血型为A型RhD(-),由于紧急情况下缺乏同型血液,考虑输注A型RhD(+)血液,对该患者的输血相关检查及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严重颅脑外伤、休克入院,申请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鉴定血型为A型RhD(-),抗体筛选试验阴性.由于紧急情况下缺乏同型血液,考虑输注A型RhD(+)血液,交叉配血试验均相合.

    作者:梁金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对败血症早期患者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液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NEU%)在血培养阳性败血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9月至2011年5月血培养阳性患者14例、阴性76例,对血液CRP、WBC及不同临界值NEU%进行诊断评价.结果 CRP、WBC及70%临界值的NEU%在血培养阳性组和血培养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NEU%以大于80%、90%为临界值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度分别为57.1%、28.6%,特异性分别为56.6%、89.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9.5%、33.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2.2%、12.8%.联合检测CRP、WBC和80%、90%临界值的NEU% 3项非特异性指标时,各指标敏感度分别为28.6%、14.3%,特异性分别为27.6%、81.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22.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7%、85.2%.结论 WBC、CRP、NEU%作为早期诊断败血症的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作为准确的诊断指标.以大于80%、90%的NEU%为临界值在败血症早期具有诊断意义,联合检测CRP、WBC指标可以排除诊断.

    作者:万芳;杜利军;杨镍;陈恒;崔敏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评价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50、CA125、CA15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肺癌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80例肺癌患者血清CEA、CA50、CA125、CA153、SCCA、CYFRA21-1、ProGRP、NSE水平,探讨了该8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织分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NSE、ProGRP水平分别为(356.7±298.7)pg/mL和(52.03±28.98)μg/L,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22.7±11.9)pg/mL和(37.01±18.01)μg/L,而CEA、CA50、CA125、CA153水平明显高于肺鳞癌,NSCLC患者明显高于SCLC患者.SCCA是肺鳞癌较特异的标志物,在判别SCLC与NSCLC类型中,CYFRA21-1是NSCLC灵敏的肿瘤指标.结论 该8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组织分型方面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张林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人工气道吸痰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 针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吸痰过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提高人工气道护理效果.方法 对永川市中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7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在吸痰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症干预措施.结果 吸痰时,并发症发生频次多是低氧血症,依次是气道损伤、心律失常、气管痉挛、误吸、感染.吸痰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中,吸痰操作不规范占46.9%,吸痰时间过长占19.7%,吸痰负压过大占15.9%,吸痰管不适占13.3%,其他原因占4.2%.结论 正确规范吸痰操作过程是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同时从患者病情及全身情况综合分析,设定相关吸痰系数,选择合适吸痰管以及吸痰后护理对预防气道损伤、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运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标本质量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质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及对策,确保血液检验质量.方法 通过分析血液标本出现的质量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的机制,同时对血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处理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结果 标本溶血现象占不合格标本的12%,血清混浊占不合格标本的71%.结论 加强血液检验前标本质量控制,可避免检验结果出现误差.

    作者:肖拥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目的 通过对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的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加以预防与控制,加强献血者的信心,使更多的无偿鲜血者加入到机采血小板的队伍中来,缓解临床对机采血小板输注的需求.方法 对2004~2006年3 185名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中356名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找出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结果 356名发生献血反应者,抗凝剂反应243名,占68.2%;心理因素65名,占18.3%;自身身体因素48名,占13.5%.结论 加强宣传,缓解献血者心理压力,选择体质量重、血小板计数高、多次献血者可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陆静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降低既往无顽固性便秘史的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需长期卧床的既往无顽固性便秘史的骨折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防便秘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通过制订系统的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对患者实施各项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较对照组的便秘发生率明显降低,干预前后干预组自身便秘防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系统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更好地降低骨折卧床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提高患者便秘防治知识水平.

    作者:贾尚琼;田继书;李舜尧;蒋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孕妇胎膜早破及其实验室诊断的进展

    我国将早产定义为:自末次月经第1天开始计算,妊娠在28周至小于37周终止者[1].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er of membrane,PROM)是指孕妇临产前胎膜破裂,是产科一种常见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引起宫内感染、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窒息死亡,是母婴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10%[2].用快速、准确、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诊断PROM,对预防孕妇PROM引起的早产、改善结局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金慕华;余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不同浓度泥土悬液对百草枯吸附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体外不同浓度泥土悬液在不同时间对百草枯的吸附作用.方法 配制含有600 mg/L百草枯的10%、15%、20%、25%、30%泥土悬液混匀后沉淀,分别于10 min、30 min、1 h、2 h、4 h取上清液离心,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百草枯浓度.结果 (1)10 min、30 min、1 h、2 h、4 h百草枯经泥土悬液吸收后剩余的百草枯含量分别为0.737%±0.138%、0.716%±0.136%、0.737%±0.139%、0.673%±0.121%、0.664%±0.119%.(2)百草枯经10%、15%、20%、25%、30%泥土悬液吸收后剩余的百草枯含量分别为0.906%±0.031%、0.893%±0.035%、0.790%±0.007%、0.738%±0.017%、0.201%±0.002%.结论 本地泥土悬液对百草枯有吸附作用,30%泥土悬液的吸附效果佳,不同浓度泥土悬液对百草枯吸附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大.

