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忠县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陈文淑

关键词: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儿童
摘要:目的 初步了解本县儿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来本院就诊的4 030例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6项.结果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4.46%,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为46.52%,两对半全阴性儿童1 898例,占47.09%;大三阳130例,占3.22%;小三阳40例,占0.99%.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阳性率为3.10%.结论 来本院检查的4 030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为4.46%,低于我国成人乙肝病毒携带率;Pre-S1与 HBeAg有一定相关性,能一定程度反映乙肝病毒增殖情况和传染性.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2006年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分离培养得到病原菌,用Micro Scan Walk Away40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阳性球菌占40.2%,革兰阴性杆菌占59.8%;前6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未发现对亚胺硫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细菌耐药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日趋严重.临床应重视细菌耐药性问题,根据具体菌种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方玲;陈江华;顾向明;邓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尿随机污染对肾功能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生化检验中偶然出现类似肾功能衰竭的检测结果,但与患者实际情况极不吻合,且检测结果不能重现.一旦这种存在重大差异的结果反馈到临床,有可能误导临床医生作出错误的判断,引起不良后果,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作者:周林华;邓德耀;刘春林;李增安;薛云松;支国华;冯倩;韦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检验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十年来卫生部相继出台了多部法规与条例,医院的质量管理措施不断完善.检验科作为医院的主要组成科室,检验报告的准确与否不仅仅是差与错的问题,是医疗事故举证倒置中鉴定有关事故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对每个环节的管理必须规范、系统、科学.现就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阐述如下.

    作者:刘志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52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15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与同期分娩数之比为1:19.4,152例患者中26例保守治疗成功,其中8例期待治疗,甲氨蝶呤药物保守治疗18例,手术治疗12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异位妊娠发病率增加,治疗方法呈现多样化,不孕患者的增加使得保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及患者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作者:吴金芳;王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剖宫产后1年内中孕引产3例临床分析

    中国剖宫产率在某些地区已达到70%[1],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已越来越受关注,但剖宫产后1年内即中期妊娠者临床报道较少.本院于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收治3例剖宫产后1年内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的孕妇,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强室内质控 确保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

    血气分析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对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病程观察尤其重要,但血气分析不同于普通的血液检查,影响因素众多,如何加强质量控制,确保结果准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现将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朱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比较

    人体血液是通过心脏和动脉、静脉以及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进行循环的.人们在医院中进行抽血检验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静脉血和末梢血.

    作者:景戌;吴立翔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多媒体参与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眼科学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 000年,经长期的发展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1].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它是一门必修临床科目,一般情况下,在与内、外、妇、儿等大科相比中,常被学生认为是小科,尽管教学内容繁多复杂,但课时往往偏少,且与其他学科交叉不多,再加上在执业医师考试中为不做要求的内容,临床操作要求又较高,大多数学生都不容易重视眼科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加深对眼科学的掌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

    作者:袁容娣;尹小磊;叶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VITEK-ATB细菌分析仪对ESBLs鉴定的评价

    目的 探讨VITEK-ATB细菌分析仪检测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能力.方法 对本院细菌室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1年内所分离出的54株大肠埃希菌和26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用VITEK-ATB细菌分析仪与K-B法确证试验作ESBLs鉴定.结果 仪器法判为ESBLs阳性的两种菌分别有24株(44.4%)和14株(53.8%);确证试验阳性的菌株分别有21株(38.9%)和12株(46.2%).两方法鉴定结果相符的菌株分别有49株(90.7%)和24株(92.4%),经配对χ2检验两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EK-ATB细菌分析仪鉴定ESBLs与K-B法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结果准确可靠,仪器法可用作ESBLs的常规鉴定.

