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应用

匡建平;刘艳云

关键词:唾液酸酶法, 细菌性阴道病, 临床检验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唾液酸酶在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以及该方法与传统诊断标准细菌性阴道病方法对比试验.结果 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与传统诊断标准相比,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符合率.结论 该方法可以替代传统诊断方法.另外,由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操作更为快便捷,可以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自我保护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的自我保护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预防感染保护,二是与法律有关的的保护.在院内感染问题上人们往往注重住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而忽视患者传染给工作人员的感染.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长、直接,因此被感染的危险性大.

    作者:李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383例阴道真菌感染菌群鉴定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念珠菌性阴道炎致病菌的菌种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标本运用玛嘉显色培养基法对分离自阴道念珠菌感染患者的383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383例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病例经鉴定白色念珠菌368株(96.09%),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0株(2.61%),较少的有热带念珠菌4株1.04%)和克柔念珠菌1株(0.26%).临床用7种药物中制霉菌素对阴道内真菌的敏感率高为98.4%,两性霉素B敏感率为98.1%,酮康唑50.4%,伊曲康唑47.5%,咪康唑47.5%,氟康唑25.3%,特比萘芬23.5%.结论 白色念珠菌是导致临床阴道念珠菌感染的优势菌群,其次有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等念珠菌感染.制霉菌素对阴道内真菌的敏感率高,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鉴于伊曲康唑、咪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建议对反复发作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根据药敏试验来选择药物,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提高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

    作者:周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标本来源、菌株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本院自2004年8月至2006年7月期间送检的1 875例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选取其中的129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析.结果 在各种送检标本中,痰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高.药敏结果分析,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奈替米星较敏感.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作者:王爱玲;李莉;冯学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参照系统在医学检验中的建立

    医学检验工作中,样品分析、数据的处理不仅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还需要一个标准的参照,以便实验室内、实验室间的数据分析比较.首先对检测方法、结果、数据、样本选择等都应该遵循国际度量衡学基础及总括的操作规范(IVM)进行,不同的测量方法针对同一样本中的同一成分的分析,可以通过一条不间断的比较链,将测定的结果与国家或国际的标准联系起来,使之具有可比性;这个规则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制定的[1],以确保患者的分析结果真实并具有可比性.

    作者:犹真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测定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价值.方法 180例T2DM患者根据尿肾功能指标(包括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分为尿肾功正常组和尿肾功异常组各90例 ,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中的Cysc以及hs-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患者Cysc以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尿肾功异常组患者的Cysc以及hs-CRP水平也明显高于尿肾功正常组(P<0.01),在T2DM患者中,血清中的Cysc与hs-CRP呈正相关(r=0.39).结论 Cysc、hs-CRP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具实用价值.

    作者:钟瑞雪;方咏红;周少雄;江志兰;沈永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贺斯对低血容量休克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6%贺斯即羟乙基淀粉氯化钠200∶0.5注射液(HES)应用于高龄患者低血容量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选择45例低血容量休克的高龄患者,给予贺斯进行容量治疗,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贺斯用于低血容量休克的高龄患者进行容量治疗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是一种理想的人工血浆用品,可以安全有效地使用.

    作者:胡虞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MEK-7222J/K血液分析仪使用性能评价

    MEK-7222J/K是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激光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可同时分析22项参数、1个白细胞分类散射图和3个直方图;检测方式可用全血模式和稀释模式.为评估其性能,按照ICSH的有关规定对常用血液学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许时菲;何军;贾翠兰;马真真;程超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与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ysmex-15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280例妊娠晚期孕妇(观察组)及140例健康育龄妇女(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化标准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PT、INR、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Fbg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晚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检测其凝血功能,对预防或早期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胡燕;高轶;陈燕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肾病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水平检测的意义.方法 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 将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 、糖尿病肾病组(DN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CRP和HbA1c的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DN组C -反应蛋白、HbA1c均值显著高于SDM组和对照组(P<0.05).CRP和HbA1c分别与UAER呈正相关(r=0.613,0.397,P<0.01),血清空腹血糖(FBG)与HbA1c呈正相关(r=0.507,P<0.01).结论 CRP、HbA1c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监测指标.

    作者:胡礼仪;陈士军;张高明;李志沭;许森林;葛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清血糖值的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快速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与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血糖之间的差别,探讨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拜安易快速血糖仪测定15例新生儿(A组)和30例非新生儿(B组)患者的毛细血管血糖(CBG),同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儿的静脉血清血糖(VSG),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的CBG与VSG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呈高度相关(P<0.001).结论 应用快速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减轻了患儿、特别是新生儿的疼痛,而且该方法快速、简便,采取必要措施可获取可靠结果,符合儿科临床血糖筛查要求.

