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涪容
目的 评价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肱骨干骨折采用肩峰后外切口穿针固定并随访6~18个月.结果 3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6个月.结论 旋入式自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对骨折端的血运影响小,完全避免对桡神经的干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云华;王伟;谢文军;陈波;王如彪;张宏斌;谭于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快速血糖测定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检测质量.方法 成立医院内快速血糖测定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相应质量管理文件,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结果 使快速血糖测定结果得到了有效保证.结论 建立和实施快速血糖测定全面质量管理是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必浩;王宇;梁天北;杨诚;白锦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的测定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和病毒性肝炎组血清IL-6和TNF-α的浓度,并分别检测其HBV DNA含量.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IL-6和TNF-α的浓度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炎后肝硬化组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 DNA阳性组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IL-6和TNF-α的测定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机体的免疫损伤状况进行有效的反映,对判断患者病情预测和预后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韦美德;赵桓;苏国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静脉血样本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有无影响.方法 50例体检健康者静脉血经乙二胺四乙酸三钾抗凝,置室温(18~25 ℃)分别于即刻、30 min、2 h、 6 h采用Sysmex K-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结果 2 h内测定血常规各项参数与即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放置6 h后,中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与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测定应在2 h内完成.
作者:何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检测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食物不耐受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并为临床提供诊治疾病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140例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在日常食用的14种食物中,不耐受率为 7.5%( 猪肉)~89.9%(鸡蛋),其不耐受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男性):鸡蛋、牛奶、螃蟹、虾、大豆、小麦、鸡肉、西红柿、玉米、蘑菇、牛肉、猪肉、鳕鱼、大米;女性为:鸡蛋、牛奶、螃蟹、大豆、鳕鱼、鸡肉、虾、玉米、西红柿、牛肉、小麦、大米、蘑菇、猪肉.其中男性情况较为严重,在螃蟹、鸡蛋、牛奶、鳕鱼4种食物中高于女性.其他食物不耐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群普遍存在食物不耐受,不同性别有所不同,根据实验结果调整患者饮食结构,患者的症状多可明显改善.
作者:党迷;陈方媛;李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快、病理改变重、临床表现轻、手术后并发症多,已引起的人们的高度重视.本院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囊炎107例,其中手术治疗95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中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妊娠、分娩及产后阶段是妇女生命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些过程中所遇到的经历将对妇女、儿童、家庭及社会产生长期影响.虽然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可他对人类却往往是一件重大的应急事件,非常容易出现复杂的心理变化,对分娩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初产妇,对妊娠、分娩的相关知识了解太少,特别希望产科护理人员对孕期自我监护、分娩的准备等相关内容予以指导,以保证她们自身健康以及孕育出健康的孩子.因此,身心医学正在日益受到广泛重视,要求广大妇产科医务工作者不但要重视生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更应关注社会及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要帮助产妇好地发挥自身潜力来完成分娩过程,以提高妊娠分娩质量.
作者:裴小荣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初步探讨陪伴管理对震区患者伴发的焦虑忧郁的影响.方法 109例伴发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的震区患者的陪伴管理,并对290例志愿者陪伴进行常规的心理干预措施培训,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前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心理抑郁指数出院时比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1±4.6比57.6±5.0,P<0.01);焦虑指数出院时比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5±5.6比59.7±5.1,P<0.01) .结论 良好的陪伴管理对震区患者心理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周畅;张玉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随着电子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学仪器的性能越来越先进,功能也越来越完备,在医院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更重要.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医院医疗设备的水平代表了医院的医疗水平.仪器的使用与管理关系到医疗的质量.现今临床实验室管理者却更多地强调行政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试剂管理、生物安全管理等,笔者认为,更不能忽视仪器管理.作为一名前线的检验工作者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所使用的仪器发生故障时,小则延迟发报告时间,大则部分工作出现瘫痪状态;有些项目结果和临床情况严重不符,终的结果是影响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的判断,严重的话更会引起医疗事故.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医学仪器的作用,使之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每个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陈国新;周善明;冼洁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宫体注射与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宫体注射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用本院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0 mg,缩宫素20 U.术后2 h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0 mg,以后每12 h 1次,共7次.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术后2 h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以后每12 h 1次,共7次.分别观察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胎盘娩出后出血量(154±16)mL,产后2 h的出血量为(203.0±20.9)mL,产后24 h的出血量(298.0±31.3)mL.对照组胎盘娩出后出血量(187±21)mL,产后2 h的出血量为(289.0±26.6)mL,产后24 h出血量(382.3±55.3)mL,产后出血1例.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宫体注射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
作者:罗文梦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从临床的角度探讨鼻中隔偏曲与应变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问卷和前鼻镜检查,对3 856例体检后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702例患者,同时在体检人员中随机选择702例非鼻中隔偏曲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鼻中隔偏曲合并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有309例,占44.0%(309/702),季节性鼻炎35例,占5.0%(35/702);对照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77例,占11%(77/702),季节性变应性鼻炎28例,占4.0%(28/702).两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发生的差异性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中隔偏曲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有相关性.
