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及了解临床上机械通气的注意事项.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重症监护病房10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共分离出菌株226株.培养结果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155株,68.58%),其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真菌占第2位,共44株,占19.47%,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第3位(27株,11.9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敏感性在70%以下的只有哌拉西林.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年龄大,多有基础疾病,在机械通气的状态下患者极易发生混合病原菌感染,且存在多重耐药,应动态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李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介入封堵术后并发机械性溶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5月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经介入封堵术后并发机械性溶血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对其护理过程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患者经过全程治疗与护理,10 d后康复出院.结论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介入封堵术后并发机械性溶血患者的护理应注重早发现、早治疗,注意密切观察尿液、监测肾脏功能,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
作者:范晓英;杨省利;赵荣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等指标,观察冠心病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100例(冠心病组)和健康体检者10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D-D、Fib、AT-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浆D-D、Fib、TG、TC、LDL水平分别为(1.16±2.37)μg/mL、(3.50±1.06)g/L、(2.46±0.40)mmol/L、(5.54±1.21)mmol/L、(3.21±0.55)mmol/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29±0.10)μg/mL、(2.83±0.46)g/L、(2.04±0.63)mmol/L、(4.07±0.96)mmol/L、(2.92±0.68)mmol/L;冠心病组AT-Ⅲ、PT、HDL水平分别为78.6%±5.8%、(12.70±1.27)s和(2.02±0.88)mmol/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04.2%±6.0%、(13.08±0.68)s和(2.37±0.7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Ⅲ、D-D、Fib、PT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
作者:呼延武;高培;张园春;徐芳洁;冯楠;马雅静;刘旻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63例脑卒中患者发病24 h内血清中CRP的含量,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卒中患者中95例CRP明显增高,异常率为58.28%;依病情轻、中、重程度不等,CRP的异常率及含量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好转组的CRP异常率(43.16%)明显低于无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41%,P<0.01).结论 CRP有助于判断脑卒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彭梅;甘健;李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剖宫产比率的警戒线设置为15%,但是我国的大多数医院剖宫产比率高达40%~60%,有些医院甚至超过70%,剖宫产成了一项被产妇广泛选择的产科手术[1].随着剖宫产术式的不断改进,其对麻醉的要求以及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作者在多年的剖宫产麻醉实践基础之上,结合近年各类临床和实验研究成果,对剖宫产麻醉方式以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郑隽;张兴安;邵伟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在孕期及早发现胎儿异常,降低出生缺陷率,控制严重先天畸形儿的出生率.方法 采用东芝纳米30影像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0~4.2 MHz.分别于妊娠20~24、27~30、34~36周对胎儿进行系统检查.结果 4 924例超声检查发现先天性胎儿畸形78例,发生率为1.58%.结论 掌握先天畸形检查时机,按规定循序检查胎儿各系统器官,对提高胎儿先天畸形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莲香;张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血糖、血脂和牙周情况的检查、分析,探讨血糖、血脂水平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对参加体检者检测空腹静脉血中血糖、血脂的含量,抽取高血糖、高血脂患者225例(病例组)进行牙周检查,并随机抽取1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牙周状况采用牙周指数以及牙周综合分值评价,并将年龄分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缺失牙数为6.10±2.30,牙周指数1.62±0.32,健康对照组缺失牙数为3.21±1.40,牙周指数0.70±0.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层后,老年组缺失牙数为7.20±2.68,牙周指数1.98±0.10,青年组缺失牙数为4.56±1.56,牙周指数1.42±0.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血脂水平与慢性牙周炎炎症程度有相关性.
