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瑞雪;方咏红;周少雄;江志兰;沈永坚
目的 了解柳州市成分输血的现状,探讨科学、有效、安全输血的发展模式.方法 统计2002~2005年成分输血的情况,分析原因,通过针对性地培训,加强安全输血的监督、检查等有效措施,促进柳州市成分输血的发展.结果 2005年以前柳州市成分输血水平较低并且每年成分输血比率和红细胞使用比率同比增长较慢,分别为2.61%和3.83%;采取有效措施后,成分输血比率和红细胞使用比率同比增长显著增加,分别为7.21%和14.55%,目前已分别达到98.30%和95.97%以上.结论 有效地培训,并结合安全输血的定期监督、检查,对成分输血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陈兴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实验结果的可比性,以证实自建检测系统的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按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要求,比对实验应建立在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的基础上.本文分析性能评价包括不精密度,不准确度、线性,分析灵敏度(检测线),方法学比较.结果 自建系统项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Urea)、肌酐(Crea)、总胆固醇(TC)、血清蛋白A1(ApoA1)、人血清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Roche可溯源参考检测系统试验结果相关系数>0.97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存在方法学的差异试验结果相关系数<0.975.检测不精密度CV值满足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质量分析要求.线性检测范围满足临床检测线性要求,特别线性高值要求.结论 自建检测系统性能评价试验结果与Roche可溯源参考检测系统试验结果比对具有相关性,不确定度也相应增加.各种性能相关性满足统计学原理并不证明其具有溯源性.
作者:王丽;牛璐璐;权翠侠;潘胜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去表层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标记包皮切际长度,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平行的环形切口,切除两切口间的表皮层,保留皮下各组织及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 去表皮层包皮环切术84例,术中出血少,术后龟头﹑阴茎及黏膜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随诊2~12个月,不影响阴茎外观及功能.结论 去表皮层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梁荣芳;王心吉;彭伟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有限社会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医院生存竞争也日趋激烈.
作者:忻鼎广;叶国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社会应用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建立,使Excel在临床检验科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
作者:宋晓敏;贵立政;岳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防止吸毒人员进入军队院校.方法 用吗啡、甲基安非他明(冰毒)二合一检测试剂盒,检测876名报考军队院校的学生尿液中是否有吗啡和冰毒的存在.结果 876例大学生中有2名尿液吗啡检测呈阳性,冰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对大学生进行毒品检测十分必要.
作者:毛跃;张碧霞;赵德军;田洪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测定物质清除率是肾脏滤过功能的常用方法,因而常用此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众所周知用菊粉测定肾小滤过率是理想的物质,但标本采集操作过程繁琐不符合临床的需要,用同位素标记复合物检测,价格昂贵且具有放射性亦未得到广泛应用,其他常见标记物,如尿素氮,肌酐,小球蛋白(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氨基糖甘酶(NAG)等也具其局限性,所有标记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在血中水平不稳定性影响因素较多.
作者:姚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是集电阻、电导、氩激光流式细胞分析和荧光染色为一体,对尿沉渣有形成分进行分析.操作简单,对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管型等能进行定量分析和提供散点图.
作者:崔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同一标本中两种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的选择.方法 菌种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系统鉴定,用K- B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 16个标本中两个药敏完全相同的有4例,粗糙型菌落比光滑型菌落耐药的有8例,光滑型菌落比粗糙型菌落耐药的有3例,粗糙型菌落和光滑型菌落交叉耐药的有1例.结论 当一个标本中有粗糙型菌落和光滑型菌落两种菌落时,一般情况下两种菌落都要做药敏,如果只做一种菌落的药敏,应选择做粗糙型菌落的药敏.
作者:黄露萍;向万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快速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与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血糖之间的差别,探讨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拜安易快速血糖仪测定15例新生儿(A组)和30例非新生儿(B组)患者的毛细血管血糖(CBG),同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儿的静脉血清血糖(VSG),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的CBG与VSG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呈高度相关(P<0.001).结论 应用快速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减轻了患儿、特别是新生儿的疼痛,而且该方法快速、简便,采取必要措施可获取可靠结果,符合儿科临床血糖筛查要求.
作者:黄彩芝;莫丽亚;胡彬;邓永超;尤灿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不孕家庭支原体感染及抗菌药物治疗的药敏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男性取精液、女性取宫颈拭子送检,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68个不孕家庭中23个家庭有支原体感染,占33.8%.在感染家庭中,男性20例占87%,女性23例占100%,女性高于男性.其中解脲支原体22例,占感染者的95.7%,人型支原体仅1例占感染者的4.3% .10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敏感率较高,达95%以上.林可霉素和罗红霉素敏感率较低,均未达到50%.结论 在诸多不孕因素中支原体感染已占33.8%.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该地区以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抗菌药物应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使用或首选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
作者:杨世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检测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唾液酸酶在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以及该方法与传统诊断标准细菌性阴道病方法对比试验.结果 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与传统诊断标准相比,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符合率.结论 该方法可以替代传统诊断方法.另外,由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操作更为快便捷,可以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作者:匡建平;刘艳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血清胱抑素C(Cyst C),又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1984年从血清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成员之一.
作者:任爱英;王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院检验科每天要检测含有不同种类病原菌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种标本,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区域.科内清洁工长期接触和处理这些带有传染性的临床标本,如果疏于防护极易导致交叉感染,应加强他们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培养和教育.
作者:李红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苏州地区献血者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Ⅱ(HTLV-Ⅰ/Ⅱ)感染状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HTLV-Ⅰ/Ⅱ抗体,阳性结果采用免疫印迹法确证.结果 随机抽取3 608份血清中ELISA初筛阳性11份,经免疫印迹法确证均为阴性.结论 苏州地区献血者中未能检出HTLV-Ⅰ/Ⅱ感染者,提示本市人群中HTLV-Ⅰ/Ⅱ感染率低.
作者:曹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42例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儿童患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PCT水平分别为<0.5、0.5~2.0、~10和>10 ng/ml 4个等级.结果 若以血清PCT≥0.5 ng/ml为阳性阈值,则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70.2%,阳性预测值为45.0%,阴性预测值为89.6%.结论 血清PCT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清PCT水平高低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鸿恩;黄丽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的自我保护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预防感染保护,二是与法律有关的的保护.在院内感染问题上人们往往注重住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而忽视患者传染给工作人员的感染.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长、直接,因此被感染的危险性大.
作者:李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学检验工作中,样品分析、数据的处理不仅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还需要一个标准的参照,以便实验室内、实验室间的数据分析比较.首先对检测方法、结果、数据、样本选择等都应该遵循国际度量衡学基础及总括的操作规范(IVM)进行,不同的测量方法针对同一样本中的同一成分的分析,可以通过一条不间断的比较链,将测定的结果与国家或国际的标准联系起来,使之具有可比性;这个规则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制定的[1],以确保患者的分析结果真实并具有可比性.
作者:犹真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可简化检验操作流程,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利用条形码标签和检验医学信息系统(LIS)进行电子申请单、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审核及打印查询等检验工作.结果 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可简化工作流程,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保护患者隐私权.结论 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规范了检验流程,保证检验质量,提高检验管理水平.
作者:方玲;顾向明;黄阶胜;杜国有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