    作者:张志;张昊;景莉;白寒松;韩丽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内江地区恶性肿瘤与ABO血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内江地区不同ABO血型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2 000例消化、呼吸、生殖三大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ABO血型分布,并与同期2 000例来院健康体检者的血型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型以O型居多,与健康对照组ABO血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血型对不同的恶性肿瘤具有不同的易患性:O型人群对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易患性强,B型人群对呼吸系统鼻咽癌易患性强.结论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ABO血型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胡江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3种试剂处理方式对27例麻风患者组织液涂片染色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组织液常规抗酸染色与经3种试剂处理后再行抗酸染色的效果及细菌检出情况.方法 分别用低浓度酸碱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处理12例麻风患者及15例康复患者皮肤破损(皮损)组织液,涂片经抗酸染色观察.结果 3种溶血剂处理后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与常规抗酸染色在细菌形态上无明显差异,菌体被染成红色,组织细胞染成蓝色,但在背景上差异明显.经3.5%HCL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偏浅红色;经5%NaOH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偏浅蓝色;经HiCN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呈蓝色.与菌体呈红色的麻风杆菌对比明显.15例康复患者中4例患者报告发现麻风杆菌,菌量在+~++之间.并经临床医生确认.结论 麻风患者皮损组织液经HiCN处理后抗酸染色可增强细菌与背景间对比效应,查菌效率优于常规染色.

    作者:吕新民;孙红芳;蔡卫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ROCH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报警分析及处理

    ROCH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由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它具有快速、简便、灵敏、标准化、故障率低、系统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是中大型医院青睐的产品,特别随着检验溯源的推广,更是首选.本院于2004年购买了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odule ISE及Module P800组合,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仪器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维护和保养,仪器运行状态良好,但也偶尔有一些故障报警,作者对其常见故障排除进行了总结,现总结如下.

    作者:汤希凡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培养低年资护士的探讨

    在医院中,广大低年资护士成为医院护理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他们思维活跃、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是医院护理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但是,低年资护士也存在着自身的弱点[1],如职业素养不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不高,安全意识缺乏等,工作中总存在着一些失误,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如何培养低年资护士,对保证护理质量和促进医疗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社区街道糖尿病健康管理

    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快的国家之一.2002年我国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18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到6.1%、3.7%和1.8%.与1996年相比,仅仅6年时间,大城市人群患病率即上升40.0%.据估计,我国2007年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3 980万,2050年将达到5 930万.开展社区糖尿病防治是控制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长趋势的重要措施之一[1-4].通过对居民血糖情况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优势,寻找适合社区保健方法,提高居民身体素质,遏制糖尿病发展趋势.

    作者:童方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结膜炎患儿眼部分离奇异变形杆菌1例

    变形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引起泌尿系感染、食物中毒等,但从结膜炎患儿眼部分离出此菌,尚属少见.现将本院这一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分析患儿,男,63d.左眼眼红水肿十余天,分泌物多而稠.于2010年8月来松原市中心医院眼科门诊就诊.当日及次日连续2次取眼分泌物做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均从分泌物中分离出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后经左氧氟沙星、氯霉菌等敏感药物抗菌治疗10d后痊愈.

    作者:冯海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微生物质控考核样品的检测分析与探讨

    为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本中心每年都参加江苏省或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的微生物盲样考核工作,接受质控菌株的分离鉴定工作,以不断提高致病菌的检测能力,现将2010年11月接受上级疾控中心微生物质控样品考核的检测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质控样品常州市疾控中心下发的编号为质2010007的25 g豆奶粉1份.

    作者:杨一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乙型肝炎病毒DNA与标本物含量及肝功能生化指标间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含量与HBV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肝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南平市人民医院肝内科住院的200例HBV携带患者血清样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样本中HBV DN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样本中HBV标志物含量,同时检测肝功能.3项检测指标使用同一患者标本,分析3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经相关性分析,HBV DNA与肝功能指标的r在±0.2以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含量与肝功能指标的r在±0.2以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含量与HBV DNA含量的r分别为0.457、0.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sAg、HBeAg含量只反映HBV在血清中的复制情况,不能以HBsAg、HBeAg含量及病毒载量的大小作为判断肝功能受损程度的指标;要综合分析HBV DNA含量与HBV标志物定量检测结果及肝功能,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对疾病进行评估.

    作者:官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生存素基因蛋白和阻抑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生存素基因蛋白(Survivin)和阻抑素(Prohibit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中Prohibitin与Survivin的表达,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及Prohibitin与Survivin的关系.结果 Survivin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5.5%(40/5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P<0.05);Prohibitin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84.9%(45/5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P<0.01);胃癌组织中Survivin与Prohibit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和Prohibitin在胃癌中过度表达,提示二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和Prohibitin通过抗凋亡机制协同参与胃癌的发生.

    作者:王波;邵晴;秦继宝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