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峰
随着婚前检查的取消,孕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等传染性指标阳性导致胎儿宫内感染的趋势逐年增加.近几年,艾滋病、丙型肝炎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对手术患者和输血患者有一定的危险性,由输血造成的感染性疾病的医疗纠纷也不少.另外,对于手术患者后期的感染,由于术前未做传染性疾病检查而导致医疗纠纷,医院举证倒置出现漏洞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为了减少和避免由于输血及院内感染引发的医疗纠纷,本院在2005年起对手术、输血患者及产妇均要求做4种传染性疾病的检测(HBsAg、抗-HCV、HIV1+2、梅毒抗体),现将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手术、产妇和输血患者共计653例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及血小板参数变化与1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46例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即糖尿病无肾病组(单纯DM)2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16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临床DN)8例.另选3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测患者血糖、血脂及脂蛋白、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N患者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P<0.05或P<0.01),而单纯DM组TG升高,LDL-C正常; 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TC、 载脂蛋白B(ApoB)均升高(P<0.05或P<0.01),HDL、载脂蛋白A1(ApoA1)均下降(P<0.05或P<0.01).单纯DM与DN组,随着DN程度的加重,TC、ApoB升高(P<0.05或P<0.01),HDL、ApoA1均下降(P<0.05或P<0.01).TG、LDL-C、ApoB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P<0.01).DN组PL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 MPV、PDW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 DN早期即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血脂及血小板因素可能参与了1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进展.
作者:王德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时脂血对淀粉酶(AMY)测定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胰腺炎组22例;健康对照组22例,采用酶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脂血时血清AMY值较正常偏低.结论 急性胰腺炎脂血时,建议使用尿AMY/尿肌酐(Cr)比值作为临床治疗指标.
作者:鹿新红;方海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产前血型抗体及新生儿溶血病检查中能否用凝聚胺技术(MPT)代替抗人球法进行检测.方法 用凝聚胺法和抗人球法平行检测IgG抗-A、抗-B、抗-D、抗-C、抗-c、抗-E、抗-e抗体效价和临床常规送检的产前检查标本9份、新生儿黄疸标本27份及多次输血患者标本30份.结果 两法对IgG抗体效价测定相当,凝聚胺法对临床标本的检测与抗人球法的结果符合性较好.结论 凝聚胺法的敏感性达到要求,且快速简便,适合用于产前血型抗体及新生儿溶血病检查.
作者:谢进荣;张兴明;樊祟红;王淑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长期危险饮酒与脂代谢、糖耐量变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长期危险饮酒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饮酒分类标准和1999年的糖耐量低减标准,从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中选出符合以上条件男性96例(A组);根据体检者自愿的原则将A组分为禁酒组(A1组)48例,危险饮酒组(A2组)48例;非饮酒符合糖耐量正常者56例(B组).先量体检者的收缩压,然后抽取A、B两组体检者的空腹和进食75 g葡萄糖的2 h血样,空腹血样分别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的浓度;餐后2 h血样分别测定2 h血糖(BG)和2 h胰岛素(Ins)的浓度;6个月和2年后,以同样的方法测定A1组和A2组血样的相关项目.结果 A组体检者血清中的FBG、2 h BG、FIns、2 h Ins、TG、TC、LDL-C的浓度均较B组明显升高,而HDL-C和ApoA1明显下降;6个月后,A1组与A2组及B组相比,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有了明显的改善,糖耐量低减状态明显好转;2年后A1组的所有检测指标基本接近B组水平,而A2组主要表现为高TG和TC及低HDL-C血症、代偿性高Ins血症、胰岛素抵抗,糖耐量状态显著恶化.结论 禁酒或控制饮酒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并对脂代谢紊乱进行积极的治疗,改善糖耐量状态,可有效控制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彭易清;林婉媚;聂伟明;陈悦明;陈锦国;陈志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变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TC、LDL-C增高较明显,TG、ApoAl、ApoB增高,HDL-C正常.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除HDL-C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明显异常.