作者:刘萍;曾诚;周淑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的方法,探讨血清PG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总结临床使用血清PG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经验.方法 将60例有消化道病变的患者使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清PG检测,计算PGⅠ/PGⅡ比值,然后以PGⅠ/PGⅡ比值正常与显著降低分为两组(A组显著降低,B组较为正常),检测30例健康对照组和30例胃癌组PG,后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将A组与胃癌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PGⅠ、PGⅠ/Ⅱ比值分别为(32.67±12.65)ng/μL和2.5±0.8,胃癌组分别为(28.34±16.32)ng/μL和2.1±0.5,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5.23±19.44)ng/μL和4.7±0.7]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分别为(62.45±18.02)ng/μL和4.3±0.6,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胃镜检查发现A组56.7%的患者均出现癌变,但其病变部位转移的可能性小,预后较好,而胃癌组患者则容易转移,预后差.结论 使用血清PG检测可以在早期发现胃癌病变,病变部位转移的可能性小,预后较好,而后发现胃癌病变的患者则容易转移,预后差.经临床研究发现,血清PG作为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永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疾病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来临床各类送检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耐药性状况及感染趋势.结果分离出的1 10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痰液(41.65%)、伤口分泌物(27.22%)、体液(14.16%);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较高耐药率,但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糖肽类抗菌药物和新型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同时检出菌株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显示多药耐药,医院应切实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延缓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耐药株的增长.
作者:罗斌;朱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对比研究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配合规范刷牙和单纯规范刷牙两种不同方式对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龈炎症的影响,为临床口腔正畸治疗中控制牙龈炎症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60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反映患者牙龈炎程度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进行检测.结果通过临床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使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含漱能有效、方便地降低反映患者牙龈炎程度的三项指数.结论 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含漱配合规范刷牙是控制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接受肠内营养(EN)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对鼻胃管和鼻空肠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需要1个月以上EN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鼻胃管组和鼻空肠管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置管前及置管后第2、7、14天的营养情况,包括血清总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记录两组置管14 d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腹泻、消化道出血、反流、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同时观察营养液的输注速度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结果 置管后第7天鼻空肠管组的总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分别为(57.3±3.4)g/L、(228.7±43.5)mg/L、(117.4±24.3)g/L,鼻胃管组分别为(55.2±3.2)g/L、(200.7±22.8)mg/L、(103.5±15.9)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鼻空肠管组的总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分别为(58.3±3.3)g/L、(245.9±42.7)mg/L、(128.5±19.5)g/L,鼻胃管组分别为(55.5±3.4)g/L、(203.5±21.4)mg/L、(123.2±13.6)g/L,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空肠管组反流率低于胃管组;患者腹胀、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与输注营养液的速度明显相关,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危重患者中使用鼻空肠管给予EN更能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魏伟;沈钎清;张金英;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病态造血特点、免疫表型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87例 AML患者骨髓细胞学特点、免疫分型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7例AML患者中发现12例(13.8%)伴有三系病态造血(AML-TMD),且属于M3以外的法、美、英协作组诊断标准的各亚型.AML-TMD组骨髓原始细胞计数、骨髓细胞免疫分型表达异常:主要为跨系CD33与CD19/CD7/CD38共表达(37.1%)与跨阶段CD34与CD11b共表达(43.2%),与无TMD的AML组异常表达(12.1%、1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L-TMD首次完全缓解率低于无TMD的AML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TMD治疗后各系的病态造血并不消失,对化疗不敏感,首次完全缓解率低,预后差.
作者:惠红霞;石超;薛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联合运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加雷尼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2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餐前30 min服用多潘立酮10 mg,每日3次,早餐和晚餐前30 min服用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临睡前加用雷尼替丁300 mg,共8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3.7%、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两组食管炎愈合率分别为90.5%、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运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加雷尼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常规用药在临床使用.
