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爱英;王凡
患者,女性,52岁,退休工人.10 d前开始咳嗽,咳少许白色黏液痰,伴胸痛,感觉午后发热,全身乏力,夜间盗汗,纳差,自服药物(用药不详)治疗无效来本院就诊.既往史:1992年肺结核按SRHZ治疗方案治愈遵医嘱停药.2005年利福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肺结核复发再服用RHEZ发生利福平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停药) 入院后检查:体温38.2℃,心率8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
作者:刘正久;熊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学检验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以空前的规模迅速发展和提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层析技术、光谱分析、单克隆技术、DNA探针等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检验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西部地区许多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也改善了工作环境,更新了检验设备,增加了检验项目.这在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检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血站实验室在对献血者的标本作各项检测时,必须将室内质控品和标本一起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以判断该实验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而质控品的选择,是以该试剂盒临界值的2~3倍为宜.不同厂家试剂的灵敏度不同,同样浓度的质控品实验得出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所以选择合适的室内质控品就成了实验结果是否可信的关键之一〖HTH〗
作者:孙家志;黄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6%贺斯即羟乙基淀粉氯化钠200∶0.5注射液(HES)应用于高龄患者低血容量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选择45例低血容量休克的高龄患者,给予贺斯进行容量治疗,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贺斯用于低血容量休克的高龄患者进行容量治疗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是一种理想的人工血浆用品,可以安全有效地使用.
作者:胡虞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检测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唾液酸酶在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以及该方法与传统诊断标准细菌性阴道病方法对比试验.结果 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与传统诊断标准相比,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符合率.结论 该方法可以替代传统诊断方法.另外,由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操作更为快便捷,可以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作者:匡建平;刘艳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测定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价值.方法 180例T2DM患者根据尿肾功能指标(包括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分为尿肾功正常组和尿肾功异常组各90例 ,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中的Cysc以及hs-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患者Cysc以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尿肾功异常组患者的Cysc以及hs-CRP水平也明显高于尿肾功正常组(P<0.01),在T2DM患者中,血清中的Cysc与hs-CRP呈正相关(r=0.39).结论 Cysc、hs-CRP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具实用价值.
作者:钟瑞雪;方咏红;周少雄;江志兰;沈永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念珠菌性阴道炎致病菌的菌种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标本运用玛嘉显色培养基法对分离自阴道念珠菌感染患者的383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383例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病例经鉴定白色念珠菌368株(96.09%),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0株(2.61%),较少的有热带念珠菌4株1.04%)和克柔念珠菌1株(0.26%).临床用7种药物中制霉菌素对阴道内真菌的敏感率高为98.4%,两性霉素B敏感率为98.1%,酮康唑50.4%,伊曲康唑47.5%,咪康唑47.5%,氟康唑25.3%,特比萘芬23.5%.结论 白色念珠菌是导致临床阴道念珠菌感染的优势菌群,其次有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等念珠菌感染.制霉菌素对阴道内真菌的敏感率高,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鉴于伊曲康唑、咪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建议对反复发作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根据药敏试验来选择药物,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提高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
作者:周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tPSA的比值(f/t)、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 150例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50例,前列腺增生组50例,前列腺癌50例,患者血清tPSA、fPSA浓度,计算f/t比值,cPSA/tPSA、fPSA/cPSA比值.结果 PCa组的cPSA/tPSA、fPSA/tPSA和fPSA/cPSA比值的均值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PSA/cPSA与fPSA/tPSA比值密切相关(r=0.881 0).结论 血清tPSA为前列腺的标志物,而f/t及fPSA/cPSA作为tPSA的辅助指标,在鉴别良恶性肿瘤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生化标志物: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因急性胸痛来本院就诊的患者95例,在胸痛≤1 h、3 h、6 h、12 h、24 h连续监测IMA、Mb、CK-MB、CTnI 4项指标,观察其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有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组入院:在胸痛≤1 h IMA、Mb、CK-MB 、CTnI敏感性分别为81.0% 、38.1%、28.5%、14.2%,IMA敏感性与其他3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痛≤3 h时IMA、Mb、CK-MB和CTnI 4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5.3%,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早期,IMA是一个比较灵敏的指标,IMA、Mb、CK-MB、CTnI联合检测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明显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曾新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血清胱抑素C(Cyst C),又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1984年从血清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成员之一.