    作者:黄彩芝;莫丽亚;胡彬;邓永超;尤灿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参数及纤维蛋白原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控制程度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微循环敏感指标血小板参数和纤维蛋白原(Fbg)的关系.方法 对研究对象的HbAlc、血小板参数即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纤维蛋白原(Fbg)等指标进行测定,并根据HbAlc的高低及有无微血管病变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HbAlc升高A组(HbAlc> 6.0% )即血糖控制不佳且伴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HbAlc升高B组(HbAlc> 6.0% )即血糖控制不佳但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HbAlc正常C组(HbAlc≤ 6.0% )即血糖维持相对稳定且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并将三组的血小板参数及Fbg结果与健康对照(非糖尿病)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A、B组的多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循环敏感指标MPV、PDW及Fbg与HbAlc具有相关性.对HbAlc升高的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临床指征,其微循环敏感指标已发生改变,应定期监测血小板参数(血常规)和Fbg,以便及时纠正糖尿病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并发症.

    作者:李秀文;方晓璐;张毅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去表皮层包皮环切术8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去表层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标记包皮切际长度,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平行的环形切口,切除两切口间的表皮层,保留皮下各组织及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 去表皮层包皮环切术84例,术中出血少,术后龟头﹑阴茎及黏膜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随诊2~12个月,不影响阴茎外观及功能.结论 去表皮层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梁荣芳;王心吉;彭伟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胃癌的诊断和病情监测的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与胃癌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7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血中的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72-4测定,并以42例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胃癌组患者CEA、CA19-9及CA72-4的敏感性分别为24.1、35.4%和48.1%,特异性分别为90.7%、71.4%和100%.联合试验其敏感性可提高至79.7%.且术后CEA、CA19-9及CA72-4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 CEA、CA19-9及CA72-4在胃癌的诊断性试验中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适于联合检测,是现有的胃癌诊断和病情监测较好指标.

    作者:赵春明;郭巍;赵岩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尿沉渣涂片中查见肾癌细胞1例

    患者男,60岁.因出现肉眼血尿来本院就诊,病史1个月,无症状.体温38.3 ℃,血压125/70 mm Hg(1 mm Hg=0.133 kPa),脉搏70次/分.临床诊断为血尿待查.

    作者:赵振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可简化检验操作流程,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利用条形码标签和检验医学信息系统(LIS)进行电子申请单、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审核及打印查询等检验工作.结果 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可简化工作流程,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保护患者隐私权.结论 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规范了检验流程,保证检验质量,提高检验管理水平.

    作者:方玲;顾向明;黄阶胜;杜国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自建生化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实验结果的可比性,以证实自建检测系统的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按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要求,比对实验应建立在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的基础上.本文分析性能评价包括不精密度,不准确度、线性,分析灵敏度(检测线),方法学比较.结果 自建系统项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Urea)、肌酐(Crea)、总胆固醇(TC)、血清蛋白A1(ApoA1)、人血清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Roche可溯源参考检测系统试验结果相关系数>0.97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存在方法学的差异试验结果相关系数<0.975.检测不精密度CV值满足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质量分析要求.线性检测范围满足临床检测线性要求,特别线性高值要求.结论 自建检测系统性能评价试验结果与Roche可溯源参考检测系统试验结果比对具有相关性,不确定度也相应增加.各种性能相关性满足统计学原理并不证明其具有溯源性.

    作者:王丽;牛璐璐;权翠侠;潘胜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革兰染色检测妇科炎性反应阴道分泌物涂片中微生态群的临床意义.方法 革兰染色妇科炎性反应阴道涂片350例,观察滴虫、真菌、线索细胞(加德纳菌)、革兰阴性双球菌(淋球菌)、清洁度等;前四种病原体相应地用生理盐水法、KOH镜检法、纸片法胺试验、淋菌培养法,分别作对照试验.结果 4种病原体染色法分别检出滴虫41例、真菌67例、线索细胞54例、革兰阴性双球菌36例,对照试验检出滴虫41例、真菌64例、线索细胞54例、革兰阴性双球菌25例;染色观察清洁度增高者269例,占76.9%;其中杂菌2+以上者为113例,占32.3%.结论 革兰染色法,可快捷、全面地对妇科炎性反应患者做出初步判断,是一种较为可靠的病原体初筛手段,同时,直接观察阴道菌群分布状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江立千;陈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不孕家庭支原体感染调查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不孕家庭支原体感染及抗菌药物治疗的药敏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男性取精液、女性取宫颈拭子送检,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68个不孕家庭中23个家庭有支原体感染,占33.8%.在感染家庭中,男性20例占87%,女性23例占100%,女性高于男性.其中解脲支原体22例,占感染者的95.7%,人型支原体仅1例占感染者的4.3% .10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敏感率较高,达95%以上.林可霉素和罗红霉素敏感率较低,均未达到50%.结论 在诸多不孕因素中支原体感染已占33.8%.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该地区以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抗菌药物应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使用或首选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

    作者:杨世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检测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唾液酸酶在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以及该方法与传统诊断标准细菌性阴道病方法对比试验.结果 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与传统诊断标准相比,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符合率.结论 该方法可以替代传统诊断方法.另外,由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操作更为快便捷,可以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作者:匡建平;刘艳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Excel在检验科工作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社会应用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建立,使Excel在临床检验科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

    作者:宋晓敏;贵立政;岳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