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琼;邓福忠
目的 了解院内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念珠菌显色平板进行初步鉴定,再使用ID32C和ATB FUNGUS3分别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在全自动鉴定与药敏测试仪(ATB Expression)上读板.结果 送检1 045例标本,检出酵母样真菌198株,院内感染真菌分离率为18.9%(198/1045).其中白色念珠菌140株,热带念珠菌25株,清酒念珠菌13株,光滑念珠菌8株,克柔念珠菌4株,其他念珠菌8株,分别占检出真菌的70.7%、12.6%、6.6%、4.0%、2.0%、4.0%.结论 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热带念珠菌和清酒念珠菌其次,3种念珠菌占总分离真菌的89.9% (178/198).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以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较低,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较高.
作者:夏厚才;张辉亮;马瑞红;严小勖;黄树华;黄苑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3种肿瘤标志物即β2-微球蛋白(β2-MG)、甲胎蛋白(AFP)、血清铁蛋白(SF)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评价.方法 原发性肝癌组100例与健康对照组100例(本院血库正常献血员血清)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β2-MG、AFP、SF抗体浓度,放射免疫试剂盒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其操作方法按试剂盒上说明书进行.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β2-MG、AFP、SF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2-MG、AFP、SF阳性率分别为80%、92%、88%;β2-MG与SF联合测定阳性率为90%;AFP与SF联合测定阳性率为88%;三者联合测定阳性率为96%.结论 肿瘤标志物β2-MG、AFP、SF对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1-2],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张登灿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2型糖尿病(DM)动脉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 109例2型DM患者和61例健康对照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oxLDL和sICAM-1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09例2型DM患者血清oxLDL与sICAM-1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DM动脉硬化患者血清oxLDL与sICAM-1水平明显高于DM无动脉硬化患者,2型DM动脉硬化患者血清中oxLDL与sICAM-1呈一定的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8、P<0.01).结论 oxLDL与sICAM-1与2型DM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提示这2项指标可能在2型DM动脉硬化病变过程中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国明;徐庆雷;胡礼仪;张高明;王洪建;葛林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复检率,进一步完善临床检验科的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方法 使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随机检测537例非血液科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同时做显微镜检查(包括细胞形态观察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分类),按照我国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复检标准制定协作组制定的白细胞复检规则和显微镜检查阳性规则进行评估,计算出涂片复检率、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结果 根据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复检标准制定协作组的23条复检规则和涂片阳性规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复检率为15.27%(82/537),真阳性率8.57%(46/537),假阳性率6.70%(36/537),真阴性率82.86%(445/537),假阴性率1.86%(10/537).结论 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复检规则能有效提高检测效率,防止漏检和误检,可纳入本科室的SOP文件中.
作者:苏莉斯;郑小玲;冯桂玲;邓小燕;习浩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随着电子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学仪器的性能越来越先进,功能也越来越完备,在医院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更重要.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医院医疗设备的水平代表了医院的医疗水平.仪器的使用与管理关系到医疗的质量.现今临床实验室管理者却更多地强调行政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试剂管理、生物安全管理等,笔者认为,更不能忽视仪器管理.作为一名前线的检验工作者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所使用的仪器发生故障时,小则延迟发报告时间,大则部分工作出现瘫痪状态;有些项目结果和临床情况严重不符,终的结果是影响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的判断,严重的话更会引起医疗事故.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医学仪器的作用,使之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每个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陈国新;周善明;冼洁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本院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用药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DDDs)对本院2007年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院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用药金额排第1位的是磺酰脲类,占52.70%,其次为罗格列酮,占25.47%,第3位是双胍类,占8.93%.3类药物中用药频度占前3位的是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结论 本院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双胍类DDDs高,其不仅降血糖,而且具有降血脂和血黏度的作用.
作者:罗玉瑶;金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为探索影响中职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笔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校在校护理专业学生16个班共789名进行问卷调查,资料经SPSS13.0软件处理,发现学生学习成绩在以下因素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学习动机、课前准备、课堂表现、课后复习巩固、心理因素、教师的态度、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共28个因素.
作者:赵琼;邓福忠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酶活性的改变情况.方法 测定201例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酶活性,并与98例非肝病患者肝脏酶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例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4项酶活性均高于非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各种酶显著增高,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显著,高者达2 915 U/L,与非肝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肝炎各种酶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以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增高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项无明显差异;肝癌患者ALP、GGT增高极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升高不明显;酒精性肝炎时,以GGT升高较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AS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无显著性差异.其他肝病组各酶系升高程度不一,AST、GGT、ALP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ST仅轻度升高.结论 肝病患者定期进行肝脏酶谱的检测和结果分析对肝病的诊疗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世亮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妇科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对照组及盆腔炎治疗前、后组病例各75例,对其血清CRP水平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急性盆腔炎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分别为(2.1±1.5)g/L、(35.3±51.0)g/L、(3.2±1.7)g/L;急性盆腔炎治疗前CRP水平比对照组与治疗后CRP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与治疗后的血清CRP水平虽有差异,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CRP水平对急性盆腔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意义,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监测.
