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妇阴道念珠菌感染与糖代谢异常程度的关系

杨万菊

关键词:念珠菌感染, 妊娠, 糖尿病, 糖耐量受损
摘要:目的 探讨孕妇阴道念珠菌感染与糖代谢异常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213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为观察对象,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132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81例.213例患者中,27例妊娠期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其中16例妊娠期有阴道念珠菌感染再次发作;186例未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比较3组孕妇的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结果 GDM患者阴道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15%,21/132)高于妊娠期GIGT的发病率(7.4%,6/8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阴道念珠菌感染组及未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组的GCT分别为(9.6±1.8)、(9.2±1.5)mmol/L;OGTT空腹血糖分别为(5.4±0.9)、(5.3±0.8)mmol/L,1 h血糖分别为(11.1±1.8)、(11.0±1.6)mmol/L,2 h血糖分别为(9.3±1.7)、(9.2±1.5)mmol/L;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阴道念珠菌感染组GCT为(10.5±1.1)mmol/L;OGTT空腹血糖为(5.4±1.1)mmol/L ,1 h血糖为(11.5±0.9)mmol/L,2 h血糖为(9.4±1.4)mmol/L,与未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伴阴道念珠菌感染时,GCT、OGTT各点血糖水平无明显升高,但GDM与GIGT孕妇比较,阴道念珠菌感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报告单的签发在实验室的意义

    临床实验室是诊断患者疾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临床实验室要为患者提供精确、快捷、检测范围更广的检验项目,帮助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以利于患者治疗.

    作者:徐思芳;王玉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46例

    目的 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价值.方法 本组46例在超声心动图定位指导下剑突左侧或心尖内侧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于心包腔内,连接引流袋引流心包积液.结果 46例均穿刺置管成功,无心脏穿破及撕裂、冠状动脉损伤、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气体栓塞、气胸、腹内脏器损伤、医源性感染等并发症.置管引流1~2 h后临床症状都明显缓解.置管引流3~28 d,平均(14.0±5.0)d,本组病例均无术后心包继发细菌感染.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疗效迅速、创伤小的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心包穿刺引流术.

    作者:吕海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凝聚胺技术在产前血型抗体及新生儿溶血病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产前血型抗体及新生儿溶血病检查中能否用凝聚胺技术(MPT)代替抗人球法进行检测.方法 用凝聚胺法和抗人球法平行检测IgG抗-A、抗-B、抗-D、抗-C、抗-c、抗-E、抗-e抗体效价和临床常规送检的产前检查标本9份、新生儿黄疸标本27份及多次输血患者标本30份.结果 两法对IgG抗体效价测定相当,凝聚胺法对临床标本的检测与抗人球法的结果符合性较好.结论 凝聚胺法的敏感性达到要求,且快速简便,适合用于产前血型抗体及新生儿溶血病检查.

    作者:谢进荣;张兴明;樊祟红;王淑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肝病患者前清蛋白 胆碱酯酶 总胆汁酸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前清蛋白(PA)、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立7600-020生化分析仪检测113例各种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PA、CHE、TBA.结果 各种肝病患者的PA、CHE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A、CHE、TBA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代谢功能,对各种肝脏疾病的病情和预后的早期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瑛;尹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及特点,为采取合理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科室2004~2006年两年来住院的317例血液病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原因分析,掌握其感染特点.结果 本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9.87%,明显高于本院平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3.38%),其特点为反复住院患者多,重复感染多,二重感染多,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为主,其次是会阴部皮肤、肠道,化疗、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是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其独特的医院感染特点和较高的感染率.应重视多重危险因素的影响,重视改善环境卫生,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等,特别是对放、化疗后处于Ⅳ°骨髓抑制的患者,有条件的应及时转入层流病房,这是降低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杨晓敏;陈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采用Nycocard READERⅡ仪器对8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进行HbA1c、空腹血糖(FBG)水平检测并作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结果 伴有视网膜病变组(有DR)46例,其中单纯型38例、增殖型8例;无视网膜病变组(无DR)40例;视网膜病变组较无视网膜病变组HbA1c水平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水平与视网膜病变之间呈正相关;FBG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发现、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汤汉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液分析对血液系统疾病筛查的意义

    目的 了解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与形态学复查血液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血细胞分析仪报警的1 300例异常的血液标本每例涂两张血片作瑞-吉染色,分类200个白细胞,并描述白细胞的形态.结果 筛查出162例血液系统疾病,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例,恶性淋巴瘤2例,多发性骨髓瘤(MM)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40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2例,地中海贫血3例.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加上形态学复检能使血液分析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陈明霞;杨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多媒体参与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眼科学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 000年,经长期的发展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1].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它是一门必修临床科目,一般情况下,在与内、外、妇、儿等大科相比中,常被学生认为是小科,尽管教学内容繁多复杂,但课时往往偏少,且与其他学科交叉不多,再加上在执业医师考试中为不做要求的内容,临床操作要求又较高,大多数学生都不容易重视眼科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加深对眼科学的掌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