作者:曹洋;王名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孕妇阴道念珠菌感染与糖代谢异常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213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为观察对象,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132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81例.213例患者中,27例妊娠期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其中16例妊娠期有阴道念珠菌感染再次发作;186例未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比较3组孕妇的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结果 GDM患者阴道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15%,21/132)高于妊娠期GIGT的发病率(7.4%,6/8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阴道念珠菌感染组及未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组的GCT分别为(9.6±1.8)、(9.2±1.5)mmol/L;OGTT空腹血糖分别为(5.4±0.9)、(5.3±0.8)mmol/L,1 h血糖分别为(11.1±1.8)、(11.0±1.6)mmol/L,2 h血糖分别为(9.3±1.7)、(9.2±1.5)mmol/L;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阴道念珠菌感染组GCT为(10.5±1.1)mmol/L;OGTT空腹血糖为(5.4±1.1)mmol/L ,1 h血糖为(11.5±0.9)mmol/L,2 h血糖为(9.4±1.4)mmol/L,与未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伴阴道念珠菌感染时,GCT、OGTT各点血糖水平无明显升高,但GDM与GIGT孕妇比较,阴道念珠菌感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作者:杨万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全程指导性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术后护理,接受随机性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指导性、连续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血压、心率和焦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情况和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住院期间全程指导性健康教育后,术前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明显降低(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认真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全程指导性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增强患者对疾病认识与手术过程的了解,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在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同时使整体护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作者:郭绚妮;陈梦茜;徐海娟;冉利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动、静脉血样钾(K+)、钠(Na+)、离子钙(iCa2+ )、碳酸氢根(HCO3-)、葡萄糖(GLU)、乳酸(LAC)测定结果的差异.方法 对同一受检者同时采动脉血和静脉血分别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动、静脉血样本K+、iCa2+、HCO3-、GLU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Na+、L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需要建立动脉血K+、iCa2+、HCO3-、GLU参考值范围.
作者:付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苗免疫状况,为医院进一步有效预防医务人员乙肝病毒(HB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直接询问调查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全院医务人员乙肝疫苗免疫标志物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进行调查检测分析.结果 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抗-HBs阳性率38.08%,其中注射乙肝疫苗获得抗-HBs阳性率30.25%,感染获得抗-HBs阳性率7.83%;男、女医务人员注射乙肝疫苗获得抗-HBs阳性率比较,感染获得抗-HBs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医务人员注射乙肝疫苗获得抗-HBs阳性率24.16%,感染获得抗-HBs阳性率10.67%,而非临床医务人员则分别为40.78%和2.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职业安全防护既要有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作指导,也要有强制性的培训学习作手段;既要有制度设施的建立健全作基础,也要有完善的自我防护措施作保障.临床医务人员应是重点防护人群.
作者:李月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剖宫产率在某些地区已达到70%[1],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已越来越受关注,但剖宫产后1年内即中期妊娠者临床报道较少.本院于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收治3例剖宫产后1年内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的孕妇,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解决生命科学过程中的有关活性物质的分析问题发展并推动了生物质谱.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后基因时代的到来,由于生物质谱所具有的高灵敏度、高准确度、易于自动化特点,生物质谱目前已成为有机质谱中活跃,富生命力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
作者:罗云;丁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VITEK-ATB细菌分析仪检测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能力.方法 对本院细菌室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1年内所分离出的54株大肠埃希菌和26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用VITEK-ATB细菌分析仪与K-B法确证试验作ESBLs鉴定.结果 仪器法判为ESBLs阳性的两种菌分别有24株(44.4%)和14株(53.8%);确证试验阳性的菌株分别有21株(38.9%)和12株(46.2%).两方法鉴定结果相符的菌株分别有49株(90.7%)和24株(92.4%),经配对χ2检验两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EK-ATB细菌分析仪鉴定ESBLs与K-B法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结果准确可靠,仪器法可用作ESBLs的常规鉴定.
