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由婴儿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

邹静波;程跃;郑显奇

关键词:食物中毒, 婴儿沙门氏菌, 实验室分析
摘要:2007年5月9日22:10左右,永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胜利路卫生院报告,该院辖区堂皇坝村卫生室收治5例疑似食物中毒的患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测,证实为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和婴儿沙门菌共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病原学检测分析如下.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Excel在检验科工作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社会应用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建立,使Excel在临床检验科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

    作者:宋晓敏;贵立政;岳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测定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价值.方法 180例T2DM患者根据尿肾功能指标(包括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分为尿肾功正常组和尿肾功异常组各90例 ,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中的Cysc以及hs-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患者Cysc以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尿肾功异常组患者的Cysc以及hs-CRP水平也明显高于尿肾功正常组(P<0.01),在T2DM患者中,血清中的Cysc与hs-CRP呈正相关(r=0.39).结论 Cysc、hs-CRP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具实用价值.

    作者:钟瑞雪;方咏红;周少雄;江志兰;沈永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参数及纤维蛋白原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控制程度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微循环敏感指标血小板参数和纤维蛋白原(Fbg)的关系.方法 对研究对象的HbAlc、血小板参数即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纤维蛋白原(Fbg)等指标进行测定,并根据HbAlc的高低及有无微血管病变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HbAlc升高A组(HbAlc> 6.0% )即血糖控制不佳且伴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HbAlc升高B组(HbAlc> 6.0% )即血糖控制不佳但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HbAlc正常C组(HbAlc≤ 6.0% )即血糖维持相对稳定且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并将三组的血小板参数及Fbg结果与健康对照(非糖尿病)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A、B组的多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循环敏感指标MPV、PDW及Fbg与HbAlc具有相关性.对HbAlc升高的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临床指征,其微循环敏感指标已发生改变,应定期监测血小板参数(血常规)和Fbg,以便及时纠正糖尿病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并发症.

    作者:李秀文;方晓璐;张毅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清血糖值的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快速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与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血糖之间的差别,探讨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拜安易快速血糖仪测定15例新生儿(A组)和30例非新生儿(B组)患者的毛细血管血糖(CBG),同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儿的静脉血清血糖(VSG),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的CBG与VSG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呈高度相关(P<0.001).结论 应用快速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减轻了患儿、特别是新生儿的疼痛,而且该方法快速、简便,采取必要措施可获取可靠结果,符合儿科临床血糖筛查要求.

    作者:黄彩芝;莫丽亚;胡彬;邓永超;尤灿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症患者关系的探讨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的状况.方法 检测25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不育症组)与40例有正常生育能力的男性(健康对照组)的精液质量及支原体感染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不育症组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35.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育症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a级和b级精子活力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液化时间、精子畸形率、白细胞数/高倍视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解脲支原体感染可以引起精液质量下降,导致男性不育症.

    作者:沈庆茂;方玲;杜国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同一标本中两种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 探讨同一标本中两种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的选择.方法 菌种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系统鉴定,用K- B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 16个标本中两个药敏完全相同的有4例,粗糙型菌落比光滑型菌落耐药的有8例,光滑型菌落比粗糙型菌落耐药的有3例,粗糙型菌落和光滑型菌落交叉耐药的有1例.结论 当一个标本中有粗糙型菌落和光滑型菌落两种菌落时,一般情况下两种菌落都要做药敏,如果只做一种菌落的药敏,应选择做粗糙型菌落的药敏.

    作者:黄露萍;向万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清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tPSA的比值(f/t)、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 150例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50例,前列腺增生组50例,前列腺癌50例,患者血清tPSA、fPSA浓度,计算f/t比值,cPSA/tPSA、fPSA/cPSA比值.结果 PCa组的cPSA/tPSA、fPSA/tPSA和fPSA/cPSA比值的均值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PSA/cPSA与fPSA/tPSA比值密切相关(r=0.881 0).结论 血清tPSA为前列腺的标志物,而f/t及fPSA/cPSA作为tPSA的辅助指标,在鉴别良恶性肿瘤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病毒阳性分组与谷丙转氨酶的关系探讨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病,我国是高流行区,50%~70%的人群受过乙肝病毒的感染,其中约有1亿人口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1].根据1980年全国调查表明,我国现有肝炎患者2000万人中60%以上为慢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又与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细胞癌密切相关,我国同时也是肝癌高发国家,因此用基因诊断方法对确定病原及诊断十分必要.

    作者:阿尼瓦西;木尼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方法 利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实验者血脂含量.结果 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 3项数据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数据中HDL-C、ApoA1、TG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高于健康人群,应注意饮食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预防高脂血症带来的疾病风险.

