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质谱技术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罗云;丁婧

关键词:电喷雾电离质谱,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 快原子轰击质谱
摘要:随着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解决生命科学过程中的有关活性物质的分析问题发展并推动了生物质谱.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后基因时代的到来,由于生物质谱所具有的高灵敏度、高准确度、易于自动化特点,生物质谱目前已成为有机质谱中活跃,富生命力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克拉霉素口服加外用治疗支原体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支原体阴道炎的致病菌为人型支原体(Mh)或解脲支原体(Uu),也有两种混合感染的情况.近年来,临床上由Mh、Uu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妇女阴道炎(简称支原体阴道炎),目前患者有增多的趋势.本院于2007年1~6月采用口服克拉霉素及阴道灌洗上药治疗Mh、Uu混合感染的支原体阴道炎收到良好的效果.旨在寻找有效抗Mh、Uu混合感染的药物,为临床治疗Mh、Uu混合感染支原体阴道炎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成娅;毛开蓉;陈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液分析对血液系统疾病筛查的意义

    目的 了解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与形态学复查血液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血细胞分析仪报警的1 300例异常的血液标本每例涂两张血片作瑞-吉染色,分类200个白细胞,并描述白细胞的形态.结果 筛查出162例血液系统疾病,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例,恶性淋巴瘤2例,多发性骨髓瘤(MM)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40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2例,地中海贫血3例.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加上形态学复检能使血液分析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陈明霞;杨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类别真空采血管制备血清中三酰甘油的比较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不同品种真空采血管进行比对分析, 探讨用无抗凝管、促凝管与分离胶促凝管制备的血清检测三酰甘油(TG)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随机选取健康献血员20人,空腹12 h抽取静脉血,分别置于无抗凝管、分离胶促凝管、促凝管,制备的血清在Olympus AU5400生化分析仪上检测TG项目.结果 无抗凝管与促凝管、分离胶管在测定TG项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无抗凝管作为标准管,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促凝管与分离胶促凝管均未超过临床接受范围.结论 用分离胶管、促凝管、无抗凝管采集血液标本测定TG结果具有可比性.分离胶促凝管、促凝管可代替无抗凝管进行TG项目的测定.

    作者:周迎春;陈辉;关平;李丽;李翠;陈海鸣;程涌江;何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5-3(CA15-3)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中应用价值,选择佳组合,提高检测的敏感度.方法 用罗氏E1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240例妇科疾病患者肿瘤标志物.结果 子宫颈恶性肿瘤11例,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5项结果均为阴性.子宫恶性肿瘤6例,2例可见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4例检测结果阴性.子宫内膜恶性肿瘤4例,1例CA19-9升高,1例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2例阴性.卵巢恶性肿瘤8例,3例CA12-5升高,3例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2例阴性.结论 本文统计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29例,肿瘤标志物阳性结果仅10例,占34.5%.存在阳性率较低的问题.适当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提高所观察恶性肿瘤的阳性率有一定价值,各肿瘤标志物间有明显的互补性,但无明显组织特异性,对妇科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李炳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液pH值对血清钙浓度测定的影响

    目的 探讨pH值对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比色法测定血清钙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每份血清标本分成3组,其中第1组加入10 霯中性生理盐水(对照组),第2组加入10 霯 1 mol/L HCl(酸性组),第3组加入10 霯 1 mol/L NaOH(碱性组),然后将各组标本分别用电解质分析仪测定离子钙、总钙及pH值,生化分析仪测定其总钙.结果 比色法测定中,酸性组、碱性组及对照组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极法测定中酸性组、碱性组及对照组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钙浓度时,应注意血液pH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邰飞;朱武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多媒体参与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眼科学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 000年,经长期的发展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1].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它是一门必修临床科目,一般情况下,在与内、外、妇、儿等大科相比中,常被学生认为是小科,尽管教学内容繁多复杂,但课时往往偏少,且与其他学科交叉不多,再加上在执业医师考试中为不做要求的内容,临床操作要求又较高,大多数学生都不容易重视眼科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加深对眼科学的掌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

    作者:袁容娣;尹小磊;叶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产后子宫坏死性内膜炎、肌炎1例

    临床上子宫内膜炎、肌炎为常见病,但坏死性子宫内膜炎、肌炎在临床上少见,而发生在顺产后者尤为罕见[1],现报道1例如下.

    作者:蒋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

    目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已成为医院血液学检验的重要仪器,它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强度,而且,可以使检验结果更加快速、准确、客观,可以对标本多次重复检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仪器的正确使用和严格的维护保养是保证仪器性能稳定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美国BECKMAN COULTER ACT5DIFF血液分析仪为例,总结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使用维护体会.

    作者:张艳菊;刘吉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忠县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初步了解本县儿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来本院就诊的4 030例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6项.结果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4.46%,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为46.52%,两对半全阴性儿童1 898例,占47.09%;大三阳130例,占3.22%;小三阳40例,占0.99%.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阳性率为3.10%.结论 来本院检查的4 030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为4.46%,低于我国成人乙肝病毒携带率;Pre-S1与 HBeAg有一定相关性,能一定程度反映乙肝病毒增殖情况和传染性.