    作者:张辉亮;严小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液pH值对血清钙浓度测定的影响

    目的 探讨pH值对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比色法测定血清钙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每份血清标本分成3组,其中第1组加入10 霯中性生理盐水(对照组),第2组加入10 霯 1 mol/L HCl(酸性组),第3组加入10 霯 1 mol/L NaOH(碱性组),然后将各组标本分别用电解质分析仪测定离子钙、总钙及pH值,生化分析仪测定其总钙.结果 比色法测定中,酸性组、碱性组及对照组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极法测定中酸性组、碱性组及对照组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钙浓度时,应注意血液pH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邰飞;朱武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异常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及血小板参数变化与1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46例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即糖尿病无肾病组(单纯DM)2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16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临床DN)8例.另选3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测患者血糖、血脂及脂蛋白、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N患者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P<0.05或P<0.01),而单纯DM组TG升高,LDL-C正常; 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TC、 载脂蛋白B(ApoB)均升高(P<0.05或P<0.01),HDL、载脂蛋白A1(ApoA1)均下降(P<0.05或P<0.01).单纯DM与DN组,随着DN程度的加重,TC、ApoB升高(P<0.05或P<0.01),HDL、ApoA1均下降(P<0.05或P<0.01).TG、LDL-C、ApoB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P<0.01).DN组PL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 MPV、PDW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 DN早期即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血脂及血小板因素可能参与了1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进展.

    作者:王德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微量元素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对40例糖尿病患者和51例健康人血清锌(Zn)、铜(Cu)、镁(Mg)、钙(Ca)定量测定.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Zn、Mg、C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Cu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Zn、Cu、Mg、Ca代谢紊乱,检测其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对病情估计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白玲;杨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5-3(CA15-3)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中应用价值,选择佳组合,提高检测的敏感度.方法 用罗氏E1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240例妇科疾病患者肿瘤标志物.结果 子宫颈恶性肿瘤11例,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5项结果均为阴性.子宫恶性肿瘤6例,2例可见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4例检测结果阴性.子宫内膜恶性肿瘤4例,1例CA19-9升高,1例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2例阴性.卵巢恶性肿瘤8例,3例CA12-5升高,3例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2例阴性.结论 本文统计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29例,肿瘤标志物阳性结果仅10例,占34.5%.存在阳性率较低的问题.适当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提高所观察恶性肿瘤的阳性率有一定价值,各肿瘤标志物间有明显的互补性,但无明显组织特异性,对妇科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李炳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报告单的签发在实验室的意义

    临床实验室是诊断患者疾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临床实验室要为患者提供精确、快捷、检测范围更广的检验项目,帮助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以利于患者治疗.

    作者:徐思芳;王玉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183例

    胆汁酸是胆甾醇在肝内分解以及在肝-肠循环中的代谢产物,它由肝脏分泌到胆汁中,随胆汁排入肠腔,作用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其生成与代谢和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性损伤的重要指标,尤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酒精性肝损伤和肝硬化时有较灵敏的变化.本文采用双酶耦联法测定血清TBA,同时以速率法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对各种肝病患者的TBA和ALT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鲲;金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产后子宫坏死性内膜炎、肌炎1例

    临床上子宫内膜炎、肌炎为常见病,但坏死性子宫内膜炎、肌炎在临床上少见,而发生在顺产后者尤为罕见[1],现报道1例如下.

    作者:蒋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生物化学检验》考试改革的启示

    <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是毕业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医学检验中应用多的项目之一.本学科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操作技能,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和操作同等重要,既不能只注重理论,也不要忽视基本操作,其学习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就业.因此,如何讲好和学好<生物化学检验>这门课程,如何评价学习效果是摆在师生和教育学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也是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探讨的课题.

    作者:侯振江;刘立新;李红岩;李吉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两种区带电泳结果比较

    在电泳技术中以区带电泳的应用为广泛,因所用支持体种类不同而得以不同的命名.笔者用醋酸纤维膜和琼脂糖两种物质作载体,对40例健康人做蛋白电泳分析,蛋白区带有所差异,故加以比较、分析.

    作者:张军力;范叶丽;王育民;段美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从痰液中分离出蜡样芽孢杆菌

    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物后能引起人的胃肠炎,导致食物中毒,但它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报道非常少见.笔者于2007年10月,从1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液中连续2次培养出此菌,报道如下.

    作者:黄多娣;李宏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克拉霉素口服加外用治疗支原体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支原体阴道炎的致病菌为人型支原体(Mh)或解脲支原体(Uu),也有两种混合感染的情况.近年来,临床上由Mh、Uu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妇女阴道炎(简称支原体阴道炎),目前患者有增多的趋势.本院于2007年1~6月采用口服克拉霉素及阴道灌洗上药治疗Mh、Uu混合感染的支原体阴道炎收到良好的效果.旨在寻找有效抗Mh、Uu混合感染的药物,为临床治疗Mh、Uu混合感染支原体阴道炎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成娅;毛开蓉;陈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