作者:肖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9例确诊的PCOS患者作为PCOS组,35例非PCOS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其卵巢的形态、大小和卵泡的数量及直径,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COS组患者卵巢体积增大(大于53 cm3),卵泡个数增多(大于11个),卵泡直径减小(小于10 mm).非PCOS组卵巢体积、卵泡个数、卵泡直径分别为(20.04±4.52)cm3、(0.73±0.47)个、(11.79±2.85)mm,PCOS组分别为(53.31±9.64)cm2、(11.61±1.19)个、(6.42±1.33)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能够明确卵巢外部特征、大小及内部结构,在PCOS诊断中应结合多项超声参数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冯敏;陈果;朱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青年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BCS)患者血浆维生素B12、叶酸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 青年肝静脉型BCS患者60例,同期健康对照组60例,均留取空腹肘静脉血,BCS患者介入治疗时另取肝静脉血,免疫荧光反应测定血浆Hcy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维生素B12及叶酸浓度.结果 BCS组肝静脉及肘静脉血Hcy[分别为(21.40±9.82)和(20.38±8.40)mmol/L]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6.64±5.16)m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S组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分别为(4.10±1.85)mg/L和(432.48±104.36)n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40±1.91)mg/L和(447.60±115.48)ng/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肝静脉型BCS患者体内存在高Hcy浓度状态,高Hcy浓度状态与体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田浩;徐浩;祖茂衡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研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来评价与前列腺癌(Pca)的关系.方法 采用8针活组织检查(活检)方法,对血清PSA>4 μg/L,直肠指诊检查前列腺质地异常、结节,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怀疑前列腺占位病变的328例患者进行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所得结果进行病理分析.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92例,占58.5%;Pca 103例,占31.4%,其中包括前列腺基底细胞癌1例;前列腺炎14例,占4.3%;前列腺上皮内瘤9例,占2.8%;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6例,占1.8%;结核2例,占0.6%;平滑肌肉瘤1例,占0.3%;淋巴瘤1例,占0.3%.根据PSA值分5组:≤4 μg/L组(B超或直肠指诊有异常),4.1~10.0 μg/L组,10.1~20.0 μg/L组,20.1~100.0 μg/L组,>100.0 μg/L组.各组Pca检出率依次为:8.9%、13.3%、23.1%、37.9%和73.2%.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相关性分析,各组阳性率与血PSA值呈正相关.结论 在PSA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前列腺肿瘤的检出率也不低,在合理筛选患者的前提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结果与PSA水平高度相关,对于PSA>100.0 μg/L的患者,检出阳性率较高.
作者:郭涛;孙浩;潘鹏;马克钧;唐爱国;张顺兴;刘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构建携带人肿瘤抑素(Tumstatin)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研究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重组载体pAAV-Tum质粒,并建立一株稳定表达Tumstatin基因的HUVECs细胞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该细胞系中Tumstatin基因的表达,四甲基唑蓝法检测该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构建的pAAV-Tum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能在HUVECs细胞中表达,其表达产物能抑制该细胞增殖(0.335±0.011).结论 成功构建了pAAV-Tum重组载体,构建的重组载体能有效表达,为其后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子博;付祖娇;周江;罗洁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开发数字化、自动化的、符合ISO15189相关要求的实验室信息系统.方法 以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工作流程为基础,结合条形码、仪器通讯,卫生信息交换标准(HL7)等技术要求,采用多层架构设计,编写多层架构实验室信息系统.结果运行后实验室实现了标本条码化、双向通信、无纸化报告、质控管理、办公管理等信息自动化;全面提升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检验质量,有效促进了检验与临床、检验与患者的沟通和服务.结论 采用多层架构、HL7标准等设计的多层架构检验信息系统符合ISO15189对实验室信息系统要求,并满足现代化实验室发展的要求,有更多的可扩展性.
作者:龙喜雄;梁栋伟;卢昭桦;张振洪;郑伟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社区相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方法 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CA-MRSA判断标准,回顾性分析2008~2010清远市人民医院分离的CA-MRSA感染分布特点,采用WHONET5.4软件统计耐药数据.结果 2008~2010年共分离到CA-MRSA 31株,占MRSA分离株(73株)的42%;CA-MRSA感染患者平均年龄为15岁,主要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94%),对环丙沙星、高水平莫匹罗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利福平、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耐药率为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4%、94%、45%.结论 加强对CA-MRSA的监测十分必要.
作者:温伟洪;李介华;钟国权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旨在通过超敏肌钙蛋白I(TropI)和传统肌钙蛋白I(cTnI)检测方法的比较,探讨其在心肌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2010年3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液标本,检测血清肌钙蛋白值,比较两种方法的精密性、相关性、阳性率以及离散率.结果 TropI的变异系数(CV)(6.948%)明显低于cTnI(18.190%),两种方法检测肌钙蛋白的均值与相应的质控靶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这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显示相关性良好(r2=0.981 2);两种方法检测患者血清cTnI组平均CV值(7.655%)高于TropI组平均CV值(2.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两种方法在检测血清肌钙蛋白的作用上基本一致,但是Tropi在重复性方面优于传统的cTnI检测,可能更有利于心肌炎的诊断.
作者:杨益梅;孙长江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