    作者:陈文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 血糖和血脂水平比较

    目的 比较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浓度与空腹血糖、血脂代谢水平.方法 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中老年人,分别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空腹血浆抵抗素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各项指标.结果 糖尿病空腹血浆抵抗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抵抗素水平可能影响体内能量代谢和平衡,与糖代谢、脂代谢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王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凝聚胺技术在产前血型抗体及新生儿溶血病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产前血型抗体及新生儿溶血病检查中能否用凝聚胺技术(MPT)代替抗人球法进行检测.方法 用凝聚胺法和抗人球法平行检测IgG抗-A、抗-B、抗-D、抗-C、抗-c、抗-E、抗-e抗体效价和临床常规送检的产前检查标本9份、新生儿黄疸标本27份及多次输血患者标本30份.结果 两法对IgG抗体效价测定相当,凝聚胺法对临床标本的检测与抗人球法的结果符合性较好.结论 凝聚胺法的敏感性达到要求,且快速简便,适合用于产前血型抗体及新生儿溶血病检查.

    作者:谢进荣;张兴明;樊祟红;王淑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孕妇阴道念珠菌感染与糖代谢异常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孕妇阴道念珠菌感染与糖代谢异常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213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为观察对象,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132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81例.213例患者中,27例妊娠期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其中16例妊娠期有阴道念珠菌感染再次发作;186例未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比较3组孕妇的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结果 GDM患者阴道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15%,21/132)高于妊娠期GIGT的发病率(7.4%,6/8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阴道念珠菌感染组及未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组的GCT分别为(9.6±1.8)、(9.2±1.5)mmol/L;OGTT空腹血糖分别为(5.4±0.9)、(5.3±0.8)mmol/L,1 h血糖分别为(11.1±1.8)、(11.0±1.6)mmol/L,2 h血糖分别为(9.3±1.7)、(9.2±1.5)mmol/L;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阴道念珠菌感染组GCT为(10.5±1.1)mmol/L;OGTT空腹血糖为(5.4±1.1)mmol/L ,1 h血糖为(11.5±0.9)mmol/L,2 h血糖为(9.4±1.4)mmol/L,与未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伴阴道念珠菌感染时,GCT、OGTT各点血糖水平无明显升高,但GDM与GIGT孕妇比较,阴道念珠菌感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作者:杨万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动静脉血部分生化指标比较

    目的 探讨动、静脉血样钾(K+)、钠(Na+)、离子钙(iCa2+ )、碳酸氢根(HCO3-)、葡萄糖(GLU)、乳酸(LAC)测定结果的差异.方法 对同一受检者同时采动脉血和静脉血分别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动、静脉血样本K+、iCa2+、HCO3-、GLU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Na+、L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需要建立动脉血K+、iCa2+、HCO3-、GLU参考值范围.

    作者:付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检验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十年来卫生部相继出台了多部法规与条例,医院的质量管理措施不断完善.检验科作为医院的主要组成科室,检验报告的准确与否不仅仅是差与错的问题,是医疗事故举证倒置中鉴定有关事故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对每个环节的管理必须规范、系统、科学.现就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阐述如下.

    作者:刘志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尿随机污染对肾功能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生化检验中偶然出现类似肾功能衰竭的检测结果,但与患者实际情况极不吻合,且检测结果不能重现.一旦这种存在重大差异的结果反馈到临床,有可能误导临床医生作出错误的判断,引起不良后果,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作者:周林华;邓德耀;刘春林;李增安;薛云松;支国华;冯倩;韦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报告单的签发在实验室的意义

    临床实验室是诊断患者疾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临床实验室要为患者提供精确、快捷、检测范围更广的检验项目,帮助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以利于患者治疗.

    作者:徐思芳;王玉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采用Nycocard READERⅡ仪器对8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进行HbA1c、空腹血糖(FBG)水平检测并作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结果 伴有视网膜病变组(有DR)46例,其中单纯型38例、增殖型8例;无视网膜病变组(无DR)40例;视网膜病变组较无视网膜病变组HbA1c水平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水平与视网膜病变之间呈正相关;FBG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发现、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汤汉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全程指导性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指导性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术后护理,接受随机性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指导性、连续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血压、心率和焦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情况和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住院期间全程指导性健康教育后,术前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明显降低(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认真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全程指导性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增强患者对疾病认识与手术过程的了解,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在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同时使整体护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作者:郭绚妮;陈梦茜;徐海娟;冉利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2006年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分离培养得到病原菌,用Micro Scan Walk Away40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阳性球菌占40.2%,革兰阴性杆菌占59.8%;前6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未发现对亚胺硫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细菌耐药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日趋严重.临床应重视细菌耐药性问题,根据具体菌种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方玲;陈江华;顾向明;邓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183例

    胆汁酸是胆甾醇在肝内分解以及在肝-肠循环中的代谢产物,它由肝脏分泌到胆汁中,随胆汁排入肠腔,作用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其生成与代谢和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性损伤的重要指标,尤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酒精性肝损伤和肝硬化时有较灵敏的变化.本文采用双酶耦联法测定血清TBA,同时以速率法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对各种肝病患者的TBA和ALT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鲲;金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