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江;刘立新;李红岩;李吉勇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变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TC、LDL-C增高较明显,TG、ApoAl、ApoB增高,HDL-C正常.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除HDL-C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明显异常.
作者:曹洋;王名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15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与同期分娩数之比为1:19.4,152例患者中26例保守治疗成功,其中8例期待治疗,甲氨蝶呤药物保守治疗18例,手术治疗12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异位妊娠发病率增加,治疗方法呈现多样化,不孕患者的增加使得保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及患者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作者:吴金芳;王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了解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脂、转氨酶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血脂检测采用氧化酶法,转氨酶检测采用速率法,仪器使用意大利产PM4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多普勒彩超由专业医师检查肝脏,脂肪肝的诊断按影像学标准确诊.结果 1 567例中高脂血症387例,387例高脂血症中脂肪肝患者126例(32.56%),高三酰甘油144例(37.21%),脂肪肝65例(45.14%),高胆固醇96例,脂肪肝6例(6.25%),二者均增高147例,脂肪肝69例(46.94%),血脂正常者1 180例,脂肪肝66例(5.59%),高脂血症患者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血脂正常者(P<0.01).单纯胆固醇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与血脂正常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三酰甘油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胆固醇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P<0.01).二者都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血脂正常者(P<0.01).126例脂肪肝患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76例(60.3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42例(33.33%),而血脂正常者ALT升高49例(4.15%),AST升高42例(3.56%),脂肪肝患者转氨酶升高明显高于非脂肪肝患者(P<0.01).结论 脂肪肝的好发年龄在25岁以上,而多数患者均为健康体检时发现,因此进行年度健康体检对脂肪肝、高脂血症早发现、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荣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Internet作为医学教学和远程会诊的一种手段,Internet 网站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国际互联网正在对现代医学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多种教学手段相互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建立学科教学网站是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佳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
作者:段小军;杨柳;陶星;陈光兴;郭林;戴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微量元素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对40例糖尿病患者和51例健康人血清锌(Zn)、铜(Cu)、镁(Mg)、钙(Ca)定量测定.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Zn、Mg、C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Cu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Zn、Cu、Mg、Ca代谢紊乱,检测其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对病情估计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白玲;杨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内存留卵泡数量和质量,反映女性的生育能力.卵巢产生卵子的能力减弱,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导致生育能力下降,称为卵巢储备降低.
作者:谢萍;杨业洲;李霞;冯俭;李志鹏;张莹;温海莹;姜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剖宫产率在某些地区已达到70%[1],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已越来越受关注,但剖宫产后1年内即中期妊娠者临床报道较少.本院于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收治3例剖宫产后1年内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的孕妇,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人体血液是通过心脏和动脉、静脉以及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进行循环的.人们在医院中进行抽血检验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静脉血和末梢血.
作者:景戌;吴立翔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初步了解本县儿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来本院就诊的4 030例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6项.结果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4.46%,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为46.52%,两对半全阴性儿童1 898例,占47.09%;大三阳130例,占3.22%;小三阳40例,占0.99%.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阳性率为3.10%.结论 来本院检查的4 030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为4.46%,低于我国成人乙肝病毒携带率;Pre-S1与 HBeAg有一定相关性,能一定程度反映乙肝病毒增殖情况和传染性.