作者:任爱英;王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苏州地区献血者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Ⅱ(HTLV-Ⅰ/Ⅱ)感染状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HTLV-Ⅰ/Ⅱ抗体,阳性结果采用免疫印迹法确证.结果 随机抽取3 608份血清中ELISA初筛阳性11份,经免疫印迹法确证均为阴性.结论 苏州地区献血者中未能检出HTLV-Ⅰ/Ⅱ感染者,提示本市人群中HTLV-Ⅰ/Ⅱ感染率低.
作者:曹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20作为临床检验的重要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了解熟悉它的参数设置及保养维护,这对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都很有帮助.笔者结合3年来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20的使用体会,简要介绍7020参数设置和保养维护.
作者:谭海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学检验工作中,样品分析、数据的处理不仅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还需要一个标准的参照,以便实验室内、实验室间的数据分析比较.首先对检测方法、结果、数据、样本选择等都应该遵循国际度量衡学基础及总括的操作规范(IVM)进行,不同的测量方法针对同一样本中的同一成分的分析,可以通过一条不间断的比较链,将测定的结果与国家或国际的标准联系起来,使之具有可比性;这个规则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制定的[1],以确保患者的分析结果真实并具有可比性.
作者:犹真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微生物分析鉴定及耐药性监测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及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而微生物分析系统操作过程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结合日常工作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体会.
作者:向万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尿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尿培养分离的细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细菌380株,主要菌种为大肠埃希菌248株(65.3%),葡萄球菌53株(13.9%),肺炎克雷伯菌33株(8.7%),肠球菌37株(9.7%),铜绿假单胞及真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肠杆菌科菌较敏感药物为亚胺培南.结论 尿路感染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怀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本地区健康成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人3 308例,在全自动生化仪Dimension测量ALT,AST.结果 按年龄,性别分组经检验发现不论男女在20~29岁、60~69岁、≥70岁这3组的ALT、AST的酶活力水平低于30~39岁、40~49岁、50~59岁,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0~39岁、40~49岁、50~59岁组与年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且男女ALT、AST酶活力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应使用不同的正常参考值.本院ALT、AST健康成人参考值分别为:男,ALT≤51 U/L,女,ALT≤37 U/L. AST参考值的波动性,男≤41 U/L,女≤33 U/L.
作者:施志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不孕家庭支原体感染及抗菌药物治疗的药敏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男性取精液、女性取宫颈拭子送检,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68个不孕家庭中23个家庭有支原体感染,占33.8%.在感染家庭中,男性20例占87%,女性23例占100%,女性高于男性.其中解脲支原体22例,占感染者的95.7%,人型支原体仅1例占感染者的4.3% .10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敏感率较高,达95%以上.林可霉素和罗红霉素敏感率较低,均未达到50%.结论 在诸多不孕因素中支原体感染已占33.8%.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该地区以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抗菌药物应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使用或首选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
作者:杨世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测定物质清除率是肾脏滤过功能的常用方法,因而常用此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众所周知用菊粉测定肾小滤过率是理想的物质,但标本采集操作过程繁琐不符合临床的需要,用同位素标记复合物检测,价格昂贵且具有放射性亦未得到广泛应用,其他常见标记物,如尿素氮,肌酐,小球蛋白(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氨基糖甘酶(NAG)等也具其局限性,所有标记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在血中水平不稳定性影响因素较多.
作者:姚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去表层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标记包皮切际长度,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平行的环形切口,切除两切口间的表皮层,保留皮下各组织及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 去表皮层包皮环切术84例,术中出血少,术后龟头﹑阴茎及黏膜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随诊2~12个月,不影响阴茎外观及功能.结论 去表皮层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梁荣芳;王心吉;彭伟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7年5月9日22:10左右,永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胜利路卫生院报告,该院辖区堂皇坝村卫生室收治5例疑似食物中毒的患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测,证实为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和婴儿沙门菌共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病原学检测分析如下.
作者:邹静波;程跃;郑显奇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