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1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鉴定及药敏分析

唐熟能;徐和平

关键词:支原体, 敏感性, 耐药性
摘要:目的 研究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及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以便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应用珠海市丽拓公司支原体培养鉴定试剂盒对51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510例标本中共培养出支原体299株,分离率为42.16%,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Uu)为38.24%,单纯人型支原体(Mh)为1.76%,Uu和Mh混合感染为2.16%.本次试验215例阳性标本对10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 如下:单纯Uu感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美满霉素(95.4%)、强力霉素(93.8%)、交沙霉素(93.3%)、克拉霉素(90.8%)、阿奇霉素(55.4%)、罗红霉素(53.8%)、四环素(49%)、司帕沙星(46.6%)、左氧沙星(44.6%)、环丙沙星(35.4%);单纯Mh感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强力霉素(88.9%)、美满霉素(77.8%)、交沙霉素(77.8%)、克拉霉素(77.8%)、阿奇霉素(55.6%)、罗红霉素(44.4%)、四环素(44.4%)、司帕沙星(33.3%)、左氧沙星(33.3%)、环丙沙星(22.2%);Uu和Mh混合感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美满霉素(81.8%)、强力霉素(81.8%)、交沙霉素(81.8%)、克拉霉素(72.7%)、阿奇霉素(63.6%)、罗红霉素(45.5%)、四环素(45.5%)、司帕沙星(27.3%)、左氧沙星(18.2%)、环丙沙星(9.1%).结论 本院的Uu药敏试验结果 以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及克拉霉素为首选,Mh药敏试验结果 以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为首选,混合感染则以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为首选,而司帕沙星、左氧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则较高.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士官检验专业免疫学检验的教学模式初探

    免疫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在抗感染免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对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功能的不断阐明,使免疫学逐渐摆脱抗感染免疫的范畴,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国内独立免疫学教材是1990年郑武飞教授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全国医科院校本科通用教材.随着分子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免疫学学科,诸如肿瘤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移植免疫学、免疫遗传学、分子免疫学、免疫治疗学、免疫病理学等分支学科逐渐诞生.免疫学的概念深入到各个医学专业学科领域,从免疫学角度来阐释疾病的发生,并用免疫学方法诊断疾病也越来越被临床所接受.

    作者:傅占江;隋慧雪;黄凯;娄越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两种血细胞计数仪的性能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KX-21和BC-3000两种血细胞计数仪的性能特征.方法 分别用KX-21和BC-3000同时检测同一血样,观察WBC、RBC、Hb、PLT等参数的精密度、线性、携带污染率、可比性、WBC分类计数等情况.结果 两种仪器的精密度均达到说明书要求,仪器线性良好,携带污染率低,检测结果 的相关性良好.在检测健康人时两种仪器的WBC分类计数结果 无差异;在检测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炎性反应患者时,KX-21分类结果 的准确度高于BC-3000;在检测白血病患者时,KX-21比BC-3000有更高的敏感度和更低的假阴性率,BC-3000的WBC分类结果 不可靠.结论 检验人员需全面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特征,尤其要重视仪器在WBC分类时出现的假阴性情况,避免漏诊误诊,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检验信息.

    作者:华建江;吴雄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用药观察和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特点,由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且目前我国的患病比例在逐年增加,它是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因此,通过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达标是减少并发症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综合用药观察、卫生宣教以及心理护理,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的依从性以及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周传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检验医学与临床》征订 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ALT测定中两种波长设置对不同浓度溶血影响程度的控制

    目的 观测不同波长设置时,3种溶血程度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影响.方法 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血红蛋白(Hb)浓度.应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波长设置于340 nm和340/660 nm时检测20例住院患者,在不溶血和溶血程度在Hb为2.0、5.0、8.0 g/L时ALT指标的变化.结果 应用配对设计差值均数t检验得出,波长340 nm时,与无溶血比较,Hb=2.0 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5.0 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8.0 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波长340/660 nm时,与无溶血比较,Hb=2.0 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5.0 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8.0 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溶血标本在两种波长设置检测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定的溶血会影响ALT检测,不同波长设置抗干扰能力不同,340/660 nm优选.

    作者:李晔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必须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国检验医学发展迅速,许多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改善了工作环境,更新了检验设备,增加了检验项目,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检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光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拒收不合格标本是分析前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进步,各种实验方法的增多,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因此高质量的检验报告在现代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把握好质量控制关.

    作者:贾海菊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为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率,以控制院内感染,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各种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从2005~2008年305例标本中检出致病菌36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1株,革兰阴性杆菌213株,酵母样真菌99株,革兰阳性杆菌4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高达到100%.结论 ICU院内感染以酵母样真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属、洋葱假单胞菌属、肠球菌为主要菌群,分别占26.98%、11.72%、9.81%、8.99%、8.17%、6.81%、5.99%、5.72%、5.72%.随着细菌产酶率及多重耐药率的增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十分必要.

