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对检验科清洁工的管理和教育

李红红

关键词:检验科清洁工, 医院感染, 教育与管理
摘要:医院检验科每天要检测含有不同种类病原菌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种标本,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区域.科内清洁工长期接触和处理这些带有传染性的临床标本,如果疏于防护极易导致交叉感染,应加强他们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培养和教育.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参数及纤维蛋白原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控制程度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微循环敏感指标血小板参数和纤维蛋白原(Fbg)的关系.方法 对研究对象的HbAlc、血小板参数即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纤维蛋白原(Fbg)等指标进行测定,并根据HbAlc的高低及有无微血管病变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HbAlc升高A组(HbAlc> 6.0% )即血糖控制不佳且伴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HbAlc升高B组(HbAlc> 6.0% )即血糖控制不佳但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HbAlc正常C组(HbAlc≤ 6.0% )即血糖维持相对稳定且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并将三组的血小板参数及Fbg结果与健康对照(非糖尿病)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A、B组的多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循环敏感指标MPV、PDW及Fbg与HbAlc具有相关性.对HbAlc升高的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临床指征,其微循环敏感指标已发生改变,应定期监测血小板参数(血常规)和Fbg,以便及时纠正糖尿病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并发症.

    作者:李秀文;方晓璐;张毅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两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质控血清的比较

    血站实验室在对献血者的标本作各项检测时,必须将室内质控品和标本一起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以判断该实验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而质控品的选择,是以该试剂盒临界值的2~3倍为宜.不同厂家试剂的灵敏度不同,同样浓度的质控品实验得出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所以选择合适的室内质控品就成了实验结果是否可信的关键之一〖HTH〗

    作者:孙家志;黄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UF-100尿沉渣分析仪的临床应用分析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是集电阻、电导、氩激光流式细胞分析和荧光染色为一体,对尿沉渣有形成分进行分析.操作简单,对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管型等能进行定量分析和提供散点图.

    作者:崔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血清胱抑素C(Cyst C),又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1984年从血清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成员之一.

    作者:任爱英;王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测定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价值.方法 180例T2DM患者根据尿肾功能指标(包括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分为尿肾功正常组和尿肾功异常组各90例 ,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中的Cysc以及hs-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患者Cysc以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尿肾功异常组患者的Cysc以及hs-CRP水平也明显高于尿肾功正常组(P<0.01),在T2DM患者中,血清中的Cysc与hs-CRP呈正相关(r=0.39).结论 Cysc、hs-CRP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具实用价值.

    作者:钟瑞雪;方咏红;周少雄;江志兰;沈永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自我保护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的自我保护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预防感染保护,二是与法律有关的的保护.在院内感染问题上人们往往注重住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而忽视患者传染给工作人员的感染.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长、直接,因此被感染的危险性大.

    作者:李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检测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唾液酸酶在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以及该方法与传统诊断标准细菌性阴道病方法对比试验.结果 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与传统诊断标准相比,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符合率.结论 该方法可以替代传统诊断方法.另外,由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操作更为快便捷,可以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作者:匡建平;刘艳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加强对检验科清洁工的管理和教育

    医院检验科每天要检测含有不同种类病原菌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种标本,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区域.科内清洁工长期接触和处理这些带有传染性的临床标本,如果疏于防护极易导致交叉感染,应加强他们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培养和教育.

    作者:李红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利福喷丁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患者,女性,52岁,退休工人.10 d前开始咳嗽,咳少许白色黏液痰,伴胸痛,感觉午后发热,全身乏力,夜间盗汗,纳差,自服药物(用药不详)治疗无效来本院就诊.既往史:1992年肺结核按SRHZ治疗方案治愈遵医嘱停药.2005年利福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肺结核复发再服用RHEZ发生利福平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停药) 入院后检查:体温38.2℃,心率8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

    作者:刘正久;熊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自建生化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实验结果的可比性,以证实自建检测系统的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按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要求,比对实验应建立在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的基础上.本文分析性能评价包括不精密度,不准确度、线性,分析灵敏度(检测线),方法学比较.结果 自建系统项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Urea)、肌酐(Crea)、总胆固醇(TC)、血清蛋白A1(ApoA1)、人血清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Roche可溯源参考检测系统试验结果相关系数>0.97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存在方法学的差异试验结果相关系数<0.975.检测不精密度CV值满足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质量分析要求.线性检测范围满足临床检测线性要求,特别线性高值要求.结论 自建检测系统性能评价试验结果与Roche可溯源参考检测系统试验结果比对具有相关性,不确定度也相应增加.各种性能相关性满足统计学原理并不证明其具有溯源性.