    作者:高奇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与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ysmex-15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280例妊娠晚期孕妇(观察组)及140例健康育龄妇女(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化标准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PT、INR、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Fbg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晚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检测其凝血功能,对预防或早期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胡燕;高轶;陈燕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对甲型血友病输血治疗的探讨

    患者男性31岁,入院前1 d不慎钝器擦伤右大腿外侧后疼痛剧烈、局部皮肤出现青紫当时未予重视,自行冷敷后疼痛明显减轻,当时无发热、畏寒,无头晕、头痛症状.数分钟后右大腿逐渐肿胀,并向远端蔓延,疼痛逐渐加重,遂入院治疗.

    作者:石矿;李梅;李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血清胱抑素C(Cyst C),又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1984年从血清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成员之一.

    作者:任爱英;王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成分输血的发展和对策

    目的 了解柳州市成分输血的现状,探讨科学、有效、安全输血的发展模式.方法 统计2002~2005年成分输血的情况,分析原因,通过针对性地培训,加强安全输血的监督、检查等有效措施,促进柳州市成分输血的发展.结果 2005年以前柳州市成分输血水平较低并且每年成分输血比率和红细胞使用比率同比增长较慢,分别为2.61%和3.83%;采取有效措施后,成分输血比率和红细胞使用比率同比增长显著增加,分别为7.21%和14.55%,目前已分别达到98.30%和95.97%以上.结论 有效地培训,并结合安全输血的定期监督、检查,对成分输血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陈兴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可简化检验操作流程,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利用条形码标签和检验医学信息系统(LIS)进行电子申请单、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审核及打印查询等检验工作.结果 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可简化工作流程,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保护患者隐私权.结论 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规范了检验流程,保证检验质量,提高检验管理水平.

    作者:方玲;顾向明;黄阶胜;杜国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质量成本管理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初步应用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有限社会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医院生存竞争也日趋激烈.

    作者:忻鼎广;叶国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脂蛋白(a)与其他血脂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脂蛋白(a)[LP(a)]与常规血脂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随机采用660例血脂检测值,其中LP(a)测得值为0~300 mg/L者220例(A组),310~900 mg/L者220例(B组),>900 mg/L者220例(C组),将LP(a)与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按分组及汇总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分组分析时各组LP(a)均只与TCH有明显相关性(P<0.01),而汇总分析时LP(a)与HDL-C有相关性(P<0.05),与ApoA、ApoB有相关性(P<0.001),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结论 LP(a)血清水平与HDL-C、ApoA、ApoB有较好的相关性,而LP(a)水平较为恒定时仅与TCH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其他血脂指标联合检测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欧宁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383例阴道真菌感染菌群鉴定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念珠菌性阴道炎致病菌的菌种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标本运用玛嘉显色培养基法对分离自阴道念珠菌感染患者的383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383例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病例经鉴定白色念珠菌368株(96.09%),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0株(2.61%),较少的有热带念珠菌4株1.04%)和克柔念珠菌1株(0.26%).临床用7种药物中制霉菌素对阴道内真菌的敏感率高为98.4%,两性霉素B敏感率为98.1%,酮康唑50.4%,伊曲康唑47.5%,咪康唑47.5%,氟康唑25.3%,特比萘芬23.5%.结论 白色念珠菌是导致临床阴道念珠菌感染的优势菌群,其次有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等念珠菌感染.制霉菌素对阴道内真菌的敏感率高,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鉴于伊曲康唑、咪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建议对反复发作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根据药敏试验来选择药物,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提高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

    作者:周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利福喷丁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患者,女性,52岁,退休工人.10 d前开始咳嗽,咳少许白色黏液痰,伴胸痛,感觉午后发热,全身乏力,夜间盗汗,纳差,自服药物(用药不详)治疗无效来本院就诊.既往史:1992年肺结核按SRHZ治疗方案治愈遵医嘱停药.2005年利福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肺结核复发再服用RHEZ发生利福平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停药) 入院后检查:体温38.2℃,心率8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

    作者:刘正久;熊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军校招生体检对吗啡和冰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防止吸毒人员进入军队院校.方法 用吗啡、甲基安非他明(冰毒)二合一检测试剂盒,检测876名报考军队院校的学生尿液中是否有吗啡和冰毒的存在.结果 876例大学生中有2名尿液吗啡检测呈阳性,冰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对大学生进行毒品检测十分必要.

    作者:毛跃;张碧霞;赵德军;田洪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两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质控血清的比较

    血站实验室在对献血者的标本作各项检测时,必须将室内质控品和标本一起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以判断该实验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而质控品的选择,是以该试剂盒临界值的2~3倍为宜.不同厂家试剂的灵敏度不同,同样浓度的质控品实验得出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所以选择合适的室内质控品就成了实验结果是否可信的关键之一〖HTH〗

    作者:孙家志;黄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