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孕家庭支原体感染调查及药敏分析

杨世华

关键词:不孕家庭, 支原体, 药敏试验
摘要:目的 了解不孕家庭支原体感染及抗菌药物治疗的药敏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男性取精液、女性取宫颈拭子送检,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68个不孕家庭中23个家庭有支原体感染,占33.8%.在感染家庭中,男性20例占87%,女性23例占100%,女性高于男性.其中解脲支原体22例,占感染者的95.7%,人型支原体仅1例占感染者的4.3% .10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敏感率较高,达95%以上.林可霉素和罗红霉素敏感率较低,均未达到50%.结论 在诸多不孕因素中支原体感染已占33.8%.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该地区以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抗菌药物应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使用或首选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MEK-7222J/K血液分析仪使用性能评价

    MEK-7222J/K是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激光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可同时分析22项参数、1个白细胞分类散射图和3个直方图;检测方式可用全血模式和稀释模式.为评估其性能,按照ICSH的有关规定对常用血液学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许时菲;何军;贾翠兰;马真真;程超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落后地区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

    医学检验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以空前的规模迅速发展和提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层析技术、光谱分析、单克隆技术、DNA探针等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检验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西部地区许多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也改善了工作环境,更新了检验设备,增加了检验项目.这在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检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Excel在检验科工作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社会应用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建立,使Excel在临床检验科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

    作者:宋晓敏;贵立政;岳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缺血性心肌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生化标志物: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因急性胸痛来本院就诊的患者95例,在胸痛≤1 h、3 h、6 h、12 h、24 h连续监测IMA、Mb、CK-MB、CTnI 4项指标,观察其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有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组入院:在胸痛≤1 h IMA、Mb、CK-MB 、CTnI敏感性分别为81.0% 、38.1%、28.5%、14.2%,IMA敏感性与其他3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痛≤3 h时IMA、Mb、CK-MB和CTnI 4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5.3%,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早期,IMA是一个比较灵敏的指标,IMA、Mb、CK-MB、CTnI联合检测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明显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曾新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可简化检验操作流程,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利用条形码标签和检验医学信息系统(LIS)进行电子申请单、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审核及打印查询等检验工作.结果 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可简化工作流程,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保护患者隐私权.结论 条码化检验信息系统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规范了检验流程,保证检验质量,提高检验管理水平.

    作者:方玲;顾向明;黄阶胜;杜国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胱蛋白酶抑制剂C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研究

    测定物质清除率是肾脏滤过功能的常用方法,因而常用此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众所周知用菊粉测定肾小滤过率是理想的物质,但标本采集操作过程繁琐不符合临床的需要,用同位素标记复合物检测,价格昂贵且具有放射性亦未得到广泛应用,其他常见标记物,如尿素氮,肌酐,小球蛋白(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氨基糖甘酶(NAG)等也具其局限性,所有标记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在血中水平不稳定性影响因素较多.

    作者:姚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42例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儿童患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PCT水平分别为<0.5、0.5~2.0、~10和>10 ng/ml 4个等级.结果 若以血清PCT≥0.5 ng/ml为阳性阈值,则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70.2%,阳性预测值为45.0%,阴性预测值为89.6%.结论 血清PCT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清PCT水平高低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鸿恩;黄丽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成分输血的发展和对策

    目的 了解柳州市成分输血的现状,探讨科学、有效、安全输血的发展模式.方法 统计2002~2005年成分输血的情况,分析原因,通过针对性地培训,加强安全输血的监督、检查等有效措施,促进柳州市成分输血的发展.结果 2005年以前柳州市成分输血水平较低并且每年成分输血比率和红细胞使用比率同比增长较慢,分别为2.61%和3.83%;采取有效措施后,成分输血比率和红细胞使用比率同比增长显著增加,分别为7.21%和14.55%,目前已分别达到98.30%和95.97%以上.结论 有效地培训,并结合安全输血的定期监督、检查,对成分输血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陈兴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与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ysmex-15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280例妊娠晚期孕妇(观察组)及140例健康育龄妇女(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化标准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PT、INR、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Fbg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晚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检测其凝血功能,对预防或早期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胡燕;高轶;陈燕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20的使用体会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20作为临床检验的重要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了解熟悉它的参数设置及保养维护,这对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都很有帮助.笔者结合3年来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20的使用体会,简要介绍7020参数设置和保养维护.