    作者:王丽;牛璐璐;权翠侠;潘胜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尿沉渣涂片中查见肾癌细胞1例

    患者男,60岁.因出现肉眼血尿来本院就诊,病史1个月,无症状.体温38.3 ℃,血压125/70 mm Hg(1 mm Hg=0.133 kPa),脉搏70次/分.临床诊断为血尿待查.

    作者:赵振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缺血性心肌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生化标志物: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因急性胸痛来本院就诊的患者95例,在胸痛≤1 h、3 h、6 h、12 h、24 h连续监测IMA、Mb、CK-MB、CTnI 4项指标,观察其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有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组入院:在胸痛≤1 h IMA、Mb、CK-MB 、CTnI敏感性分别为81.0% 、38.1%、28.5%、14.2%,IMA敏感性与其他3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痛≤3 h时IMA、Mb、CK-MB和CTnI 4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5.3%,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早期,IMA是一个比较灵敏的指标,IMA、Mb、CK-MB、CTnI联合检测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明显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曾新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42例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儿童患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PCT水平分别为<0.5、0.5~2.0、~10和>10 ng/ml 4个等级.结果 若以血清PCT≥0.5 ng/ml为阳性阈值,则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70.2%,阳性预测值为45.0%,阴性预测值为89.6%.结论 血清PCT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清PCT水平高低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鸿恩;黄丽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病毒阳性分组与谷丙转氨酶的关系探讨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病,我国是高流行区,50%~70%的人群受过乙肝病毒的感染,其中约有1亿人口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1].根据1980年全国调查表明,我国现有肝炎患者2000万人中60%以上为慢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又与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细胞癌密切相关,我国同时也是肝癌高发国家,因此用基因诊断方法对确定病原及诊断十分必要.

    作者:阿尼瓦西;木尼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脂蛋白(a)与其他血脂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脂蛋白(a)[LP(a)]与常规血脂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随机采用660例血脂检测值,其中LP(a)测得值为0~300 mg/L者220例(A组),310~900 mg/L者220例(B组),>900 mg/L者220例(C组),将LP(a)与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按分组及汇总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分组分析时各组LP(a)均只与TCH有明显相关性(P<0.01),而汇总分析时LP(a)与HDL-C有相关性(P<0.05),与ApoA、ApoB有相关性(P<0.001),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结论 LP(a)血清水平与HDL-C、ApoA、ApoB有较好的相关性,而LP(a)水平较为恒定时仅与TCH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其他血脂指标联合检测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欧宁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质量成本管理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初步应用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有限社会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医院生存竞争也日趋激烈.

    作者:忻鼎广;叶国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MEK-7222J/K血液分析仪使用性能评价

    MEK-7222J/K是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激光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可同时分析22项参数、1个白细胞分类散射图和3个直方图;检测方式可用全血模式和稀释模式.为评估其性能,按照ICSH的有关规定对常用血液学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许时菲;何军;贾翠兰;马真真;程超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贺斯对低血容量休克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6%贺斯即羟乙基淀粉氯化钠200∶0.5注射液(HES)应用于高龄患者低血容量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选择45例低血容量休克的高龄患者,给予贺斯进行容量治疗,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贺斯用于低血容量休克的高龄患者进行容量治疗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是一种理想的人工血浆用品,可以安全有效地使用.

    作者:胡虞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芜湖地区部分人群肝功血清酶两项参考值调查

    目的 建立本地区健康成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人3 308例,在全自动生化仪Dimension测量ALT,AST.结果 按年龄,性别分组经检验发现不论男女在20~29岁、60~69岁、≥70岁这3组的ALT、AST的酶活力水平低于30~39岁、40~49岁、50~59岁,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0~39岁、40~49岁、50~59岁组与年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且男女ALT、AST酶活力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应使用不同的正常参考值.本院ALT、AST健康成人参考值分别为:男,ALT≤51 U/L,女,ALT≤37 U/L. AST参考值的波动性,男≤41 U/L,女≤33 U/L.

    作者:施志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操作体会

    微生物分析鉴定及耐药性监测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及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而微生物分析系统操作过程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结合日常工作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体会.

    作者:向万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