作者:李北坤;陆翠群;黄美琼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初步探讨陪伴管理对震区患者伴发的焦虑忧郁的影响.方法 109例伴发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的震区患者的陪伴管理,并对290例志愿者陪伴进行常规的心理干预措施培训,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前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心理抑郁指数出院时比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1±4.6比57.6±5.0,P<0.01);焦虑指数出院时比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5±5.6比59.7±5.1,P<0.01) .结论 良好的陪伴管理对震区患者心理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周畅;张玉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本文为艾滋病(AIDS)患者真菌感染诊治提供实验鉴别特征依据,避免漏诊和误诊.综合分析AIDS患者常见真菌感染的类型及其实验室鉴别特征.血液真菌感染是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且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血液寄生真菌病可引起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肝脾淋巴结大,易被误诊为恶性组织细胞病.AIDS患者真菌感染常见的类型有荚膜组织胞浆菌(Hp)、马尔尼菲青霉菌(PM)、隐球菌、念珠菌和曲霉菌.
作者:邱春红;丘春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26~71岁,平均42.3岁.根据Neer分型,Neer3部分骨折18例,其中5例伴前脱位,10例伴有原发性骨质疏松;Neer4部分骨折7例,其中4例伴肱骨头前脱位,3例伴后脱位.手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将锁定钢板置于结节间沟后缘1 cm,近端距肱骨大结节顶点下5 mm的位置.复位后骨折断端如有骨质缺损,进行自体或异体骨植入,骨折远近端分别用锁定及非锁定螺钉固定.术后第3 天肩关节适量被动活动,1周后开始主动活动,2周后加强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25例手术患者均获得6~13个月的随访,平均11.5个月,骨折12个月内全部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8例,可3例,全组优良率88%.结论 锁定钢板的螺钉锁定于接骨板上,明显提高对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及伴有骨质疏松患者固定的稳定性,可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但应注意对锁定接骨板的合理操作,尽量避免锁定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刘云华;王如彪;谢文军;王伟;陈波;张宏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心理防御方式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问卷对4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研究组)以及4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检查,分析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心理防御特征.结果 研究组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的频度及严重度、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家庭环境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不成熟防御机制和家庭环境与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密切相关,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不良,心理防御机制存在不成熟倾向.
作者:熊贵芬;黄子琼;杜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脊髓损伤(SCI)导致膀胱排空障碍,过度充盈膨胀,使黏膜充血、水肿,防御机制受损[1],造成尿路感染、结石及肾积水,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Lapides 等于1971年提出了清洁间歇导尿术(CIC)的概念,并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临床效果.CIC是指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内,使膀胱能够有规律地排空尿液的方法[2].许多研究表明,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者长期应用CIC能免除留置导尿的不便,并能显著降低尿路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生存得更长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2].下面就SCI患者的CIC的护理管理作一综述.
作者:常赛男;王红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检验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为它能够对疾病的全面诊断、治疗决策、病程和疗效的监测及预后判断等提供可靠依据,在临床医学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尤其是临床检验常规项目是基础性的项目,是临床诊断的基础性指标.因此提高临床检验常规项目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搞好检验工作,实行检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程,现就如何提高临床检验常规项目质量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作者:杨雪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本地区正常X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值标准.方法 选择120例常州籍汉族正常X青少年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用Steiner及Tweed分析方法做角度测量及线距测量.男、女青少年间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性别正常值间的差异;分别和长春、西安男、女青少年进行比较,观察不同地区同一性别青少年正常值间的差异.对所有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建立了常州地区汉族正常X青少年硬组织的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标准,并比较性别差异及地区差异.结论 同一地区不同性别正常X青少年Steiner及Tweed分析法测量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正常X青少年X头影测量值间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沈云娟;陈慧霞;许晓聪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回顾本院尿路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总结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本院门诊、住院患者送检的尿路感染阳性标本,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163例尿培养阳性标本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1.47%,其次为肠球菌属(28.83%)和克雷伯菌属(9.80%).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敏感率较高,万古霉素对肠球菌属100%敏感.结论 尿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病原菌种类较多,耐药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剑荣;张勇;陈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南通地区淋病奈瑟菌(NG) 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选择147株NG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和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 NG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2.10%、68.08%和8.85%,NG对菌必治(头孢三嗪)、壮观霉素的敏感率为100.00%、94.56%.结论 菌必治(头孢三嗪)和壮观霉素仍可作为南通地区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但淋球菌对壮观霉素已出现耐药株,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惕;建议临床应在药敏试验的指导下用药.
作者:孙亚军;袁建芬;喻海忠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快、病理改变重、临床表现轻、手术后并发症多,已引起的人们的高度重视.本院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囊炎107例,其中手术治疗95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中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照组予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两组用药次数及疗程均相同.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比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疗效更好,能明显缩短病程,缓解症状.
作者:余冰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