作者:张辉亮;严小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不同品种真空采血管进行比对分析, 探讨用无抗凝管、促凝管与分离胶促凝管制备的血清检测三酰甘油(TG)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随机选取健康献血员20人,空腹12 h抽取静脉血,分别置于无抗凝管、分离胶促凝管、促凝管,制备的血清在Olympus AU5400生化分析仪上检测TG项目.结果 无抗凝管与促凝管、分离胶管在测定TG项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无抗凝管作为标准管,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促凝管与分离胶促凝管均未超过临床接受范围.结论 用分离胶管、促凝管、无抗凝管采集血液标本测定TG结果具有可比性.分离胶促凝管、促凝管可代替无抗凝管进行TG项目的测定.
作者:周迎春;陈辉;关平;李丽;李翠;陈海鸣;程涌江;何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了解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脂、转氨酶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血脂检测采用氧化酶法,转氨酶检测采用速率法,仪器使用意大利产PM4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多普勒彩超由专业医师检查肝脏,脂肪肝的诊断按影像学标准确诊.结果 1 567例中高脂血症387例,387例高脂血症中脂肪肝患者126例(32.56%),高三酰甘油144例(37.21%),脂肪肝65例(45.14%),高胆固醇96例,脂肪肝6例(6.25%),二者均增高147例,脂肪肝69例(46.94%),血脂正常者1 180例,脂肪肝66例(5.59%),高脂血症患者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血脂正常者(P<0.01).单纯胆固醇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与血脂正常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三酰甘油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胆固醇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P<0.01).二者都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血脂正常者(P<0.01).126例脂肪肝患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76例(60.3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42例(33.33%),而血脂正常者ALT升高49例(4.15%),AST升高42例(3.56%),脂肪肝患者转氨酶升高明显高于非脂肪肝患者(P<0.01).结论 脂肪肝的好发年龄在25岁以上,而多数患者均为健康体检时发现,因此进行年度健康体检对脂肪肝、高脂血症早发现、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荣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血气分析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对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病程观察尤其重要,但血气分析不同于普通的血液检查,影响因素众多,如何加强质量控制,确保结果准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现将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朱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生化检验中偶然出现类似肾功能衰竭的检测结果,但与患者实际情况极不吻合,且检测结果不能重现.一旦这种存在重大差异的结果反馈到临床,有可能误导临床医生作出错误的判断,引起不良后果,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作者:周林华;邓德耀;刘春林;李增安;薛云松;支国华;冯倩;韦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5-3(CA15-3)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中应用价值,选择佳组合,提高检测的敏感度.方法 用罗氏E1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240例妇科疾病患者肿瘤标志物.结果 子宫颈恶性肿瘤11例,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5项结果均为阴性.子宫恶性肿瘤6例,2例可见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4例检测结果阴性.子宫内膜恶性肿瘤4例,1例CA19-9升高,1例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2例阴性.卵巢恶性肿瘤8例,3例CA12-5升高,3例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2例阴性.结论 本文统计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29例,肿瘤标志物阳性结果仅10例,占34.5%.存在阳性率较低的问题.适当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提高所观察恶性肿瘤的阳性率有一定价值,各肿瘤标志物间有明显的互补性,但无明显组织特异性,对妇科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李炳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采用Nycocard READERⅡ仪器对8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进行HbA1c、空腹血糖(FBG)水平检测并作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结果 伴有视网膜病变组(有DR)46例,其中单纯型38例、增殖型8例;无视网膜病变组(无DR)40例;视网膜病变组较无视网膜病变组HbA1c水平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水平与视网膜病变之间呈正相关;FBG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发现、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汤汉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价值.方法 本组46例在超声心动图定位指导下剑突左侧或心尖内侧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于心包腔内,连接引流袋引流心包积液.结果 46例均穿刺置管成功,无心脏穿破及撕裂、冠状动脉损伤、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气体栓塞、气胸、腹内脏器损伤、医源性感染等并发症.置管引流1~2 h后临床症状都明显缓解.置管引流3~28 d,平均(14.0±5.0)d,本组病例均无术后心包继发细菌感染.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疗效迅速、创伤小的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心包穿刺引流术.
作者:吕海权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