    作者:陆其兵;李强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2002~2008年本院临床用血及成分输血状况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和输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输血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出血、血液病及各种贫血等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中尤其重要.目前国内外都把成分输血的临床实际用量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及一名临床医生掌握与运用现在医学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也是等级医院评审的必备条件,是当今世界输血事业的发展方向.本文将本院7年来临床用血及成分输血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惠霞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1547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 检测不规则抗体及抗体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 对本院输血前患者做不规则抗体筛检,抗体阳性者进一步鉴定.结果 1 547例输血前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其阳性率0.26%,发现抗-D抗体2例,抗-E抗体1例,抗-Ec抗体1例.结论 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的临床意义在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

    作者:赵朝晖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517株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离及分布情况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使用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药敏卡进行药敏及ESBLs检测.结果 在517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28株,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28株,铜绿假单胞菌105株,不动杆菌属92株,肠杆菌属92株,肺炎克雷伯菌69株,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0株,枸橼酸杆菌属17株,摩氏摩根菌14株.大肠埃希菌引起再发性尿路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除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应首选第3代头孢菌素.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强的抗菌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在临床用药中应高度重视细菌多重耐药性的问题.结论 大肠埃希菌引起再发性尿路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对非产ESBLs株除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应首选第3代头孢.对多重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产ESBLs菌株的治疗,以亚胺培南为佳.

    作者:朱桂华;赵美荣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CRP、WBC及红细胞沉降率在老年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老年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检测9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CRP、ESR、WBC、N及痰培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肺部感染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8 mg/L,阳性率达100%,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SR、WBC、N和痰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N、ESR、痰培养在诊断和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作用有限,而CRP可作为诊断肺部感染和观察疗效的敏感指标.

    作者:张梁;黄涵;周娜;邓巧莹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2008年峨眉山市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患调查

    目的 了解峨眉山市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患情况.方法 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SC)专业人员组成的调查队开展了对峨眉山市城市居民以各居委会随机抽取住户小区入户调查建档工作.结果 完成峨眉山市区11个居委会范围的21 472人次的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患调查.统计结果 显示,峨眉山市城市居民中60岁以上占15.5%,已经进入老年社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排前5位的是:高血压2 477例(11.54%);糖尿病905例(4.22%);慢性阻塞性肺病479例(2.23%);冠心病209例(0.98%);脑血管病99例(0.46%).结论 居民突出的卫生问题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的防治.有关机构应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科学管理,提高预防、治疗水平;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生活(饮食)行为习惯和普及科学的生活方式综合干预措施;同时CHSC应完善预防接种等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高妇女儿童及老人等重点人群的预防保健服务覆盖范围.

    作者:叶毅力;宋月全;郑月娥;李世琼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外伤诱发糖尿病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车祸致左侧下肢严重损伤,送入渝中区骨科医院救治,2 d后因伤口严重感染而转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行左下肢高位截肢手术.术前检查提示该患者空腹血糖29.5 mmol/L.

    作者:吴传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75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Lp(a)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368±0.176)、(0.155±0.11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Lp(a)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薛丽;刘定海;刘利洪;李敬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质量管理对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是临床实验室保证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医学检验的发展,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已越来越被重视,199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专门组织专家制定了针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认可方案,即ISO/FD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方案.方案对检验全过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采取严密的质量管理措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赖年钰;林一民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加拿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发展性照顾的应用

    发展性照顾是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早产儿护理新理念[1].其原则就是减少不良的环境刺激,根据早产儿个体的具体情况,给予早产儿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良好支持.国内有报道指出,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50%~70%面临发育问题[2].2009年7月,作者有幸到加拿大多伦多Sunnybrook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修学习,对加拿大的发展性照顾理念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感受颇深,现将学习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晏玲;薛媛;罗跃全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价值

    目的 了解初诊手足口病(HFMD)患儿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特点.方法 对45例初诊HFMD患儿进行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 白细胞计数升高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46.7%;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57.8%.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简单、快速,对于初诊HFMD患者的病情判断有很大作用,特别对患者可能的心肌损伤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晓卫;钟天鹰;戈建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应用进展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通常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指标.外源性指标包括菊粉和一些放射性核素物质,其影响因素少,被认为是测定GFR的金标准.但菊粉清除率试验操作繁琐,加之受年龄、性别和体表面积的影响,尤其是无法实现危急患者检测的即时性,因此,除研究外几乎不用于临床,从而限制了临床应用.测定放射性核素物质的清除率价格昂贵,具放射性,某些患者如孕妇不适用,难以作为临床上常规的测定方法广泛应用.

    作者:李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12例胸膜间皮瘤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胸膜间皮瘤的误诊原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本院2003~2008年收治35例胸膜间皮瘤患者,对其中12例首诊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胸膜间皮瘤临床上若不予以足够重视则很容易造成首次就诊时就误诊.结论 胸膜间皮瘤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通过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以期降低误诊率.

    作者:农莉晓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