    作者:袁容娣;尹小磊;叶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5-3(CA15-3)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中应用价值,选择佳组合,提高检测的敏感度.方法 用罗氏E1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240例妇科疾病患者肿瘤标志物.结果 子宫颈恶性肿瘤11例,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5项结果均为阴性.子宫恶性肿瘤6例,2例可见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4例检测结果阴性.子宫内膜恶性肿瘤4例,1例CA19-9升高,1例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2例阴性.卵巢恶性肿瘤8例,3例CA12-5升高,3例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2例阴性.结论 本文统计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29例,肿瘤标志物阳性结果仅10例,占34.5%.存在阳性率较低的问题.适当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提高所观察恶性肿瘤的阳性率有一定价值,各肿瘤标志物间有明显的互补性,但无明显组织特异性,对妇科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李炳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忠县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初步了解本县儿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来本院就诊的4 030例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6项.结果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4.46%,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为46.52%,两对半全阴性儿童1 898例,占47.09%;大三阳130例,占3.22%;小三阳40例,占0.99%.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阳性率为3.10%.结论 来本院检查的4 030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为4.46%,低于我国成人乙肝病毒携带率;Pre-S1与 HBeAg有一定相关性,能一定程度反映乙肝病毒增殖情况和传染性.

    作者:陈文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生物化学检验》考试改革的启示

    <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是毕业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医学检验中应用多的项目之一.本学科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操作技能,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和操作同等重要,既不能只注重理论,也不要忽视基本操作,其学习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就业.因此,如何讲好和学好<生物化学检验>这门课程,如何评价学习效果是摆在师生和教育学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也是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探讨的课题.

    作者:侯振江;刘立新;李红岩;李吉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的血脂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变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TC、LDL-C增高较明显,TG、ApoAl、ApoB增高,HDL-C正常.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除HDL-C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明显异常.

    作者:曹洋;王名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异常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及血小板参数变化与1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46例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即糖尿病无肾病组(单纯DM)2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16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临床DN)8例.另选3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测患者血糖、血脂及脂蛋白、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N患者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P<0.05或P<0.01),而单纯DM组TG升高,LDL-C正常; 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TC、 载脂蛋白B(ApoB)均升高(P<0.05或P<0.01),HDL、载脂蛋白A1(ApoA1)均下降(P<0.05或P<0.01).单纯DM与DN组,随着DN程度的加重,TC、ApoB升高(P<0.05或P<0.01),HDL、ApoA1均下降(P<0.05或P<0.01).TG、LDL-C、ApoB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P<0.01).DN组PL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 MPV、PDW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 DN早期即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血脂及血小板因素可能参与了1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进展.

    作者:王德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克拉霉素口服加外用治疗支原体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支原体阴道炎的致病菌为人型支原体(Mh)或解脲支原体(Uu),也有两种混合感染的情况.近年来,临床上由Mh、Uu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妇女阴道炎(简称支原体阴道炎),目前患者有增多的趋势.本院于2007年1~6月采用口服克拉霉素及阴道灌洗上药治疗Mh、Uu混合感染的支原体阴道炎收到良好的效果.旨在寻找有效抗Mh、Uu混合感染的药物,为临床治疗Mh、Uu混合感染支原体阴道炎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成娅;毛开蓉;陈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微量元素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对40例糖尿病患者和51例健康人血清锌(Zn)、铜(Cu)、镁(Mg)、钙(Ca)定量测定.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Zn、Mg、C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Cu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Zn、Cu、Mg、Ca代谢紊乱,检测其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对病情估计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白玲;杨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比较

    人体血液是通过心脏和动脉、静脉以及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进行循环的.人们在医院中进行抽血检验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静脉血和末梢血.

    作者:景戌;吴立翔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健康体检人员血脂 转氨酶与脂肪肝的关系

    目的 分析了解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脂、转氨酶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血脂检测采用氧化酶法,转氨酶检测采用速率法,仪器使用意大利产PM4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多普勒彩超由专业医师检查肝脏,脂肪肝的诊断按影像学标准确诊.结果 1 567例中高脂血症387例,387例高脂血症中脂肪肝患者126例(32.56%),高三酰甘油144例(37.21%),脂肪肝65例(45.14%),高胆固醇96例,脂肪肝6例(6.25%),二者均增高147例,脂肪肝69例(46.94%),血脂正常者1 180例,脂肪肝66例(5.59%),高脂血症患者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血脂正常者(P<0.01).单纯胆固醇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与血脂正常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三酰甘油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胆固醇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P<0.01).二者都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血脂正常者(P<0.01).126例脂肪肝患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76例(60.3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42例(33.33%),而血脂正常者ALT升高49例(4.15%),AST升高42例(3.56%),脂肪肝患者转氨酶升高明显高于非脂肪肝患者(P<0.01).结论 脂肪肝的好发年龄在25岁以上,而多数患者均为健康体检时发现,因此进行年度健康体检对脂肪肝、高脂血症早发现、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荣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华关节外科网站的建立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Internet作为医学教学和远程会诊的一种手段,Internet 网站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国际互联网正在对现代医学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多种教学手段相互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建立学科教学网站是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佳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

    作者:段小军;杨柳;陶星;陈光兴;郭林;戴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 血糖和血脂水平比较

    目的 比较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浓度与空腹血糖、血脂代谢水平.方法 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中老年人,分别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空腹血浆抵抗素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各项指标.结果 糖尿病空腹血浆抵抗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抵抗素水平可能影响体内能量代谢和平衡,与糖代谢、脂代谢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王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强室内质控 确保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

    血气分析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对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病程观察尤其重要,但血气分析不同于普通的血液检查,影响因素众多,如何加强质量控制,确保结果准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现将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朱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