作者:陈文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生化检验中偶然出现类似肾功能衰竭的检测结果,但与患者实际情况极不吻合,且检测结果不能重现.一旦这种存在重大差异的结果反馈到临床,有可能误导临床医生作出错误的判断,引起不良后果,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作者:周林华;邓德耀;刘春林;李增安;薛云松;支国华;冯倩;韦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全程指导性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术后护理,接受随机性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指导性、连续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血压、心率和焦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情况和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住院期间全程指导性健康教育后,术前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明显降低(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认真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全程指导性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增强患者对疾病认识与手术过程的了解,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在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同时使整体护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作者:郭绚妮;陈梦茜;徐海娟;冉利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支原体阴道炎的致病菌为人型支原体(Mh)或解脲支原体(Uu),也有两种混合感染的情况.近年来,临床上由Mh、Uu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妇女阴道炎(简称支原体阴道炎),目前患者有增多的趋势.本院于2007年1~6月采用口服克拉霉素及阴道灌洗上药治疗Mh、Uu混合感染的支原体阴道炎收到良好的效果.旨在寻找有效抗Mh、Uu混合感染的药物,为临床治疗Mh、Uu混合感染支原体阴道炎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成娅;毛开蓉;陈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婚前检查的取消,孕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等传染性指标阳性导致胎儿宫内感染的趋势逐年增加.近几年,艾滋病、丙型肝炎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对手术患者和输血患者有一定的危险性,由输血造成的感染性疾病的医疗纠纷也不少.另外,对于手术患者后期的感染,由于术前未做传染性疾病检查而导致医疗纠纷,医院举证倒置出现漏洞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为了减少和避免由于输血及院内感染引发的医疗纠纷,本院在2005年起对手术、输血患者及产妇均要求做4种传染性疾病的检测(HBsAg、抗-HCV、HIV1+2、梅毒抗体),现将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手术、产妇和输血患者共计653例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本院2006年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分离培养得到病原菌,用Micro Scan Walk Away40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阳性球菌占40.2%,革兰阴性杆菌占59.8%;前6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未发现对亚胺硫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细菌耐药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日趋严重.临床应重视细菌耐药性问题,根据具体菌种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方玲;陈江华;顾向明;邓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眼科学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 000年,经长期的发展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1].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它是一门必修临床科目,一般情况下,在与内、外、妇、儿等大科相比中,常被学生认为是小科,尽管教学内容繁多复杂,但课时往往偏少,且与其他学科交叉不多,再加上在执业医师考试中为不做要求的内容,临床操作要求又较高,大多数学生都不容易重视眼科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加深对眼科学的掌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
作者:袁容娣;尹小磊;叶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前清蛋白(PA)、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立7600-020生化分析仪检测113例各种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PA、CHE、TBA.结果 各种肝病患者的PA、CHE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A、CHE、TBA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代谢功能,对各种肝脏疾病的病情和预后的早期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瑛;尹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H值对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比色法测定血清钙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每份血清标本分成3组,其中第1组加入10 霯中性生理盐水(对照组),第2组加入10 霯 1 mol/L HCl(酸性组),第3组加入10 霯 1 mol/L NaOH(碱性组),然后将各组标本分别用电解质分析仪测定离子钙、总钙及pH值,生化分析仪测定其总钙.结果 比色法测定中,酸性组、碱性组及对照组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极法测定中酸性组、碱性组及对照组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钙浓度时,应注意血液pH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邰飞;朱武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孕妇阴道念珠菌感染与糖代谢异常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213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为观察对象,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132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81例.213例患者中,27例妊娠期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其中16例妊娠期有阴道念珠菌感染再次发作;186例未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比较3组孕妇的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结果 GDM患者阴道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15%,21/132)高于妊娠期GIGT的发病率(7.4%,6/8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阴道念珠菌感染组及未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组的GCT分别为(9.6±1.8)、(9.2±1.5)mmol/L;OGTT空腹血糖分别为(5.4±0.9)、(5.3±0.8)mmol/L,1 h血糖分别为(11.1±1.8)、(11.0±1.6)mmol/L,2 h血糖分别为(9.3±1.7)、(9.2±1.5)mmol/L;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阴道念珠菌感染组GCT为(10.5±1.1)mmol/L;OGTT空腹血糖为(5.4±1.1)mmol/L ,1 h血糖为(11.5±0.9)mmol/L,2 h血糖为(9.4±1.4)mmol/L,与未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伴阴道念珠菌感染时,GCT、OGTT各点血糖水平无明显升高,但GDM与GIGT孕妇比较,阴道念珠菌感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作者:杨万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解决生命科学过程中的有关活性物质的分析问题发展并推动了生物质谱.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后基因时代的到来,由于生物质谱所具有的高灵敏度、高准确度、易于自动化特点,生物质谱目前已成为有机质谱中活跃,富生命力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
作者:罗云;丁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时脂血对淀粉酶(AMY)测定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胰腺炎组22例;健康对照组22例,采用酶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脂血时血清AMY值较正常偏低.结论 急性胰腺炎脂血时,建议使用尿AMY/尿肌酐(Cr)比值作为临床治疗指标.
作者:鹿新红;方海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