作者:曾蓉;莫远江;黄伟;向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全血质控品在仪器检测中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和检测次数之间的关系,找到其变化规律,检测的血小板结果随检测次数的增加而失控是否代表仪器失控.方法 仪器按常规方法测定,在不同的时间段,打开同一批号同一批次质控品,同时对所打开的质控品进行仪器检测,在仪器检测的同时用手工法对这几只质控品进行血小板计数,以检验血小板的稳定性.结果 仪器检测的血小板结果会随质控品的使用次数增加而增高,结果出现失控,手工计数血小板结果仍然稳定.结论 采用阻容式或阻抗式进行细胞计数的仪器,血小板的检测结果会随质控品的使用次数增加而增高,乃方法的局限性所致,失控结果不代表仪器本身的真正失控.
作者:罗乾元;苟必庆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复检率,进一步完善临床检验科的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方法 使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随机检测537例非血液科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同时做显微镜检查(包括细胞形态观察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分类),按照我国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复检标准制定协作组制定的白细胞复检规则和显微镜检查阳性规则进行评估,计算出涂片复检率、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结果 根据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复检标准制定协作组的23条复检规则和涂片阳性规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复检率为15.27%(82/537),真阳性率8.57%(46/537),假阳性率6.70%(36/537),真阴性率82.86%(445/537),假阴性率1.86%(10/537).结论 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复检规则能有效提高检测效率,防止漏检和误检,可纳入本科室的SOP文件中.
作者:苏莉斯;郑小玲;冯桂玲;邓小燕;习浩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交联纤维蛋白二聚体(D-D)含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为临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6例、COPD缓解期患者42例及健康体检者45例,抽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浆中D-D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D含量在COPD急性加重期分别与对照组及COPD缓解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中D-D含量高,处于血栓前状态,D-D定量检测对临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马兴璇;刘春明;张冰松;黄海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院内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念珠菌显色平板进行初步鉴定,再使用ID32C和ATB FUNGUS3分别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在全自动鉴定与药敏测试仪(ATB Expression)上读板.结果 送检1 045例标本,检出酵母样真菌198株,院内感染真菌分离率为18.9%(198/1045).其中白色念珠菌140株,热带念珠菌25株,清酒念珠菌13株,光滑念珠菌8株,克柔念珠菌4株,其他念珠菌8株,分别占检出真菌的70.7%、12.6%、6.6%、4.0%、2.0%、4.0%.结论 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热带念珠菌和清酒念珠菌其次,3种念珠菌占总分离真菌的89.9% (178/198).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以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较低,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较高.
作者:夏厚才;张辉亮;马瑞红;严小勖;黄树华;黄苑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检验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为它能够对疾病的全面诊断、治疗决策、病程和疗效的监测及预后判断等提供可靠依据,在临床医学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尤其是临床检验常规项目是基础性的项目,是临床诊断的基础性指标.因此提高临床检验常规项目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搞好检验工作,实行检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程,现就如何提高临床检验常规项目质量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作者:杨雪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脊髓损伤(SCI)导致膀胱排空障碍,过度充盈膨胀,使黏膜充血、水肿,防御机制受损[1],造成尿路感染、结石及肾积水,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Lapides 等于1971年提出了清洁间歇导尿术(CIC)的概念,并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临床效果.CIC是指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内,使膀胱能够有规律地排空尿液的方法[2].许多研究表明,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者长期应用CIC能免除留置导尿的不便,并能显著降低尿路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生存得更长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2].下面就SCI患者的CIC的护理管理作一综述.
作者:常赛男;王红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对检验医学专业本科生兼职辅导员工作方式进行探讨及实践,通过填写调查表、E-mail联系、电话、个别谈话等形式,收集同学们对专业课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短期实习、课外科研活动、报考研究生、毕业分配或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分类归纳总结,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给予解决或改进.
作者:芮勇宇;王前;裘宇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妇科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对照组及盆腔炎治疗前、后组病例各75例,对其血清CRP水平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急性盆腔炎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分别为(2.1±1.5)g/L、(35.3±51.0)g/L、(3.2±1.7)g/L;急性盆腔炎治疗前CRP水平比对照组与治疗后CRP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与治疗后的血清CRP水平虽有差异,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CRP水平对急性盆腔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意义,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监测.
作者:李北坤;陆翠群;黄美琼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因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经济安全等特点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操作步骤复杂,一般包括试剂准备,样本收集,加样,温育,洗涤,显色,比色,结果判定等,其中任何一项操作不当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强ELISA检测的全面质量控制,保证其结果的准确可靠.结合本院临床免疫室工作的实际经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艳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