    作者:谭海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参照系统在医学检验中的建立

    医学检验工作中,样品分析、数据的处理不仅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还需要一个标准的参照,以便实验室内、实验室间的数据分析比较.首先对检测方法、结果、数据、样本选择等都应该遵循国际度量衡学基础及总括的操作规范(IVM)进行,不同的测量方法针对同一样本中的同一成分的分析,可以通过一条不间断的比较链,将测定的结果与国家或国际的标准联系起来,使之具有可比性;这个规则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制定的[1],以确保患者的分析结果真实并具有可比性.

    作者:犹真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操作体会

    微生物分析鉴定及耐药性监测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及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而微生物分析系统操作过程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结合日常工作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体会.

    作者:向万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测定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价值.方法 180例T2DM患者根据尿肾功能指标(包括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分为尿肾功正常组和尿肾功异常组各90例 ,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中的Cysc以及hs-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患者Cysc以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尿肾功异常组患者的Cysc以及hs-CRP水平也明显高于尿肾功正常组(P<0.01),在T2DM患者中,血清中的Cysc与hs-CRP呈正相关(r=0.39).结论 Cysc、hs-CRP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具实用价值.

    作者:钟瑞雪;方咏红;周少雄;江志兰;沈永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尿沉渣涂片中查见肾癌细胞1例

    患者男,60岁.因出现肉眼血尿来本院就诊,病史1个月,无症状.体温38.3 ℃,血压125/70 mm Hg(1 mm Hg=0.133 kPa),脉搏70次/分.临床诊断为血尿待查.

    作者:赵振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方法 利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实验者血脂含量.结果 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 3项数据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数据中HDL-C、ApoA1、TG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高于健康人群,应注意饮食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预防高脂血症带来的疾病风险.

    作者:高奇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小儿血培养分离出肠炎沙门菌1例

    患儿15个月,2007年6月4日收入院.无诱因咳嗽伴发热,高体温38.3 ℃,无寒战及抽搐,在乡镇诊所用清开灵,青霉素3 d,红霉素穿瑚宁4 d,病情无好转来本院就诊,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院,患儿食欲差,无呕吐,大便略稀,尿常规正常,血常规正常,肥达、外裴试验阴性,肺炎支原体阴性,嗜异凝聚阴性.确诊为急性支气管炎.

    作者:于慧敏;徐波;张光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不孕家庭支原体感染调查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不孕家庭支原体感染及抗菌药物治疗的药敏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男性取精液、女性取宫颈拭子送检,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68个不孕家庭中23个家庭有支原体感染,占33.8%.在感染家庭中,男性20例占87%,女性23例占100%,女性高于男性.其中解脲支原体22例,占感染者的95.7%,人型支原体仅1例占感染者的4.3% .10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敏感率较高,达95%以上.林可霉素和罗红霉素敏感率较低,均未达到50%.结论 在诸多不孕因素中支原体感染已占33.8%.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该地区以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抗菌药物应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使用或首选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

    作者:杨世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症患者关系的探讨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的状况.方法 检测25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不育症组)与40例有正常生育能力的男性(健康对照组)的精液质量及支原体感染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不育症组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35.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育症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a级和b级精子活力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液化时间、精子畸形率、白细胞数/高倍视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解脲支原体感染可以引起精液质量下降,导致男性不育症.

    作者:沈庆茂;方玲;杜国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血清胱抑素C(Cyst C),又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1984年从血清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成员之一.

    作者:任爱英;王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标本来源、菌株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本院自2004年8月至2006年7月期间送检的1 875例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选取其中的129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析.结果 在各种送检标本中,痰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高.药敏结果分析,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奈替米星较敏感.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作者:王爱玲;李莉;冯学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